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发电站综合楼施工方案 下载本文

铺贴顺序

①同跨屋面卷材铺贴方向应根据屋面坡度或屋面受震动情况而定。

②当坡度小于3%时,应平行屋脊铺贴,压边要顺水流方向,接头要顺主导风向。 ③ 每层卷材搭接宽度、长边不应小于80mm,短边不应小于80mm。 卷材施工要点:采用热熔法铺贴。

① 严格控制火焰加热器的喷嘴与卷材面的距离,一般以火焰距卷材受热面500mm左右为宜,严防烧坏胎体和烧焦胶质。幅宽内的加热应均匀,以卷材表面熔融至光亮黑色为度。待防水卷材表面熔化后,即缓缓地滚压卷卷材。

② 滚铺卷材时,应注意及时排除卷材下面的空气,使卷进材平展,不得有皱折,并应用辊压粘结牢固。

③ 搭接接缝部位,应趁卷材尚未冷却时,用铁抹子挤压溢出的热熔改性沥青以刮封接口,再用喷灯均匀细致密封好。

④ 铺贴卷材时应严格控制平整顺直,搭接尺寸必须准确,不得扭曲。 质量要求:

卷材防水不得有渗渗漏现象。

铺贴卷材防水层的基层,泛水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表面无起砂、空裂,且平整洁净,无积水现象,阴阳角应做成圆弧或钝角。

卷材防水铺贴、搭接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屋面工程技术规范的规定。且粘结牢固无空鼓、滑移、起泡、皱折、损坏等缺陷。

卷材防水层应结合紧密、牢固,厚度均匀一致。 注水试验

注水前应先将排泄口封好,然后注水至泛水檐处,其注水深度不应小于250mm;静止蓄水24小时后,进行全面检查,如无渗漏,方可认证该屋面防水层合格,并记录入档。

1、 厨卫防水施工方案

厨房、卫生间一般穿过楼面和墙体的管道较多,而且形状较复杂或面积较小,防水层施工是施工的薄弱环节。

本工程厨卫防水材料采用聚氨脂一布两涂,可以使厨房、卫生间的地面和墙面形成一个没有接缝和封闭严密的整体防水层,从而确保工程防水质量。

(1) 工艺流程:

物资技术准备→进场材料抽样检验→检查、修补、清理找平层→涂布基层→特殊

5

部位附加增强处理→第一遍涂布→第二遍涂布+铺贴胎体增强材料→收头、密封处理→闭水试验→检查、清理、验收→做保护层

(2) 施工要点

① 对有防水设计位置用留、埋孔模具进行预留洞,以消除因预留位置不准而剔凿扩孔现象。

② 依建筑50线弹出地面面层、找平层、防水、垫层等坡向地漏的标志线,形成以地漏处为最低点的斜平面。

③ 基层应清扫干净。

④ 涂刷冷底子油要求均匀不得漏涂。

⑤ 复杂部位增补处理,对管根、地漏、阴角等处,根据不同形状裁好玻璃布涂刷聚胺脂进行粘贴,做为附加层。

⑥ 涂刷聚胺脂,涂刷时用力适当,均匀一致。 ⑦ 粘贴玻璃面,要求平整,粘贴牢固。 ⑧ 涂刷第二层聚胺脂。

⑨ 防水层施工完后,做试水试验,不得有积水和渗水现象。

(二)钢筋套筒直螺纹连接

带肋钢筋套筒直螺纹连接是将两根待接钢筋插入套丝机内套丝,用套筒连接,依靠丝头和钢套筒合成为整体的钢筋连接方法。

1、 套丝工艺 准备工作

① 钢筋端头的锈、泥沙、油污等杂物应清理干净。

② 钢筋与套筒应进行试套,如钢筋有马蹄、弯折或纵肋尺寸过大者,应预先矫

正或用砂轮打磨;对不同直径钢筋的套筒不得串用。

③ 钢筋端部应划出定位标记与检查标记。定位标记与钢筋端头的距离为钢套筒

长度的一半,检查标记与定位标记的距离一般为20mm。 ④ 检查套丝设备情况,并进行试套,符合要求后方可作业。 2、 套筒挤压接头质量检验

钢套筒进场,必须有原材料试验单与套筒出厂合格证,并由该技术提供单位,提

交有效的型式检验报告。

钢筋套筒连接开始前及施工过程中,应对每批进场钢筋进行连接工艺检验。工艺

检验应符合下列要求:

6

① 每种规格钢筋的接头试件不应少于3个; ② 接头试件的钢筋母材应进行抗拉强度试验; ③

3个接头试件强度均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

(JGJ107)中相应等级的强度要求,对于A级接头,试件抗拉强度尚应大于等于0.9倍钢筋母材的实际抗拉强度。

钢筋套筒挤压接头现场检验,一般只进行接头外观检查和单向拉伸试验。 取样数量

同批条件为:材料、等级、型式、规格、施工条件相同。每批的数量为500个接头,不足此数时也作为一个验收批。

对每一验收批,应随机抽取10%的连接头作外观检查;抽取3个试件作单向拉伸试验。

五、一般过程施工方案

(一) 施工测量定位及轴线标高控制方案

1、本工程:外围控制点是建筑物四大角的延长控制点组成一个矩形控制网,用于检查外侧,用经纬仪复查内控制点排出的线。水平标高用吊钢尺传递方法进行引测。

2、开工前用经纬仪将主轴线进行测量、设定、闭合。主轴线的引桩要妥善保管可将轴线延长到永久性建、构筑上,同时应注意引桩位置,应考虑放线的需要合理设置桩位。

3、将±0.00标高标于首层结构上,用钢尺向上引测每层的水准点,然后用水准仪引测出每一层的50cm控制线,浇筑平板混凝土时,可用拉水平线的方法去控制水平。

4、引测原则:从一头向另一头引或从中间向两头引,以避免累计误差。 (二)基坑开挖施工方案

基坑开挖采用反铲挖土机一次挖成,然后定位放线确定独立基础的位置。

根据边坡土质条件及施工现场周围环境,基坑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挖出的土必须离孔口2米远。

土方挖完后,请勘察、设计等有关单位对工程地质情况进行勘验,符合设计要求各方签字认可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三)主体结构施工方案 a.模板工程 1、柱模板

工艺流程:弹柱位置线→抹找平层作定位墩→安柱箍→→安装柱模板安拉杆或斜撑→加固→办预检。

7

按标高抹好水泥砂浆找平层,按位置线做好定位墩台,以便保证柱轴线边线与标高的准确。安装柱模板,通排柱先装两端柱,经校正、固定,拉通线校正,中间各柱模板按柱子大小预拼成一面一片,就位后先用铅丝与主筋绑扎临时固定,用U形卡将两侧模板连接卡紧,安装完两面再按另外两面模板。安装柱箍,根据柱模尺寸,侧压力大小,用钢管按计算的间距围成柱箍,确保模板不变形。安装柱模的斜撑,柱模每边设二道斜撑,与地面夹角成45度斜角。将柱模内清理干净,封闭清理口,办理柱模预检。

2、梁模板

采用竹胶合板。支模前,首先校验一下柱与梁中心线的正确位置偏差。

梁板每隔一定距离用顶撑支设,用钢管夹设在梁模两侧板下方,将梁侧板与底板夹紧。 顶撑用φ48钢管连接支设,下设垫板,顶撑用扣件连接,调整和控制梁及板底标高。 当梁较高时,在梁的中部用对拉螺栓穿过横档对拉,防止模板下口向外爆裂及中部鼓胀,但对拉螺栓均在梁钢筋就位后才能加固。

次梁模板的安装要在主梁模板安装并校正后才能进行。

梁模板安装后,要拉中线进行检查,复核后梁模中心位置是否对正,待平板模板安装后,检查并调整高度,然后在各顶撑之间设水平撑或剪刀撑,以保证顶撑的稳固。

在梁跨在4m以上时,在梁的跨中起拱,起拱的高度为跨的2‰-3‰。 3、现浇板模板

支板模前,先在梁两侧板外侧弹水平线,水平线标高应为平板底标高减去板模厚度的水平标高,然后按水平线铺设板模垫板,垫板固定平整。

梁板采用木龙骨做背楞,竹胶合板或多层板作面板,角部均采用企口连接,用钢管和穿墙螺栓加固。连接缝用窄海绵条封严。水平构件的模板接缝处用钉子与木龙骨固定,面板用胶带纸粘贴缝隙。

板模顶撑下设垫板,顶撑之间上下设水平撑,中间设剪刀撑,以保证支撑系统的稳定性。

采用杨木杆加托顶撑满堂架,用100×100方木和50×100方木作龙骨,12mm厚规格1200×2400竹胶板现场组合,竖向支撑间距不大于800mm,大龙骨间距不大于800mm,小龙骨间距不大于400mm, 墙面与顶板所有阴角在小龙骨上采用上部企口方法<称企口龙骨>处理 ,与墙接触面必须平直通顺,并提前弹线粘好封浆用海绵条,海绵条粘在角钢上,与墙面接触紧密,确保此处不漏浆。将竹胶板铺放在企口上,竹胶板接头处用水泥腻子刮缝,再用胶粘带封堵,为确保每块竹胶板平整或起拱够幅度,四角和大于600间距用钉固定,并使两块竹胶板接头在同一龙骨上。 4、楼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