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原理讲义和参考题及答案解析 下载本文

在编制城市规划的各个阶段,都应当运用城市设计的方法,综合考虑自然环境、人文因素和居民生产、生活的需要,对城市空间环境做出统一规划,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生活质量和城市景观的艺术水平。

编制城市规划应当进行多方案比较和经济技术论证,并广泛征求有关部门和当地居民的意见。

编制城市规划采用的勘察、测量图件和资料必须符合城市规划的勘察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和质量要求。

第93题

试题答案:ABCE 试题解析:

提示:城镇体系的区域发展条件分析除包括选项ABCE外,还包括:土地利用及水资源分配;区域经济结构与发展;区域人口构成与增长;区域经济、技术条件、基础设施;区域环境质量分析。

考点:

第四章 城市规划的编制 ☆☆☆☆考点27:城镇体系规划的主要内容;

分析区域发展条件和制约因素,提出区域城镇发展战略,确定资源开发、产业配置和保护生态环境、历史文化遗产的综合目标;

预测区域城镇化水平,调整现有城镇体系的规模结构、职能分工和空间布局,确定重点发展的城镇;

初步确定区域交通、通讯、能源、供水、排水、防洪等设施的布局,提出实施规划的措施和有关技术经济政策的建议。

第94题

试题答案:ABE 试题解析:

提示:1933年制定的《雅典宪章》,反映了“现代建筑”学派的观点。

考点:

第二章 城市规划学科产生、发展及主要理论 ☆☆☆☆考点11:城市规划思想的发展; 1.《雅典宪章》(CIAM,1933年):

城市规划的出发点:人的需要和以人为出发点的价值观。

城市的功能分区: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将各种预计作为居住、工作、游憩的不同地区,在位置和面积方面作一个平衡,同时建立一个联系三者的交通网。 2.《马丘比丘宪章》(1977)年:

人的相互作用与交往是城市存在的基本依据:获得基本生活质量;与自然协调。

在1933年,主导思想是把城市和城市的建筑分成若干组成部分;在1977年,目标应当是把已经失掉了的它们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和相互关联性、并已经失去其活力和涵义的组成部分重新统一起来。

城市规划师必须把城市看作为连续发展与变化过程中的一个结构体系,应努力去创造一个综合多功能的生活环境。

第95题

试题答案:BCD 试题解析:

提示:城市总体规划的现状图纸除应标明选项BCD内容,还包括以下内容:城市主次干道、重要对外交通、市政公用设施的位置;商务中心区及市、区级中心的位置;需要保护的风景名胜、文物古迹、历史地段范围;园林绿化系统和河、湖水面;表现风向、风速、污染系数的风玫瑰。

考点:

第四章 城市规划的编制 ☆☆☆考点54:城市总体规划的文件及主要图纸; 1.总体规划文件包括规划文本和附件,规划说明及基础资料收入附件。

规划文本是对规划的各项目标和内容提出规定性要求的文件,规划说明是对规划文本的具体解释(以下有关条款同);

2.总体规划图纸包括:市(县)域城镇布局现状图、城市现状图、用地评定图、市(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图、城市总体规划图、道路交通规划图、各项专业规划图及近期建设规划图。图纸比例:大、中城市为1/10000~1/25000,小城市为1/5000~1/10000,其中建制镇为1/5000;市(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图的比例由编制部门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第96题

试题答案:ABCE 试题解析:

提示:道路红线是道路用地和两侧建筑用地的分界线,包括车行道、人行道、绿化带、分隔带4个部分。

考点:

第五章 主要专项规划 ☆☆☆☆☆考点11:城市道路系统的基本技术要求; 1.交叉口间距:取决于道路性质和等级及设计车速、隔离程度。22 2.道路网密度:δ干一般2.5~4.0km/km;δ路一般5~8km/km。

3.道路红线:道路用地和两侧建筑用地的分界线,红线内包括车行道、步行道、绿化带和分隔带。 快速干道、主干道、次干道、支路红线宽度一般分别是:60~100m、40~70m、30~50m、20~30m。

4.道路横断面类型:1块板(适于钟摆式交通)、2块板(车速≥50km/h)、3块板(交通适应性最好)、4块板(较少使用)。

第97题

试题答案:ABD 试题解析:

提示:对城市公共交通的服务质量的考核,应从迅速、准点、方便、舒适四个方面来衡量。

考点:

第五章 主要专项规划 ☆☆☆☆☆考点25:城市公共交通的基本知识; 1.类型

公共汽车、电车、轮渡、出租汽车、地铁、轻轨以及缆车、索道等客运交通工具及相关设施。 2.衡量标准

经济、迅速、准点、方便、安全、舒适。 3.基本概念 2概念含义:行驶速度、运营速度、行人时间间隔(正常4~8min)运载能力、线路网密度(市中心区3~4km/km,边缘区2~2.5 2

km/km)、非直线系数(不大于1.4)。

49

4.规划一般要求

(1)拥有量:公共汽车、电车大城市每800~1000人1辆,中小城市每1200~1500人1辆;出租车大城市每千人2辆,小城市0.5辆。

规划人口超过200万人口城市,应预留快速轨道交通用地。

(2)公交线路长度:宜为8-12km;快速轨道线路不宜大于40min行程。

(3)公交车站:服务面积以300m半径计算不小于城市面积50%,以500m半径计算,不小于90%。同向换乘距离不应大于50m,异向换乘不应大于100m,对置设站迎面错开30m。平面交叉口、立体交叉口换乘距离不宜大于150m,不得大于200m。

第98题

试题答案:ACE 试题解析:

提示:城市布局空间结构形态可分为集中式与分散式。集中式有网格状、放射环状、环状、星状、带状;分散式有星座状、多中心组团状、单中心块聚状。

考点:

第四章 城市规划的编制 ☆☆☆☆☆考点38: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工作方法; 1.基础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分析

(1)编制基础资料文件:城市历史、自然条件、城市人口资料、工业与仓库、城区道路交通、对外交通、市政设施、环境保护、历史文化古迹及人防。 (2)城市用地现状图。

(3)城市用地现状的综合分析。 (4)城市用地评定图。

(5)现状调查的基本方法:现场调查、条块分类结合调查、专项座谈会。 (6)基础资料的分析研究。 2.确定城市性质

采用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相结合,以定性分析为主。 3.预测城市人口,确定城市规模

(1)城市人口:年龄构成、性别构成、家庭构成、劳动构成、职业构成、城市人口变化(自然增长与机械增长)。 (2)城市用地规模。 (3)城市总体布局。 (4)专项系统规划。

第99题

试题答案:AB 试题解析:

提示:城市干道同类型常见的有4类:方格网式道路系统、环形放射式道路系统、自由式道路系统、混合式道路系统。城市路网系统与城市用地布局形态关系密切。

考点:

第五章 主要专项规划 ☆☆☆☆考点8:城市道路系统的空间布局; 1.干道网类型:方格网、环形放射、自由式、混合式。 2.道路网性质:常规和快速。

3.功能:交通性路网、生活服务性路网。

4.道路衔接:低速让高速,次要让主要,生活性让交通性,适当分离。

第100题

试题答案:ABCDEF 试题解析:

提示: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中常见ABCDEF6种管线,“七通一平” 即指上述6种管线和道路贯通及场地平整。

考点:

第五章 主要专项规划 ☆☆☆☆考点27: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的基本知识; 1.按工程管线性能和用途分类

(1)给水管道;(2)排水管道;(3)电力线路;(4)电信线路;(5)热力管道;(6)可燃或助燃气体管道;(7)空气管道;(8)灰渣管道;(9)城市垃圾输送管道;(10)液体燃料管道;(11)工业生产专用管道。 2.按输送方式分类

压力管道:给水、煤气、灰渣管道。 重力自流管道:污水、雨水管道。 3.按敷设方式分类

架空线:电力线、电话线。

地铺管线:雨水沟渠、地面各种轨道。

地埋管线:给水、排水、煤气、电信、电力电缆。 4.按弯曲程度分类

可弯曲管线:电讯电缆、电力电缆、自来水管道。 不易弯曲管线:电力管线、电讯管道、污水管道。 5.综合管线避让原则 (1)压力管让自流管; (2)管径小的让管径大的; (3)易弯曲的让不易弯曲的; (4)临时性的让永久性的; (5)工程量小的让工程量大的; (6)新建的让现有的;

(7)检修次数少的方便的让检修次数多的和不方便的。 6.共沟敷设原则

(1)热力管不应与电力、通信电缆和压力管道共沟;

(2)排水管道应布置在沟底,当沟内有腐蚀性介质管道时,排水管应位于其上面; (3)腐蚀性介质管道的标高应低于沟内其它管线; (4)火灾危害性气体、液体不应共沟;

(5)凡可能产生互相影响的管线,不应共沟。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