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电大行管专科《公共行政学》期末考试复习题.docx 下载本文

四、论述题

试述行政效率在公共行政屮的作用。 答:政效率在公共行政中的作用:

(1) 提高行政效率是公共行政的宗旨。行政效率是公共行政活动的起点,也是落脚点。政府管理 国家和社会的各个方面的公共事务,都必须讲投入产出和成木效益,都必须讲效率,不讲成木、不讲效 率的政府是没有的。

(2) 行政效率是检查和衡量公共组织和公共行政活动的有效性的一个重要标准。公共行政的高效 化,是公共行政现代化的垂要方面。通过行政效率,可以检查和衡量公共行政的各个要素、环节、管理 制度和手段是否现代化、科学化和法制化;也可以检验和衡量国家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的队伍素质、能 力、工作态度、人际关系;还可以检验和衡量行政体制是否科学合理。

(3) 行政效率关系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只有大幅度地提高行政效率,才能够充分发挥我 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够大幅度地提高我国的生产力,加快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步伐。 总之,行政效率的高低关系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关系到国家的繁荣昌盛,长治久安。

第十六章行政改革

一、 单项选择题

1?从20世纪(C)年代开始,四方发达国家相继开始进行行政改革,然后许多发展中国家因为实行市场 化也进行不同程度的行政改革。C. 70 二、 多项选择题

1. 政府再造的战略主要有(ABCDE)o A.核心战略:明确组织目标B.后果战略:创设绩效后果C.顾客战 略:将顾客置于驾驶员的位置上D.控制战略:将控制从高层和中央移走E.文化战略:创造企业家文化 2?在新公共管理运动中,彼得斯提岀的政府模式主要有(ABCD)o A.市场政府模式B.参与政府模式C.解 制式政府模式D.弹性化政府模式

3. 参与政府模式的理论基础有(ABDE)。A.参与管理B.对话民主D.公民社会E.承认公共组织中基层官员 是组织有效运作的核心 三、 名词解释

1 ?行政改革一一行政改革是指政府为了适应社会环境,或者高效公平地处理社会公共事务,调整内部体 制和组织结构,重新进行权力配置,并调整政府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过程。

2. 政府再造一一政府再造是指对公共体制和公共组织绩效根木性的转型,大幅度提高组织效能、效率、 适应性以及创新的能力,并通过改革组织目标、组织激励、责任机制、权力结构以及组织文化等来完成 这种转型过程。

3. 电子政府一一电子政府是指在政府内部采用电子化和自动化技术的基础上,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 技术,建立起网络化的政府信息系统,并利用这个系统为政府机构、社会组织和公民提供方便、高效的 政府服务和政务信息。 四、 筒答题

1?简述行政改革的取向。

答:(1)以适应社会环境为取向;(2)以精简机构为取向;(3)以调整组织结构为取向;(4)以调整权 力关系为取向;(5)以人事制度改革为取向。

2. 制定切实可行的行政改革对策,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答:(1)制定政策要从实际岀发,实事求是,要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占有第一手资料;(2)行政 改革政策应该以大多数人的利益不受损失为原则;(3)公众参与制定政策;(4)制定政策一定要充分考 虑和利用行政改革的一切有利条件,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同时,也耍充分研究不利条件,充分估计这些 不利条件在行政改革的过程中所起的负作用。 五、 论述题

1.你认为应从哪些方面理解行政改革? 答:我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行政改革:

第一,行政改革是个政治过程。行政体制是政治体制的组成部分,政治决定行政。在四方发达国家, 行政也必须从属于国家政治的要求,在我国政治与行政更是密不可分。因此,行政改革过程不是纯技术实

施的过程,政治的各种因素决定了行政改革的复杂性。当行政改革进行到一定程度,政治上的保守势力将 改革扼杀,致使许多力主革新的仁人志士,或“出师未捷身先死”,或饮恨终生。任何改革,尤其是行政改 革,如果不将它当做政治过程来对待,不化解政治上的保守势力,就会或归于失败,或成效甚微。

第二,行政改革的目的是为了适应社会环境,提高行政效率,高效公平地处理社会公共事务。公共组 织与社会环境是输出输入的关系,两者必须保持动态平衡。行政改革以适应社会环境为取向意味着公共 组织必须适应社会变迁,它的组织结构、规章制度和运行方式必须随着社会变化而变化,任何社会组织都 是如此。但是,行政改革不是消极地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而是积极而高效地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公共组 织以适应社会环境和需耍为前提,否则就无法管理社会,更不可能高效。行政改革不能不注意行政效率问 题,世界各国的行政改革多数是以效率为中心进行的改革。但是,行政改革不能忽视社会公平和公众利益 的实现程度,这是十分重要的问题。如果忽视这个问题,社会就可能出现不稳定。

第三,行政改革必须改革内部体制和组织机构,重新配置行政权力。行政改革必须对内部体制和组织 机关进行改革,并重新分配行政权力。因此,它要对行政权力体制、行政领导体制、行政区划体制、组织 机构、人事制度等都要进行改革。有时虽然在某一个方面进行改革,但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也必然涉及到 其他方面。因此,行政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所以,行政改革应该进行科学地论证,严密地计十划,强有力 地组织,有步骤、有重点地开展,而不能盲目地进行。

第四,行政改革必须正确处理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政府必须不断地调整与社会的关系,界定自己 在社会屮的角色,必须对政府的行政权行使的范圉、程度和方式进行调整。否则,政府就不可能有效管理 社会公共事务,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从总的发展趋势来看,政府的行政权对社会的干预逐步减少, 社会的自主权和自治权越来越多,社会团体和非营利组织以及市场的作用越来越大。但是,无论如何政府 必须对社会进行干预,无政府主义是不可取的。

2. 你认为行政改革必须遵循的原则有哪些? 答:第一,行政改革必须进行科学而严密地论证和规划,慎重开展。行政改革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 程,进行行政改革必须从系统的高度认真地看待和研究每个步骤及其各项措施。在进行行政改革之前, 要进行调查研究,要切实找到行政系统问题之所在,进行全面深入的行政诊断。然后就行政改革的性质、 方向、目的、目标、方法、突破点、动力与阻力,以及改革所产生的正负作用进行科学论证,制定出切 实可行的科学规划。进行改革则必须十分慎重,从比较容易获得成功并容易看到改革效果的环节先进行 改革。

第二,行政改革必须以保持社会稳定为前提。行政改革不仅仅打破行政系统的自身平衡,而口必然 因此造成社会的不平衡。政府是社会的稳定机制,是社会秩序的维护者和管理者,是社会的最主要平衡 工具和稳定工具。行政改革必须打破政府自身的稳定性,这就容易造成社会不稳定。所以,行政改革在 打破行政系统的内部平衡之时,所造成的社会不平衡以保持社会相对稳定为限度,也就是说不能使社会 发生大的动荡。行政改革在打破平衡时还要保持对社会控制的能力,而不能使社会解体。

第三,行政改革要以改变观念为先导,以体制创新为核心,以高效、公平、廉洁为目标。行政改革 必须首先改变改革者的观念,应该以民主、公平、效率、服务等观念为先导,才能进行卓有成效的改革。 在新观念的指导下,才能进行体制创新。体制创新是行政改革的核心,不进行体制创新,就不可能建立 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行政体制。体制创新要围绕着高效、公平、廉洁这个目标来进行。

第四,行政改革必须有政治保障和法律保障。行政改革不是人为地制造运动,而是形势的需要和社 会推动的必然结果。但如果没有权威的政治支持,行政改革就无法进行,政治是行政改革的保障。行政 改革是政治改革的重耍组成部分,行政改革可以促进政治改革,政治改革可以为行政改革拓宽道路。所 以行政改革是一种政治行为。行政改革仅有政治保障是不够的,因为政治不能保证行政改革一定依法改 革,因此,行政改革必须有法律保障,依法进行改革。改革必须用重典,必须在社会主义法制的规范之 下进行。

第五,行政改革以理顺关系、转变政府职能为重点。行政改革就是对政府与社会各种关系的再调整, 也就是重新确定政府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因此,进行行政改革就要理顺和摆正政府与社会、政府与 市场、政府与社会组织和政府与公民Z间的关系。要理顺这些关系,就要转变政府职能,政府应该将那 些管不了也管不好的事情,交由社会去解决,分权于社会。同时,要认识到政府能力的有限性,它不可 能解决所有的社会问题,而应该让社会担负一些责任。。

3. 试述行政改革的阻力。

答:(-)历史的局限性决定了行政改革的成败。行政改革同其他改革一样,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 而不是强加给政府的。行政改革必须认清历史给它提供了什么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与限制条件。这就是 说不能超越历史发展阶段进行改革,行政改革必须符合历史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 政治因素对行政改革的限制与制约。行政改革不仅仅是对行政系统单一的改革,它受社会各 种因素的影响,政治因素起着决定作用。政治体制给予行政体制多大的改革空间,决定了行政体制的改 革程度。

(三) 在行政系统内部行政官僚集团的反对。行政改革是对行政系统进行改革,是政府对自己进行 革命,当然在行政系统内部会遇到强大的阻力。行政改革如果触犯了上层的行政官僚集团的利益,或者 使其失去权力和地位,就会形成强大的阻力。

(四) 传统的保守程度决定了行政改革的艰难程度。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的历史传统是一个国家或 一个民族的规定性,即其特点。历史传统确实有保守性的一面,各国传统的保守性则有程度的不同,这 决定了具有不同历史传统的国家进行行政改革的难易程度。

(五) 用人唯亲和家长制对行政改革的负面影响。我国传统文化重视人际关系,但是这种人际关系 主要是家族关系、亲戚关系、同乡关系、同学关系,以及讲依附性的上下级关系。 4 ?试述行政改革的动力。

答:(-)政治体制改革和政治权威的推动。政治体制进行改革,行政体制就必须进行改革,政治体制 改革不仅是行政体制改革的推动力量,而且是它的决定力量。政治权威是行政改革的推动力。回顾一下 我国的行政体制改革就不难看到,中共中央和邓小平同志是行政改革的主要推动者。

(二) 经济基础变革的要求。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之一就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 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经济必须与世界经济接轨,经济体制将进行进一步的 深入改革,行政体制也必须与之相适应,深化改革。

(三) 社会演变的要求。社会革命和社会改革是激进式的社会变迁,而社会演变是渐进式的社会变 迁。社会每时每刻都在演变,当社会演变到一定程度时,政府必须进行改革以适应这种静悄悄的社会变 革。

(四) 科学技术发展的推动。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邓小平同志的英明诊断。新科学、新技术的 发展也是推动行政改革的重要力量。

(五) 新思想、新价值的推动。新思想、新价值不仅是推动社会发展与创新的动力,也是行政改革 的动力。没有指导思想、没有价值支持的行政改革是没有目标、没有方向的改革,是必然失败的。 5. 对于行政改革的对策,结合教材,谈谈你的看法? 答:(一)政治保障是进行行政改革的前提

进行行政改革的重要前提是取得政治上的大力支持,没有政治上的赞成与支持于,行政改革无法开 展。行政改革不仅仅是单纯的行政改革,而且是重要的政治行行为。政治支持不仅是行政改革的前提,也 是行政改革的保证。而且行政改革往往是在政治的推动下进行的。政治体制改革要求行政体制必须进行 改革,政治权威发动并推动行政改革。不仅如此,也需要广大公众的广泛的支持与认可。这些都说明政治 是行政改革的推动力。在我国,行政改革是在中国共产党发动和领导下进行的,是行政改革的推动力和保 证。同时,也得到了广大人民的支持与认可。尤其应当指岀的是,应该利用有权威有声望的政治领导人的 个人人格的魅力和威望,化解矛盾和反对意见,推动行政改革的顺利进行。

(二)加强宣传,制造行政改革舆论 首先,要加强新思想、新价值的宣传,打破僵化、模式化的旧思想、旧价值。使人民群众认识到新思 想、新价值对行政发展的重要作用;认识到只有在新思想、新价值的指导下进行行政改革,才能全面促进 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才能大幅度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同时,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行政改革试点,取 得经验。选择能够说明不进行行政改革就不行的典型案例,证明传统思想和组织结构以及人事制度等给 公共行政带来的负作用,使人们认识到不改革不行,改革势在必行。同时大力宣传行政改革典型的成功经 验,介绍其新思想、新价值和形成的新观念,促使人们改变传统观念,并进行改革。通过宣传和行政改革 试点的推动,形成社会公众对行政改革的共识,把人民群众引导到由新思想、新价值形成的新观念指导下 的行政改革上来,调动人民群众改革的积极性。然而,也应该让社会公众认识到行政改革的艰巨性、复杂

性和长期性,不能操Z过急,不能期望过高。改革也要有一些负面影响。总Z,对行政改革的宣传要实事 求是,客观公正。不要说大话、空话和过头话,因为如果没有达到行政改革的预期高目标,公众就会感到 失望。

在行政改革进行的同时,要加强对新观念、新经验的宣传,强化人们已经形成的新思想、新价值,使 之内化为人们自己的新思想、新价值,也就是说使人们形成比较稳定的新的思维模式。行政改革必须重 视观念更新和新观念的形成。宣传工作必须在这方面多下功夫。宣传可以制造行政改革的气氛和向公众 灌输新思想和新观念。

(三) 制定切实可行的行政改革政策

行政改革是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进行改革就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

第一,制定政策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占有第一手资料。政策要有针 对性和可行性,既能解决行政系统存在的关键同题,抓住事务的本质,又能在政策执行吋不会遇到较人的 阻力。

第二,行政改革政策应该以大多数人的利益不受损失为原则。行政改革是权力再分配和利益再分配。 因此,行政改革必然会改变一些人的权力和地位些人的地位与职务将被降下来,一些人的职业将被改变 或失业,这些人的利益必然受损失。所以在制定政策时上,应该尽量地减少受损失者的范围与受损失的程 度,应当以人多数人的利益不受损失为原则。理想的政策固然好,但是过于理想则会给政策执行带来困I 难。如果政策过于激进,利益受损失的人数过多,政策执行的阻力必然大,有时甚至造成社会动荡。所以, 政策本身就决定了政策的执行难易程度和限制条件。

第三,公众参与制定政策。吸收改革的参加者参与制定政策,是使政策具有广泛代表性的重要途径。 改革的参加者参与政策制定,可以让他们充分地发表意见,表达他们的要求希望。他们会从自身的利益出 发提出一些看法,也会从改革的全局出发发表许多中肯的意见。这些意见、要求和不希望在制定政策吋 都必须充分地予以考虑。一方面要尽量减少他们的利益和地位的受损失的范围以及受损失的程度。另一 方面,可以采纳大家关于行政改革的好建仪。这样,使行政政策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可行性。

第四,制定政策一定要充分考虑和利用行政改革的一切有利条件,调动切积极因素。同时},也要充分 研究不利条件,充分估计这些不利条件在行政改革的过程中所起的负作用。在制定政策时必须充分考虑 到化解对改革不利的条件,降低改革政策执行的阻力和风险。制定行政改革政策只有在充分地考虑和利 用有利条件和最大限度地化解不利条件的情况下,政策才有可行性。

(四) 制定进行行政改革的法令和政策,使行政改革有法律保证和强制力

行政改革是在客观环境推动下的被动改革,即使政府自动进行的改革,也往往是在客观环境的压力 和推动下行政系统所进行的自我调整。因此,国家制定行政改革的法令和政策是行政改革的强大推动力 和强制力。各级政府都必须执行,行政人员也会认为必须进行改革,社会也会对改革形成共识。这样行政 改革形成的社会压力和屮央政府和上级政府对地方政府和下级政府造成了巨大压力,对改革的顺利开展 是分有利的。

(五) 恰当地选择行政改革的突破点,恰当地选择发动改革的时机

行政改革首先要选择那些难度小、震动小、见效快的行政领域和部门开始进行。难度小,行政改革 易于开展,阻力不大,引起的社会震动也小也正因为如此,也容易取得成果。这样,就能够分有力地证明改 革的必要性。这也就是“投石问路”,取得一些改革经验和教训,使以后的改革少走弯路。选择行政改革 的时机也很重要。所谓时机就是利用改革的形势,因势利导。这个势就是时机。发动改革必须借国家和 政府大力宣传行政改革的必要性之时,或寻找一个非常有利的时机开始着手进行。在恰当的时机做恰当 事情,是进行改革必须遵循的时机选择。

(六) 行政改革要尽快地取得效果,提高行政效率和为公众服务的质量

行政改革见效快,效果大,是取得改革参与者和公众认可的重要方法。行政效率明显大幅度提高,政 府为公众服务的意识和质量也都得到明显的加强,改革参与者也得到了实际利益。要把改革的这些成果 及时地反馈给社会和改革的参与者,强化改革意识,化解不同意见,克服改革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