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对组织结构的影响 下载本文

性与能力性。功能性是指从计算机科学的角度来看信息技术的功能 ,包含储存、处理及传输。这些功能有助于减少人类在信息储存、处理、传输方面受到的限制。而能力性则从效率和效能的角度来看信息技术的能力,包括容量、质量和单位成本等。其中,容量与质量是达到绩效水准的能力,而单位成本则是指以经济上最有价值的方式去使用资源。上述任何一种特性的发挥,都将促使企业组织内部的运作方式与管理活动发生重大的变化。

20世纪60年代,佩罗对企业组织中以知识为基础的技术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提出知识技术受到两方面即两维因素的影响:第一维因素是指人在活动中运用知识技能的变化情况,即“活动的易变性”;第二维因素是“活动的规范性”。佩罗由易变性和规范性将知识技术分为四个主要类型:(l)常规型;(2)工艺型;(3)工程型:(4)非常规型。技术的易变性程度高,问题是频繁出现的、宽跨度的、不可预测的,由于不确定性很高,所以需求的信息量将很大。技术的规范性差,问题是模糊不清的,组织成员需要丰富的、高接触性的信息[5]。

2.2.3信息技术的分类和特征

按表现形态的不同,信息技术可分为硬技术(物化技术)与软技术(非物化技术)。前者指各种信息设备及其功能,如显微镜、电话机、通信卫星、多媒体电脑。后者指有关信息获取与处理的各种知识、方法与技能,如语言文字技术、数据统计分析技术、规划决策技术、计算机软件技术等。

按工作流程中基本环节的不同,信息技术可分为信息获取技术、信息传递技术、信息存储技术、信息加工技术及信息标准化技术。信息获取技术包括信息的搜索、感知、接收、过滤等。如显微镜、望远镜、气象卫星、温度计、钟表、Internet搜索器中的技术等。信息传递技术指跨越空间共享信息的技术,又可分为不同类型。如单向传递与双向传递技术,单通道传递、多通道传递与广播传递技术。信息存储技术指跨越时间保存信息的技术,如印刷术、照相术、录音术、录像术、缩微术、磁盘术、光盘术等。信息加工技术是对信息进行描述、分类、排序、转换、浓缩、扩充、创新等的技术。

按技术的功能层次不同,可将信息技术体系分为基础层次的信息技术(如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支撑层次的信息技术(如机械技术、电子技术、激光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等),主体层次的信息技术(如感测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应用层次的信息技术(如文化教育、商业贸易、工农业生产、社会管理中用以提高效率和效益的各种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应用软件与设备)

[6]

有人将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特征——数字化、网络化、多媒体化、智能化、信

息技术、虚拟化,当作信息技术的特征。我们认为,信息技术的特征应从如下两方面来理解:第一,信息技术具有技术的一般特征——技术性。具体表现为:方法的科学性,工具设备的先进性,技能的熟练性,经验的丰富性,作用过程的快

- 8 -

捷性,功能的高效性等。第二,信息技术具有区别于其它技术的特征——信息性。具体表现为:信息技术的服务主体是信息,核心功能是提高信息处理与利用的效率、效益。由信息的秉性决定信息技术还具有普遍性、客观性、相对性、动态性、共享性、可变换性等特性。

2.3信息技术与组织结构

由于信息技术对企业组织的影响日益增强,体现在具体企业的组织结构与过程上也应进行相应的变革,许多组织理论学者在这些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德鲁克(1995)认为,信息定义的改变将导致组织结构形式的变化。他强调,技术进步迫使企业人士重新评估什么是“信息”。技术本身只是一种工具,但它像每种工具一样,使我们不仅改变了做事的方法,也改变了做事的结果。然而,技术的变化还不是最主要的,对信息定义的改变才是最主要的[7]。德鲁克进一步指出: “信息革命的真正革命性影响才刚刚被人们感受到。而激起或助长这一影响的不是‘信息’,不是‘人工智能’,也不是计算机和数据处理对决策、政策或战略所产生的影响,而是电子商务,即互联网作为销售渠道(distribution channels)的出现。

托夫勒认为,信息技术是继蒸汽机、电力之后的另一次技术革命 ,“网络将改变一切”,包括组织结构形式。

美国西北大学凯洛格管理学院教授罗亚迪认为 ,组织结构和信息技术的适当融合将提高企业的业绩。从高度机械式到高度有机式 ,组织的结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 ,但有机式组织结构更适合发展组织的信息技术能力 ,因为信息技术能力的发展需要员工的全面参与以及必要的授权。

达文波特和肖特认为 ,信息技术的意义应该表现在信息技术所能展现的能力及其对组织所能产生的影响上。这些能力和影响可以分为九类(参见表2-2)[8] 。

表2-2 信息技术对组织结构影响

信息技术能力 直接性 追踪性 知识性 交易性 地域性 自动性 分析性 信息性 顺序性

对组织的冲击和带来的利益 整合相关作业流程 以实时在线分析的方式追踪作业流程的执行情况 将信息化得专家知识纳入作业流程 将非结构性工作转换成有规律的作业流程 突破时空障碍 减少作业流程中人工操作的错误及时间限制 对作业流程进行深度分析 分析并呈现作业流程中大量且精准的信息 将线性执行的作业变成同步平行处理 波特从以下三个方面重点论述了企业信息技术能力对竞争方式的影响,进而影

- 9 -

响到组织结构形式的变化: (1)改变价值链; (2)改变产业结构; (3)改变产品,培育新的业务。

波特和米勒在 《如何使信息给你带来竞争优势》 一文中隐含地指出 ,应当从信息成本的角度来认识 “技术”,他们将技术定义为每单位信息成本的变化。这种看法是与传统观点对立的。传统观点把 “技术” 定义为产品产量的增加和组织效率的提高。这说明,信息技术对组织结构的影响更多地体现在信息成本上。从信息成本看,有机式组织结构形式的资源配置效率高于机械式组织结构形式的原因在于,有机式组织结构可以将有限、固定的信息交流渠道替换成众多具有弹性的信息交流渠道。这些交流渠道可以分为纵向交流渠道和横向交流渠道,交流渠道的扩大促进了信息的传播,使组织内部的各个模块更加对称地掌握信息,从而降低信息成本。有机式组织结构更适合搜集、处理、传播信息,由于信息成本较小而可以提高信息交流的效率。企业应用信息技术后通过发挥信息效率效应和信息协同效应有效地节约了内部生产成本和市场协调成本,而这最终将引起其边界的相应变动。

佩罗认为,组织的协调和控制方法应该视技术类型的不同而有所区分。技术越是常规化,组织规范化、集权化程度就越高,采用机械式组织结构的效率就越高;反之,技术越是非常规化,组织规范化、集权化程度就越低,这时,采用柔性有机式组织结构的效率也就越高。通常的做法是将一种机械式结构与常规技术相配合,非常规技术应与有机式的组织结构配合。

吴晓波等认为信息技术改变了企业部门间、企业间、企业与顾客间交流沟通方式,引起其组织内外界面的变化:一方面是界面的强化,例如IT的应用会促进研发与销售部门间的信息沟通强度和密度,拉近二者问的距离;另一方面是界面的弱化,例如lT的应用会使一些部门的职能逐步由计算机与网络来完成,导致该部门与其它部门问界面的弱化;此外,还可能带来界面的消亡与融合[9]。

崔安定等人认为,Imeme∥IntraneI创造了全新的网络时空和非常宽松的管理环境,利用信息网络,企业的管理者、技术人员以及其他组织成员比较容易打破企业之间、产业之 间、地区之间甚至国家之间的壁垒,进行信息交流,共享信息资源。企业的经营活动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致使虚拟组织的出现成为可能[10]。

2.4小结

本文对组织结构的维度进行了新的整理将其归纳为:专门化、正规化、分权化以及复杂化。这几个维度是前人划分组织结构维度是较为认可的几个维度,较具有科学性。

专门化指的是组织把工作任务划分成若干步骤来完成的细化程度,这是从纵向来对组织机构进行划分,其实质是:一个人不是承担一项工作的全部,而只是完成某一步骤或某一环节的工作。但是,由于专门化,人的非经济因素的影响(表现为厌烦情绪、疲劳感、压力感、低生产率、低质量、缺勤率上升、流动率上升

- 10 -

等)超过了其经济性影响的优势。如果通过丰富员工的工作内容允许他们做完整的工作,让他们加入到需要相互交换工作技能的团队中,他们的产出会大大提高,工作满意度也会增强。

正规化是指组织中的工作实行标准化的程度。如果一种工作的正规化程度较高,就意味着做这项工作的人对工作内容、工作时间、工作手段没有多大自主权。人们总是期望员工以同样的方式投入工作,能够保证稳定一致的产出结果。在高度正规化的组织中,有明确的工作说明书,有繁杂的组织规章制度,对于工作过程有详尽的规定。而正规化程度较低的工作,相对来说,工作执行者和日程安排就不是那么僵硬,员工对自己工作的处理权限就比较宽。由于个人权限与组织对员工行为的规定成反比,因此工作标准化程度越高,员工决定自己工作方式的权力就越小。工作标准化不仅减少了员工选择工作行为的可能性,而且使员工无需考虑其他行为选择。组织之间或组织内部不同工作之间正规化程度差别很大。

所谓分权,就是现代企业组织为发挥低层组织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把生产管理决策权分给下属组织,最高领导层只集中少数关系全局利益和重大问题的决策权。分权化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决策权部门化,即在企业中建立一种具有半自主权的内部组织机构。企业通过向下层授权,使每一部门都拥有一定的权力和责任。应该说分权化的主要目的是提高管理效率,而分权与效率的结合点就是企业整体经营管理目标。在企业整体目标的制约下,高层管理机构把一些日常的经营决策权直接授予负责该经营活动的责任中心,使其能针对具体情况及时做出处理,避免逐级汇报延误决策时机而造成损失,并充分调动各单位经营管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复杂性是指组织内部的活动或者子系统的数量,包括横向复杂性、纵向复杂性、空间复杂性、人员比例和职称级别数量等内容。组织结构复杂性的主要功能是保持一定的组织输出并实现组织目标。横向复杂性是以专业化为基础的部门分工和组织成员之间的专业分工。例如,组织内部分成财务、人事、研发等部门,而在一个部门中又分设不同的岗位,如财务部又细分为会计、出纳等岗位。横向复杂性可以通过计算组织的分支、部门或单位的数量来测量。纵向复杂性是指组织中的垂直层级,可通过计算首席执行官与普通雇员之间的级别数量来测量。空间复杂性是指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分部的数量,通过计算组织总部之外的分部数量来测量。人员比例和职称级别数量也是复杂性的重要指标。人员比例通常用管理人员占员工总数的比例来测量:管理人员比例越大,组织的复杂性就越高。而职称级别数量就是组织内部的各种职称设置,例如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等,职称级别数量越多,组织复杂性就越高。

根据上文的分析研究,根据信息技术的特点和性质,把信息技术分为技术类型、技术来源、技术管理和技术质量。其中借鉴佩罗对技术的分类,将信息技术类型分为常规信息技术、工程信息技术、工艺信息技术和非常规信息技术;根据信息

-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