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5 文言文八上《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测试)-2016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课课通(解析版) 下载本文

初中语文中考一轮复习学考测课课通之微测试

《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 分值:30分 时间:30分钟

一.(2015届江苏淮安中考)诗、文名句填空(①~⑥题为必答题;⑦~⑩题为选答题,从中任选两题作

答,若答两题以上,只批阅前两题)。(8分) 必答题:

①今夜月明人尽望, ?(王建《十五夜望月》)

②无可奈何花落去, ,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 ③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己亥杂诗》)

[来源:][来源学&科&网]

④ ,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⑤ ,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⑥ ,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 选答题:

⑦飞流直下三千尺, 。(李白《望庐山瀑布》) ⑧爱人者,人恒爱之;教人者, 。(《孟子》) ⑨青山依旧在, 。(罗贯中《三国演义》) ⑩ ,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

【答案】(1)不知秋思落谁家(2)似曾相识燕归来 ⑵)化作春泥更护花(4)春蚕到死丝方尽(5)山光

悦鸟性(6)一鼓作气(7)疑是银河落九天(8)人恒敬之(9)几度夕阳红(10)同是天涯沦落人(每空1分) 【解析】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二、(2015届山东德州中考)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澈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阳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乙]夜登华子岗,辋水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舂,复

与疏钟相间。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曩昔携手赋诗,步仄径,临清流也。

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鲦出水,白鸥矫翼,露湿青皋,麦陇朝(句隹)。斯之不远,倘能从我游乎?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然是中有深趣也。——王维《山中与裴秀才迪书》(节选)

(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与“夜登华子岗”中的“夜”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上使外将兵 B.其一犬坐于前 C.腰白玉之环 D.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来源:]A.①实是欲界之仙都。 ②然是中有深趣也。 ..B.①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②与月上下。 ..

C.①复与疏钟相间。 ②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D.①倘能从我游乎? ②请从吏夜归。 ..(3)把文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夕阳欲颓,沉鳞竞跃。

②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

(4)甲文中的“猿鸟乱鸣”和乙文中的“吠声如豹”都是写声音描写,其作用有何不同? (5)甲、乙两文都是写给朋友的书信,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 【答案】 (1)C (2)D

(3)示例:①夕阳要落山了,潜游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②如果你不是这样天性清新高雅的人,我哪能用

这不打紧的事务(游山玩水的闲事)相邀呢?

(4)示例:“猿鸟乱鸣”使景色灵动,充满生机活力;“吠声如豹”以动写静,衬托了冬夜的空旷寂静。 (5)示例:甲文和朋友分享对山川之美的热爱和隐逸情怀;乙文邀请朋友来山中同游,委婉希望他淡泊名

利,回归自然。 【解析】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试题分析:首先要判断各句的出处,根据原文了解句子的大致意思,根据句意来一一判断加字词含义,

再比较判断。D项两句中的“从”皆为动词“随从”。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考点定位】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考点定位】理解文言文内容要点。能力层级为理解B。

[来源:](5)试题分析:梳理文字,读懂内容,结合两文中作者所描写的景物的特征,抓住两文中关键句子“自康

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斯之不远,倘能从我游乎”来体会作者的情感。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三、(2015届重庆中考)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2题。(15分)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①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②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③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④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⑤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4分)

①月色入户 ②欣然起行 ③念无与为乐者 ④水中藻、荇交横 .....(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译文: ②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译文: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以寥寥数语描绘了月夜小景,传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语言凝练而又意味深长。 B.文章第①②句叙事,交代了夜游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叙述自然流畅。 C.文章第②③向中的“遂”“亦”二字流露出作者与张怀民相知的喜悦。 D.作者描绘庭中景物极富特色:写月突出其明,写影突出其形,写水突出其清。

(4)文中“闲人”—词,表现了苏轼复杂的情感,请参照示例,写出你的理解,并说明理由。(4分)

示例:

闲人——表现出苏轼的自得之情。月夜处处都有,可只有他和张怀民这种情趣高 雅的人才懂得欣赏。

闲人—— 【答案】

(1)①门②高兴③考虑,想到④交错纵横

(2)①张怀民也没有睡觉,(于是)我们一起在庭院中散步。②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绿竹和翠柏?

但缺少像我俩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3)D

(4)示例:表现出苏轼的悲凉心情。他在政治上有远大的抱负,但受污遭贬,不愿做闲人,却只得做闲人。 【解析】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只要字字对译,不丢关键字,然

后语句通顺就可以拿满分了。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重点词语,一定要翻译到位,切记漏翻关键词语。如:、“相与”是共同,一起的意思。

【考点定位】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3)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对作者思想感情的把握。回答此题时,需要掌握句子翻

译,把握文章内容,从而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D项中“水”不属于庭中景物。 【考点定位】理解文言文内容要点。能力层级为理解B。

(4)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对作者思想感情的把握。回答此题时,需要掌握句子翻

译,把握文章内容,从而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闲人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具有闲情雅致的人,二是指清闲的人,其中包含了作者抑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赏月闲人的自我排遣,不过是被贬闲人的自慰罢了。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