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会计的确认与计量 下载本文

者都是在资本得到保全和回收之后才确定收益,但经济收益体现的是实物资本保全观念,而会计收益则体现了财务资本保全观念。所谓实物资本保全,又称经营能力保全。在这种观念下,资本被视为业主投入资源的实际生产能力。这种资本保全观念要求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保持业主投入资源的实际生产能力不变,并以此为前提来确认收益。而所谓财务资本保全观则视资本为一种财务现象,是业主投入资源的货币价值。这种资本保全观要求将业主投入资源的货币价值保持完整,在此基础上,企业收入的余额部分被确认为收益。在实物资本保全观念下,在企业已消耗的实物资产未得到重置前,不能确认收益;而在财务资本保全观念下,收入超过原始成本的转移额后即可确认收益。

通过上述的对比分析,我们又回到了本文开始时提出的观点:经济学家们定义的经济收益概念的确是更接近于真实收益,更能反映客观实际,但并不实用;而会计学家们提出的会计收益概念的确是很注重实际应用,可是并不很科学。关于经济学家和会计学家之间的分歧,萨缪尔森和诺德豪斯在《经济学》(第12版)中曾明确指出:会计人员一般喜欢用物品的实际过去成本来衡量其价值;而经济学家则喜爱用物品的市场价值或者替代成本来衡量其价值。??会计人员之所以喜爱他们的陈规是因为引人市场价值或重置成本的困难性和任意性。”

(二)收益确认模式的选择

下面,我们将进人本章的主题——收益的确认与计量理论。先来看第一个问题,即收益确认的基本模式。

会计确认是现代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中重要的一环,它决定了“何时”、“如何”来对具体的经济业务进行记录,从而达到向企业外部的利益集团提供合乎要求的信息这一根本目标。也就是说,会计确认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决定“何时”来对经济业务进行记录,这定义了会计要素的时间范围;另一方面是决定“如何”来对经济业务进行记录,这定义了会计要素的空间范围。按照这一说法,收益确认的基本模式可以分为两大类。

1.经济活动模式与经济交易模式

从决定“何时”来对经济业务进行记录这一角度来看,收益确认的基本模式可以分为经济活动模式和经济交易模式两类。

在经济活动模式下,收益被看成是某种经济活动的结果,只要产生收益的经济活动已经存在或发生,收益便可以得到确认,而不管是否发生了实际交易。这种模式下确认的收益,不仅包括企业已经实现的营业收益,而且包括企业尚未实现的由于价格的变动或预测变动而产生的持产损益。单从这一点来看,经济活动模式似乎是与经济

收益观念相对应的。

在经济交易模式下,收益则被看成是某种经济交易的结果,在收益的计量过程中,只记录由于经济交易所产生的资产和负债价值的变动。也就是说,在这种模式下确认的收益,都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交易为基础,而对于那些由于价格的变动或预测变动所产生的价值变动,只要没有发生实际交易,就不予以确认和计量。单从这一点来看,经济交易模式下确认的收益满足会计收益的特点,应该是与会计收益观念相对应的。 2.本期营业收益模式与总括收益模式

从决定“如何”来对经济业务进行记录这一角度来看,收益确认的基本模式可以分为本期营业收益模式和总括收益模式两类。

在本期营业收益模式下,只有那些由“本期经营”业务所产生的收益以及可以由企业管理当局控制的“本期”发生的价值变动才被确认为本期的收益,而非常项目的收益或损失则不包括在本期的收益之中。这种模式着重反映的是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即着重反映企业管理当局在一定时期内有效利用各项经济资源来获取收益的程度。在这种模式下,收益的计算特别强调“本期”和“营业”这两个显著特征。所谓“本期”是指只有本期决策以及本期管理上可以控制的价值变化和事项所产生的结果才包括在收益的计算之中。而所谓“营业”则是指收益的计算应该仅反映企业正常营业活动的结果,而不应该包含那些非正常的、偶然的因素,故在计算收益时,要将非常项目的收益或损失排除在外。本期营业收益模式认为只有将收益的计算限定

在“本期”和“营业”的范围之内,才便于企业之间的业绩比较,才能正确地考核企业管理当局的经营业绩。

在总括收益模式下,收益是指企业在某一时期内由于各项经济交易活动或价值重估事项所导致的业主权益的总变动,更确切地说,前面所指的各项经济交易活动或价值重估事项不包括资本交易和股利分配。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在其发布的《论财务会计概念》第五辑中,明确支持了总括收益模式。在这一文件中,企业的综合收益被解释为“某一个体在报告期内,除与业主间的交易外,由于一切原因所导致的权益增减的程度和途径”。总括收益模式下确认的企业收益既包括本期营业收益,又包括本期非常项目的收益或损失,还包括前期事项的更正调整。可以看出,总括收益模式下确认的收益相对于本期营业收益模式下确认的收益来说,范围要广泛得多。对总括收益模式的支持可以说更大程度上是在批判本期营业收益模式:(1)收益的营业性和非营业性不易划分。某一项收益,在一家企业可能被确认为营业收益,而在另一家企业则极有可能被确认为非营业收益;即便是在同一家企业,也可能在不同的会计年度被分别确认为营业收益和非营业收益。这就使得本期营业收益模式意在方便企业间

业绩比较的目标难以实现;(2)在本期营业收益模式下,依据“本期”和“营业”这两个标准,收益确认时要剔除! 某些项目,这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了收益确认的主观随意性问题。而总括收益模式则毫无疑问地解决了上述两个方面的问题。

本期营业收益模式和总括收益模式的根本区别在于两者的立足点不同:前者立足于企业当期的经营成果和经营效率,并以此来预测企业未来的经营成果和经营效率;而后者则以企业连续的整个历史经验为基础,着眼于通过若干个会计期间的会计数据去预测企业未来的经营成果和经营效率。在总括收益模式下,收益的确认更真实地体现了企业经营活动的连续性,也更符合 “持续经营”假设的要求,因此,这种模式得到了会计理论界及一些职业团体的支持,在现行会计实务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三)收益计量理论的分析

接下来,我们来讨论本节的最后一个问题,即收益的计量理论。所谓收益的计量,是指对收益运用货币进行量化反映的过程,它解决的是按多少金额对收益予以记录的问题。我认为,收益的计量理论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计量模式的选择和计量方法的选择。

1.收益计量模式的选择

从本节第一部分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知道,收益这一概念与资本保全观念是密切相关的。不论是经济收益,还是会计收益,都是在资本保全的基础上确认的。但是,不同的资本保全观念决定了不同的收益概念,从而也对收益的计量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实物资本保全观念下的企业收益是指在保持企业实际生产能力不变的前提下企业实际物质财富的增加,属经济收益范畴,在计量时,倾向于选择现行成本作为计量属性;而财务资本保全观念下的企业收益是指企业收入超过投入资本货币价值后的余额,属会计收益范畴,在计量时,倾向于选择历史成本作为计量属性。

将这两种不同的资本保全观念同名义货币单位和一般购买力货币单位这两种不同的计量单位进行组合后,我们得到了四种可供选择的收益计量模式,它们是:

模式一:名义货币单位财务资本保全(名义货币单位历史成本),即以名义货币单位为计量单位,以历史成本为计量属性的财务资本保全观念下的收益计量模式。

模式二:一般购买力货币单位财务资本保全(一般购买力货币单位历史成本),即以一般购买力货币单位为计量单位,以历史成本为计量属性的财务资本保全观念下的收益计量模式。

模式三:名义货币单位实物资本保全(名义货币单位现行成本),即以名义货币单位为计量单位,以现行成本为计量属性的实物资本保全观念下的收益计量模式。

模式四:一般购买力货币单位实物资本保全(一般购买力货币单位现行成本),

即以一般购买力货币单位为计量单位,以现行成本为计量属性的实物资本保全观念下的收益计量模式。

2.收益计量方法的选择

关于收益的计量方法,一般认为有两种,即“收入一费用”法和“资产一负债”法。下面,我们简单介绍一下这两种方法。

(1)“收入一费用”法

早期的收益计量从属于资产的计价,一般是通过重置成本会计或定期对期末资产进行估价来求得一定时期内资产的净增量,并以此作为当期收益的量度。这就是我们稍后要讲到的“资产一负债”法。这种状况持续了一段时期以后,随着“持续经营”概念和股份公司的出现,收益确定的重要性日益为人们所认识,会计政策开始转为关注收益的定义、确认和计量。这时的收益被人们看做是所确认的收入与相关成本费用进行配比后的结果。也就是说,人们将一定时期的收入减去各类相关成本费用后得出收益。这种方法我们就称之为“收入一费用”法。“收入一费用”法的使用使得资产负债表成了收益表的副产品。

(2)“资产一负债”法

如前所述,“资产一负债”法是早期计量收益的主要方法,英国和美国学术权威们都同意收益就是‘资产净值增加’的概念”。

所谓“资产一负债”法,就是指直接用企业的资产和负债之量度来确定收益的方法。也称之为资产负债表法或财产法。在这一方法下,收益表被视为是反映企业一定期间内净资产变动的报表,收益的量度取决于资产和负债的计量,收益的确定处于从属地位,收益表成了资产负债表的副产品。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 “收入一费用”法是会计实务中广为采用的方法,但某些会计准则则倾向于采用“资产一负债”法。例如,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在其发布的《论财务会计概念》第五辑中,将一个企业的综合收益定义为某一个体在报告期内,除与业主间的交易外,由于一切原因所导致的权益增减的程度和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