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文史资料选辑 - 图文 下载本文

夏,杨叔明约川籍青年党员李国焕(蕴山,峨眉人,曾任过 二十八军某部的团长)到河市坝,协助规划军事,由吴委为 “讨贼联军总司令部”的“高级参谋”。一九三0年四月, 蒋、冯、阎大战爆发,国民党各派系政客、军阀酝酿联合反 蒋。青年党首要和吴佩孚都认为又是“大好机会”。曾琦在 天津总部,派出代表到北平联络阎、冯两部人员,并到太原 见阎锡山,表示青年党可以策动四川各军拥吴反蒋,愿与 阎、冯一致行动。杨叔明、刘泅英等则向四川各军宣传:阎、 冯一致拥吴北上反蒋。吴佩孚本人亦在河市坝招兵买马,委 了三个师长,准备扩充队伍。当时,刘泅英、杨叔明、李国 焕等为吴佩孚一汀出一个方案:除与阎、冯联络外夕还要派人 到上海,北平联络各方的反蒋分子,以扩大声势;并要通过 颜惠庆、顾维钧与北平的各国驻华使节联系,取得外交上的 支援(颜、顾均为接近直系军阀的北洋外交官僚);对刘湘则派人 游说,请其准许假道出川多待各方联系妥当后,即 发出通电夕以调停中原大战为名夕率师东下。吴极为赞同, 即派秘书长陈廷杰去重庆游说刘湘夕派刘洒英赴上海、北平 活动,派杨叔明去南充、遂宁、成都等地联络罗泽洲、李 家饪、田颂尧、邓锡侯等。杨森、刘存厚更早已表示拥吴 出1}f。刘泅英先到上海租界与南北各方的反蒋分子接头, 赓即秘密乘轮北上,到天津向曾琦汇报夕与段棋瑞、曹馄 晤谈。都表示支持,促吴早日行动。刘又到北平,得直系 军人、政客之助,分向各方奔走联络。据闻曾取得英国驻华 公使馆的默契,待吴进驻汉口,英帝国主义愿由汇丰银行 贷吴五百万元夕助吴购械扩军。阎、冯两部负责人则表示愿 与吴联合反蒋,待联军由平汉、津浦两路南下,攻抵长江北 岸时,即通电拥吴收拾南方。五月初夕刘泅英返川复命,吴 佩孚即于五月六日发出“鱼电”,谓:“即日出川,居中调 停”。并去电北平的颜惠庆、顾维钧,要他们代为发出以“孚 威上将军”名义通告驻华各国使、领的通电:“定于中华民 国十九年(一九三0)六月四日由绥定至万县夕候船东下,进 驻汉口,实行劝解”。于是夕吴即命所部整装待发,刘、杨、 李等亦弹冠相庆。六月四日,吴率众离绥定夕拟取道梁山到 万县。但陈廷杰的游说没有收效夕刘湘仍遵从蒋介石的命 令,出兵拦截。六月五日,吴众行至绥、梁交界处的凉风娅, 刘湘部王陵基师许绍宗旅某团严阵以待,不准前进。吴乃折 回麻柳场暂住,电促陈廷杰再向刘湘劝说假道。还是没有结 果。是年七月,吴率众退往宣汉。九月,成都方面的刘(文 辉)邓(锡侯)田(颂尧)三军长发出反蒋的“鱼电”。杨 叔明即代表吴佩孚在四川将领中再作奔走夕经绥定、广安、 遂宁、三台等地到成都,与刘存厚、杨森、李家钮、田颂 尧、邓锡侯、刘文辉等商定,川军各路会师宜(昌)汉(口), 如刘湘不准假道,便合力以武力解决。各军密谋未行,国内 局势变化:九月十八H }张学良发出“巧电”,东北军开进 关内夕阎、冯军后方遭受威胁,反蒋战事急转直一I- 3十月, 阎、冯垮台。吴佩孚的出兵计划,青年党的政治阴谋夕又一 次失败了。经此几度失败,在吴“行辕”巾的青年党人,曾 会商今后策略,大家都认为东下己无可能,只有等候时机, 往西北发展。 吴佩孚流寓四川与青年党及各方军阀相勾结,蒋介石认 为是一隐患,自不愿听其发展下去。蒋、冯、阎大战后,蒋介石 的统治暂时稳定。一九三一年春,蒋介石就想诱吴离川,电 请吴到南京会晤,共商国是。时,刘存厚之弟刘邦俊极力主 张乃兄投靠“中央”,接受蒋介石委给的“国民革命军第二 十三军军长”的职位,劝刘存厚勿再掩护吴佩孚。吴居宣汉 即不自安,与刘泅英商量动「匀。吴、刘均认为去一南京恐遭蒋 介石软禁夕不能去,但又不能明自拒绝。便回电蒋介石夕言 拟先到成都,漫游青城、峨眉后,即沿江东一F赴京。实则, 是借此到成都与邓锡侯、田颂尧}香谈,要邓、田支持吴到陕、 甘两省去招抚北洋旧部,徐图再起;或者北上到平、津去依 附于学忠(东北军将领9吴佩孚的旧部)。五月中旬,吴佩 孚率众离宣汉,过绥定,到广安,经南充,至遂宁,分别与 刘存厚、杨森、李家饪等话别,杨、李均表示“拥吴到底”, 托刘泅英全权代表。一七月十六日,吴佩孚到成都。杨叔 明已先一步回成都代吴与各方联络。杨介绍青年党员张伯 伦、罗幼虞两人任吴“行辕”的“顾间”夕以便协助刘泅英 随吴去西北活动。杨曾在其前卫街“宫保府”①私宅宴请吴 佩孚夕藉与青年党四川首要分子会谈。那天除吴佩孚一是主客 外,同座的陪客有:青年党四川省党部主席何鲁之(成都大学 史学系主任),省党部委员易维精(杨森的驻蓉代表)及刘 泅英、张伯伦、罗幼虞、谢无沂(青年党二级党员)等。席 间夕杨叔明以吴将去西北谋发展,大谈其曾祖杨遇春任陕、甘 总督时的“功绩”,并将满清皇帝“御赐”其曾祖的袍服、 佩刀、玉器等捧出来请吴“鉴赏”。吴一时高兴,将袍服穿 上,吴身材高大,但袍长仍及地夕不能开步,吴不胜叹服, 谓“忠武公。雄伟之姿,非佩孚所能及”!当天商定:由易 维精一协助杨叔明在四川代吴联络各方;增派张伯伦、罗幼虞 两人为青年党的代表,佐刘泅英“赞襄机要”夕随吴出川。 吴佩孚留蓉十日,曾与邓锡侯、田颂尧密一商去陕、甘的路 线。田惧蒋介石责问,不愿吴取道川陕大路(因川陕路沿线 各县均为田的廿九军防区),邓表示愿掩护吴从廿八军防区 的坟川、茂县、松潘以去甘南。一七月廿六比刘泅英、张伯 伦、罗幼虞等随同吴佩孚率其家眷、随员、卫队离蓉,到灌 县小住,八月八日,即由灌县境内取道汉川、茂县、松潘入 甘肃省境。沿途留连,九月始到文县。九月廿三日在文县接 邓锡侯电告东北发生“九一八”事变。刘泅英等认为有机可 乘,主张吴利用人民反日情绪,通电各方夕“愿重统旧部, 北上抗日”。吴、刘等商定先到兰州活动。时甘肃发生“雷 马事变”;原冯玉祥部师长雷中田将甘肃省政府主席马鸿宾 拘留,雷自任甘肃全省保安总司令。刘洒英建议由吴出面调 解雷、马纠纷,取得双方的好感夕再拉拢新疆的金树仁、青 海的马麟、宁夏的马鸿透夕加上四川的邓锡侯、杨森等联合 拥吴出任“川甘宁青新五省联军总司令”。十一月四日,吴 率众到兰州,雷中田盛大欢迎。吴竭力调解雷、马双方冲 突,劝雷将马鸿宾释出。刘泅英即乘机与青海、宁夏、新疆 三省军阀在兰州的代表协商,拥吴任“五省联军总司令”, 于十一月十五日以五省将领名义(刘代邓锡侯、杨森签名) 发出“寒电”:“吴上将军韬晦蜀中,于兹数载夕谢安未 老,人仰东山。侧其前戍辽东,适逢日俄战事发生,满州形 势夕日本军情,观察无遗。仰祈中央敦请出山夕主持对外军 事”。此电发出后,青海的马麟和一甘肃的马鸿宾又打电否 认。近在陕西的杨虎城,更不愿吴佩孚在材一肃招兵买马夕威 胁他的后方,遂派孙蔚如领兵入甘。吴、刘等在兰州活动一 月,“五省联帅”没有当成,孙蔚如军即进迫兰州,十二月 初,吴、刘等仓皇逃往宁夏。 刘泅英随吴佩孚在甘肃活动时夕曾琦在天津一也就近参与 \北洋派大同盟”的阴谋,以相配合。“九一八”事变后, 北洋派的旧军人夕认为这是反蒋的好机会,在济南集会,商 量由北方军人联台·拥戴段棋瑞、吴佩孚合作反蒋,阎锡山、 韩复渠积极支持。曾琦曾派赵毓松参加这一会议,表示青年 党全力支持夕负责搞反蒋的民众运动以为声援。会议决定推 段组织政府,主持对日交涉(当时段祺瑞与日本人土肥原已 有勾结);推吴任“北方抗日联军总司令”夕阎、冯二人为 “副司令”;以抗日为号召来进行反蒋。会后,阎、韩即电 吴佩孚,促其到大同就职。吴得电后夕至为高兴;刘泅英等 又一次弹冠相庆。一九三二年二月初,吴率众到大同宣布就 职,并通电拥段组织政府夕电阎来大同相晤。“北洋派大同 盟”的活动夕蒋介石侦知后即进行分化。一九三二年一月, 蒋介石、汪精卫合作夕蒋通过汪的关系夕拉拢阎锡山夕二月 二十日任阎为太原绥靖主任,管辖山西、绥远。吴到大同就 职,阎对之即不理睬。日本人又转而利用溥仪,对段祺瑞不 再感兴趣。“北洋派大同盟”在内外冷落的情势下,就完全 破灭。吴佩孚在大同进退失据,刘泅英等亦无计可施。幸得 张学良、于学忠将他们迎往北平夕每月给以生活费四千元。 吴仍在北平什锦花园设“大帅行辕”,“八大处”照旧。张 学良对吴是表而尊敬,暗中防备甚严。刘泅英、张伯伦、罗 幼虞等见吴在北平已做.不出什么文章,而随吴长途跋涉之 后,经济拮据,衣履敝旧夕生活相当狼狈.。乃到天津青年 党总部向曾琦汇报经过夕取得曾的同意,各自离吴南下,另 谋出路。 4 5

图书名称 四川文史资料(第十二辑) 所在页码 1 文史资料内容元数据

序元号 数据逻辑名称 1 2 3 题记四川丝业公司 名 作四川省志工矿志编样组 李格 者 正 四川丝业公司(简称丝公司或丝业公司)是四川最典型的 文 官僚垄断企业。它垄断了四川的蚕种钊造、蚕茧收购与生丝. 产销夕并逐渐将垄断范围扩大到织绸和绢坊生产。由于丝公 司控制与排斥了民族缥丝工业,对缫丝工人一与蚕农进行了残 酷的剥削,从而严重地阻碍了全省蚕丝业的恢复与发展。本 文根据档案资料、历史文献及个别采访材料,对四川官僚阻 碍蚕丝生产发展史实;对工农遭受的残酷剥削与迫害,工人 的反剥削、反迫害斗争史实;对四大家族对丝公司的窥视, 控制,官僚资水内部争夺史实等等,扼要作一记录,为历史 工作者与近代经济研究者提供一些史料。 一、成立经过 刘湘军阀系统的官僚资本家刘航深等,_为了掠夺和控制 四川生丝业夕1933年成立川丝整理委员会‘简称川丝整理 会),将十一家民办缥丝厂联合、合并组成大华生丝公司(简 称大华公司),藉以作为控制四川丝业的机构。大华公司失 败,又以地方当局名义,藉口所谓债务关系夕接收大华公司 资产。只因社会舆论与大华公司各厂反对,不手诊不暂时放弃。 1935年刘湘任四川省政府主席,刘航深等认一为机会己到,在 建设经费项下拨出20万银元夕作为“救济”川丝费用。内中 以12万元补助丝商缥丝(这笔款实际上是落了空的);以2 万元补助改良蚕种;以6万元作为官股。另招商股6万元, 合组一个丝厂,缥制改良丝。这个厂,就是1936年成立的官 商合办“生丝贸易公司”(简称生丝公司),也就是丝业公 司的前身。 元数据物理名称 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