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素养专题 下载本文

媒介素养专题

中山大学·张志安团队

第一章 互联网革命及其影响 1.1 互联网正在重塑世界

※互联网传播的变化:

①传播主体:从组织化到社会化

专业的大众媒介机构→社会化的公民(公民新闻和草根新闻) ②传播载体:实现随时随地的连接 ③传播形态:媒介融合的终极形态

报纸:文字 +广播:声音 +电视:图像 →互联网:包含一切的媒介终极形态:文字、图片、视频、声音、数据、图表……

④传播效果:真实与虚拟世界的打破

互联网是比任何真实都更加真实的社会形态。 ⑤传播权力:技术赋权,回归个体

技术在很大程度上给个体赋予了权力,网络使得原来中心化的传播格局慢慢打破中心化,正在形成一种去中心化的形态,但也有再中心化的趋势。

1.2 互联网对认识世界的影响

一、互联网对我们的影响: ①媒介:成为身体的延伸 ②思维:空间偏向甚于时间

思维习惯发生改变,不同的媒介它对于时间和空间的偏向是不同的,互联网更多地倾向于空间,使用互联网会使我们的空间思维强化,全球意识增强,但是时间思维以及伴随着时间思维的历史感会缺失。

娱乐、有趣的信息→深度思考的能力会缺失;短文本、信息流→长文本阅读能力、理解能力下降;注意力快速转移→专注能力下降。

③信息:过度负载和媒介依赖

获取的信息多→阅读的信息少;存储的信息多→消化的信息少;知道的信息多→理解的信息少

信息爆炸、信息超载→如何挑选有价值的信息→甄别信息的困难增大→合理分配注意力资源,不能陷入信息的汪洋大海

④效果:协同过滤,群体极化

群体过滤→微博关注、朋友圈→内容高度同质化,选择性接触、接触、记忆,基于共同兴趣和知识范围→强化固有观点,视野狭隘→理性对话变得困难→群体极化 二、公民的网络素养:

①高效地接收:避免信息负载和泛滥,形成有效接触和理解,建立高效的接触信息的管道和机制 ②批判地解读:防范信息控制和依赖,培养批判自主的意识,学会独立思考

③积极地利用:超越娱乐和技术运用(帮助学习和生活),提升公共表达和赋权(社会参与与社会治理) 三、网络素养能力金字塔

第一层:技术运用 第二层:沟通运用 第三次:策略运用

网络基本应用素养→信息生产和消费素养→网络交往和协作素养→网络社会参与素养

第二章 未来新闻业和未来受众

2.1 未来的新闻生产

一、报道的新特点:

①实时性:打破出版周期+不断动态补充 ②平台性:提供信息入口+可以灵活变化 ③互动性:新闻可以使用+报道可以参与 二、未来的新闻生产的特点:

①报道平台:全媒体 ②生产机制:中控台 ③产品形态:融合化

④报道主题:记者+机构+公民

三、作为产品的新闻: 作为过程的新闻: 制造、分发 没有结束 拥有、控制 趋于透明 中心化 去中心化 一天一次 滚动更新 单向传播 整合 一对多 由链接促发 标准:行业性 标准:社会性 未来新闻业的关键:开放性的“新闻活动”取代“新闻”

2.2 未来的媒介组织

※三者并存的媒介景观:三者各有优势,也各有短板,短时间内将是三者并存的形态。 ①专业媒介(南都全媒体信息集成中心·中央控制台)

南都全媒体信息生产流程:线索→采集→审核→发布→反馈 核心价值和核心内涵没有改变。 ②机构媒介(平安北京)

③个人媒介(落破书生周筱赟)

2.3 未来的受众

受众:audience→生产型消费者:prosumer

一、例子:

伦敦地铁爆炸案:市民拍摄的30万像素清晰的照片第二天被全球各大报纸头条使用。

BBC新闻学院(2005):一方面为BBC的全球记者提供了新的提升机会,另一方面通过类似于网络公开课的形式为民众提供一种在线的培训。 BBC公民记者网站(Action Network):教导民众如何写新闻、索取线索……

公民记者Kevin Sites:公民记者的先驱者之一,脱离原来的新闻机构NBC,通过众筹接受大家的资助进行战地报道,报道视角有很大的不同,专注个体命运。 二、受众特点:

①多重角色:接受者+生产者

②获取方式:实时、个性、定制(新闻客户端、定制新闻)

③行动主体:消极受众(接收、理解)→积极受众(定制、主动参与信息制作)

④形态分布:无组织(相互隔离、分散)→无组织的组织(通过互联网快速聚集、合作) 三、趋势:未来受众的新变化

①浅度阅读:(浅阅读→深度思考能力下降)、 ②眼动模式:(眼球经济→娱乐化倾向)

③信息过滤:(主动过滤→重要的公共议题的关注度缺失) ④短时记忆:(短、简单、快思→深度思考能力下降)

⑤任务切换:(不同平台的快速切换→注意力难以集中、持久) 四、可参与的网络新闻业:

①新闻业是关乎公共利益的行业(行业的公共性使命)→公益性的新闻机构(不以盈利为目的) ②关注网络新闻业的独立和公正(拒绝标题党、黄色新闻) ③参与网络新闻业会提升其透明性(大胆的批评,审慎鉴别) ④媒介批评和公民新闻等都是参与形式

第三章 网络舆论:真实或虚幻 3.1 互联网舆论的特点

一、舆论是什么?

特定时间和空间中,公众对公共事务或天话题形成的意见和态度的集合。 ①观点、态度和情绪 观点:支持或反对 以情绪形式表达的观点 ②公共事务VS私人事务 与公共利益关联的事务

公共事务与私人事务之间不能截然分野 二、互联网时代与大众媒体时代舆论的不同

①意见领袖的作用凸显(微博大V)

传统媒体时代,意见领袖也存在,主要是身边的朋友,亲人、同事等,但是那时候的意见领袖的影响力有限,但互联网时代的意见领袖的影响加深

②互动性

③可观测性(舆论分析公司、水军、删帖)

作用双面性:有利于政府对舆论进行监测,但是同时也便利了政府对舆论的控制 ④影响力(影响政府决策和社会进程)

3.2 关于舆论的论争

※舆论是否重要?

(1)早期的政治哲学家:对舆论持怀疑态度

约翰洛克:公众意见不应该是影响政策的合适的力量 (2)20世纪早期杜威VS李普曼的争论 ①乐观论:(杜威)

相信公众的理性、潜力、 积极地公众

公众能够对民主过程发生健康的影响 ②悲观论:(李普曼)

怀疑公众的理性,以及认识复杂事物的能力 公众是一种幻影

公众不适合参与现代民主治理

(3)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 着重探讨舆论形成的过程及条件 理想公共领域的条件

①免于结构性干预,自由表达(政治干预、商业侵蚀) ②平等和开放近用(每一个人都能平等地参与到沟通当中) ③批判理性的沟通行动(经验支持、逻辑推演、尊重) (4)商议民主理论

将舆论视为民主的核心 对舆论的基本要求

①自由表达,免于外在干预 ②信息充分的条件下

③开放和平等的讨论、协商 ④基于理性

⑤形成意见的共识愿望

3.3 怎样看待网络舆论的问题

一、网络舆论在今天中国有哪些积极意义?

舆论倒逼改革,围观改变世界! 二、当前我国互联网舆论的问题和危机: (1)问题一:缺乏批判理性 1.表现

①大部分帖子简短

②不说理,不摆证据,只表达关点和偏好

③ 一些缺乏经验基础和逻辑上站不住脚的帖子反倒被广泛拥护 为什么会缺少批判理性?

2.三种解释: ①文化的解释

中国的文化传统中缺乏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传统 ②制度解释

制度未能提供一个充分的信息环境(非典中的政府信息不透明) ③技术解释

互联网并不适合承载过多的说理,互联网更适合的是浅阅读和碎片化的表达 微博的140个字的限制

微博追求粉丝的冲动(表演行为) (2)问题二:商议质量不高 ①不商议,自说自话 缺乏商议的愿望 “表演性”的表达 ②相互骂战

缺乏论辩伦理

语言暴力,人格攻击,缺乏对他人的尊重 (3)问题三:意见极化和极端化的问题 极端化观点何以形成? ①论辩伦理缺乏所致 ②群体动力学的解释:

i当持有相似观点的人们聚在一起讨论,讨论之后人们的观点会比讨论之前变得更加极端。 ii互联网的作用

为相似的人群而非相异人群的聚集提供机会 互联网技术可能是造成极化观点的重要原因 (4)问题四:民粹舆论对其他社会领域的影响 1.民粹舆论的特点: ①围绕新闻事件 ②高度一致 ③情绪饱满

④以简化的二元对立框架来看待社会议题

⑤尤其体现在有关官民冲突和涉及弱势群体的事务上(邓玉娇、药家鑫、李刚) 2.民粹舆论对各个社会领域的影响 ①政府的沟通困境

②对司法的影响(舆论审判:药家鑫)

③对新闻专业的影响(传统媒体被互联网裹挟跟进某些事件的报道,新闻报道与网络舆论的差异:南方都市报对邓玉娇事件的报道)

3.4 公众能做什么

※如何才能培养和建立一个平等、理性和包容的公共舆论平台呢?

①更多地关注公共事务 ②学习时间批判理性 辨识信息

更多说理,通过经验和逻辑论证来组织表达自己的观点 ③学习论辩论理,提高商议质量

学习倾听他人,与他人通过商议来完善和补充自己的观点 学习减少语言暴力,对他人的人格攻击,学习尊重他人 有意识地去与不同意见的人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