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研究课题材料全集 下载本文

堂提问设计的恰当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高及创新意识的培养。一个经过精心设计,恰当而富有吸引力的问题,往往能拨动学生的思维之弦,奏出一曲耐人寻味,甚至波澜起伏的动人之曲。所以我们希望通过教师数学课堂提问方法以及策略的研究提高教师的提问艺术。

4、小学生提问能力培养的研究。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要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在自主探索中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需要教师在数学教学中鼓励学生积极思维,学会提出疑问,充分体现“让学生自主探索,成为学习主人”这一新课标的理念。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虽然教师也提出问题,但学生总是被动接受思考。反之,如果让学生也有机会成为“问”的主体,那么,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学习积极性将大大激发。所以我们 将对小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作更进一步的研究。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中国传统的“启发式”教育理论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告诫他的学生的一句话,道出了他所主张的“学思结合”教学思想。怎样使“学”的过程成为“思”的过程?这便又是孔子“启发诱导”的教学思想。学习离不开启发诱导,相机提问。因此,提问在课堂教学诸多因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课堂教学论

课堂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对学生掌握创造方法具有决定作用。课堂教学论中指出设计课堂提问必须以认识论为基础,以

17

《数学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知识体系为依据,针对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思维的关键点上提出问题。

3、“问题”的心理学分析

有效性问题有助于摆脱思维的滞涩和定势,促使思维从“前反省状态”进入“后反省状态”,有效性问题的解决能带来“顶峰”的体验,从而激励再发现和再创新,有效性问题有时深藏在潜意识或下意识中,“顿悟”由此而生。

四、课题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在班级教学的动态环境中、实践中具体研究如何转变学习方式;

(2)文献研究法:对国内外有关学习方式转变的文献进行学习和探讨,以促进课题在我校的深入发展;

(3)案例研究法:对教学中转变学习方式而取得成功和失败的相关案例予以研究和探索,从而建立富有实效的开放性、探究性、综合性的学习方式;

五、课题研究步骤

本课题研究按三个阶段逐步展开。

1、准备阶段(20XX年6月~20XX年8月) 主要工作:

(1)申报课题,确定实验班,制定课题方案及实施计划。 (2)查看搜索相关文献资料,把握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3)调查教师课堂提问现状及分析(前测)。 2、实施阶段(20XX年9月~20XX年1月) 主要工作:

(1)按实施计划进行实验。

18

(2)理论学习,参加学校 会议。

(3)参加学校课题研讨会,进行教学设计,教学案例,教学论文比赛。

3、总结阶段(20XX年2月~20XX年3月) 主要工作

(1)调查教师课堂提问现状及分析(后测)。 (2)撰写研究报告 。

(3)完成课题实验,完成各项成果资料工作,做好课题研究的结题和成果论证工作。

六、完成本课题研究的条件合保障

1、我在进行这项研究之前,曾大量阅读和学习相关书目,指导过本校老师的课题研究工作,被 教研室聘为兼职教研员,对课题研究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因此,我有能力承担该课题的研究。

2、我从参加工作以来一直承担数学科目的教学,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完整的科学文化知识,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精湛的教育教学业务能力以及健全的生理心理素质,教科研意识强烈,有敬业精神。另外,还拥有一批教学经验丰富,教学观念新颖。

3、本课题理论框架论证较为充分,研究设计较为严谨,这是我们研究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和保证。参与课题的老师对自己的课堂将进行录音、分析,逐步建立资料库,拟对数学课堂中的提问环节进行具体研究,以便于找出现有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努力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改进,提高课堂效益。

19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研究准备

阶段月活动安排

20XX年6月上旬:

了解小学生数学课堂有关提问和教室启发学生方面的现状,收集资料,做好市级微型课题的选题申报工作。

20XX年6月下旬:

理论学习,查阅相关资料,学习相关理论知识,为以后的研究打基础。

20XX年7月上旬:

按照文件要求开通新浪博客后,上传评审书并查阅相关信息,为制定微型课题研究方案和开题报告做准备。

20XX年7月下旬:

撰写微型课题研究方案和开题报告并上传。

20XX年8月:

理论学习,撰写心得体会,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