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试题及答案(2015). 下载本文

第二章 认识的本质及发展规律(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是( )

A.客观实在性的观点 B.主体性的观点 C.反映的观点 D.实践的观点 2.马克思主义认为,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是指( )

A.主体对客体的物质欲望和要求 B.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C.主体对客体的改造和变革的结果 D.客体对于主体的有用性和效益性 3.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 )

A.先验论 B.反映论 C.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D.不可知论 4.实践之所以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就实践自身的特点而言因为( ) A.它是对人类有用的活动 B.它是多数人参加的活动 C.它是具有普遍性和直接现实性的活动 D.它是具有主观性的活动 5.列宁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这句话应理解为( ) A.革命运动是由革命理论派生的 B.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具有最终决定作用 C.革命理论是革命运动的基础

D.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6.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在于( )

A.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B.感性认识来源于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书本 C.感性认识是直接经验,理性认识是间接经验 D.感性认识可靠,理性认识不可靠 7.对不可知论以最有力驳斥的是( )

A.客观真理 B.客观事实 C.社会实践 D.规律

8.法国科学家路易·巴斯德说:“在观察事物之际,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这句话强调了( )

A.人们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认识事物 B.人们获得感性经验至关重要

C.人们不仅要善于观察事物,而且要善于思考问题

1

D.人们在认识事物时要有理性指导

9.摩尔根曾长期生活于美洲土著印第安人的部落中,掌握了大量的实际材料,对这种社会组织做了深入的了解,才写出《古代社会》这部不朽之作,提出了一系列有重大科学价值的见解。这件事说明( )

A.学习有科学价值的书本知识十分重要 B.只要掌握实际材料,就能获得理论知识 C.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

D.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是获得知识的唯一途径

10.实际工作中,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共同错误在于( )

A.否认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B.把认识理解为主观思维的自我运行过程 C.混淆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界限 D.割裂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11.绝对真理是指( )

A.绝对正确的认识 B.终极真理

C.永恒不变的真理 D.任何真理都有不依赖于主体的客观内容 12.我们党的群众路线的认识论基础是( ) A.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的原理 B.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C.认识的辩证过程即实践、认识、再实践的矛盾运动 D.历史唯物主义关于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有巨大作用的原理

13.“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再好的音乐也无济于事。”这说明( )

A.人的认识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与过程 B.人的感觉能力决定认识的产生和发展 C.人的认识能力是因人的生理结构决定的 D.事物因人的感觉而存在

14.最初人们把文盲定义为不识字的人;后来又把文盲确定为看不懂现代信息符号、图表的人;而现在联合国把文盲确定为不能用计算机交流的人。从哲学上看,这表明( ) A.人在确定事物的标准上起主导作用 B.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 C.人的认识随着社会实践的变化而变化 D.人的认识是一个反复曲折的过程

15.温家宝总理在给一位国务院参事的回信中,引用了两句诗:“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

2

者在草野。”这一古训蕴含的哲理是( )

A.人的经验是判断是非得失的根本尺度 B..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更重要 C.感性认识高于理性认识 D.人民群众的直接经验即实践是认识的重要基础 16.在认识论上“跟着感觉走”是 ( )

A.唯物主义思想的表现 B.机械唯物论的观点

C.不可知论思想的表现 D.否认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17.改革开放以来,一些新的词汇不断出现。诸如:知识经济、电子邮件、多媒体、下岗再就业、神马、囧、亲等。这些现象表明( )

A.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B.意识对客观存在具有促进作用 C.认识的根本任务是指导实践 D.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18. “世人闻秋悲寂寥,我道秋日胜春潮。晴冬一鹤排出去,直领诗情到碧霄”。从唯物论的角度看,这首诗表明 ( ) A.事物是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的 B.人们对同一事物的反映是有差别的

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反作用于实践 D.诗人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19.从2000年起,报考普通高校不再受年龄和婚否的限制,这不仅体现了我国高等教育已在向大众化发展,而且体现了终身教育的思想,说明我国正在向学习型社会迈进。活到老、学到老已不仅是一种美德,而且是一种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这种变化所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

A.正确认识只有在同错误认识的不断斗争中获得 B.认识的任务是要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C.认识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D.改造主观世界离不开改造客观世界

20.日本东京大家信息基础中心和日立制作所的联合研究小组2002年12月6 日宣布,他们用由144台电脑连接而成的每秒能完成2万亿次计算的超级电脑,将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12411亿位。这表明( )

A.人们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最终能够达到终极真理

B.实践为认识提供水平越来越高的物质技术手段,推动认识不断发展 C.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3

D.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 二、多项选择题

1. 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意义在于( ) A.理论接受实践的检验 B.理论可以改变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C.理论可以指导实践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 D.理论在实践的发展中得到发展

2. 对同一句格言,年轻人所理解的意义,总没有饱经风霜的老人所理解的广泛和深刻,这一观点在认识上说明了( )

A.认识来源于实践 B.在经验的积淀中加深认识 C.认识的深刻性与经验的缺乏在一定意义上成正比例 D.老年人的认识在一切方面超过青年人的认识

3.下列观点中包含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原理的是( )

A.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B.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 C.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D.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4.“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的力量来摧毁,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这一论断的哲学思想是( ) A.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B.理论不能代替实践

C.理论本身就是物质力量 D.理论的作用可以通过实践表现出来

5.对于同一棵大树,在木匠眼中是木材,画家看到的是色彩和色调,植物学家看到的是它的形态特征,这是由于( )

A.人的感觉受理性指导 B.人的认识具有能动性 C.意识建构认识对象 D.已有的认识影响感觉活动

6.“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向同一方向迈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错误。”这句话意味着( )

A.任何真理都不存在绝对的因素 B.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C.真理与谬误的对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领域内才有绝对的意义 D.真理与谬误没有确定的界限

4

7.“单凭观察所得的经验,是决不能充分证明必然性的。这是如此正确,以至于不能从太阳总是在早晨升起来判断它明天会再升起。”恩格斯这段话的含义是( ) A.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为理性认识 B.感性认识具有局限性 C.事物的必然性与感性、经验性毫无关系 D.归纳方法不是万能的 8.“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总是具体的”这一命题的含义是( ) A.真理的认识不需要抽象概括 B.真理有其适用的具体范围和条件 C.真理不是抽象不变的公式 D.真理是具体生动的事实 9.“按图索骥”的错误在于( )

A.理论脱离实际 B.经验论 C.教条主义 D.唯理论

10.某地对干部作风建设有一形象的比喻,说是当前干部要有“三盆水”:一盆水洗头,更新观念,与时俱进;一盆水洗手,干净干事,勤政廉洁;一盆水洗脚,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当干部要“洗头”,是因为 ( )

A.主观必须符合客观 B.客观实际是变化发展的 C.人的认识应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前进 D.观念、主观意识应随时发生变化 三.材料分析题

1. [材料 1] 恩格斯指出:就一切可能看来,我们还差不多处在人类历史的开端,而将来纠正我们错误的后代,大概比我们可能经常以极为轻视的态度纠正其认识错误的前代要多得多。他进一步指出:科学史就是把这种谬误逐渐消除或者更为新的、但终归是比较不荒诞谬误的历史。

[材料 2] 波普尔在《 科学知识进化论 》一书说道:“衡量一种理论的科学地位是它的可证伪性或可反驳性。”“我所想到的科学知识增长并不是指观察的积累,而是指不断推翻一种科学理论,由另一种更好的或者更合乎要求的理论取而代之。”“科学史也像人类思想史一样,只不过是一些靠不住的梦幻史、顽固不化史、错误史。但科学却是这样一种少有的也许是唯一的人类活动,有了错误可以系统加以批判,并且还往往可以及时改正。”

[材料 3]正当相对论得到普遍称誉时,爱因斯坦却冷静地说:“如果引力势场不能使光谱线向红端位移,广义相对论就站不住脚。”“从它推出许多结论中,只要有一个被证明是错误的,它就必然被抛弃。” 请回答:

( l )上述材料在科学理论发展问题的共同观点是什么? ( 2 )恩格斯与波普尔对科学的发展有什么不同认识?

5

( 3 )简述波普尔“衡量一种理论的科学地位是它的可证伪性”的观点。

2.[材料1]我们通过眼、耳、鼻、舌、身各种感官感觉到一个梨子的各种属性,在意识中把它们联系起来形成了关于这个梨子的感性形象。

[材料 2]马克思指出:“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它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掘成的。”

[材料 3] “青山助人寿,碧水悦人情,好花不常在,怒放须争春。环保事虽小,功在千秋人。”这是在某省刚刚结束的“绿色环保你我他”环保文艺大赛中参赛的优秀作品。 请回答:(1)简要分析材料1说明的认识形成过程的初级阶段。 (2)材料分析2说明了认识形成过程中的什么现象? (3)材料分析3体现了人的认识活动的本质是什么? 四.论述题

1. 用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辩证关系的原理,说明如何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

2.根据“人的思维是至上的,又是非至上的”原理,简要论述认识是一个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的过程。

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

1.D 2.D 3.C 4.C 5 .D 6. A 7.C 8.D 9.C 10.D 11.D 12.C 13.A 14.C 15.D 16.D 17.A 18.B 19.C 20.B 二、 多选题

1. ACD 2. AB 3. ABD 4. ABD 5. ABD 6. BC 7. ABD 8. BC 9. ACD 10. ABC 三、材料分析题 1. 答案要点 :

( l )恩格斯、波普尔和爱因斯坦分别从不同角度解释了科学发展过程中真理与谬误的矛盾,指出科学是一个不断发现真理、检验真理、修正错误、发展真理的过程。

( 2 )恩格斯与波普尔的不同在于,波普尔把科学可能错误、可以被否证作为科学的最本质的特征,把科学史简单归结为一种理论推翻另一种理论的历史,没有重视被推翻理论其中可能包含的合理性因素,这是一种简单的否定过程。恩格斯则辩证地认识这一问题。在承认任何今天看来是正确的东西都包含着明天可能发现是错误的同时,强调科学史是一个在真理与谬误的斗争中,不断证实真理,克服谬误、发展真理的历程。

6

( 3 )波普尔的观点指出了科学发展必须不断批判和改正错误,这对于研究科学知识增长规律有很大启发。但是他认为一个理论是否具有科学性的标志仅在于它是否具有可证伪性的观点显然是片面的。 2. 答案要点:

1.认识形成过程的初级阶段是从实践到认识,认识采取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种形式。感性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材料1涉及的是感性认识的知觉表象。

2.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在认识中起决定作用,人的聪明才智来源于后天实践。

3.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种能动反映具有两方面的特点:一方面,反映具有摹写性。另一方面,反映具有创造性。 四、论述题

1.(1)真理的绝对性是指,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包含不依赖于主体的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真理的相对性是指,任何真理都是对整个世界某一方面某一领域的正确认识,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真理都是对事物某一层次某一部分的正确反映,这也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2)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第一,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一方面,相对之中有绝对,绝对寓于相对之中,真理的相对性之中也包含着绝对性的颗粒。另一方面,绝对之中有相对,真理的绝对性通过相对性表现出来,无数具有相对性的真理之总和构成具有绝对性的真理。第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真理永远处在由相对向绝对的转化和发展中,这是真理发展的规律。

(3)马克思主义是客观真理,既有绝对性,又有相对性。绝对性是指它正确地揭示了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的普遍规律,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因此,我们在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但马克思主义又具有相对性,它并没有穷尽对世界的认识,应当随着人类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因此,我们在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当前的实际结合起来,用新的实践经验不断去丰富和发展它。总之,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是既要坚持,又要发展。

2. 答:“人的思维是至上的,又是非至上的”,这是恩格斯论人类思维能力的辩证论断。人类思维,按其本性、能力、使命和可能性来说,是能够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这是思维的至上性,即所谓的无限性和绝对性。3分但是,每一个人以至每一代人,由于受客观事物及其暴露程度的限制,受社会历史条件、实践水平、主观条件以及生命的有限性等各方

7

面的限制,他们的行为又是非至上的,即有限的和相对的。思维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的矛盾是在无止境的人类世代更迭中不断得到解决的。否认思维的至上性,会走向相对主义和不可知论;否认思维的非至上性,就会走向思想僵化和绝对主义。4分

一个正确的思想,往往需要经历由实践到认识、又由认识到实践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这是受认识主体的限制和认识对象暴露程度的限制。首先,从客体上看,事物是复杂的,它的本质的暴露是一个过程。人的认识还要受历史条件、科学技术条件、实践水平和手段等因素的制约;其次,认识主体要受自身的局限性,受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经验以至身体素质等等因素的制约,因此,对客观事物特别是比较复杂的事物的认识,要经过实践和认识的多次反复,不断修正、补充、深化,才能形成正确的思想4分。

由于世界及其联系和发展在空间和时间上是无限的,人的实践的发展是一个过程,人的认识也必然是无限发展的过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4分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