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工地例会上监理交底 下载本文

第一次工地例会上进行监理交底内容

1 监理工作的主要依据

1.1 经业主确认的全部设计图纸、设计变更、《地质勘探报告》; 1.2 业主方与承包商签订的《建设工程施工协议书》,管理文件和技术、经济合同;

1.3 承包商提供的、经监理审核确认的项目《施工组织设计》、进度计划、施工技术方案;

1.4 监理方根据项目特点编写的《监理规划》和《监理细则》; 1.5 国家和政府制定、颁发的法律、法规、条例、办法等; 1.6 有关工程建设的技术标准、施工及验收规范、施工操作规程等; 1.7 监理过程中的检查验收资料、技术联系单、会议纪要、备忘录等文件。 2 监理主要职能、组织机构及人员分工

监理的职能体现在‘监督、约束、协调、服务”几个方面。具体而言,即充分发挥监督作用,利用预控措施,以工程质量为核心,做好“三控制、三管理、一协调”(即质量控制、进度控制、投资控制;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安全文明管理;组织协调)工作,在主次排序上,应该为质量是全面控制;工期是协调监督;投资是参与管理;安全是检查督促;(施工)资料是提示帮助。本工程监理机构主要人员为: 总监:高志伟 监理:张 鹏、周海明。 3 监理机构对承包商的要求 3.1 监理预审的内容要求

3.1.1 承包方项目经理的资质等级,施工员、质检员、电工、焊工、主要机械司机等主要施工管理人员和特殊工种的上岗资格以及施工管理网络,指定分包商、专业分包商的分包单位资格报审表和有关施工资质、技术力量、产品(服务)质量等。

3.1.2 由承包商提供的、并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进行修正过的总进度计划、月进度统一划及施工组织设计。

3.1.3 施工现场的总平面布置图,要详细标明水、电、路、排水、临建设施、材料堆放及机械设备等的位置;

3.1.4 工程中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如钢材、水泥、砖和砌块、砂、石材料、水电安装材料等)的材料质保书、合格证)、材料的“准用证”、规格、数

1

量等资料,对需复试的材料要经监理工程师旁站取样、监送复试合格后,方可采用;对预制构件、设备等还要提供规定的检验报告。 3.2 监理对工程验收的内容和节点要求

以砼结构为例,明确告知施工方,对下列技术内容和施工节点,必须在其专职质检员自检合格后,提前12小时通知现场监理工程师进行验收签字,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3.2.1 建筑物定位放线和轴线标高复测;

3.2.2 地基及基槽的验收,条基、桩基的标高和尺寸; 3.2.3 基础及轴线、标高;

3.2.4 钢筋品种、规格、数量、位置及搭接长度,预埋件的位置; 3.2.5 模板工程:轴线、位置尺寸、标高、支撑牢固等的复核; 3.2.6 防水工程:各道防水工程的做法、细部处理等; 3.2.7 各专业安装工程的隐蔽验收; 3.2.8 到场材料的见证取样; 3.2.9 钢筋绑扎及混凝土浇筑。 3.3 监理工作程序和资料要求

监理第一次工地例会介绍该项目《监理规划》中对工程管理和资料要求,特别要强调以下几点:

3.3.1 监理现场用表要统一使用《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施工监理规范》SL288-2003中的“施工监理工作常用表格”,供监理、业主、施工单位填写、报送和传递;

3.3.2 工序质量验收报审要有一定的提前量和按规定程序(如混凝土浇灌应提前一天向监理工程送交“混凝土浇灌申请报告”。夜间施工需隐蔽部位的检验工作,应当在当天下午3点以前交监理方,否则待次日检验完再行施工)。工程中问题(如设计变更、索赔、质量和安全事故等)的处理解决也应遵循规定程序。

3.3.3 施工方还应提交的其他资料:监理指定的综合报告、月工作量报表、工料分析、付款申请表等应在每月25日交现场监理工程师。变更工程的索赔要附报价单和可证明的材料,如设计变更、现场的签证、技术联系单、技术核定单等。

2

3.3.4 监理例会由监理单位组织召开,有业主方、施工方(分包单位)参加,施工方必须有项目经理(现场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参加,必要时资料员、安全员也要参加,一般每月召开二次,如有特殊情况提前通知。会议的组织和会议纪要的整理、打印、会签和分发应由监理人具体负责。 4 开工前的几项工作要求 4.1 图纸会审;

4.2 《施工许可证》的领取; 4.3 水准点的引测及有关部门的验收;

4.4 红线控制桩及工程轴线桩经有关部门的验收; 4.5 平面测量控制网的测量记录;

4.6 现场施工用水、电、道路、排水等是否已通; 4.7 施工组织设计是否已由施工单位总工审批;

4.8 承包单位现场项目管理机构的质量管理体系、技术管理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

4.9 现场施工设备、材料、人员进场情况等。

监理工作交底本身就是监理行为的体现,正确理解监理的工作内容和正常程序,对于业主、监理方、承包方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赤峰市禹龙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第九项目部

2009年10月10日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