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规划与建筑学院精品课《建筑理论与历史》 - 图文 下载本文

【二】复古思潮

复古思潮(新古典主义):是指从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末流行于欧美的古典复兴、浪漫主义与折衷主义。 《古典建筑语言》(1963)John Summerson,古典建筑两种含义:装饰构件和古典建筑的语言;柱式。 一.古典复兴(Classical Revival)

1.历史背景:

启蒙运动:起源于18世纪的法国,是资产阶级批判宗教迷信和所谓封建制度永恒不变等传统的运动,为资产阶级革命作舆论准备。

代表人物: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狄德罗 核心:资产阶级人性论——“自由”“平等”“博爱”唤起对古希腊古罗马的礼赞。 温克尔曼【德】:《古代艺术史》(1764)推崇希腊艺术简洁精炼的高贵品质,产生很大影响。 2.法国古典复兴(1760~1830)——古典复兴的中心,罗马复兴

1)巴黎万神庙(Pantheon 1764~1790)圣日纳维夫教堂——启蒙运动的代表 ? 设计人:苏夫洛(J.G.Soufflot 1713~1780)

? 希腊十字,坦比哀多教堂构造(与圣保罗教堂类似)

? 结构非常轻,薄墙,柱子细,构件内部由结构工程师配上铁件,结构理性,新材料,哥特复兴 ? 哥特式的轻巧,宽敞均衡结合希腊建筑的明净——半透明

2)部雷(Etienne Louis Boullee) ? 牛顿纪念碑方案(1784):直径146m的球体,没有实现。 ? 圆形剧场方案(1781)

? 巴黎国家图书馆大厅方案(1784)

3)勒杜(Claude Nicolas Ledoux)

? 理想城,乌托帮,将建筑外观加以社会意图的象征化 ? 盐场规划(1774~)——发展为理想城舍伍的核心 ? 巴黎维莱特关卡(Barriere de la Villette 1785) ? 勒·桑戴关卡(Barriere de le Sante)

4)维奥莱·勒·丢克(Viollet-le-Duc)——哥特复兴 ? 修缮大量哥特教堂,认为哥特建筑是法国的民族建筑 ? 《十一至十六世纪法国建筑辞典》《建筑谈话论》

? 万人音乐厅结构体系设想(Concert Hall)——结构理性主义的原则 5)建筑本质的思考

? 《亚当之家》——建筑史中关于原始棚屋的思考。约瑟夫·里克沃特【美】 ? 佩罗:科林斯新柱式的起源 ? 路基耶Laugier【法】,建筑的本质:一个茅草屋,梁和柱 2.英国古典复兴——希腊复兴(1760~1850)并存着浪漫主义(1760~1870)

? 圣保罗大教堂(St Paul`s Church)设计人:克里斯道弗·仑Christopher Wren ? 伦敦西敏寺 ? 国家美术馆

? 英格兰银行圆厅(索恩)

3.德国古典复兴——希腊复兴

? 《古代艺术史》(1764)温克尔曼:推崇希腊艺术——高贵的单纯与静穆的伟大 ? 柏林勃兰登堡门(Brandenburg Gate,1789~1793)设计人:C.G.Langhans,雅典卫城山门吸取灵感。

辛可尔:

? 柏林宫廷剧院(1818~1821)设计人:辛克尔/(K. F. Schinkel)

? 柏林老博物馆(Altes Museum,1824~1828)设计人:辛可尔(K. F. Schinkel)

17

? 建筑艺术的原则:建筑包括精神性、物质性、目的性(空间和平面、构造的目的、装饰的目的)。 4.美国古典复兴——罗马复兴+希腊复兴

? 罗马复兴:美国国会大厦:设计人William Thornton &B. H. Latrobe。仿照了巴黎万神庙。 ? 希腊复兴:宾夕法尼亚银行(Bank of Pennsylvania)设计人:B. H. Latrobe 二.浪漫主义(Romanticism)18BC下半叶~19BC上半叶

1.历史背景:乌托邦社会主义者:圣西门、傅立叶、欧文,向往中世纪世界观,崇尚传统文化艺术。 2.早期:先浪漫主义(18BC60s~19BC30s,英国):带有旧封建贵族怀念已失去的堡寨与小资产阶级为了逃避工业城市的喧嚣而追求中世纪田园生活的情趣与意识。建筑上表现为模仿中世纪堡寨或哥特风格,追求非凡的趣味和异国情调。埃尔郡的克尔辛府邸(堡寨)、威尔特郡的封蒂尔修道院的府邸(哥特)、英国布赖顿的皇家别墅(模仿印度伊斯兰教礼拜寺) 3.浪漫主义(19BC30s~70s):以哥特风格为主,又称“哥特复兴”。英国国会大厦(浪漫主义最著名的作品)、英国斯塔夫斯的圣吉尔斯教堂、伦敦的圣吉尔斯教堂、曼彻斯特市政厅。 《尖拱建筑的真谛》(1841)普金

三.折衷主义(Eclecticism)——集仿主义,19BC~20BC初

1.历史背景:折衷主义越过古典复兴与浪漫主义在建筑上的局限,任意选择与模仿历史上的各种风格,把他们组合成为各种式样。讲究比例权衡的推敲,对“纯形式”没的追求。影响深刻,19BC中叶以法国为典型,19BC末与20BC初又以美国较为突出。 2.实例

1)巴黎歌剧院(1861~1874) ? 设计师:J. L. C. Garnier

? 折衷主义的代表;法兰西第二帝国的重要纪念物;奥斯曼改建巴黎的据点之一。 ? 立面是意大利晚期的巴洛克风格,参杂洛可可的雕塑。

2)巴黎 圣心教堂(1875~1877) ? 设计人:Paul Abadie

? 拜占庭和罗马风建筑风格混合的例子。

4)1893芝加哥 哥伦比亚博览会——折衷主义的一次大检阅

5)皇家艺术学院解散,1816巴黎美术学院——传播折衷主义的中心

【三】英国画境风格

1将建筑放在风景里思考,以风景环境体验一种惬意. 英国如画风格更为强调的则是将建筑作为一种风景中的符号存在,建筑自身却退到了次要的地位。 2与法国古典主义园林相对

【四】初期功能主义 :新材料、新技术、新类型(见现代专题)

【五】城市的发展(1800-1909)

一.巴黎改建 二.“新协和村”

三.田园城市/花园城市——英国

1.霍华德1898《明天——一条引向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后为《明日的田园城市》 2.城市由一系列同心圆组成,市中心为圆形中心花园,围绕花园为大型公共建筑。

3.英国第一个“田园城市”1903与离伦敦55km的莱奇沃思。第二个1919于韦林,离伦敦27km。 4.对城市规划学科的建立起重要作用,并成为英国卫星城镇的理论基础。 四.工业城市

18

1.法国青年建筑师加尼埃,1901规划方案展出,1904详细平面图。 2.功能分区、城市交通、住宅组群都做了精辟的分析。

五.带形城市:19世纪末西班牙工程师索里亚,对以后城市分散主义有一定影响。 六.美国的方格形(Gridiron)城市:18、19世纪开发商利益的趋使,纽约曼哈顿。

【五】前现代现象

一.时代背景

1.生产力飞速发展,各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速度大幅度提高。

2.建筑速度在适应新社会的要求下摆脱了旧技术的限制,新材料,新结构,新思潮的迸发期。 3.申克尔(德,1781~1841,柏林宫廷剧院的设计者):柏林百货商店(1827)、图书馆(1830):柱式与檐口作了简化,窗子也加大了。 4.桑珀(德,1803~1879):《工业艺术论》(1852)、《技术与构造艺术中的风格》:建筑手段决定了建筑形式。新的建筑形式应该反映功能与材料、技术的特点。 5.拉布鲁斯特(法):巴黎圣吉纳维夫图书馆(1843~1850)、巴黎国立图书馆(1858~1868):应用并暴露了新的建筑材料与结构;造型开始净化。

6.维奥拉·勒·丢克【法】(Viollet-le-Duc, 1814-1879) :结构理性主义的代表人物 二.艺术与工艺运动(Arts and Crafts Movement)——英国19BC50s

1.以拉斯金和莫里斯为代表

2.主张迁到城郊建造“田园式”住宅来摆脱象征权势的古典建筑形式 3.红屋(1859~1860,建筑师:韦布/韦伯)为莫里斯设计

? 平面L形,每个房间都能自然采光 ? 用本地产的红砖建造,不加粉刷 4.其他建筑师:勒琴斯(文丘里)、莱瑟比、牛顿 三.新艺术运动(Art Nouveau)

1.始于比利时布鲁塞尔19BC80s

? 霍尔塔(Victor Horata,1867—1947)和亨利·凡·德·费尔德(Henry van de Velde, 1863~1957),

代表人物。

? 新艺术派的建筑特征主要表现在室内,外形保持了砖石建筑的格局,一般比较简洁 ? 典型例子:布鲁塞尔都灵路12号住宅(1893,奥太)、德国魏玛艺术学校(1906,费尔德) 2.在德国——青年风格派(Jugendstil)慕尼黑

? 代表作品:慕尼黑埃尔维拉照相馆、慕尼黑剧院,建筑师有贝伦斯、恩德尔。 ? 达姆施塔特的青年风格派:路德维希展览馆(1901,奥尔布里)

3.在英国

? 代表人物:麦金托什(Mackintosh):格拉斯哥艺术学校的图书馆部分(1907~1909)和艺术爱好者之家方案,Hill House

4. 西班牙——高迪(1852~1926)

? 米拉公寓(1905~1910) ? 圣家族大教堂

5.在奥地利——维也纳学派

? 瓦格纳为首,桑珀的学生,《现代建筑》(1895):对现有的建筑形式进行“净化”,使之回到最基本的起点,从而创造新形式。代表作:维也纳地下铁道车站(1896~1897)、维也纳邮政储蓄银行(1905) ? “分离派”(Vienn`s Secession):和过去传统决裂。代表人物:奥尔布里希和霍夫曼。维也纳分离派展览馆(1898,设计人:奥尔布里希);路德维希展览馆(1901,设计人:奥尔布里希)

19

? 洛斯/卢斯Loos(1870~1933理论独树一帜,奥地利):反对装饰,反对把建筑列入艺术范畴。“城市

离不开技术”“不是依靠装饰而是以形体自身之美为美”“装饰即是罪恶”。 代表作:维也纳斯坦纳住宅(1910)缪勒住宅(1928-1930)。 6.在荷兰——伯尔拉赫

痛恨折衷主义,提倡“净化”(Purify)建筑,主张建筑造型应简洁明快及表现材料的质感,声明要寻找一种真实的,能够表达时代的建筑。代表作:阿姆斯特丹政权交易所(1898~1903)。把赖特的带入欧洲,参加“国际现代建筑协会”CIAM,积极从事“现代建筑”运动。 7.芬兰,老沙里宁:赫尔辛基火车站(1906~1916) 8.法国,吉马尔(Hector Guimard):里尔小住宅(Maison Coilliot),某地铁站,巴黎洪堡曼斯音乐厅

【六】美国的芝加哥学派

一.19BC70s,美国兴起(Chicago School)兴盛期1883~1893 二.贡献:

1.在工程技术上创造了高层金属框架结构和箱形基础 2.在建筑设计上肯定了功能和形式之间的密切关系。 三.创始人:工程师詹尼

1.第一莱特尔大厦(1879):砖墙与铁梁柱混合结构的7层货栈。古典立面。 2.芝加哥家庭保险公司的10层框架建筑。古典立面。

四.里莱斯大厦(1890~1894)——公认当时芝加哥学派的杰作

1.伯纳姆与鲁特提出

2.16层,先进的框架结构与大面积的玻璃窗,以透明性与端庄的比例使人大开眼界。 五.马凯特大厦(1894)——芝加哥学派另一代表作

1.霍拉伯德与罗希

2.立面简洁,整齐排列“芝加哥式窗”——面宽较阔的横长方形 3.内部是不固定的隔断。“E”字形平面,中间是电梯厅。 六.沙利文——芝加哥学派得力支柱与理论家

1.首先提出“形式随从功能”(Form follows function)。建筑设计影从内而外,应按功能来选择何时的结构并使形式与功能一致。

2.代表作:芝加哥C.P.S.百货大厦公司(1899~1904)立面“芝加哥式窗”;温赖特大厦。 3.规定高层建筑特征。 七.纽约 伍尔沃斯大厦

1.设计人:Cass Gilbert

2.高达52层,241m,外形是哥特复兴,记者比为“摩天大楼”(Skyscraper) 3.纽约市政当局制定法规,要求高层建筑随着高度上升而要逐渐后退。

【七】法国对钢筋混凝土的应用

1890以后,钢筋混凝土首先在法国与美国开始广泛使用。

一.蒙玛尔特教堂(1894,博多)第一个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教堂。

二.贝瑞【法】——善于运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巴黎富兰克林路25号公寓(1903):8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三.加尼埃:“工业城市”假象方案

四.巴黎近郊的奥利机场飞船库:一系列抛物线的钢筋混凝土拱顶组成,拱肋间有规律地布置采光玻璃。 五.马亚尔:苏黎世第一座无梁盖的仓库(1910)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