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哲题库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下载本文

B. 辩证唯物主义决定论的观点 C. 非决定论的观点 D. 机械决定论的观点

22、在哲学史中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唯心主义派别之间的差异和矛盾,常常有利于唯物主义的发展,这一事实说明(C)

A.矛盾一方克服另一方促使事物发展

B.矛盾一方的发展可以为另一方的发展提供条件

C.矛盾双方中每一方的自身矛盾,可以为另一方的发展所利用 D.矛盾双方的融洽促使事物发展

23、“时间空间是一切事物的贮藏所”,这是(A) A. 机械唯物主义的时空观 B. 辩证唯物主义的时空观 C. 唯心主义的时空观 D. 朴素唯物主义的时空观

24、“时间空间是人类感性直观形式”这是:(C) A. 机械唯物主义的时空观 B. 辩证唯物主义的时空观 C. 唯心主义的时空观 D. 朴素唯物主义的时空观

25、恩格斯认为:“时间离开物质当然都是无,都是只在我们头脑中存在的空洞的观念抽象”。这充分说明了:(C)

A. 主观的时空观念必然是空洞的抽象 B. 时空可以脱离物质而存在 C. 时空只是物质存在的形式 D. 物质运动是时空的形式

26、马克思说:“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他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掘成的。”这表明人的才能:(B)

A. 与人的先天生理素质没有关联 B. 主要来源于后天的实践 C. 取决于人的主观努力的程度 D. 是由人的社会政治地位决定的

27、“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的说法是:(D) A.主张物质和意识具有统一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B.主张思想就是物质的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C.认为世界是绝对精神外化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D.夸大了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

28、“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和“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两种观点(B) A、是相同的,只是强调的方面不同 B、前者是辩证法,后者是诡辩论

13

C、前者是形而上学,后者是辩证法 D、两者都是辩证法,后者是对前者的发展

29、只承认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就会导致(B) A. 形而上学不变论 B. 相对主义诡辩论 C. 唯心论 D. 庸俗唯物主义

30、否认运动,把静止绝对化,就会走向:(A) A. 形而上学不变论 B. 相对主义诡辩论 C. 唯心论 D. 庸俗进化论

31、“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体现了(A)A. 质变和量变的关系 B. 对立和统一的关系 C. 肯定和否定的关系 D. 联系和发展的关系

32、“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几句话说明(B) A. 意识没有主观动能作用

B. 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要依赖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C. 人类是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 D. 人无法把握规律

33、否认意识的主观性,认为意识是人脑的分泌物,这是:(C) A. 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 B. 唯心主义的观点 C. 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 D. 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

34、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这是指:(D) A、意识是沟通客观与主观的桥梁 B、意识的形式是客观的,内容是主观的 C、意识是客观精神或主观感觉 D、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35、“空间是和物质相脱离的绝对虚空的空箱子”,这是:(B) A、辩证法的观点 B、形而上学的观点 C、诡辩论的观 D、唯心论的观点

36、“理在事先”的观点是:(A) A、客观唯心论

14

B、主观唯心论 C、机械唯物论 D、相对主义

37、唯物辩证法所说的矛盾,“是实际生活中的实际矛盾,即辩证的矛盾,而不是表面的、臆造出来的矛盾”。这句话揭示了:(C)

A、矛盾的普遍性 B、矛盾的特殊性 C、矛盾的客观性 D、矛盾的主观性

38、“一刀切”的工作方法是:(A) A、形而上学的工作方法 B、相对主义的方法 C、抓中心带动全盘的方法 D、庸俗进化论的方法

39、总的量变过程中阶段性部分质变是指:(D) A、事物全局性质未变,局部性质发生了变化 B、事物的质变过程中的量的扩张 C、量变过程向质变过程的过渡

D、事物的本质属性未变,而比较次要的性质发生了变化

40、在现实中缺乏充分根据,因而在当前条件下尚不能实现的可能性,称之为:(D)A、不可能性 B、现实可能性 C、微小的可能性 D、抽象可能性

41、唯物辩证法认为,主观辩证法是:(B) A、头脑中自生的 B、第二性的 C、从书上学来的 D、第一性的 三、双选题 (一)第一部分

1、下列命题中,包含辩证法思想的有(AD) A.“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B.“理在气先”

C.“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D.“天下之势,循则极,极则反”

2、下列命题中,包含辩证法思想的是(BD) A. 理在气先

B.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15

C. 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D. 荣枯代谢而弥见其新

3、“要正确处理好投资和消费、内需和外需的关系,最根本的是扩大国内消费需求。”这句话体现的哲理是(AC)。

A. 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B. 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C. 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D. 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 4、二元论:(BC) A.承认世界的统一性 B.最终仍然属于唯心主义

C.认为世界上存在物质和精神两种本原 D.否认了世界的变化和发展

5、下列哪些说法是对矛盾特殊性原理的具体运用 (AB)

A.对症下药,量体裁衣 B.因实制宜,因地制宜 C.物极必反,相反相成 D.欲擒故纵,声东击西 6、下列工作方法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的是 (AB) A.“抓典型”

B.“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 C.“一切经过思考” D.“欲擒故纵”

7、古语说:“奢靡之始,危亡之渐。”这句话是说,奢靡逐步发展会导致危亡。其中包含的哲学道理有 ( CD)

A.现象是本质的外部表现 B.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 C.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D.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8、科学家对1994年夏天发生的彗星撞击木星的天文现象进行了准确的预报和大量的观察研究,这一事实表明:(AC)

A、世界是可认识的

B、人类已能预测到一切自然现象 C、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正在不断深化 D、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正确的

9、唯物辩证法认为,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是(AD) A. 整体由部分所构成 B. 整体是各部分之和

C. 整体可以离开部分而存在 D. 脱离整体的部分就失去它原有的性质和功能 10、“脱离了整体的手是名义上的手”说明了 (BD) A.整体依赖于部分 B.部分依赖于整体

C.整体是部分之和 D.脱离了整体的部分就丧失了原有的性质和功能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