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县王寨中学2010 下载本文

萧县王寨中学2010——2011高三历史 第二次阶段测试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马克思主义诞生最基本的前提条件是:

A.工业革命的深入使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同时资本主义的各种弊端也日益暴露 B.以三大工人运动为标志,无产阶级已作为一支独立的力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C.马克思 恩格斯批判继承了德意志古典哲学 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D.马克思 恩格斯参加革命实践,同工人阶级密切联系 2.下列对俄国十月革命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取胜的社会主义革命 B.打破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

C.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 D.推动了中国等亚洲国家的民族独立运动 3.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由城市到农村,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由农村包围城市,造成这种不同原因之一是:

A.俄国是工业国,中国是农业过

B.俄国城市人口占多数,中国农村人口占多数

C二月革命以后,俄国大城市中反动势力受到削弱,中国大城市反动势力异常强大 D俄国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中国封建土地所有制根深蒂固 4.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确立的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C.国民党的灭亡 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5.18.中国民主政治制度同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相比,主要不同是 ①政党竞争 ②多党合作 ③三权分立 ④政治协商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②④ D.①②③④

6.新中国实行的既能体现民族平等,又能保证祖国的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政治制度 A.民主改革 B.和平共处 C.政治协商 D.民族区域自治

7.邓小平说:\要实现统一,就要有个适当方式,所以我们建议举行两党平等会议,实行第三次合作,而不提中央与地方谈判。双方达成协议后,可以正式宣布。\对这段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谈判是国共两党的平等会谈 B.统一后国共两党要继续合作 C.国民党不以地方性代表参谈 D.统一后台湾与中央地位平等

8.孔子曾提出过“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关系取得成功的范例有 A.日内瓦会议的圆满成功 B.美苏争霸局面的出现 C.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D.协约同集团的成立

9.1971年7月,中美两国同时发表公告,宣布美国总统尼克松将访问中国,以谋求两国关系的正常化。尼克松后来回忆说,宣读公告只用了三 分钟,“但却成了20世纪最出人意料的外交新闻之一”。这主要是因为

A.继日本之后,美国也结束了对中国的敌对态度

B.它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并影响世界格局的调整

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影响到中美关系的改善

D.不同意识形态的两个大国外交关系的改善对国际关系产生了重大影响

10.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我国注重同任何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最主要是为了 A. 维护中国人民的最高利益 B. 扩大中国的国际影响 C. 推动国际经济合作 D. 赢得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11.当今世界向着多极化趋势发展,它的确立最终取决于各国综合国力。\综合国力\包括 ①政局稳定程度 ②经济实力 ③科学技术 ④军事实力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 D.①②③

12.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朝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导致这一发展方向的决定性因素不包括 A.社会主义阵营的瓦解 B.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C.美、日、西欧经济三足鼎立 D.第三世界崛起

13.2003年3月美国未经联合国授权发动了对伊拉克的战争,推行“坦克式民主和自由”,标明美国是冷战结束后:

A.唯一的超级大国 B.多极世界的一员 C.欧盟外交的代表 D.两极世界的一极 14.西周时实行的土地制度的性质是

A.土地国有制 B.土地公有制 C.地主土地私有制 D.封建土地国有制 15.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夜”。下面能够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A.租佃制经营方式的推广 B.制瓷、矿冶等手工业技术均有较大进步 C.苏州丝织业“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受值” D.世界白银的一半流入中国,市面上大量使用白银

16.在世界步入近代的潮流时,中国日益落伍的直接原因是 A.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 B.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C.明清时期的闭关政策 D.商品经济发展不充分 17.“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这句话反映了

①专业市镇发展②区域分工加强③经济重心南移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 D.③④

18.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产生。此时,作为一位投资者,你的选择主要是受到

A.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影响 B.国外投资者的影响 C.外商企业投资赚钱的刺激 D.清政府官僚的大力支持 19.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程艰难而曲折的外部因素是 A.畸形的社会性质 B.落后的社会生产力 C.封建势力的破坏 D.西方列强的侵略和掠夺 20.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未能充分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A.未能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 B.民族资产阶级政治地位低 C.资金少,技术力量弱 D.近代社会形态的制约

21.甲午中日战争后,西方列强向中国输出资本的客观进步作用

A.加剧了中国社会的落后 B.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 C.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D.导致了中国新的阶级力量产生 22.清末状元张骞被甲午中日战争中国的败局震惊,毅然挂冠从商。此举表明他

①把救亡图存作为时代的使命②视创办实业为救国之要途③用实际行动来批判科举制度④认为经济是政治改革的前提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3.抗战时期,国统区民族工业大批破产,主要是由于

①美国的经济侵略②国民政府的统制经济政策③国民政府加强对工业的垄断④日本野蛮的经济掠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4.下列哪些因素对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①一战结束②四大家族官僚资本主义形成③日本全面侵华④《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的签订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5.“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铁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诗中反映的主要历史信息是

A.自然灾害的发生 B.农村劳动力流失 C.“大跃进”中的大炼钢铁运动 D.农村生产力水平下降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6题12分,第27题12分,第28题 16分 ,第

29题 10分,共50分) 26.近代史上,列强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和船坚炮利的军事优势,屡屡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逼签条约,严重践踏了中国的国家主权,使中华民族陷入生死存亡的危机之中。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期间,全国人大十届二次会议期间,温家宝总理在答记者问时,引用了清末诗人丘逢甲《春愁》:“ 春愁难遣强看山, 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 去年今日割台湾。” 材料二:于右任是参加辛亥革命的国民党元老。在1962年1月24日病重时在台湾写下《望大陆诗》:“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远不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材料三 我们中国人民,半个世纪以来受尽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欺凌??现在这个万恶的敌人,已被中、苏、美、英的联合力量所打倒了。??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来未有的大事,值得全国同胞的热烈庆祝。 ——1945年9月5日《解放日报》社论《庆祝抗战最后胜利 材料四 1972年9月日本内阁总理大臣访问中国,并在北京发表联合声明,宣布两国结束不正常状态;中国放弃对日本的战争赔款要求;中国政府重声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日本政府表示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宣布即日起建立外交关系. 请回答: (1) 这首诗写于哪一年? 为什么“四百万人同一哭” (2分) (2)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回答,我国中央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政策是什么?在对台湾和对港澳的具体政策中有何不同?(3分) (3)1972年代表日本政府访问中国的内阁总理大臣的谁?中日建交的直接背景是什么?中日的建交有什么历史意义?(4分)

27.在世界经济现代化历程中,钢铁发挥了重要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740年英国的生铁产量为1.7万吨, 1860年增至380万吨,产量超过了法、德、美三国总和的一倍。

(1)1740-1860年英国生铁产量为何增长如此迅猛?(3分) 1860-1913年,美国生铁产量由84万吨增至3 140万吨,钢产量由1.2万吨增至3 180

万吨,成为世界上钢铁产量最大的国家。

(2)1860-1913年美国钢铁产量急剧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美国钢铁产量的急剧增加反映出什么问题?(4分) 1949年,我国钢产量仅为15.8万吨,1957年增至535万吨,1958年达到1 108万吨,但其中合格的仅有800万吨。

(3)1949-1957年,我国钢产量迅猛发展的原因是什么?1957-1958年,我国钢产量为什么差不多翻了一番?1949年以来我国钢产量的变化产生了什么影响?(8分)

(4)1949-1958年我国钢产量的急剧增加反映出当时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现代化建设的模式是什么?为什么要实行这样的模式?(4分) 28.老舍的著名话剧《茶馆》中有一位秦二爷,他在19世纪末致力于投资近代工业,他的理想是要建立“顶大顶大的工厂!那才能救国。”他也确实办了一些实业,1916年前后,他兴办的这些企业最为红火。但在新中国成立前夕,他的企业被国民政府作为“逆产”强行“接收”、抵押、倒卖一空。

(1)秦二爷投资近代企业的时代,民族资产阶级掀起了什么热潮?热潮兴起的直接原因是什么?(4分)

(2)结合所学,简要概括1916年前后他的企业最为红火的原因。(6分) (3)你认为他的理想能否实现?请说明理由。(6分) 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雍正帝)我国家休养生息,数十年来,户口日繁,而土地止有此数,非率天下农民竭力耕耘,兼收倍获,欲家室盈宁,必不可得??朕观四民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今若于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必将多用工匠。市肆之中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材料二 清代沿袭明制设置的钞关,大有增加,计共设户关26个,工关5个??清代税关对商船户缴纳也极为苛重。全国又缺乏统一税率,以致各关税敢于巧立名目,动辄以商人违反规定为田,没收财货??李仁龙奏称,关税害商,有单书之弊、包揽之弊、关牙之弊、量船之弊等五弊。在这样的苛税下“商贾望见关津,如赴汤蹈火之苦”!

材料三 (乾隆时人说)近日富商巨贾,挟其重资,多买田地,或数十顷,或数百顷。 请回答:

(1)从材料一看,雍正帝是怎样看待农工商之间的关系的?他的根据是什么?(6分) (2)材料二、三揭示了什么社会现象?这种现象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将会产生什么影响?(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