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义经济数据分析与实验 下载本文

样就使国民经济的部门投资结构发生不断地变化。

4、组织要素。

(1)政府投资管理模式的不同对 投资结构产生不同的影响。以市场机制为主的投资结构形成方式,对于投资结构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防止垄断上;以市场机制为基础且以政府的政策导向为手段的形成方式,对于投资结构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是防止垄断,防止过度竞争,援助某些进入和退出壁垒比较高的产业的投资;以政府的指令性计划安排国民经济各部门投资结构的方式,对于投资结构会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2)投资项目的规模经济水平。投资项目的规模经济水平是决定各投资部门的效率、竞争实力的关键因素之一。一般说来,当一个投资项目的规模扩大时,它所生产的产品长期平均成本就会递减,从而可以产生较高的投资效益。

(3)投资主体行为。投资主体行为对投资结构的决定关系是非常复杂的。一方面投资主体进行投资选择时所考虑的时间长度,会影响投资结构的形成。另一方面,投资主体之间的关系可以影响投资结构的形成。所以,在投资主体行为的发生过程中,必须建立广泛的协作与联合,这样就可以理顺各个产业部门之间的投资分工,达到优化资源配置和投资结构的目的。

除了上述影响因素外,一国对外开放度、经济体制、社会历史传统、人们的思维方式、思想观念等因素也对投资结构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在不同国家(地区)、不同历史阶段,影响投资结构的决定性因素不同,从而使得一国的投资结构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状态,也使得投资结构在国际间、区域间存在差别,并且造成投资结构变化及其速率的差异。 (四) 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

1、投资效果分析

投资效果系数是用国内生产总值增量与投资总额之比,反映单位投资所对应增加的国内生产总值。计算投资效果系数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时间滞后因素。对于一些大的建设项目,需要多年投资,这些投资只有在项目建成投产后才能带来收益,存在时滞是肯定的。但对于相当多的中小投资来说,也有许多在当年就能带来收益,如住房投资、中小企业设备更新、补充性的设备投资等。这样,就很难准确的确定整个国民经济的投资时滞。所以在进行投资分析时,假定时滞为1年,这种处理方法比较粗略,可以分别按当年数据和滞后一年数据计算了投

资效果系数。

2、投资弹性分析

投资弹性分析的目的是揭示投资增长对经济增长的弹性作用的大小,主要通过弹性系数来进行。投资弹性系数是GDP增长速度与投资需求增长速度之比。投资弹性系数可以分为名义投资弹性系数和实际投资弹性系数,实际投资弹性系数就是剔除价格变动因素后的投资弹性系数。

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既有需求拉动作用,又有供给推动作用。投资的需求拉动作用直接表现在投资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同期数值中,而投资的供给推动作用则有一定的滞后期。因为投资,特别市固定资产投资要形成生产能力需要一定的时间,通常假设时滞为1年,我们就可以计算滞后1年的投资弹性系数。可以用以当期数值计算的投资弹性系数来反映需求的拉动作用,而将用滞后一期或若干期数值计算的投资弹性系数来反映投资的供给作用。由此可以判断投资的需求拉动作用和投资的供给推动作用何者较大。

3、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分析

投资增长带动经济的名义增长可以分解为GDP实际增长和GDP价格水平上升。在分析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时,我们通过计算投资拉动贡献率来进行统计分析。所谓投资拉动贡献率是指一定时期投资需求总量的增加量与当期GDP增量之比,反映投资需求曾量对GDP增量的贡献程度。

(五) 投资周期波动分析 1、投资周期波动理论

(1)西方经济学对投资周期波动的解释

西方经济学的典型观点认为:一是自发投资对国民收入具有乘数作用;反过来,国民收入对于引致投资又具有加速作用。所谓加速作用是指在没有闲置生产能力的条件下,如果国民收入增加,必然会增加消费支出,从而会提高社会有效需求。为了满足新增的有效需求,需要进行新的投资,从而引起资本存量的增加,并且资本存量的增量是国民收入增量的一个正倍数,这就叫做加速原理或简称加速原理。在经济运行中,投资、收入和消费相互影响,相互调节,通过加速数,上升的收入和消费会引致新的投资,通过乘数,投资又使收入进一步增长。假定政府支出为一固定数,则靠经济本身的力量自行调节,就会自发形成投资和经济的周期性波动。据此,政府对经济周期可通过投资量的调节进行反周期的操作和

调控。二是不确定性预期即投资者在决策时,往往受到乐观或悲观情绪的影响,从而影响投资量的大小,形成波动。三是投资决策的时间安排即投资者或厂商在决策时等待或寻找更好的营利机会,投资决策可以被推迟。比如要等待经济的复苏,那么就将与GDP的变化建立紧密的联系,这也是造成投资波动的因素之一。

(2) 我国投资周期波动的形成机制

第一、自然及技术因素的影响。首先,我国农业受自然条件影响很大,自然条件的变化使农业生产在不同年份间呈现自然的波动,而农业的波动必然会带动投资的波动。其次,技术进步本身是周期性的,重大的技术突破可以提供较多的投资机会,但技术的突破总需要一定的技术积累,期间投资机会相对较少。再次,消费需求的变化存在阶段性。消费的主导产品呈现为周期性升级转换的特点。最后,设备更新投资在年度之间也是不均衡的。

第二、体制改革及政策因素的影响。从微观角度看,投资增长反复波动的客观经济原因是缺乏有效的投资需求约束机制。正如科尔内指出的情形一样,在传统的经济体制下,我国投资由财政拨款无偿供给,对企业来说是一种赠品,国家对企业承担无限责任,企业投资不承担经济风险,因此,具有难以满足的投资扩张冲动。改革以后,财政拨款改为银行贷款,当投资盈利时,企业可以享受分成收益,但一旦投资失败,企业却很少承担破产的风险,因而企业变相以银行贷款搞投资,投资需求仍然没有得到有效的自我约束。从宏观方面看,投资增长直接受国家计划及宏观政策的影响。而国家的宏观决策是否科学,主要取决于经济民主制度是否健全。迄今为止,我国的经济民主体制尚存在许多缺陷。在这种情况下,宏观决策在很大程度上要受主要领导者个人风格、偏好及认识能力的影响。领导人头脑冷静,投资增长则比较稳定。否则,如果领导人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政治目标和经济指标,就可能导致投资的大起大落。微观和宏观两方面通常是组合在一起发挥作用的。微观方面的问题是根本性的,但宏观方面的作用亦不可忽视。宏观决策正确,可以对微观的扩张冲动起抑制作用;相反,则会起推波助澜的作用。有时还可能由宏观决策的错误发动自上而下的投资过度扩张。

第三、投资乘数和加速原理的综合作用。在我国的经济条件下,投资乘数和加速原理的作用都是存在的。投资乘数作用固然会短线部门供给不足的阻滞而使其带动收入增长的效应中断。但这种阻滞和中断是在投资扩张到一定的程度后出现的。既然投资乘数和加速原理都还起作用,两者的合力必然推动投资增长和整

个经济的周期性波动。

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尤其是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我国的微观企业制度和宏观投资体制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投资主体多元化、风险约束机制正在逐步建立。但是,预算约束尚未完全硬化,微观投资主体的投资自我抑制功能还没有完全建立。这样,地方、企业仍然存在投资需求的盲目扩张冲动;同时,宏观间接调控体系还很不完善,国家对投资总量的控制不得不借助于行政手段,所以投资的周期性波动依然不可避免。

二、具体实验要求

1、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使学生掌握投资需求分析的基本统计方法。具体内容包括:投资规模的演变、优化投资率和投资规模分析;投资结构变动统计分析;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统计分析。

2、实验要求及学时:要求学生于课堂时间完成相关问题的数据搜集、数据整理和数据分析与解释等一系列工作,并针对所进行的统计分析工作进行讨论。实验时间为6学时。

3、实验环境:使用校园网电子图书馆数据库检索相关文献、搜集统计数据;使用Excel、SPS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数据整理和统计建模。

4、实验内容:投资总量的静态格局分析与动态的趋势分析,投资规模、投资率的变动、投资的产业构成、区域构成、经济类型构成、资金来源构成、固定资产投资的费用构成等投资结构的变动分析,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5、实验步骤:

(1)检索投资需求分析的相关文献。

(2)从校园网电子图书馆的数据库中搜集投资需求的相关数据。

(3)建立统计模型,对我国或广东省的投资规模、最有投资率、投资结构、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以及投资周期波动进行统计分析。

任选一个以上方面进行分析,字数3000字,使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但模型的解释要简明、直接(不需要对策分析

6、实验报告要求: (1)实验目的及要求。

(2)实验环境及相关情况:数据搜集以及统计软件使用情况等。

(3)实验内容及步骤:按照数据搜集、整理、分析等流程记录实验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