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自考日语专科日本概况复习资料 下载本文

B.大学寮的领导管理者是大学头、助理大学头等官吏 C.大学寮的教师是博士和助教

D.大学寮开设明经、纪传等六门学科 E.负责管理大学寮的国家机关是式部省

11.大学寮开设的课程包括 【ABCD 】 A.明法 B.书道 C.算道 D.音道 E.弓道

12.平安时代日本武士集团的构成成分包括 【CDE 】 A.庄官 B.国司 C.武士 D.字子 E.郎党

13.平安时代文化艺术上的成就表现在 A.现存最古的历史书《古事记》出现于平安时代 B.日本的文字假名产生于平安时代 C.出版了长篇小说《源氏物语》

D.艺术上产生了脱离唐风的倾向,出现了具有日本风格的作品 E.出版了人物传记《唐鉴真大和尚东征传》

14.下述艺术创造中,产生于平安时代的包括 A.寝殿造 B.大和绘 C.绘卷物 D.濑户烧 E.浮世绘

15.武士掌权的幕府时代包括 A.江户时代 B.安土、桃山时代 C.平安时代 D.室町时代 E.镰仓时代

16.领导推翻镰仓幕府的人士包括 A.北条氏 B.足利尊氏 C.后醍醐 D.光严 E.足利义政

17.德川幕府的四民制度把人划分为 A.大老 B.武士 C.农民 D.手工业者 E.商人

18.德川幕府划分的贱民包括 A.农民 B.秽多 C.非人 D.下户 E.贫民

19.德川幕府颁布锁国令后,允许在日本指定地点进行贸易的国家包括A.美国 B.英国 C.中国 D.荷兰 E.比利时

20.下述寺院中,由圣德太子主持建设的有 A.飞鸟寺 B.法隆寺

BCD 】 ABC 】 ABDE 】 BC 】 BCDE 】 BC 】 CD 】 BC 】 【 【【【【【 【【C.四天王寺 D.唐招提寺 E.东大寺

21.大化革新中为确立中央集权的国家制度在地方设立的统治机构包括 【ACE 】 A.国 B.道 C.郡 D.町 E.里

22.大和朝廷授予上层贵族的氏姓包括 【ABC 】 A.臣 B.连 C.造 D.君 E.首

23.大和朝廷授予地方贵族的氏姓包括 【BCDE 】 A.王 B.直 C.君 D.首 E.臣

24.关于邪马台国所在位置的说法包括 【AB 】 A.在九州北部 B.在奈良地区 C.在大阪地区 D.在京都地区 E.在名古屋地区

25.下述文化中属于新石器文化的有 【AC 】 A.绳纹文化 B.飞鸟文化 C.弥生文化 D.天平文化 E.自凤文化

26.飞鸟、奈良时代兴盛于日本的佛教流派包括 【ABCD 】 A.法相宗 B.三论宗 C.华严宗 D.律宗 E.创价学会 四、名词解释

1.绳纹式文化:在日本列岛上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曾大量地挖掘出土手工制作的黑色的陶器,外部刻有草绳式花纹,故称为绳纹式陶器,这种陶器所代表的文化称为绳纹式文化。

2.弥生文化时代:1884年,在日本东京都文京区弥生町遗址中,发现了一种陶轮制成的褐色陶器,因为这种陶器最早是在弥生町发现的,故称弥生式陶器。它所代表的时代称弥生文化时代。弥生文化时代的时间从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3世纪。

3.屯田:屯田是大和时代的大王和奴隶主贵族的领地,他们强迫奴隶们大规模地开垦土地,把这种土地叫做屯田,归大王的朝廷所有。

4.部民制:部民制是大和时代日本奴隶制的主要形式。部民制就是把从事各种行业生产的奴隶编为专业的集团“部”,如田部、品部、土师部等,生产的一切产品都归朝廷征用。部民是被集体化了的奴隶,他要在一个集体即“部”中做奴隶。

5.归化人:大和时代一批批的中国人、朝鲜人移居日本,日本称这些移民为归化人,也叫渡来人。这些人把中国和朝鲜的铁制农具、先进的农业技术、机织、制陶等技术和其他一些手工业技术带到日本,也把汉字和汉文书籍传入了日本,推动了日本文化科学技术和生产的发展。

6.古坟:大和时代,部民和奴隶要为奴隶主贵族建造死后使用的又高又大的陵墓,这种以前方后圆为代表的陵墓,在日本历史上叫做古坟,古坟修建于公元3世纪中叶至7世纪。

古坟的代表是现存于大阪府界市大仙町的仁德天皇陵。

7.冠位十二阶:冠位十二阶是圣德太子为维护奴隶主阶级统治而采取的改革国内政治的措施之一,公元603年制订冠位十二阶,即以各种颜色的冠表示官位的制度,分德、仁、礼、信、义、智六阶,各分大小,合为十二阶。

8.大化革新:公元646年元旦,被拥立的孝德天皇颁布“革新诏书”,按照唐朝的政治经济制度进行的一次自上而下的改革,史称“大化革新”。这次改革是日本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标志。

9.班田收授法:班田收授法是大化革新的内容之一,即国家把土地分授给6岁以上的公民,男子每人两段,女子给三分之二段,奴婢为良民的三分之一。这些土地不能世袭,死后归公,规定这种分田制度每六年调整一次。受田农民负担租庸调的义务,并要服兵役和杂役。

10.遣唐使:遣唐使是当时日本朝廷派往中国唐朝的国使。遣唐使得主要任务是,政治上发展与唐朝的睦邻关系,经济上交换宫廷贵族需要的珍贵物产,文化上积极地吸取唐代丰富的文物制度等。

11.庄园:平安时代,朝廷贵族和地主贵族都不断地把位田、职田、功田变为世袭领地,神田、寺田也不断增加,贵族还霸占农民口分田及开垦荒地来扩大私有地,有权势者更在自己领地周围圈占广阔的山林荒地,贵族们占有的这种大规模私有地叫做庄园。

12.不输不入:不输不入是10世纪中叶以后,庄园不断扩大,庄园经济已占统治地位情况下,大庄园主享有的特权。不输即不向朝廷纳税,不入即地方国司权力不得介入庄园。这样,大庄园不仅经济独立,政治上也脱离政府控制而形成大大小小的独立王国。

13.摄关政治:9世纪起,藤原氏以外戚身份把持朝政。每代天皇即位,藤原家族都让自己的女儿做天皇后妃,天皇年幼时他们以外祖父身份充当摄政,天皇长大后他们就改任关白,具有摄政的同样的权力,这就是史称的摄关政治。

14.建武中兴:建武中兴是指镰仓幕府末期,京都后醍醐天皇召集近畿地方武士、僧兵,准备推翻幕府,各地武士纷纷响应。于1333年推翻了镰仓幕府。1334年后醍醐天皇回京都,改年号为建武,实行以天皇贵族为中心的新政,史称建武中兴。

15.应仁之乱:室町时代的1467年(应仁元年),守护大名之间发生了一场持续11年的大内战,史称应仁之乱。战争使大半个京都化为废墟,给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从此之后,室町幕府的统治更加分崩离析,名存实亡了。

16.刀狩政策:桃山时代的丰臣秀吉为防止农民造反,推行刀狩政策,即没收农民的所有武器,凡农民拥有的枪炮、刀斧、弓箭等一律上交,不得私藏。

17.幕藩制度:幕藩制度是德川幕府为加强集权统治而采取的措施之一。就是把全国四分之一的土地作为幕府的直接领地,称为天领,其余的四分之三土地,分给近300名大名进行统治,称为藩。将军和大名又分别授给他们手下的直接家臣和下级武士以封地或封禄,这样层层受封的结果,便出现了各级武士之间的严密的等级制度。

18.武士道:武士道是武士必须遵守的封建道德,兴于镰仓幕府时期,它的主要内容有忠君、节义、廉耻、勇武、坚忍等项,其核心是忠君。

19.飞鸟时代:飞鸟时代是从推古天皇即位时起到奈良朝兴起以前的时期,由于当时的帝都在飞鸟地方,故史称“飞鸟时代”。飞鸟时代的起止时间是公元593年~710年。

五、问答题

1.关于日本人的起源有哪些主要观点?

答:关于日本人的起源问题有种种不同的观点,其中主要的有:①从居住、神话类似性认为是波利西亚系的南方说;②从各种各样的文化联系认为是中国南方说;③从古坟、埋葬品的马具等认为是北方系的游牧民族说;④从西伯利亚南下说。

2.简述绳纹文化时代的特征。

答:绳纹文化时代是日本的母系氏族会社阶段,人们共同劳动,生产资料归公有,劳动产品共同享用,是一个没有贫富、没有剥削、没有阶级差别的社会。

3.日本封建社会的时代是如何划分的?

答:日本的封建社会从公元645年大化革新开始到公元1868年明治维新为止,共历时1200多年。按统治集团的构成不同,可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根据帝都的变迁分为三个历史时代:公元593年到710年为飞鸟时代,710年到794年为奈良时代,794年到1192年为平安时代。第二阶段,根据幕府的发展变化分为四个时代:1192年到1333年为镰仓时代,1336年到1573年为室町时代,1573年到1603年为安土、桃山时代,1603年到1867年为江户时代。

4.试述圣德太子维护奴隶制的政治改革的内容。

答:圣德太子为了维护奴隶制度,于公元603年制订了“冠位十二阶”,即以各种颜色的冠表示官位的制度,分德、仁、礼、信、义、智六阶,各分大小,合为十二阶,企图用这些身份等级关系来加强奴隶主阶级的力量。公元604年,又颁布了“十七条宪法”。十七条宪法是根据当时政治斗争的需要,兼取中国的法、儒、墨及佛家等思想,结合日本具体情况制定的,它对各级官吏的权利和义务规定得尤为详细,是日本历史上第一个较完整而具体地提出建立中央集权统治的政治纲领。圣德太子的这些改革措施,旨在加强奴隶主贵族内部的团结,建立起奴隶主贵族内部的秩序,以树立天皇的绝对权威,镇压奴隶起义和压制新兴势力的反抗。

5.大化革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评价大化革新?

答:大化革新的主要内容是:①废除过去贵族占有土地和部民制度,将贵族占有的土地和部民一律收归国有,使之成为公地和公民。②推行班田收授法,即国家把土地分授给6岁以上的公民,男子每人两段,女子给三分之二段,奴婢为良民的三分之一。规定这些土地不能世袭,死后归公,这种分田制度每六年调整一次。受田农民负担租庸调的义务,并要服兵役和杂役。③确立中央集权的国家制度,中央设二官、八省、一台,地方设国、郡、里统治机构。这些官吏都由中央任命,不能世袭,从而打破了氏姓贵族世袭要职的特权。④实行征兵制,由公民服兵役,废除了贵族世袭的军事特权。此外,还改革旧风俗,采取奖励农业,禁止以人、马殉葬等措施。

大化革新是日本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标志。大化革新使奴隶主贵族世袭的统治特权崩溃了,初步建立了封建生产关系,并开始形成了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国家,但班田农民并不是自由民,他被强大的国家权力束缚在耕地上,负担着国家征用的各种徭役,受到残酷的剥削和奴役。改革只是把以前的部民集团及其所有者的关系,按照国家的编制重新加以编组和调整而已,班田农民仍然过着困苦不堪的生活。

6.试述大学寮的基本情况。 答:大学寮是奈良时代封建政府模仿唐制设立的专门教育机构。大学寮直属式部省管理,大学寮设有大学头、助理大学头等官吏,总理全寮事务。执教人有博士和助教,分科教学。大学寮开设明经、纪传、明法、书道、算道、音道六科,各科都有法定的学习树木。大学寮的学制是9年,毕业时参加步入仕途的国家考试,考试分秀才科、明经科、进士科、明法科进行,考试方法是撰写论文和口试,注重实际能力的运用。

7.奈良文学的成就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奈良文学的成就表现在:日本最早的和歌集《万叶集》作于此时,它被誉为这一时期日本文化的金字塔。此外,现存最古的历史书《古事记》、最古的敕撰历史书《日本书纪》、最古的地方志《风土记》、最古的汉诗集《怀风藻》,以及人物传记《唐鉴真大和尚东征传》等,都是这个时代的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