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生 物 学 习 题 集 下载本文

2.半数致死量(median lethal dose,LD50)

3.半数感染量(median infective dose,ID50) 4.毒血症(toxemia) 5.败血症(septicemia) 6.菌血症(bacteremia) 7.脓毒血症(pyemia) 8.内毒素血症(endotoxemia)

9.条件致病菌(conditioned pathogen) 10.菌群失调(dysbacteriosis) 五、问答题

1.简述构成细菌毒力的物质基础。 2.简述菌群失调症及其发生机制。

3.列表比较细菌内毒素与外毒素的主要区别。 4.简述正常菌群中的细菌变为条件致病菌的条件。

6.简述与细菌致病性有关的因素。

细菌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 一、填空题

5.外毒素可分为哪三种类型?各举1例病原菌的毒素并分别说明其作用机制。

1.致病菌的检验程序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获得性免疫的产生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主动免疫获得的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被动免疫获得的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人工主动免疫给机体注射的物质是__________,人工被动免疫给机体注射的物质是

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 6.常用的抗毒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类毒素是由细菌__________________经_____________处理后制成的。

8.类毒素是失去了外毒素的______________,仍保留外毒素的___________,刺激机体

可产生______________。 二、判断改错题

1.类毒素是由内毒素经甲醛脱毒处理后制成的。

2.抗毒素是用类毒素多次免疫马匹后,从其血清中提取免疫球蛋白精制而成。

3.BCG是一种减毒的死菌苗。

4.破伤风抗毒素具有双重性,既是抗原又是抗体,因此注射破伤风抗毒素时事先要做皮

试。 三、选择题

【A型题】

1.下列哪种传染性疾病可用类毒素预防? A.痢疾 B.伤寒

C.百日咳 D.白喉

E.肺炎

2.百白破三联疫苗的组成是

A.百日咳死菌苗、白喉死菌苗、破伤风类毒素 B.百日咳死菌苗、白喉类毒素、破伤风类毒素 C.百日咳类毒素、白喉类毒素、破伤风类毒素 D.百日咳死菌苗、白喉活菌苗、破伤风类毒素 E.百日咳活菌苗、白喉类毒素、破伤风类毒素 3.机体获得人工主动免疫的方式是 A.注射抗体 B.注射类毒素 E.折射丙种球蛋白

C.注射抗毒素 D.注射胎盘球蛋白 4.机体获得人工被动免疫的方式是 A.注射死菌苗 B.注射活菌苗 C.注射自家菌苗 D.注射抗毒素 E.注射类毒素

5.可用抗毒素进行紧急预防与治疗的疾病是 A.结核 B.破伤风 C.伤寒 D.百日咳 E.菌痢

6.可以引起I型超敏反应的免疫制剂是

A.类毒素 B.抗毒素 C.干扰素 D.胎盘球蛋白 E.转移因子 【X型题】 1.IMViC试题主要用于鉴别 A.葡萄球菌 B.白喉杆菌

C.产气杆菌 D.大肠杆菌 E.流感嗜血杆菌

2.可以用抗毒素进行紧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有 A.梅毒 B.白喉 C.破伤风 D.伤寒 E.细菌性痢疾 3.属于细胞免疫制剂的是

A.TF B.IFN C.IL-2 D.LAK细胞 E.抗菌血清 四、名词解释

1.疫苗(vaccine) 2.类毒素(toxid)

3.亚单位疫苗(subunit vaccine) 4.血清学诊断(serological diagnosis)

五、问答题

1. 简述在进行细菌学检查时对标本的采集与送检的注意事项。 2.细菌感染的病原学检查方法有哪些?

第一章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非细胞型微生物 2.细菌 放线菌 支原体 衣原体 立克次体 螺旋体 3.真菌 4.病毒 二、判断改错题

1.错,缺乏完整的细胞器。 2.错,细胞器完整。 3.错,只含一种核酸。 三、选择题

【A型题】 1.C 2.C 3.D

【X型题】 1.ABCDE 2.ABC 四、名词解释

1.医学微生物学:主要研究与医学有关的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性与免疫机制,以及特异性诊断、防治措施,以控制和消灭感染性疾病和与之有关的免疫损伤等疾病,达到保障和提高人类健康水平目的的一门学科。 2.菌株:是指从不同来源或从不同时间或地区所分离的同一种细菌。 五、问答题

1. 答:根据微生物的大小、结构、化学组成可将其分为以下三大类:(1)原核细胞型微生物:仅仅只有原始的核质,无核膜、核仁,缺乏完整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DNA和RNA同时存在。它包括细菌、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2)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胞核的分化程度高,有核膜和核仁,胞质内细胞器完整。如真菌属于此类。(3)非细胞型微生物:是最小的一类微生物,结构简单,只有一种核酸(DNA或者是RNA)存在。缺乏完整的酶系统,必须要在活细胞内增殖。如病毒属于此类。

第一章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μm 2.球菌 杆菌 螺形菌

3.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质 4.芽胞 荚膜 鞭毛 菌毛 5.肽聚糖 6.磷壁酸

7.肽聚糖 外膜

8.普通菌毛 性菌毛 9.芽胞 10.革兰染色 抗酸染色 二、判断改错题 1.错,1000倍。 2.错,一个繁殖体。 3.对。

4.错,细胞壁缺陷。 5.错,无固醇类物质。 三、选择题 【A型题】

1.A 2.E 3.D 4.A 5.B 6.E 7.D 8.B 9.D 10.C 11.D 12.C 【X型题】 1.BD 2.ABCDE 四、名词解释

1.荚膜:某些细菌在生长繁殖的过程中分泌至细菌细胞壁外的一层粘液性物质。其厚度

不小于0.2μm称为荚膜或大荚膜。厚度小于0.2μm为微荚膜。荚膜具有抗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与致病性有关。

2.芽胞:某些细菌生长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胞浆失水浓缩,形成折光性强、呈圆形或椭圆形的一种坚实小体。芽胞耐干燥,在消毒灭菌学上以杀死芽胞作为标准。

3.鞭毛:从某些少数细菌菌细胞上生长出的一种纤细丝状物,是细菌的运动器官。它与

免疫性、鉴别、致病性有关。 4.菌毛:某些少数细菌菌体表面生长出一种比鞭毛更细、更短、更硬而直的丝状物。菌毛分为两种,一种为普通菌毛,与致病性有关;另一种为性菌毛,与细菌的遗传物质传递接合有关。 5.质粒:是细菌染色体外的一种遗传物质,为闭合环形双股DNA,能独立自我复制、转移赋于宿主菌产生新的生物学特性。在医学上重要的质粒有R质粒、F质粒等。质粒与细菌的遗传、变异、抗药性形成、某些毒素产生有关。 6.L型菌:是细胞壁缺陷型细菌,形态呈多形性。在高渗低琼脂含血清的固体培养基中产生荷包蛋样菌落。L型菌仍具有致病性。

五、问答题

1.答:革兰阳性菌与革兰阴性菌细胞壁化学组成与结构之比较如下:

革兰阳性菌 革兰阴性菌 细胞壁厚度 20nm~80nm 10nm~15nm

肽聚糖层数 可多达50层 1~2层 肽聚糖含量 占细胞壁干重50~80% 占细胞壁干重5~20% 糖类含量 约45% 15~20% 脂类含量 1~4% 11~22% 磷壁酸 有 无 外膜 无 有

2.答:革兰染色法的操作与步骤如下:

(1)标本片制作:取材 涂片 干燥 固定 (2)染色步骤: 第一液 碱性结晶紫,初染1min,水洗; 第二液 碘液,媒染1min,水洗;

第三液 95%乙醇,脱色,30s,水洗; 第四液 稀释石炭酸复红,复染30s,水洗。

(3)镜检:光学显微镜放大1000倍,观察其形态、染色性,经革兰染色将细菌分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