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设计 考试重点 下载本文

——圣马可广场本身造型的演变,说明该时期的空间设计是一种自觉的过程,是经过一系列针对使广场完美的“痛苦的决定”后的结果

——广场是各种连结空间的连锁,其伟大正显示于这些空间相互发生关系时 ——市民对广场的认同,是个人生活体验与城市整体生活观念的交融结果

锡耶纳,坎波广场(Siena,Campo) 佛罗伦萨,西格诺利亚广场

四、古代中国 1.城市观念

中国的城市和园林建设在世界城市环境建设史中占有重要地位 阴阳五行和堪舆学

春秋战国时期产生了繁荣的城市建设活动及思想,当时的典籍大多都有对城市建设的论述:

《周礼》:中国古代哲学思想进入都城建设规划 《管子》:从城市功能出发,因地制宜,与自然环境和谐 “因天材,就地利, 故城郭不必中规矩, 道路不必中准绳”

《商君书》:古代区域城镇关系研究

2.城市模式

《周礼·考工记》: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 中国古代城市中最有影响力的典型格局

形成中国都城建设的规划形制,影响了从汉长安起一直到明清北京的都城建设

都城强调分清主次尊卑,与儒家礼制思想相一致,突出了封建帝王至高无上、君临王下的气势与威严这一设计主题

唐长安城:总人口近百万,中轴线对称格局,规整的方格路网,居住分布坊里制,东西两处市肆 元大都:三套方城,宫城居中,轴线对称,左祖右社,前朝后市,阴阳五行

明清北京城:内城南移,突出中轴线,皇城前东西两侧各设太庙和社稷,城外设天地日月四坛,内城南侧

正阳门外新商业市肆,城内各处各类集市,人口近百万

北京故宫设计特点:

——平面严谨布局,分区明确

——重要建筑群采用南北中轴线对称的布局手法

——六海园林水系与之相陪衬,使规整中见自然,严肃中有活泼

E·培根在其著作《城市设计》中的评价:

——这座城市深深地谨守着今日已不存在的仪式规则和宗教观念

——可能是唯一能按比例放大,且每个比例无论范围如何都能紧密成为整体设计的城市

——主要的调节器是空间和色彩,以墙面决定空间区域,为大小体量不同的建筑建立了调和且统一的

环境。最接近西方表达纪念性城市设计的原则如主要体量,在此都完全缺乏。

3.2 文艺复兴至近代城市与城市设计

一、城市观念与特点:E·培根称为“自我中心的设计”

14世纪开始的文艺复兴,思想的解放和技术的进步,城市与建筑设计恢复发展了古典传统:

——在建筑外形上,讲究整齐、统一与条理性;

——在空间上,以理性严谨的方法来表现单一自足的建筑,与环境往往有一定的分离

17-18世纪,始于罗马的巴洛克建筑传遍欧洲和美洲,

巴洛克建筑风格反映在城市设计、园林风景设计上:

强调运动感和景深,运用对称、均衡、韵律等轴线构图原则,利用几何图案和大尺度构成开阔宏伟的

纪念性景观(壮丽风格)

17世纪后半叶法国,路易十四执政,绝对君权时期,法国古典主义建筑设计:

——追求抽象的对称和协调,体现有秩序、有组织、永恒的王权至上的要求; ——强调轴线和主从关系,在平面上是中央广场,立面是中央穹顶,统率其它部分

文艺复兴时期,城市环境建设主要集中于某一地区或地段改建,尤其是广场建筑群和园林的设计建设有力地改变了城市空间结构,并以世俗建筑代替宗教建筑而成为城市的主要景象;随着技术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改建的范围扩大到整座城市

二、设计师的变化 1、人才培养

1536年,佛罗伦萨创建第一所建筑学院,由帕拉提奥将古代建筑总结为五种柱式作为规范在课程中传授给学生

法国巴黎美术学院组成:

——开创工作室制度对后期影响很大 ——根据皇家建设需要为出发点

——反映了该阶段建筑学发展的特点,即艺术性的强调,以建筑艺术为重点进行人才培养 2、社会地位

建筑成为艺术的门类之一,设计师成为艺术家,从工匠中脱离出来,很少或不再直接参与到实际建设中 城市设计变成了政治控制的工具,规划设计师给政府提供方案,由政府进行操作,一次到位地用强权来保证执行

三、城市公共空间

1、文艺复兴广场:表达人文主义价值观,构图完整性,运用透视原理、比例法则

罗马,市政广场(Campidoglio广场建筑群),米开朗基罗设计,“继起者的原则”(E·培根) 2、巴洛克广场:动态的空间造型,大量运用雕塑、广场小品,注重视觉艺术效果

罗马,波波罗广场Piazza Del Popolo (人民广场),三支道系统,在三条放射道路交叉点设置对景(方尖

碑)手法

罗马,圣彼得广场,伯尼尼设计 罗马,西班牙广场,伯尼尼设计大台阶,138级,三段 罗马,Navona广场,封闭式,伯尼尼设计喷泉雕塑

3、古典主义广场:端庄典雅的纪念性构图,手法严谨,广场中多布置主体标志物

巴黎,旺道姆广场(路易十四广场) 巴黎,协和广场(路易十五广场)

四、巴洛克式园林

法国古典主义园林形式源于巨大的狩猎公园:

在森林中开辟出长而直的空间,形成两侧有列树的交叉道路和圆形交叉点

勒诺特(Andre Le Notre)——维康宫(Vaux Le Vicomte) ——凡尔赛宫花园(1670—1710) 凡尔赛宫花园,面积670公顷

中轴线长3公里,从宫殿中心一直通向地平线,次轴及所有道路均作对称放射布置 在交叉点设对景、花圃、水池、树木、喷泉、亭等,设计追求几何形态,并点缀雕像 “goose foot”(鹅掌)从城市伸出三条主要道路在宫殿前汇合,约为50°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