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阅增普通生物学第3版课后思考题(完整版) 下载本文

5.为什么说物种形成的渐进模式和点断平衡模式对于解释化石记录都是有用的?

第二十七章

1、20世纪50年代分子生物学的兴起对宏进化和生物系统发育的研究产生了何种影响?

2、印度的动物、植物和邻近的南亚地区动物、植物有很大不同。试从地球板块移动方面作出解释。

3、假如你用DNA—DMA杂交方法来验证教材P311图25.2所示加拉帕戈斯地雀的系统树,你预测哪一种杂交DNA将会在最低的温度下分开,为什么?

4、已经测出一块火山岩含有0.99gAr和3g放射性40K。40K的半衰期为13亿年。该岩石是在何时形成的。

5、根据分支顺序和化石记录,鸟类和鳄鱼的关系较近而同蜥蜴和蛇的关系较远,这个现象为什么会给分类学带来难题?

6、一方面化石记录往往表现出某种进化趋势,另一方面进化生物学强调生物进化没有预定的方向和目标,这而这是矛盾的吗?

第二十八章

1.20世纪50年代分子生物学的兴起对宏进化和生物系统发育的研究产生了何种影响?

2.印度的动物、植物和邻近的南亚地区动物、植物有很大不同。试从地球板块移动方面作出解释。

3.假如你用DNA—DNA杂交方法来验证图25.2所示加拉帕戈斯地雀的系统树,你预测哪一种杂交DNA将会在最低的温度下分开。为什么?

4.已经测出一块火山岩含有0.99gAr和3g放射性40k。40k的半衰期为13亿年。该岩石是在何时形成的?5.根据分支顺序和化石记录,鸟类和鳄鱼的关系较近而同蜥蜴和蛇的关系较远带来难题?

13 / 19

6.一方面化石记录往往表现出某种进化趋势,另一方面进化生物学强调生物进化没有预定的方向和目标,这二者是矛盾的吗?

第二十九章

1、为什么在苔藓植物中没有高大的植物体?

2、图29.4中哪些特征是植物界的祖征,哪些是共有衍征,哪些是独征,为什么?

3、维管植物是如何适应陆地生活的?

4、为什么可以将无种子维管植物称为植物界的“两栖类”? 5、真菌菌丝是如何适应吸收式异养的营养方式的? 第三十章

1.为什么说海绵动物是多细胞动物进化中的一个侧支? 2.为什么说三胚层无体腔动物是动物进化中的一个新阶段?

3.比较软体动物和环节动物结构上的异同。如何看待它们的进化地位? 4.节肢动物有哪些特征?从生物学特征解释昆虫为什么能够在地球上如此繁盛?

5.脊索动物门有哪3个主要共同特征?形成结构的特征是如何发生的,有何功能,有何进化的

6.为何说文昌鱼在动物进化中有重要地位?有哪些进步特征、特化特征和原始特征?

7.两栖类的形态、结构是如何既适应水生生活,又适应陆地生活的?这样的适应是如何形成系统进化的?

8.比较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特征。为什么会出现这些不同? 9.鸟类的器官系统及形态结构是如何适应飞翔生活的?

14 / 19

10.哺乳动物有哪些重要进步特征?为什么哺乳动物是最高等的脊椎动物? 第三十一章

1.选择题:从猿到人的演化过程中中,几个重要形状出现的次序是: a.脑的扩大—制造石器—直立行走 b.直立行走—制造石器—脑的扩大 c.新生儿提前出生—脑的扩大—制造石器 d.制造石器—直立行走—脑的扩大 e.走出森林——、直立行走—制造石器

2.黑猩猩有哪些行为和人的行为相似,这给我们什么启示?

3.在20世纪后叶,人猿超科的分类发生了重大变化,其根据是什么? 4.为什么说南猿和人属是两种不同类型的人亚科成员?

5.为什么说早期人属在稀树草原捡拾尸肉,不是一般动物式搜寻而是富于挑战性的谋生活动。

6.试论述制造石器在人类进化中的意义?

7.在匠人/直立人阶段有哪6个第一次,说明他们的生活方式,有了从猿的生活方式向人的生活方式的意义重大的转变。

8.有什么证据说明现代人类来自非洲? 第三十二章 1. 2. 3.

15 / 19

4. 5. 6. 7.

8.什么是环境? 什么是生态因子?

为什么说生物与环境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 什么是生物的耐受性法则?请举例说明。 为什么科学家最关注火星上有没有水? 阳光对地球上的生物有什么重要意义?

为什么说温度是一种无时无处不在起作用的重要生态因子? 生物与生物之间有哪些重要的互相关系? 9.什么是植食和捕食?它们之间有哪些异同?

10.两个物种在什么情况下才会发生竞争?竞争的可能后果是什么? 11.什么是互惠共生?互惠与共生有什么异同?

12.什么是寄生和拟寄生?它们之间有什么本质差异?为什么说拟寄生层本质上讲更接近于捕食?第三十三章

1.什么是种群,种群有哪些特征?

2.什么是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3.我为什么说年龄结构预示着种群未来的增长趋势?

4.进行种群密度调查的一种常用方法是什么?写出这种方法的计算公式。

16 /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