(8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兰州市名校中考化学三模考试卷 下载本文

2019-2020学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一碳化学是以分子中只含一个碳原子的化合物(如 CO2、CH4等)为原料来合成一系列化工原料和燃料的化学。下图为利用合成气(CO 和 H2)合成新型燃料二甲醚(CH3OCH3)及冶炼铁的部分生产过程。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催化反应室中发生的反应有利于减缓温室效应; B.还原反应室中发生的反应都属于置换反应

C.上述生产过程中,可参与循环的物质有水和二氧化碳;

D.由合成气制二甲醚的反应不符合绿色化学的特点(绿色化学即“零排放”,原子利用率为100%); 【答案】B 【解析】 【详解】

A、由图可知,催化反应室中,以二氧化碳、甲烷、水为原料制取合成气,消耗了二氧化碳,有利于减缓温室效应,不符合题意;

B、合成气中的一氧化碳与三氧化二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的反应,反应物都是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和水既是生成物又是反应物,故可参与循环的物质有水和二氧化碳,不符合题意; D、由图可知,由合成气制取二甲醚的反应,原子没有全部利用,不符合绿色化学的特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为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是杂质),下列方法正确的是选项 选项 A B 物质 CaO粉末(CaCO3) CuSO4溶液(H2SO4) NaOH溶液C [Ca(OH)2] D Fe(Fe2O3) 加入过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 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方法 加入过量的水,充分搅拌后过滤 加入过量CuO粉末,微热,充分反应后过滤 A.A 【答案】B 【解析】 【详解】

B.B C.C D.D

A、CaO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碳酸钙难溶于水,会将主要物质除去,故A错误;

B、CuO能与稀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铜不能与稀硫酸反应,充分反应后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故B正确;

C、Ca(OH)2能与过量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碳酸钠(过量的),故C错误;

D、Fe和Fe2O3均能与稀盐酸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将主要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D错误。故选B。 【点睛】

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3.金属镍及其化合物能发生下列反应:①Ni+2HCl=NiCl2+H2↑;②NiO+2HCl=NiCl2+H2O;③NiO2+4HCl=NiCl2+Cl2↑+2H20;分析化学方程式可知,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镍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B.反应②属于复分解反应

C.反应③中Ni的化合价由+4价变为+2价 D.上述3个反应中涉及2种单质 【答案】D 【解析】

根据①Ni+2HCl=NiCl2+H2↑可知Ni的活动性比铜强,故镍能与硫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反应NiO+2HCl=NiCl2+H2O是金属氧化物与酸的复分解反应;NiO2中Ni的化合价是+4价,NiCl2中Ni的化合价是+2价,故C正确;上述3个反应中涉及Ni、H2、Cl23种单质,故D错误。 4.下表中,有关量的变化图象与其对应叙述相符的是

A.某同学误将少量KMnO4当成MnO2加入KClO3中进行加热制取

氧气,部分物质质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则t1时刻,KMnO4开始分解

B.在一定量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充分反应,硝酸根质量

分数随加入铁粉质量变化如图所示

C.密闭容器中发生化学反应,X、Y、Z的质量随着反应时间的变化如图所

示,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一定为3X+Y=4Z

D.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pH的变化图象如图所示,图中c点时,可以加

BaCl2溶液来检验硫酸是否被反应完 【答案】A 【解析】 【详解】

A、误将少量KMnO4当成MnO2加入KClO3中进行加热,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然后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为氯化钾和氧气,故b为高锰酸钾,在t1时刻,高锰酸钾开始分解,t2时刻,氯酸钾开始分解,故a为氯酸钾,c为氧气,符合题意; B、在一定量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铁粉先和硝酸银反应,

Fe+2AgNO3=Fe(NO3)2+2Ag,56份铁生成216份银,固体质量增加,溶液质量减小,硝酸根的质量不

变,故硝酸根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待硝酸银完全反应后,铁和硝酸铜反应

Fe+Cu(NO3)2=Fe(NO3)2+Cu,56份铁生成64份铜,固体质量增加,溶液质量减小,硝酸根的质量不

变,故硝酸根质量分数逐渐增大,待硝酸铜完全反应后,硝酸根溶质质量分数不变,不符合题意; C、由图可知,X、Y质量不断减小,则X、Y 为反应物,Z的质量逐渐增加,则Z为生成物,t1时,该反应恰好完全反应,X减小量为9,Y减小量为3,则Z的增加量为12,X∶Y∶Z=3∶1∶4,但是由于不知道X、Y、Z的相对分子质量,无法确定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不符合题意。

D、稀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 c点时,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但是溶液中一直含有硫酸根离子,无论稀硫酸是否完全反应,加入氯化钡都会生成白色沉淀,因此不能用氯化钡来检验硫酸是否完全反应,不符合题意。故选A。 5.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2Mg+O2

点燃2MgO B.SO3+2NaOH=Na2SO4+H2O

C.2KMnO4【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ΔK2MnO4+MnO2+O2↑ D.CuSO4+2NaOH=Na2SO4+Cu(OH)2↓

A、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形式,属于化合反应,错误;

B、该反应的反应物有2种,生成物有2种,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错误; C、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形式,属于分解反应,正确;

D、该反应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且生成物中有沉淀生成,属于复分解反应,错误。故选C。

6.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A.1个铁离子:Fe2+ B.2个碳酸根离子:2CO3 C.3个水分子:3H2O D.4个氢原子:2H2 【答案】C 【解析】 【详解】

A、1个铁离子写为Fe3+,选项A错误; B、2个碳酸根离子写为2CO32-,选项B错误; C、3个水分子写为3H2O,选项C正确; D、4个氢原子写为4H,选项D错误。故选C。

7.一定条件下,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下表所示,其中甲和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8: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物质 甲 乙 丙 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