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题,甲处交通条件优越,距批发市场近,又位于城市边缘,地价低廉,最适宜建设大型仓储物流中心。第(4)题,M处有发电的原料——煤炭,但是靠近城市盛行风的上风向,对市区环境影响较大。N处交通便利,位于城市盛行风的下风向,利于城市大气环境的保护。 23.读下列图表,回答问题。(12分)
(1)图甲中虚线代表__________国家,实线代表_______国家。目前,两类国家的城市人口数量
和
增
长
的
情
况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乙说明世界人口超过百万的特大城市数量变化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甲说明发达国家城市化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下表中的资料,在图丙中画出两类国家城市人口比例变化的曲线图。
居住在城市中的人口比例
年份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1950 50% 17.0% 1970 66.6% 25.4% 1990 72.6% 33.6% 2025 80% 57%
答案 (1)发展中 发达 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超过了发达国家,增长速度也较发达国家快
(2)数量不断增多,速度加快;发展中国家增长速度更快,未来超过百万人口的特大城市多数集中分布在发展中国家 (3)起步早,目前城市化进程速度较慢,水平较高 起步晚,目前城市化进程速度较快,水平较低 (4)略。
24.阅读下列有关江苏省城市化发展的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改革开放以前,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受严格的户籍制度影响,江苏省城市人口的增长主要来源于自然增长,城乡之间的人口流动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图1)。
材料二 1978年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江苏省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最快、最具活力的省区之一。20世纪80年代苏南地区的乡镇企业迅猛发展,被誉为“苏南模式”。图2表示这一时期江苏省城市化进程。
(1)说明改革开放以前江苏省城市化发展的总趋势和改革开放以后江苏省城市化进程的主要特点。
(2)说明江苏省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对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
(3)江苏省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减轻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答案 (1)改革开放以前,江苏城市化发展缓慢(有下降、停滞等),城市化水平低;改革开放以后,江苏城市化发展迅速,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2)环境污染加剧,如空气质量下降、水质下降、噪声污染严重等;土地(耕地)资源锐减;交通拥堵;居住条件差等。
(3)①加强城市的科学合理规划;②要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城市各类活动对环境的污染;③使城市景观尽可能地与山、河、湖、海、植被等景观保持协调,建立良性循环;④建立卫星城市,开发新区;⑤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⑥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等。 解析 第(1)题,根据图1可知,改革开放以前,江苏省城市化水平较低,在1965年到1978年出现下降趋势,整体发展缓慢。根据图2可知,改革开放以后,江苏省城市化发展迅速,
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第(2)题,城市化的过程是城市面积扩大和人口由乡村向城市集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对生态环境、土地、交通、住房等产生很大的影响。第(3)题,要针对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主要从规划、节能、节水、绿化、防治污染等角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