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设计 考试重点 下载本文

-与现行规划法规和运行体制结合

-特有形式——维护程序 如:“艺术百分之一原则”

1970,旧金山城市总体设计: 城市的格局(需求、目标、基本原理、政策)、城市保护、主要的新建筑开发、邻里环境

2.城市设计导则(准则)

城市设计最基本的、最有特色的成果形式

内容:对城市某特定地段、某特定的设计要素(如建筑、天际线、街景、广场、外部空间等)

或全城的城市建设提出整体的综合设计要求

意义:——保证城市环境在微观层次上的质量,包括设计质量、开发实施的环境品质和空间整体性

——作为开发设计的评价和审查标准(如设计评审、契约条款等),控制不同的机构和民间开发者的

城市开发活动 构成:

(1)导则的用途和目标 (2)较小和次要的问题分类 (3)应用可行性 (4)范例

3.城市设计规划

内容:城市设计政策法令的三度描述,表达未来城市空间可能出现的形体 形式:图示性总平面、设计概念、设计意向、模型等 意义:积极的现实意义,可读性好,交流性好

趋势:导向现实行动和过程,强调规划和过程的双重性,包括实施政策的措施手段、目的和可行性研究,如:美国丹佛中心区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设计成果, 规划设计+城市设计行动计划(Acting Plan)

2.4 城市设计的目标

1.理想目标:

-稳定性和一般性:即城市设计总目标“改进人的空间环境质量,从而改进人的生活环境质量” -共享性和远期性:绿色城市、田园城市 -可淘汰或转化

2.具体目标(设计原则):-近期性 -可操作性

H.Shirvani,1988,最基本的四类具体目标:

(1)功能的目标:

—通常城市和政府机构规定,与经济活动相关联的要求, —如:土地利用、公共空间设置、促进第三产业发展等 (2)美学目标: 与环境质量问题共存 (3)变化问题: 提出对应变化的策略

—三种形式的变化:局部改善、扩建改造、永久性变化 —两条原则:为灵活性而设计、松弛适配

(4)为其他人而设计:实践伦理、价值观,委托人——设计者——使用者

统一、确定/对比、变化

2.5 城市设计的评价标准

1.定量目标(标准):技术取向者,强调功能和效率,主要为具体描述三度形体的量度 2.定性目标(标准):艺术和社会公平取向者,有关美观、心理感受、舒适等定性原则 ——K·林奇,1974《不列颠百科全书》“城市设计”条目,

九项标准:

(1)Environmental stress(环境容量强度) (2)Behavioral support(行为支持) (3)Identity(密度) (4)Diversity(多样性) (5)Legibility(可识别性) (6)Meaning(意义) (7)Development(成长)

(8)Perceptual engagement(环境对感知的约束) (9)Constraints(限制条件)

——1971年,旧金山城市设计十项原则,属功能性: 1.舒适 2.视觉的趣味性 3.活动 4.清晰和便利 5.独特性 6.空间的确定性 7.视景标准 8.多样性/对比 9.协调 10.尺度和格局

——1977年,美国城市系统研究和工程公司(USR&E), 主要用于评价城市视觉环境的质量标准,可操作性更强:

1.与环境相适应 2.表达可识别性 3.可入性与方位 5.视景 6.自然要素

7.视觉舒适 4.行为的支持 8.维护

——1981年,K·林奇,七项标准:

五项“实施维度”(Performance Dimension):1.活力;2.感觉;3.适合;4.可入性;5.驾驭 两项“衍生准则”(Meta-criteria):1.效率;2.公正 ——H.Shirvani:综合,六项标准

①可达性; ②和谐一致; ④可识别性;

⑤感觉;

③视景

⑥适居性(Livablity)

3.城市与城市设计的发展

3.1 古代的城市与城市设计

此阶段城市环境建设主要以二种方式进行:

——自下而上,有机生长:城市环境是在历史岁月中自发演变、发展或是由不同时期不同设计的不断叠加、融合而成。例如:古希腊早期和欧洲中世纪的大部分小城市

——自上而下,规划建设:城市环境是有计划地按一定意图或模式建造起来的,其设计意图要受地理条件、社会经济结构、历史传统及决策人、规划者的影响。例如:古罗马和中国大部分都城、州县行政中心 主要特点:

1.顺应自然环境,强调对环境的利用、结合 2.重视神灵空间或政权氛围的塑造

由于这一时期技术发展薄弱,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受限,故设计思想都不是基于以人为中心的原则,并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