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原理总复习 下载本文

一、行为科学理论(20世纪30年代~50年代)

源于20世纪30年代,运用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工作环境中个人和群体的行为。

作为管理学发展的一个阶段,管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际关系学说→行为科学学派→组织行为理论

(一)人际关系学说

代表人物:梅奥(George Elton Mayo, 1880-1949),美籍澳大利亚人,人际关系理论 创始人“人际关系之父” 代表作:《工业文明中人的问题》1933年 《工业文明中的社会问题》1945年

1.梅奥和他的霍桑实验(1924~1932)在美西方电器公司的霍桑工厂进行的一系列实验:

①照明实验(1924~27年):工作环境,物资条件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发现照明 对生产效率的影响微不足道。 ②继电器装配室试验(1927.8~28.4年):改变监督方法→改善职工情绪→产量增加 ③大规模访谈(1928.9~30.5年):真实感受

④电话线圈装配工试验(1931~32年):非正式组织

(二)行为科学学派

马斯洛(Ma slow )需要层次理论

道格拉斯·麦克雷戈(Douglas McGregor) X-Y理论 赫兹伯格(Her z berg) 双因素理论 1、有关人的需要、动机和激励问题 马斯洛(Ma slow )(1908-1970)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主要著作:《人类动机理论》(1943年)

2、企业管理中“人性”的问题

道格拉斯·麦克雷戈(Douglas McGregor) (1906-1964年)美国行为科学家 主要著作:《企业的人性方面》(1960年) 管理方式与人性假设相关

管理者根据不同的人性假设采用不同方式组织、控制、激励属下 X-Y理论是两种相对的人性假设

(二)双因素理论(Herzberg)弗雷里克.赫兹伯格 主要著作:《工作的激励因素》(1959年)、《工作与人性》(1966年) 在阿基里斯(Chris. Argyris)“成熟~不成熟”理论的基础上,调查了3000名工程人 员和会计师

保健因素:没有,会引起不满意。有,也不会产生巨大的激励 激励因素:没有,不会产生不满意。有,产生巨大激励与满足

(三)组织行为学(20世纪60年代~ )

主要研究工作环境中个人和群体的行为,专指管理中的行为科学。

最近二十年主要围绕一些课题发展的。目前,组织行为学按研究对象和涉及的范围。 分为三个层次:

1、个体行为理论:研究需要、动机、激励、人性等问题

2、团体行为理论:研究团体目标、团体规模、团体规范及信息沟通等 3、组织行为理论:主要包括领导理论和组织变革、组织发展理论

二、管理科学学派(20世纪40~ ) 运筹学:布莱克特

系统分析:美国Rand公司 决策科学:西蒙

第六节 当代管理理论

(美)哈罗德·孔茨

1961.12《管理理论的丛林》、6个学派 1980 《再论管理理论的丛林》、11个学派 “管理理论丛林”:

决策理论学派 沟通中心学派 社会合作学派 组织行为学派 案例学派 权变理论学派 数学学派 人际关系行为学派

第七节 中国管理思想之历史演进

一、《孙子兵法》中的管理思想 1、战略论

2、信息论 3、人才论 二、《易经》中的三十六计 三、《菜根谭》中的管理思想

第三章 计划工作

第一节 计划的定义、目的和作用 第二节 管理计划的分类 第三节 目标管理

第四节 计划工作的时与序 第五节 决策

第一节 计划的定义、目的和作用

1.计划的概念

计划是为组织的未来确定目标和制定实现目标的方案的过程。 计划工作要解决两个基本问题:一是组织目标是什么? 二是如何实现这个目标? 2、计划工作的基本特征

(1)目的性 (2)主导性 (3)普遍性 (4)效率性 3、计划的目的

(1)为组织成员指明方向,协调组织活动 (2)预测未来,减少变化的冲击 (3)减少重叠和浪费性的活动 (4)设计目标和标准,以利于控制

二、计划的作用 正面作用:

1、计划能促成有目标有秩序的活动; 2、计划能发掘未来改进的需要; 3、计划能提高应付情况的能力; 4、计划能提供控制基础;

5、计划能鼓励人们去取得成就; 6、计划能促使管理人员了解整体; 7、计划可以增加和平衡设备的利用率; 8、计划能助成管理者有效地指挥和领导。

负面作用:

1、计划受到资料不实及未来将会遇到的事故所限制;

2、计划的代价太高; 3、计划还会有心理障碍; 4、计划会凝固创造力;

5、计划会延误对突发事故的处理; 6、计划常会被设计者过度地夸张; 7、计划有时还会不切合实际。

三、计划工作原理

1、承诺原理 2、限定因素原理

3、改变航道(修正)原理 4、灵活性原理

第二节 管理计划的分类

一、计划的种类

1、时间计划期:长期计划、中期计划和短期计划 2、计划者的地位:战略计划与行动计划 3、按计划内容的表现形式分类

①宗旨:组织是干什么的和应该干什么

②目标:它是组织在一定时期要达到的具体成果

③策略:是指确立组织的基本长期目标,合理分配必需的资源以实现组织目标。 ④政策:是指在决策或处理问题时指导及沟通思想活动的方针和一般规定。

⑤程序:它规定了如何处理那些重复发生的问题的方法、步骤。通俗地讲,程序是 办事手续。是行动指南,而不是思想指南。

⑥规则:是对具体场合和情况下,允许或不允许采取某种特定行动的规定。 程序 规则 政策

时间顺序 指导行动,但不说明时间 指导决策管理人员

顺序,没有自行处理权利 留有酌情处理余地 ↓ ↓ ↓

⑦规划:它是综合性的计划,它是目标、政策、程序、规则、任务分配、执行步骤 使用资源等的复合体。需要预算的支持。 ⑧预算:它被称“为数字化”的规划。

第三节 目标管理

最早提出目标管理概念的是管理大师彼德·德鲁克(Peter F.Drucker,1909-2005)。他在1954年所著的《管理的实践》一书中提了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概念“目标管理”(Management byobjectives,MBO)。这一概念是德鲁克发明的最重要、最有影响的概念,并已成为当代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目标管理的概念

目标管理是一种程序或过程,它使组织中的上级和下级一起协商,根据组织的使命确定一定时期内组织的总目标,由此确认上下级的责任和分目标,并把这些目标作为组织经营、评估和奖励每个单位和个人贡献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