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发育学试题 doc 下载本文

初的来源和成分。婴儿最初的情绪体验就是最初的意识。自我意识的发展,主要包括自我认 识、自我评价和自我调节等方面,而这几方面的发展都与婴儿关于“自我”的情绪体验及其性质紧密相连。婴幼儿情绪情感对其个性的形成也有很大的影响。幼儿在一定的、不断重复 的情境中,经常体验着同一情绪状态,这种情绪逐渐稳定成为幼儿的性格特征。

2.简述婴儿的情绪反应的突出特点。

(1)与生理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直接相关:婴儿初生情绪反应的产生、出现或消失、转移, 都与其生理需要的是否满足密切相关,随生理需要的出现而出现,并随其减弱、消失而消失、 停止。婴儿身体内部或外部引起不舒适的刺激,如饥渴或尿布潮湿等刺激,会引起哭闹等不 愉快情绪,只有当直接引起这些消极情绪的刺激消除,这些情绪反应才能停止,代之以新的 情绪。如给孩子喂饱或换上干爽尿布后,婴儿就会立即停止哭声,变得愉快、安静。 (2)是儿童与生俱来的遗传本能,具有先天性:基本情绪反应是人类进化和适应的产物, 婴儿天生具有情绪反应的能力,无须经过后天的学习。孟昭兰指出:“人类最基本情绪具有先天性”。新生儿以哭声反映身体痛苦,以微笑反映舒适愉快,这些都是非编码的,不学就会的,是儿童与生俱来的遗传本能,具有先天性。因此,人们常把婴儿初生时的情绪称作“本能的情绪反应”或“原始的情绪反应”。

3.简述幼儿情绪情感发育的特点。 (1)情绪的丰富和深刻化:从情绪所指向的事物来看,其发展趋势是越来越丰富和深刻。 幼儿情绪的丰富主要表现为:情绪体验继续分化,引起体验的动因不断增多;情绪的深刻化 是指它指向事物的性质的变化,表现为情绪从指向事物的表面现象转化为指向事物的内在 特征。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活动范围不断扩大,有了许多新的需要,继而也就出现了多种 新的情绪体验。在幼儿中、晚期也逐渐出现了一些高级社会性情感,如友谊感、集体荣誉感 等;此外,情绪指向的事物不断增加,有些先前并不引起儿童情绪体验的事物,随着年龄增 长,可不断引起幼儿的各种情绪体验。

(2)情绪的稳定性逐渐提高:随着脑的发育以及言语的发展,幼儿的情绪稳定性逐步提 高。首先表现为幼儿情绪的冲动性、易变性逐渐减少;其次表现为情绪逐渐从外露到内隐。 幼儿初期的儿童对自己的情绪体验,不能意识到自己情绪的外部表现,通常丝毫不加以控制和掩饰,而完全表露于外,喜、怒、哀、乐都清楚地在脸上反映出来。到幼儿晚期,随着言语和心理活动有意性的发展,幼儿逐渐能调节自己的情绪情感和外部表现。幼儿还可学会在不同场合下以不同的方式表达同一种情绪。

婴幼儿情绪和情感外露的特点,有利于成人及时了解孩子的情绪,给予正确的引导和帮 助,但同时,控制调节自己的情绪,是社会交往的需要。

(3)情绪情感的社会化:表现在情感在社会交往中越来越起作用。幼儿情绪的社会化主 要表现为:引起情绪反应的社会性动因不断增加;情感中社会性交往的内容的增加和表情社 会化;高级社会情感的发展。

幼儿的情感发展表现一定的趋势:从在很大程度上的与生理需要相联系转为多和社会 性的需要相联系;从容易不随意的外露转向能有意识地控制;从容易变动转向逐渐稳定。

4.简述婴幼儿社会性微笑的发展。

社会性微笑的出现是婴儿情绪社会化的开端。

(1)出生第5周时,婴儿每当听到大人的声音、看到大人的面孔,就特别高兴、愉快、活 跃,发出微笑,出现了最初的社会性微笑。

(2)到2~3个月时社会性微笑意味着对所有人的微笑都一样,还不能将人区分出来。

41

(3)4个月左右开始对主要抚养者母亲的微笑最多,最频繁。此后,笑进一步分化,婴儿 对亲近和熟悉的人笑得更多,更开心,对陌生人笑得越少,越拘谨和严肃。

(4)从1.5岁至3.0岁,儿童非社交性微笑的比例下降,社交性微笑的比例则不断增长。

5.婴幼儿如何进行情绪的自我调节?

情绪自我调节的发展是从依赖他人帮助的外部调节逐渐转化为内部的自我调节的过程。当婴儿会爬或行走时,就会主动远离那些引起他们不愉快的刺激,以调节自己的情绪。 1岁时,婴儿开始使用其他一些策略来减少不愉快的冲动,如摇晃自己的身体、用嘴咬 东西和避开引起他们不愉快的人或事物。婴儿1岁后,随着言语能力的发展,成人开始用语 言表达对婴儿的要求,在这种要求下,婴儿可以逐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婴儿也学会用言 语表达自己的情绪,引导成人帮助他们调节情绪。他们还经常能够找到可以有效引发养护者注意和安抚恐惧的表达方式。

从2岁起,婴幼儿开始有意识地控制那些让他们感到不舒服的人和物,他们也开始通过 与同伴对话、玩玩具或是远离让他们不愉快的事物去应对挫折,控制自己的情绪。

6.简述社会性参照对婴儿发展的意义。

社会性参照是婴儿情绪社会化的一种重要现象和过程,其充分显示了情绪的信号作用和人际通讯交往功能,是情绪社会化的重要方面。情绪的社会性参照就是在不确定的情境中借助他人表情作出推断,包含了婴儿对他人情绪表情的分辨和如何利用这些情绪信息来指导自己的行为。

情绪的社会性参照对婴儿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对于0.5岁左右到1.5岁的儿童,其语言能力尚未发展,情绪的社会性参照在儿童发展中起着更为核心的作用,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婴儿的生活质量和发展机会。但值得注意的是,要注意避免消极的社会性参照。

7.简述几种有代表性的婴儿情绪获得的理论模式。

(1)布里奇斯的儿童情绪发育理论:加拿大心理学家布里奇斯通过对一百多个婴儿的观 察,提出了关于情绪分化的较完整的理论和o~2岁儿童情绪分化模式。她认为,新生儿在3个月时,初生时的情绪分化为两种矛盾的状态,即痛苦和快乐;6个月后,痛苦又进一步分化为愤怒、厌恶和恐惧;12个月后快乐的情绪分化为高兴和喜爱;18个月后分化出喜悦和妒忌;到24个月时,可以在快乐的热情中区分出较稳定的欢乐来。该理论是早期比较著名的理论。

(2)伊扎德的儿童情绪发育理论:美国心理学家伊扎德的情绪分化理论在当代情绪研究中颇有影响。他认为,新生儿具有5种以特定面部表情为标志的相当独立、具体的情绪。它们包括惊奇、痛苦、厌恶、最初的微笑和兴趣。这些情绪反应对新生儿适应母体外环境和生存具有决定性影响。同时,他科学、明确地提出了与自我意识、交往发展有关的情感,部分阐释了婴儿情绪发展的机制,伊扎德较之前人的研究,在其科学性和可测性上都大大提高了 一步。

(3)孟昭兰的儿童情绪发育理论:我国心理学家孟昭兰基于其一系列婴儿情绪发展实验 研究和对前人有关研究的概括、总结,提出了其关于婴儿情绪分化的理论。孟昭兰指出,人 类婴儿从种族进化中获得的情绪大约有8~10种,称为基本情绪,如愉快、兴趣、惊奇、厌恶、痛苦、愤怒、惧怕、悲伤等。这些情绪在个体发展中随着婴儿的成熟、生长而逐步出现。她提出了个体情绪发生的次序、时间,并具体指出引发各种情绪的诱因。

42

8.列举几种婴幼儿的基本情绪。

哭、笑、恐惧、兴趣、愤怒、骄傲和羞愧。

9.简述婴儿啼哭的几种类型。

有研究认为,婴儿从出生相继发展起的哭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饥饿的啼哭:婴儿的基本哭声,婴儿出生第1个月时有一半的哭是由于饥饿或干渴 引起的,有节律。这种啼哭在出生后头半年比较突出。

(2)发怒的啼哭:婴儿初生时就有,被限制活动时会引起激怒而哭。 (3)疼痛的啼哭:初生时就有,常因肠胃不适、打针等疼痛而引起啼哭。 (4)恐惧或惊吓的啼哭:初生时就有,高声的刺激会使婴儿受惊而大哭。

(5)招引别人的啼哭:从出生后第3周开始出现,先是长时间吭吭哧哧,断断续续,无人 理会则大哭起来。 随年龄增长,引起啼哭的原因和类型有以下两大发展变化趋势,一是引起的原因从一开 始完全生理性的,逐步增加社会性的诱因。二是反应类型由应答性的、反射性的哭,到逐步 出现主动性的、操作性的哭。

10.简述婴儿笑的3个发展阶段。

笑的发展经历了下面3个阶段。

(1)第一阶段(0~5周),自发性的笑:婴儿初生下来就可以开始有笑的反应。婴儿出生 2~12小时中,面部即有像微笑的运动。但最初的笑是自发性的,或称内源性的笑,这是一 种生理表现,而不是交往的表情手段。

(2)第二阶段(5.0周~3.5个月),无选择性的社会性微笑:这时人的声音和面孔特别容易引起婴儿的微笑。但还不能区分不同人,无论是抚养者,还是陌生人,或无论是生气的面孔还是笑的面孔,婴儿均会报以微笑。

(3)第三阶段(3.5个月之后),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从3.5个月尤其是4个月开始,随 着婴儿处理刺激内容能力的增加,婴儿开始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微笑,出现有选择性的微笑。对熟悉的人会无拘无束的笑,对陌生人则带有警惕性注意,这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社会性微笑。

11.阐述恐惧发展经历的几个阶段,并简述基本内容。

(1)本能的恐惧、与知觉和经验相联系的恐惧、怕生、预测性恐惧。本能的恐惧,是一种本能的、反射性的反应,由听觉、皮肤觉、机体觉等刺激引起,如尖锐刺耳的高声、皮肤受伤、身体位置突然发生急剧变化等;

(2)与知觉和经验相联系的恐惧,由以往引起过不愉快经验的刺激,激起恐惧情绪; (3)怕生,是对陌生刺激物的恐惧反应。怕生与依恋情绪同时产生,一般在6~8个月时出现,在这一阶段,婴儿不仅害怕陌生人,还害怕许多陌生、怪样的物体和没有经历过的情况;

(4)预测性恐惧,1.5~2.0岁的婴儿,随着其想象和预测、推理能力的发展,开始产生对黑暗、动物等的害怕。如怕黑,怕坏人等。这些是和想象联系的恐惧情绪,往往是由环境影响而形成。

12.简述鲍比尔关于依恋形成和发展的3个阶段模式。 (1)前依恋期(出生至2个月):婴儿有一种有助于依恋发展的内在行为。新生儿用哭声唤起别人的注意,随后,他们用微笑、注视和咿呀语同成人进行交流,使成人与婴儿的关系更

43

亲近。这时的婴儿对于前去安慰他的成人没有选择,所以此阶段又叫无差别的依恋阶段。 (2)依恋建立期(2个月至6~8个月):婴儿能对熟人和陌生人作出不同的反应,能从周围的人中区分出最亲近的人,对熟悉的人有特殊友好的关系,并特别愿意与之接近。这时的婴儿一般仍然能够接受陌生人的注意和关照,同时也能忍耐同父母的暂时分离。这表明依恋尚在形成中。

(3)依恋关系明确期(6~8个月至24个月):婴儿对于熟人的偏爱变得更强烈,并出现“分离焦虑”一离开养护者时感到不安和“陌生焦虑”一对陌生人的谨慎与回避。由于婴儿运动能力的发展,他们可以去主动接近人和主动探索环境,同时他们把母亲或看护人作为一个“安全基地”,从此出发,去探索周围世界。

(4)目的协调的伙伴关系(24个月以上):由于言语和表征能力的发展,此时的婴幼儿能较好地理解父母的愿望、情感和观点等,同时能调节自己的行为。如他现在能够忍耐父母迟 迟不给予注意,还能够忍耐同父母的短期分离,他相信父母将会返回。

通过与母亲建立依恋关系,婴儿认识到母亲是最值得信赖的,母亲在与不在都是安全 的。长大后,儿童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产生一种安全感,指导儿童建立各种亲密的人际关系。

13.简述婴幼儿同伴关系的发展的3个阶段。

(1)以客体为中心阶段(6个月~1岁):这个阶段的婴儿建立同伴关系,通常直接用表情 和动作进行交往,如微笑注视对方,而对方常常也模仿这种方式将信息返回。9个月以后,婴儿之间彼此注视的时间越来越长,他们的微笑、手指动作常常会得到其游戏伙伴适宜的连 续的反应和模仿。这个阶段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同伴交往。但为今后合作性的同伴活动奠定基穑。

(2)简单交往阶段(1.0~1.5岁):这时婴幼儿之间的交往行为就是社交指向行为。社交指向行为指婴儿直接指向同伴的各种具体行为,如微笑、发声和说话、给或拿玩具、身体接 触(如抚摸、轻拍、推、拉等)、走或跑到同伴身边等。婴儿发出这些行为时,总是伴随着对同伴的注意,也总能得到同伴的反应。最显著的交往特征就是相互模仿对方的动作,交往的目的从最初主要是自己获取玩具到倾向于引起同伴对自己的注意。于是婴幼儿之间就有了直 接的相互影响,简单的社会交往由此产生。

(3)互补性交往阶段(1.5~2.5岁):随着婴幼儿的发展,婴幼儿之间的交往内容和形式更为复杂。2岁以后的婴幼儿逐渐习惯于与抚养者分离,与同伴在一起交往。他们一起玩 耍,也出现了婴幼儿之间的合作游戏、互补行为。研究表明,18~24个月婴幼儿社会性游戏 明显多于单独游戏,与同伴游戏的数量明显多于母亲。在1.5岁至2.0岁期间,只要有机会 就与同伴交往,这个时期将是社会性交往的转折点。

14.简述家庭、心理及社会环境对婴幼儿情感发育的影响。

(1)家庭背景因素:包括家庭的社会经济状况、父母职业、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等方面。 事实证明,贫穷、物质生活条件差、疾病和父母的不良心境如焦虑、抑郁等,会导致家庭内部的社会心理联系失调,婴儿期困难气质较多,各种内外向行为问题的患病率是正常家庭儿童的2~5倍。

(2)亲子关系和养育态度:目前,强调出生后第1小时内的母婴接触,对小儿今后良好的 性格、情感有密切的关系。早期的母婴接触还会使婴儿增进食欲、体重增加较多,情绪紊乱发生也较少。

亲子关系对幼儿情绪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婴幼儿亲子关系不良如何影响和导致情绪障碍的机制有各种学说。有学者提出养育态度与儿童性格特点有密切关系。此外,家长养育态度不一致,也会使儿童无所适从,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父母对儿童的过分控制、排斥等态度与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