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试科目考试大纲-843自然地理学 - 图文 下载本文

指紧接着河源的河谷窄,比降和流速大,水量小,侵蚀强烈,纵断面呈阶梯状并多急滩和瀑布河段;中游水量逐渐增加,但比降已较和缓,流水下切力已开始缩小,河床位置比降稳定,侵蚀和堆积作用大致保持平衡,纵断面往往成平滑下凹曲线;下游河谷宽广,河道弯曲,河水流速小而流量大,淤积作用显著,到处可见浅滩和沙洲;河口是河流入海,入湖或汇入更高级河流处,经常有泥沙淤积,有时分叉现象显著,在入海,湖处形成三角洲。 13.径流的形成过程及年径流量的概念。

(1)径流的形成过程:①停蓄阶段:降水落到流域内一部分被植物截留,另一部分又被土壤吸收,经过下渗进入土壤和岩石孔隙中形成地下水。降水量超过上述消耗有余时,便在一些分散洼地停蓄起来,称为填洼。

②漫流阶段:植物截留和填洼都已经达到饱和,降水量超过下渗量,地表便开始出现沿向天然坡向流动的细小水流,即坡面漫流。坡面漫流逐渐扩大范围并分别流向不同的河槽,叫漫流阶段。而土壤,岩石的下渗强度,从开始下渗即逐步减小,一定时间后常称为稳定值,这个稳定值称为稳渗率。坡面漫流作为地表径流向河槽汇集的中间环节,分为片流,沟流和壤中流三种形式,其中沟流是主要形式。

③河槽集流阶段:坡面漫流的水进入河道后沿河网向下流动,使河流流量增加,叫做河槽集流。河槽集流阶段大部分河水流出河口,小部分渗入河谷堆积物补给地下水。待洪水消退后,地下水又反过来补给河流。河槽集流过程在降水停止后还将继续很长时间。这个阶段包括雨水由坡面进入河网,最后流出出口断面的整个过程,是径流形成的最终环节。

(2)年径流量的概念:河流的年正常径流量是指多年径流量的算术平均值,即平均每年中流过河流某一断面的水量。 14.河流补给形式及特点。

(1)降水补给:雨水是全球大多数河流最重要的补给来源。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的水量及其变化与流域的降水量及其变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2)融水补给: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的水量及其变化与流域的积雪量和气温变化有关。这类河流在春季气温回升时,常因积雪融化而形成春汛,春汛出现的时间较为稳定,变化也较有规律。高山冰川融水补给时间略迟,常和雨水一起形成夏季洪峰。

(3)地下水补给:河流从地下所获得的水量补给,称地下水补给。地下水补给具有稳定和均匀两大特点。深层地下水因受外界条件影响较小,其补给通常没有季节变化,浅层地下水补给状况则视地下水与河流之间有无水力联系而定。 (4)湖泊与沼泽水补给:湖泊、沼泽水补给量的大小和变化,取决于湖泊和沼泽水对水量的调节作用。湖泊面积越大水量越多,调节作用越显著。一般说来,湖泊沼泽补给的河流水量变化缓慢而稳定。

(5)人工补给:从水量多的河流,湖泊中,把水引入水量缺乏的河流,向河流中排放废水等,都属于人工补给的范围。

15.按照湖水与径流的关系以及湖水矿化度对湖泊进行分类。

(1)按照湖水与径流的关系,把湖泊分为内陆湖和外流湖。内陆湖完全没有径流入海,常属非排水湖。外流湖以河流为排泄水道又称排水湖,湖水最终注入

第9页,共26页

海洋。

(2)按照湖水的矿化程度,把湖泊分为淡水湖和咸水湖。其中咸水湖又可根据水中溶解盐类的主要成分,进一步分为碳酸盐湖、硫酸盐湖、氯化物盐湖等。排水湖为淡水湖,非排水湖多为咸水湖。 16.沼泽形成过程。 (1)水体沼泽化:沿湖岸水生植物或漂浮植毡向湖中央生长,使全湖布满植物,大量有机物质堆积于湖底,形成泥炭,湖渐变浅,最后形成沼泽。低洼平原的河流沿岸沼泽化的过程与此相似。当河水不深,流速也不大时,水生植物从岸边生长,造成泥炭堆积,最终导致河流沿岸沼泽化。这些都属于水体沼泽化。 (2)陆地沼泽化:陆地沼泽化表现为多种形式,但基本形式是森林沼泽化和草甸沼泽化两种。在过湿区域的森林砍伐迹地或火烧迹地上,草本植物大量繁殖,一方面阻碍木本植物生长,另一方面又成为苔藓植物的温床,最后形成苔藓沼泽,这是森林沼泽化;地表长期处于过湿状态,特别是河水泛滥及邻近水体沼泽化的影响,使潜水位升高或地下水出露造成草甸的过度湿润,以致低洼处水分积聚,土壤中形成厌氧环境,死亡有机质在厌氧菌作用下,缓慢分解而形成泥炭层,这是草甸沼泽化。此外,海滨高低潮位反复被海水淹没的平坦海岸带,也可形成沼泽;高山或高原多年冻土区的古夷平面、宽广河流阶地,甚至平坦分水岭上,冻土层阻碍地表水下渗,即使降水量不丰富,地表仍能处于过湿状态,形成沼泽。

17.地下水矿化度与硬度。

(1)矿化度:水的总矿化度是指水中离子、分子和各种化合物的总含量,通常以水烘干后所得残渣来确定,单位为g/L。

(2)硬度:水中钙、镁离子的总量,称为水的总硬度。当水煮沸时,一部分钙镁离子的重碳酸盐因失去CO2而成为碳酸盐沉淀,沉淀部分叫做暂时硬度。总硬度减去暂时硬度即为永久硬度。 18.潜水的特点。

(1)潜水的概念:潜水是埋藏在地表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上具有自由表面的重力水。

(2)潜水的特点:①潜水面的位置随补给来源变化而发生季节性升降。潜水面的形状可以是倾斜的、水平的或低凹的曲面。 ②绝大多数潜水以降水和地表水为主要补给来源。 ③潜水具有明显的纬度地带性和垂直带性特征。

19.地球上冰川集中分布的地区:南极大陆是世界上冰川最集中的地区;北极地区包括格陵兰岛、加拿大极地岛群和斯匹茨卑尔根群岛;亚洲冰川面积共

2

114000km,主要分布在兴都库什山、喀喇昆仑山、喜马拉雅山、青藏高原、天山和帕米尔;北美洲冰川主要分布在阿拉斯加和加拿大。;欧洲主要分布在斯堪

2

的纳维亚、阿尔卑斯山。;大洋洲1000km主要分布在新西兰;非洲几乎没有冰

2

川覆盖,面积仅23km。 第五章 地貌

1.地貌的概念和影响地貌发育的主要因素。

(1)地貌的概念:地貌或称地形,指地球表面由地貌内外动力共同作用塑造成的多种多样的外貌或形态。

第10页,共26页

(2)地貌成因:①构造运动与地貌发育:构造运动造成地球表面的巨大起伏,因而成为形成地表宏观地貌特征的决定性因素。大陆板块和大洋板块的区别造就了陆地与海底地貌的差异。地壳升降运动可在短距离、小范围内形成巨大的地表高度差异,不同高度地貌特征因而表现出垂直分异。

②地貌形成的气候因素:大多数地貌外动力都受气候因素的控制。气候水热组合状况不同导致外动力性质、强度和组合状况发生差异,最终将形成不同的地貌类型和地貌组合。

③岩性:各种岩石因其矿物成分、硬度、胶结程度、水理性质、结构与产状不同,抗风化和抗外力剥蚀的能力常表现出很大差别,形成的地貌类型或地貌轮廓往往很不同。

④生物:生物在其生命过程中使岩石发生机械化和化学风化,进而影响地貌发育。生物也可以形成岩石,除生物遗体沉积形成生物岩外,生物的化学作用常促使某些化学物质,从而形成典型的生物地貌,如珊瑚礁和牡蛎礁。

⑤人类活动:一是通过改变地貌发育条件加速或延缓某种地貌过程;二是直接干预地貌过程,甚至改变地貌发育方向。 2.陆地基本地貌类型。

(1)山地:山地是山岭、山间谷地和山间盆地的总称,是地壳上升背景下由外力切割而成。山岭的形态要素包括山顶、山坡和山麓。山顶按形态特征可分为尖顶山、圆顶山和平顶山。根据绝对高度,山地可分为极高山、高山、中山和低山四类。

(2)平原:平原是一种广阔、平坦、地势起伏很小的地貌形态类型。根据海拔高度,可分为低平原和高平原两类。根据表面形态,平原又可分为平坦平原、倾斜平原、凹形平原和起伏平原等类型。依据外动力差别,平原还可分为熔岩平原、喀斯特平原、冲积平原和海成平原等类型。当平原四周被山地环绕时,平原及面向平原的山坡共同组成一种新的地貌类型——盆地。 3.地貌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1)导致地表热量的重新分配和温度分布状况复杂化:地表的地势起伏和地貌分异使得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及由之转化而成的热能和地表温度并没有严格按纬度分布。阴坡与阳坡温度不相同,各高度层带的温度更迥然相异,东西走向的山地经常成为热量带分界线;高原的温度相比同纬度的平原表现出“偏向极地”的特点。特地地貌条件下发生的樊风常使背风坡温度高于同海拔迎风坡。 (2)改变降水量分布格局:山地的屏障作用迫使湿润气流上升凝结使降水集中发生于迎风坡,而背风坡往往成为雨影区。山地降水量在一定范围内随高度上升而增加,一方面与温度垂直变化一起构成气候的垂直变化,另一方面也使山地的降水量高于附近平原,成为湿润区的多雨中心和干旱、半干旱区的湿岛,盆地和河谷则相反,成为干岛。

(3)地貌对生物界的影响:海拔和坡向不同常形成不同植被类型乃至生态系统的事实,几乎在任何山地都可能发生。山地地貌的复杂化最终导致生境复杂化,因而山地物种多样性较平原丰富的多。巨大的高原和山地可以成为各种区系成分相互渗透的障碍,平原和谷底甚至山口又可以成为物种乎迁的通道。

(4)地貌对自然界地域分异的影响:地貌变化既干扰和破坏全大陆尺度的地带

第11页,共26页

性分异,致使绝大多数自然带不能实现沿纬线放心的“环球分布”,又在地带性区域内部表现非地带性分异。

(5)地貌对土地类型分化的影响:在任何土地单位中,地貌都是一个举足轻重的组成要素和致变因素。地貌形态的任何变化都将导致整个土地类型的变化。 4. 物理风化和化学风化的差别。

(1)物理风化:又称机械风化或崩解。是一个岩石由整体破裂为碎屑,裂隙、孔隙和比面积增加,物理性质发生显著变化而化学性质不变的过程。

(2)化学风化:是指岩石在大气、水与生物作用下发生分解进而形成化学组成与性质不同的新物质的过程。

(3)其本质区别是物理风化只改变物质的物理形态,不改变其化学成分,而化学风化是改变其化学成分的。

5. 滑坡发生的内在因素和诱发因素。

(1)滑坡:由岩石、主体或碎屑堆积物构成的山坡体在重力作用下沿软弱面发生整体滑落的过程称为滑坡。

(1)内在因素:包括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坡体结构和有效临空面等。坡体存在软弱面、地质构造有利于水的聚积、松软岩层被水浸湿后进一步软化,岩石上部透水下部不透水从而成为含水层等,都有利于滑坡形成。

(2)诱发因素包括降水强度、地下水、地震、地表径流对坡麓的冲淘、坡面加积作用,以及人为的在坡地上蓄水灌溉,建房筑路时破坏地稳定性等。 6. 泥石流形成的条件。

(1)固体松散物质储备丰富,例如坡面与沟谷流域内有厚层风化壳、黄土、坡积物与块体运动堆积物; (2)坡面坡度与沟谷纵比降较大,以重力作用为主,土体失稳且供给量大的重力坡,有滑坡活动或冲刷严重的侵蚀坡,纵比降较大且具有土质沟床的沟谷,最有利于泥石流的形成; (3)可以从高强度降水或冰雪融水获得充足的水源供给。 7. 图示河谷的结构。(P263)

8. 三角洲的概念与形态分类。

(1)三角洲的概念:对入海河流而言,河口三角洲是河流与海洋共同作用下由河流挟带的泥沙在河口地区的陆上和水下形成的、平面形态近似三角形的堆积体。

(2)形态分类:①鸟足状三角洲:多形成于汊流发育的弱潮河口,形如鸟足,因而岸线极曲折,例如密西西比河三角洲。

第12页,共2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