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易错题专题复习-化学推断题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下载本文

中考化学易错题专题复习-化学推断题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一、初中化学推断题

1.同学们到实验室去进行“探究金属的性质”实验。将锌粉和铁粉的混合物加入到盛有一定量硝酸银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请你填空。 (1)若将所得滤渣放入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则

①滤液里一定含有_____(填写化学式,下同),可能含有_____; ②滤渣中一定含有_____,可能含有_____。

(2)若反应后所得滤液呈无色,则滤渣中一定含有_____(填写化学式)。

(3)反应后所得滤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原硝酸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答案】Zn(NO3)2 Fe(NO3)2 Ag、Fe Zn Ag、Fe 小于 【解析】 【详解】

由于金属的活动性是:锌比铁活泼,铁比银活泼,将锌粉和铁粉的混合物加入到盛有一定量硝酸银溶液的烧杯中,锌先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如果锌不足,则铁再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1)若将所得滤渣放入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则说明滤渣中一定有铁,可能含有锌,溶液中的硝酸银完全参加了反应。①滤液里一定含有

Zn(NO3)2,可能含有Fe(NO3)2;②滤渣中一定含有Ag、Fe,可能含有Zn;(2)若反应后所得滤液呈无色,说明了铁未参加反应,则滤渣中一定含有Ag、Fe;(3)由于每65分质量锌能反应生成216份质量的银,每56分质量的铁能反应生成216分质量的银,所以反应后所得滤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原硝酸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2.粗盐中含有MgCl2、CaCl2等杂质,工业提纯粗盐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1)Ca(OH) 2俗称_____,步骤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步骤③操作a的名称是_____。

(3)若步骤①和步骤②的顺序颠倒,则最后所得的精盐水中还含有_____。

【答案】熟石灰或消石灰 MgCl2+Ca(OH)2=Mg(OH)2↓+CaCl2; 过滤 CaCl2(或氯化钙) 【解析】 【分析】

粗盐水里面含有氯化镁和氯化钙,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钙溶液,会生成氢氧化镁白色沉淀,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生成碳酸钙沉淀,滤液中含有氯化钙。 【详解】

(1)氢氧化钙的俗名为熟石灰或消石灰;步骤①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钙溶液,氯化镁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MgCl2+Ca(OH)2=Mg(OH)2↓+CaCl2。

(2)过滤是分离固体和液体的操作,步骤③操作a后得到沉淀和滤液,故为过滤。 (3)根据Ca(OH)2可除去MgCl2,Na2CO3可除去CaCl2.如果步骤①和步骤②的顺序颠倒,步骤②先反应溶液中就有过量的碳酸钠,然后完成步骤①,这时过量的氢氧化钙把上步中多余的碳酸钠除去,同时生成氢氧化钠,另外氢氧化钙与氯化镁反应还生成氯化钙,最后步骤④中加入适量的盐酸,反应掉生成的氢氧化钠,但不与生成的氯化钙反应,所以最后所得的精盐水中还含有CaCl2,故答案为CaCl2。 【点睛】

除杂的原则:除去杂质,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3.A~G均为初中常见的化学物质(“→”表示物质 间的转化关系,“—”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其中A、F是初中阶段常见的两种氧化物;B、D是初中阶段常见的两种碱; G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E是人体胃液中的一种酸,它们之间有如下图的相互转化关系(图中部分生成物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B物质的俗称是_ , (2)C的化学式为__ 。

(3)写出化学反应①和②的化学方程式: ①__ ____;②____ _______。 【答案】(4分,每空1分) (1)烧碱 (2)Na2CO3

(3)CO2+ Ca(OH)2==CaCO3↓+ H2O Na2CO3+ Ca(OH)2==CaCO3↓+ 2NaOH 【解析】

G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可想到是碳酸钙,E是人体胃液中的一种酸可想到是盐酸,再根据B、D是初中阶段常见的两种碱,可想到B是氢氧化钠,D是氢氧化钙,A、是初中阶段常见的氧化物又能与氢氧化钙反应,即可推知A是二氧化碳,F是初中阶段常见的氧化物而且可有氢氧化钠反应得到,即可推知F是水,C既可以和氢氧化钙反应又可以与氢氧化钠相互转化,可以想到C是碳酸钠

4.图中A、B、C、X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不同物质。图中“→”表示物质转化,反应条件及部分生成物省略,其中每步转化均一步且通过同一基本反应类型实现。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A为锌,B为无色无味的气体,X含有两种元素,则: ①B的化学式________,X物质的名称为________。 ②该转化属于__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2)若A、B、C均为气体,且A、B组成元素相同,且两个转化均属于化合反应; ①图中X和纯净的C转化成A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 ②写出自然界产生C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若A为烧碱,B为刺激性气味气体,C可以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 ①C的俗名________; ②B气体的检验方法________。

【答案】H2 盐酸 置换 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6CO2+6H2O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气体中,变蓝 【解析】 【详解】

(1)若A为锌,B为无色无味的气体,X含有两种元素,则:X是盐酸,B是氢气,盐酸和锌反应生成氢气和氯化锌,属于置换反应;故填:①H2;盐酸;②置换。

(2)若A、B、C均为气体,且A、B组成元素相同,且两个转化均属于化合反应,则A是二氧化碳,B是一氧化碳,C是氧气,X是碳,碳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发出白光,放出热量,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反应的方程式为6CO2+6H2O

光照叶绿素C6H12O6+6O2 熟石灰

光照叶绿素C6H12O6+6O2,故

填:发出白光,放出热量;6CO2+6H2O

光照叶绿素C6H12O6+6O2。

(3)若A为烧碱,B为刺激性气味气体,C可以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则A是氢氧化钠,B是氨气,C是氢氧化钙,X是铵盐,故填:熟石灰;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气体中,变蓝。

5.图中 A~H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分别由一种或两种元素组成。D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4︰1,固态 E 可用于人工降雨,F为磁铁矿的主要成分。图中“—”表示两 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 系,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1)写出化学式:E_______。 (2)写出化学方程式:

C →B_______________ ,F与 H_____________,A与 D________。

点燃【答案】CO2 2H2+O2【解析】 【分析】

2H2O 2C+Fe3O4

高温3Fe+2CO2↑ CuO+2HCl=CuCl2+2H2O

根据题目中的信息,题中所有的物质都是由一种或两种元素组成的,固态 E 可用于人工降雨,可知固态E是干冰,则E为:CO2,F为磁铁矿的主要成分,则K是Fe3O4,D是CuO, A和CuO能反应,且A能转化为CO2,所以A是HCl,HCl、Fe3O4 能转化为 B,B 能和 CO2 反应,因此 B 是 H2O。C 能和 Fe3O4 反应,能生成 H2O,因此 C 是 H2。D、 E、F 都能和 H 反应,因此 H 是 C,故 G 是 Fe。 【详解】

(1)由分析知,E的化学式为:CO2;

(2)C转化为B,即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C →B的方程式为:2H2+O2与 H是碳将四氧化三铁还原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2C+Fe3O4

点燃2H2O;F

高温3Fe+2CO2↑;A与 D是氧化铜和盐酸反应生氯化铜和水,方程式为:

CuO+2HCl=CuCl2+2H2O;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根据物质的性质推断出各物质。

6.下列物质的转换是我们已学过的常见物质反应,E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H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在反应②中,B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均不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