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五校2015-2016学年高二地理第二次联考试卷(含解析) 下载本文

A.甲、乙、丙、丁 B.丙、丁、乙、甲 C.丙、乙、丁、甲 D.丙、丁、甲、乙 30.有关图中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可以在A地修建采石厂 B.岩浆岩乙可能含有化石

C.若A处有河谷形成,是因为A位于向斜顶部,容易被侵蚀 D.可以在A处修建水库堤坝,是因为A位于岩性坚硬的背斜顶部 【答案】 29.C 30.A 【解析】

29.图中沉积岩甲结构完整,说明没有受到岩浆喷发或断层的影响,所以沉积岩甲应形成于岩浆岩和断层之后;在岩浆喷发和断层形成之前要先有沉积岩层的形成,所以该地先接受沉积形成沉积岩,然后地壳岩层受挤压形成褶皱丙;断层丁两侧岩层(包括岩浆岩乙在内)出现明显位移,说明岩浆岩乙形成于断层丁之前,所以甲、乙、丙、丁形成的先后顺序是丙、乙、丁、甲,故C正确。

30.图中A是位于向斜顶部新形成的沉积岩,岩石疏松,利于采石,A正确;化石形成于沉积岩中,B错误;图中A处岩层向上拱起,地质构造是背斜,C错误;A处下部有断层,地质结构不稳定,不能修建水库,D错误。

科考人员在河西走廊发现了一种类似于蜂巢的地貌,裸露在外的花岗岩千疮百孔,距今已有上亿年,周围有4—5亿年之前形成的沉积岩,下图是该地区地质剖面图。读图,回答问题。

31.形成“蜂巢”的地质作用是 A.流水侵蚀

B.风力侵蚀

C.冰川侵蚀

D.流水沉积

32.此处地貌的形成过程是

A.沉积-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外力侵蚀 B.沉积-地壳抬升-外力侵蚀-岩浆喷出 C.岩浆喷出-沉积-外力侵蚀-地壳抬升 D.岩浆侵入-沉积-地壳抬升-外力侵蚀 【答案】

31.B 32.A 【解析】

31.河西走廊属于干旱半干旱区,风力作用强烈,所以蜂巢地貌是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故B正确。

32.读图可知,该地先经过沉积作用形成沉积岩,然后岩浆侵入形成花岗岩,后经地壳抬升,沉积岩和花岗岩顶部受到侵蚀作用形成蜂巢地貌,故A正确。

左图为“某区域示意图”,右图为A地河谷及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33.关于A地所在河流位置及流向说法正确的是 A.北半球、由北向南流 C.南半球、由北向南流 34.A地河谷的地质构造为 A.背斜 【答案】 33.B 34.A 【解析】

33.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图中等高线向南凸出,河流应向北流;结合右图可知,河流左岸发生沉积,右岸被侵蚀,说明流水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向右偏转,所以该地位于北半球,故B正确。

34.读右图可知,A处岩层向上拱起,地质构造是背斜,故A正确。

35.东非大裂谷宽约几十至二百公里,深达1000至2000米,是世界上最大的裂谷带。读图,完成下题。

B.向斜

C.地垒

D.地堑

B.北半球、由南向北流 D.南半球、由南向北流

下列四幅图中,能反映东非大裂谷地质构造的是

【答案】A

【解析】东非大裂谷是板块张裂地壳下陷形成的,且该处岩石是沉积岩,故A正确。

读某地景观素描图,回答下列问题。

36.该地地质构造属于 A.断层

B.山岭

C.背斜

D.向斜

37.下列对该景观形成过程的推断,最合理的是 A.变质作用、冷却凝固、地壳上升、风化作用 B.沉积作用、固结成岩、地壳运动、变质作用 C.岩浆活动、冷却凝固、地壳上升、侵蚀作用 D.沉积作用、固结成岩、地壳运动、侵蚀作用 【答案】 36.C 37.D 【解析】

36.据图分析,岩层受挤压,向上隆起,顶部受张力,易侵蚀,属于背斜构造。 37.岩石层理结构明晰,先是沉积作用,固结成岩,然后据上题分析可知D项正确。

江西三清山是花岗岩山岳峰林地貌的一个天然博物馆,被中外专家一致称为是“西太平洋地区最美的花岗岩区”,“东方女神”为世界“绝景”。读图完成问题。

38.形成东方女神风景的岩石属于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中的 A.A

B.B

C.C

D.D

39.形成该景观地质作用的先后顺序是 A.岩浆喷出—地壳抬升—外力作用 C.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外力作用 【答案】 38.A 39.C 【解析】

38.岩浆喷发(①②)侵入地壳内部生成侵入岩(A)或直接喷出地表生成喷出岩(B),侵入岩和喷出岩在外力作用(③)下生成沉积物,沉积物经过沉积作用(④)生成沉积岩(C),沉积岩在变质作用(⑤)下生成变质岩(D),变质岩经过重熔再生(⑥)生成岩浆。东方女神风景的岩石是花岗岩,属于侵入岩,是图中A岩石,故A正确。

39.东方女神风景的岩石是花岗岩,花岗岩石岩浆侵入地壳内部生成的,后经地壳抬升出露地表形成山地,经外力作用形成“女神”,故C正确。

翡翠玉石是矿物在高温、极高压力条件下(岩浆强烈挤压)重新结晶变质形成的。翠玉白菜(左图)是用翡翠雕刻成的工艺品,它是台北故宫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右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读图,回答问题。

B.地壳抬升—岩浆喷出—外力作用 D.外力作用—岩浆侵入—地壳抬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