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水系总介绍 下载本文

杭州市河流纵横,湖荡密布,平原地区水网密度约达每平方公里10公里。水资源量和水力资源丰富,具有航运、发电、灌溉、排水、旅游、淡水养殖、工业生产和生活用水之利,对杭州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第 一节 水 系

杭州市主要河流有钱塘江、东苕溪、京杭运河等,它们分属于钱塘江、太湖两大水系。 一、钱塘江水系 (一)钱塘江干流

钱塘江(旧称浙江)为浙江省最大河流,是中国的名川之一 。钱塘江发源于安徽省休宁县西南、皖赣两省交界的怀玉山的主峰六股尖(海拔1629.8米)的东坡(一说钱塘江源出浙、皖、赣边境的莲花尖),开始形成水流 的标高为海拔1350米。源头为冯村河,河水由西南向东北流动,沿率水、新安江、桐江、富春江、钱塘江,在河口(海盐澉浦长山东南嘴与慈溪西三闸的连线处)注入杭州湾,全长605公里。钱塘江流域面积48887平方公里,其中浙江省境内的占42265平方公里,分布于杭州、衢州、金华、绍兴、丽水等市(地区),共计26个县(市)。钱塘江流经杭州市的淳安、建德、桐庐、富阳、萧山、余杭6县及杭州市区,在市内的流域面积约13227平方公里,约占全市总面积的80%,其水域面积约占全市水域面积的84%。

钱塘江干流在杭州市境内,建德梅城以上泛称新安江,自梅城以下,分别称为桐江、富春江、钱塘江。

1.新安江。其上游为安徽省境内的率水,至歙县始称新安江。新安江由街口镇流入浙江省淳安境内,至建德梅城与兰江汇合后连接桐江。新安江旧名徽港、青溪、歙港,流域面积为11047平方公里,主流长365公里,其中在杭州市内的流域面积为5718平方公里,河段长128公里。

2.桐江。上起梅城,下至桐庐镇,连接富春江,河段长36公里。其中梅城以下乌石滩至桐庐南泷口称七里泷,这里原先江面狭窄,两岸峻峭,水深流急。1968年在七里泷峡谷口建成富春江水电站水库,正常高水位23米,相应库容4.4亿立方米,水域面积56平方公里。水库蓄水后七里泷江宽流缓,桐江部分河道也成了富春江水库库区。

3.富春江。上起桐庐镇,接桐江,下经富阳城关,至萧山闻堰附近,纳浦阳江,连接钱塘江。河段长68公里。富春江是条感潮河流,富春江水电站大坝以下河段受潮汐影响。它在桐庐和富阳境内宽度分别为350~800米、400~900米,因河宽水缓,河底砂砾不断淤积,多漫滩和江心洲。

4.钱塘江。为闻堰以下的河段,水流经过杭州市区至澉浦注入杭州湾,河长128公里,其中杭州市境内长74公里。河口呈巨大的喇叭形,杭州湾口南北两岸相距约100公里,至钱塘江口缩小到20公 里,再上至海宁盐官,仅为2.5公里。河床纵剖面有庞大的沙坎隆起,从乍浦起 以1.5/10000的坡度向上抬起,到仓前附近达到顶点,再以0.6/10000的倒

坡伸展到闻堰。此河段受江面束窄、河床隆起的影响,潮波破裂汹涌,形成天下奇观“钱塘江潮”。钱塘江江道多变,民国时,其宽度钱江大桥处1.2公里,西兴码头2.05公里,七堡3.5公里,盐官11公里。1968~1985年两岸围垦滩涂,缩狭江道,其宽度在钱江大桥1.0公里,西兴码头1.5公里,七堡1.5公里,仓前1.7公里,盐官2.5公里,八堡8公里,使杭州至盐官段江道基本稳定。因河口河床沙坎较高,小潮汛时300吨级以上船需要候潮方能出海。北岸经三堡船闸(300吨级),可沟通大运河;经七堡船闸,可沟通上塘河。 (二)钱塘江支流

1.武强溪。源于安徽休宁县璜尖。流经淳安余家、中洲、汾口,注入新安江水库。流域面积420平方公里,其中在淳安的面积221平方公里,主流长41公里,水位落差642米,平均坡降16.4‰,属山溪性河流。

2 .枫林港。源于淳安、衢县、常山、开化四县交界的千里岗主峰磨心尖,由白马溪、铜山溪两支溪流汇合而成。枫林港流经大墅镇后,注入新安江水库。流域面积292平方公里,主流长48公里,落差742米,属山溪性河流。

3.进贤溪。又名东源港,源于淳安大岭塔,它由富强溪(瑶山溪)和梅川(秋源溪)在临岐大桥以上地段汇合,后注入新安江水库。临岐大桥以上的流域面积39 7平方公里,其中富强溪流域面积203平方公里,主流长49公里;梅川流域面积194平方公里,主流长36.6公里。

4.云源港。源于淳 安严家乡与安徽歙县交界的搁船尖,水流

向南,经过严家、王阜、郑中等乡,在宋 村乡注入新安江水库。流域面积249平方公里,主流长61公里,落差742米。 5.寿昌溪。源于建德长林乡大坑源村,水流经过上马、大同与劳村溪汇合,至航头乡颜公桥纳小江溪、乌龙溪,至寿昌镇宋公桥有童家溪汇入,至黄泥墩与甘溪合并后于罗桐埠注入新安江。流域面积691平方公里,主流长64公里,流域植被复盖较差、水土流失严重,洪水期江水黄浊。

6.兰江。为钱塘江最大支流(一说衢江、兰江为钱塘江干流)。源于安徽省休宁县青芝埭尖的北坡,上源称马金溪,下接常山港,与江山港汇合后称衢江,沿途接纳乌溪江、芝溪、灵山港等溪流,至兰溪与金华江汇合后称兰江,自南向北流,至建德三河乡入杭州市境,经麻车、大洋、洋尾、南峰,在梅城与新安江汇合。兰江流域面积19350平方公里,主流长300公里,其中在建德的流域面积419平方公里,河段长23.5公里。 7.分水江。从临安紫水乡紫溪村上溯有昌化溪、天目溪两支源流。昌化溪为主源,发源于安徽绩溪县荆州之西饭蒸尖,海拔1349米,在新桥乡西舍坞之西流入临安境内,经过新桥、呼日、鱼跳、到龙岗接纳颊口来水,再经过昌化、河桥等乡(镇),到紫溪汇合天目溪(浮溪)。主流长72公里,流域面积1430平方公里,其中在临安境内面积1376平方公里。天目溪发源西天目山,流经绍鲁、於潜、堰口、塔山、紫水等乡镇,主流长57公里,流域面积788平方公里。昌化溪与天目溪汇合后的河段称之为分水江。分水江在印渚乡贺州村进入桐庐境内,经过分水、横村等地,沿途接纳后溪、前溪等支流来水,至桐庐镇

入富春江。分水江干流长165公里,流域面积3430平方公里。河道曲折、滩多流急、水位暴涨暴落,具有山溪性河流的特点,水力资源丰富。分水江一度为桐庐镇、分水、於潜、昌化水路运输要道,由于水土流失严重,特别是1969年7月5日特大洪水后,河床抬高,除桐庐镇至横村尚通舟楫之外,其余河段已不能通航。

8.渌渚江。发源于临安皇天坪。上游称葛溪,水流经万市桥、三溪口,至岩石岭折向东南;流经胥口,至元村纳湘溪,至新登镇双江口,与松溪汇合,最后至新浦乡港东村注入富春江。主流长51公里,流域面积745平方公里。1978年在葛溪中游建成岩石岭水库(集水面积329平方公里),总库容4520万立方米,正常库容2133万立方米。

9.壶源江。发源于浦江县天岭岩北麓,在瓦檐山东边流入桐庐新合乡后曲折北流、经引坑、高峰、坑口至雅坊,进入诸暨县境内,尔后又流入富阳境内,经场口、在青江口注入富春江。主流长83公里,流域面积848平方公里,其中在杭州市境内河长39公里,流域面积293平方公里。沿途多低山丘陵,河道滩多流急,属山溪性河流。

10.浦阳江。发源于浦江县西部花桥乡天岭岩南麓,流经浦江、诸暨等地,至金浦桥进入萧山境内,再经过尖山、临浦、义桥,直至闻堰小砾山附近注入富春江。主流长151公里,流域面积3431平方公里,其中在萧山境内的河流长度32.5公里,流域面积351.7平方公里。沿途接纳大陈江、开化江、五泄江、枫桥江、凰桐江、永兴河等支流来水,下游河道受潮汐影

响。河面宽120~200米,水深2.5~5米,常年水位5.5~6 米,可通小型客轮。浦阳江下游(在萧山境内)右岸建有临浦峙山闸、新坝闸、茅山闸,以流量40立方米每秒把江水引入萧绍平原河网,船只也可通过峙山闸进入绍兴地区。 (三)新安江水库

新安江水库位于钱塘江上游新安江主流上,是为建设新安江发电站而造成的大型水库,也是杭州市面积最大的水体。 建库前,新安江从安徽屯溪方向进入淳安盆地,与东来的东溪港、进贤溪及南来的遂安港会合,至港口,出铜官峡。在铜官峡上游,新安江曲折奔流于群山之间,由于河床坡降很大,江水落差节节增加,从屯溪到铜官峡200公里之间,天然落差达100米。

库区构造线呈北东向,有马金复背斜轴线、印渚埠——开化等断裂通过,山脊线与区域构造线方向一致。库区地貌多为侵蚀剥蚀低山丘陵、喀斯特丘陵,少部分为河谷平原。库底与库床绝大部分为古生界致密不透水岩层,少部分为半致密或粘结的不透水与微透水岩层,局部有不透水的岩浆岩侵入体,它们的出露标高均大于设计回水标高。库区水土保持良好,历年平均含沙量仅0.248公斤/立方米,冲积和淤积都不严重。具备比较好的水文和工程地质条件。

水库大坝坝址铜官峡。铜官峡全长800米,两岸标高海拔各300米, 峡谷河床标高海拔20~22米,下部陡峻,坡角30°~40°,峡谷枯水期宽 约180米。左岸岩性为唐家坞石英砂岩(S3t ),右岸为西湖组石英砂岩(D3x),河床大部分为

唐家坞砂岩,抗压强度可达150×106 牛顿/米2,摩擦系数0.60,河底无风化层,河床也无多大的断裂破裂带。坝址基础稳固。

水库大坝设计高度105米(海拔115米),于1957年破土动工,1959年9月水库建成开始蓄水。水库面积为580平方公里,总库容216.26亿立方米,有效库容102.66亿立方米。在正常高水位海拔108米时(黄海),库容178.4亿立方米。控制的流域面积约10442平方公里 。 (四)萧绍平原河网

萧绍平原河网位于钱塘江右岸,河网水量靠钱塘江补给,主要河流和湖泊有萧绍运河、西小江、南门江、湘湖、白马湖等。 1.萧绍运河。又称浙东运河、杭甬运河。该河西起萧山西兴镇,流经城北、城厢、裘江、城东、螺山、衙前等7个乡(镇),然后进入绍兴境内,经钱清、柯桥、绍兴市区,抵达曹娥江,全长78.5公里,其中萧山境内21.6公里,河宽30米,萧山站常年水位5.73米 ,最高水位6.96米(1962年9月6日),一般水深1.5~2.0米,萧绍运河与湘湖、西小江、小砾山输水河道相连,北与北塘河交接。钱塘江有船闸沟通萧绍运河,杭绍之间可通40吨级船只。

2.西小江。原为浦阳江古道,自临浦麻溪坝起,流经通济、所前、来苏、裘江、新塘、衙前等乡(镇)后,进入绍兴境内,至钱清,汇合萧绍运河,全长72.26公里,其中在萧山境内长33公里。西小江白鹿塘以上段宽30米 ,白鹿塘到钱清段宽60~80米。

3.南门江。起自萧山城厢镇苏家潭,经小南门与西河相连,往西南至白鹿塘与西小江汇合,流域面积160平方公里,长度9.5公里。南门江分两支:一支由白鹿塘延伸到临浦西北,出峙山闸沟通浦阳江;另一支至义桥新坝闸通浦阳江。南门江白鹿塘至临浦段宽30米,其余江面宽60米左右。

4.湘湖 。宋政和二年(1112),萧山县令杨时废低田,开湘湖,灌九乡农田14万亩 。湘湖建成后,屡屡发生废湖(复田)与保湖之争。1985年湘湖水域面积仅存1406亩,基本上成为从闻堰东汪村至城厢镇西及东汪村至石岩村的两条面宽30~50米的河道,一般水深2~2.5米,正常蓄水量242万立方米。

5.白马湖。位于越王城山之西北,与湘湖一山之隔,分东、西两湖,水面积1720亩,其中东湖720亩,西湖1000亩,白马湖水深1~3米,最大蓄水量300万立方米,正常蓄水量140万立方米。 二、太湖水系

主要河流为东苕溪、京杭运河,水流汇向太湖,最后纳入长江。 (一)东苕溪

位于杭州市西北部,早时沿岸多生芦苇,入秋芦花飞扬,故以“ 苕”名,其下游地处杭嘉湖平原。干流长143公里,其中在杭州市境内96公里 。流域面积(湖州以上)2267平方公里,流域内山地丘陵占83.4%。 东苕溪上游由南、中、北苕溪组成。

1.南苕溪。为东苕溪主源,发源于天目山南麓临安临目马尖

岗,自西向东流,经横溪、临安镇、青山、余杭镇等地后折向北去到瓶窑,在瓶窑附近接纳中苕溪、北苕溪之水,汇成东苕溪。南苕溪主流长76公里,流域面积1420平方公里。 2.中苕溪。发源于临安石门乡与安吉县交界之青草湾岗,流经石门、高虹、横畈、长乐等乡镇,到瓶窑上游下木桥附近流入东苕溪,主流长50公里,流域面积247平方公里。 3.北苕溪。发源于安吉县山川乡石门山,经双溪、潘板、北湖、到瓶窑龙舌嘴流入东苕溪,主流长45公里,流域面积328平方公里。

东苕溪从瓶窑起 ,经过安溪、獐山,到德清连接导流港,北上湖州,与西苕溪汇合后注入太湖。东苕溪上游各河流均属山溪性河流,源短流急,一遇暴雨,洪水翻腾而下;而中游河床狭窄,当南、中、北苕溪洪水骤至,容易溃堤成灾;下游河道坡降较小,又受太湖洪水顶托,泄水不畅,有时逼东苕溪洪水侵入杭嘉湖东部平原,使平原有洪涝之虞。早在东汉和唐代,余杭、瓶窑曾建有南湖和北湖两个滞洪区。1964年东苕溪上游建成青山水库,总库容2.15亿立方米,正常库容3850万立方米,使水流得到有效调控。余杭镇石门桥至德清河段右岸建有西险大塘,是保护杭州市区的防洪屏障。沿塘建有余杭、化湾、安溪、奉口等闸门和上牵埠船闸,与运河水系相连。1959年兴建东苕溪导流港工程,洪水期东苕溪来水经导流港及德清等水闸分别泄入太湖和杭嘉湖平原;枯水期,通过导流港倒引太湖之水,水流可上溯到东苕溪上游瓶窑以上。 (二)京杭运河

又称大运河,北起北京,南达杭州,纵贯北京、天津两市和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河流。京杭运河镇江至杭州段称江南运河,在杭州市内流域面积726.6平方公里,主要接受余杭泰山、石鸽、闲林及杭州城郊部分径流,经水网调节后,通过运河干线,分别注入太湖和黄浦江,还通过海盐长山闸往南,排入杭州湾。枯水时,水源由太湖补给。 1.京杭运河干流

京杭运河南端原起自艮山门,京杭运河和钱塘江沟通后,起点为三堡船闸,经艮山门、中山北路桥、江涨桥、大关桥、拱宸桥、义桥、武林头 至塘栖,由杭申甲线、杭申乙线出境。 杭申甲线。由塘栖向东经博陆镇东边出余杭县境,再经过桐乡县崇福、嘉兴市向东北流入江苏省吴江县,在杭州市境内长度49.21 公里。杭申甲线为运河古道,通航能力为拖带船10×60吨级。

杭申乙线。由塘栖向北经邵家村进入德清县,通往上海及长江沿岸各城市。杭申乙线在杭州市境内长度39.78公里,河道宽60~70米,通航高水位4.25米,低水位2.40米,通航能力为拖带船10×100吨级。 2.京杭运河支流

京杭运河干流以西的支流主要有沿山河、余杭塘河、西塘河、良渚港、中塘河、东塘河、郁宅港、獐山港等。

京杭运河干流以东的支流主要有中华桥港、鸭栏港、横泾港、康桥新河、新河(杭钢进水河)、瓜山桥港、登云桥港等。

(三)西湖

杭州西湖风景优美闻名于世。二十世纪初以来有许多专家、学者研究过西湖的成因问题。

西湖湖盆的由来,有两种说法:①西湖处在杭州复向斜轴部北东倾伏端的丁家山组砂页岩分布区,湖盆原是砂页岩被剥蚀后留下的长条状构造盆地,后因黄尖组熔结凝灰岩的填充,盆底显得浅平。②西湖底部基岩大部分岩性与宝石山——葛岭的一致,原始湖盆实则是以六公园为中心的破火山口发展起来的陷落盆地。西湖何以积水成为湖泊,先后有多种认识,二十年代竺可桢以为西湖原属礁湖,但“西湖若无人工浚掘,一定受天然淘汰”。章鸿钊以为,西湖成因一为潮力所向、积成湖堤,二为水位变迁,维持湖命,西湖始于汉代,当时湖面的涨落,受潮汐控制。到五十年代,有一种观点认为,西湖所在地原为海湾,海水可直拍灵隐诸山,而其南北各有一海岬,南边为吴山、紫阳山、北边为宝石山,两海岬前端在沿岸流作用下产生湾口沙洲,两个沙洲延伸、交接,其内侧形成与大海隔绝的潟湖,即为原始的西湖,现在的杭州城区就是当时的湾口沙洲。到八十年代又有一种观点认为,西湖前身并不是一个典型的潟湖,根据钻孔资料这个湾口沙洲并不存在,而是钱塘江挟带泥沙先在今市区鼓楼至浙江省体育馆一线形成边滩,进而形成潮间浅滩、潮上带,最后形成排水洼地,西湖才有天然湖泊的雏形,后经历代疏浚和治理,转变为人工湖。 西湖南北长3.3公里,东西宽2.8公里,周长15公里,面积6.03平方公里。 除去湖中小岛、长堤、孤丘,水面积约5.66平方公里。西湖平均水深约1.55米,最深处2.80米,

控制常水位7.15米黄海,相应蓄水量923万立方米。湖水可经圣塘闸(最大泄流量20立方米/秒),排向古新河,至左家桥流入京杭运河。西湖流域面积27.25平方公里,由金沙涧(长6公里,流域面积8.8平方公里)、龙泓涧(长3.4公里,流域面积4.5平方公里)、长桥溪以及环湖零星低丘的来水补给。西湖引水工程建成后,由钱塘江边闸口泵站通过管渠穿越玉皇山、九曜山的输水隧道(全长3137米),可每日输送30万吨钱塘江水量补给西湖。 (四)杭州市区河道

古代杭州城内河道众多,纵横交错。由于历史久远及人为因素,市区河道变迁甚大,原来的市河、茅山河、里横河等今已湮废,浣纱河、横河等河道在1969~1970年间被改建为防空坑道。

现存的市区主要河道有中河、东河、贴沙河、古新河等。 中河。南北纵贯杭州城区中部,唐代称沙河,宋代称盐桥河,清代始称中河。河道开凿于唐代。南宋时盐桥河南起碧波亭,经州桥、通江桥,与保安水门里横河汇合,过望仙桥北上,至梅家桥出天宗水门。民国17年(1928)《杭州市水道沟渠调查表》载:中河自凤山门外之四驾桥到武林门外之清河闸,河长7715米,宽8~13米,南接龙山河,水流方向由南向北汇入上塘河。经八十年代大规模治理,中河南起凤山桥,北至新横河桥,全长6400米,河宽8~10米,河水经艮山门流入京杭运河。

龙山河。原是中河通钱塘江的水道。始凿于吴越钱鏐时,宋代,

龙山河由西向东北流经南大通桥、小桥、南星桥,由南水门入城。清代末期,龙山河起自兴家桥,至大通桥外的闸口,水流由北向南,接纳凤凰山之水后,经龙山闸注入钱塘江,河流长度4450米,宽度7.1~12.4米。龙山河现南起闸口,北至凤山门,连接中河,全长4400米,与钱塘江已不相通,水源来自闸口发电厂的冷却水。

东河。在杭州城区东部,宋代称菜市河,明代称东运河,清代以后称东河,又称上河。河道在唐代由人工开凿。南宋菜市河起自新门外,北经章家桥、菜市桥、坝子水门流入泛洋湖,再往北,在德胜桥与京杭运河合流,建造德寿宫时,填没其南端,今地“断河头”因此得名。菜市河自断河头至坝子水门的外城河,全长4092米,宽3.8~32.7米,两岸均为石砌。东河经不断整治后,南起断河头,北到滚水坝与京杭运河连通,全长达4135米,河宽8~30米。

贴沙河。在杭州城区东界,唐咸通二年(861年)开凿。南宋时分称里沙河、外沙河、后沙河。贴沙河原南起三廊庙跨浦桥,北至艮山门外会安坝,水流引自钱塘江,河流全长约7公里。明清两代,贴沙河仍通钱塘江。贴沙河现南起中贴闸(有暗渠与中河连通),北至艮山门拦断,全长约6100米,水面宽25~70米,成为清泰门自来水厂的输水河道和蓄淡水库。

古新河。古新河是西湖排水的主要河道,自西湖东北圣塘闸起,向北穿越环城西路、体育场路西段和环城北路西段,与湖墅南路平行而流,至左家桥折向东去注入京杭运河,全长3800米(旧时圣塘闸至混堂桥河段称桃花港或西城河)。

上塘河。在杭州市区东北,河道开凿于隋代。自施家桥向东北流动,因地势较高,地面高程3.7~4.6米,故自成水系。近海塘一带地面高程达7. 0~7.5米。河宽20~50米,正常水位2.69米,高于运河水位1.5米左右。上塘河干流过丁桥乡洞口进入余杭境内,至双林乡施家堰进入海宁境内,直到盐官镇为止。全长48.3公里,其中杭州市区段17.3公里,余杭境内11.4公里,海宁境内19.6公里。主要支流有备塘河、新开河、笕桥港、机场港、乔司港、赭山港、和睦港等。上塘河经和睦港,过七堡船闸与钱塘江沟通;经乔司港过外乔司船闸与下沙的月牙河沟通;经双林船闸与运河地区的禾丰港沟通;在善贤坝用升船机可使15吨以下船只进入运河地区。

备塘河。宋代称蔡官人塘河,是上塘河一条重要支流。南起头桥,过打铁关,穿绍兴路,经姚店铁路桥,向东北流去,经笕桥镇、丁桥镇,后进入余杭境内。市区段长约11.5公里,河宽14~16米。

新开河。位于贴沙河之东,南起双羊闸,向东北流至定海西闸,长度4372米,河宽8~10米。在定海西闸,新开河有一条东南流向的支流(农灌渠),到江干翻水站进入钱塘江。新开河主流过定海西闸后继续向东北流动,在三堡以倒虹吸方式越过京杭运河,进入农灌河网。

沿山河。又称西溪,也称留下溪,发源于余杭境内板照山北麓,由七支溪水汇合,沿留下镇、天目山路到松木场八字桥、西溪河下、连通京杭运河,全长35公里,市区河段长约17.5公里。 余杭塘河。西起余杭镇(水流来自南苕溪),经仓前、庆丰桥,

至康家桥入大运河。全长24公里,其中市区段约3公里 ,河宽40米,能通行40~60吨级船只。

西塘河。宋代称奉口河、宦塘河。自余杭奉口陡门起,经上牵埠、宦塘、勾庄,进入市区金家渡,再过祥符桥,到北新桥(大关桥),注入京杭运河。全长18公里,河宽30~60米。 杭州市区的河道还有:

九溪十八涧。由南往北流入钱塘江,长约5公里,宽5米,成丫字形。九溪,指源于翁家山杨梅岭相家坞的“丫”字形东支溪流;十八涧 ,指“丫”字形西支溪流,源于龙井村西面的漏斗状洼地。九溪与十八涧在“溪中溪”汇合。

新横河。东西向,东以新横河桥与东河交接,西以田家桥与中河相连,全长0.75公里。

胜利河。在上塘镇南境,东起上塘河,西止京杭运河,1972 年开凿。长2. 3公里,宽10~45米,可通舟楫。 莫世桥河。东起莫世桥,西接京杭运河,长1.4公里,宽10~45米,可行船。

杭钢进水河。东起杭州钢铁厂,西止京杭运河,1957年开凿。长4.5公里,宽15~30米。

永新河。南起余杭塘河,北止余杭良渚,长7.5公里,宽10米。

沿山港。 西起康桥镇谢村,东抵金家堰折向北流,止沈家浜。全长55公里,河宽10米,可通船。

杭州市区除上述河道外,还有湖泊、水库、人工渠道等水体: 铜鉴湖。位于西湖区周浦镇,一名石湖,水域面积0.06平方

公里。

华家池。在杭州市区东,浙江农业大学校园内,旧时水域面积有0.066平方公里,原为明代华兴祖所有,因名。 珊瑚沙水库。在杭州市区南,因地处珊瑚沙得名,1978年建成。面积0.47平方公里,水深7.4米,有效库容量为220万立方米。水流从钱塘江翻水入库,是杭州市区清泰门、赤山埠、南星桥水厂生活饮用水的备用水源。

人工渠道。位于西湖区周浦、转塘镇内,共13条。其中东西向的有沿山、卫星、团结3条,南北向的有1~9号浦、新沙浦10条。开凿于70年代中期,供农田灌溉之用,不通航。

钱塘江水系

浙东运河与京杭运河不是“一家”

如果说钱塘江是浙江的母亲河,那她几乎就是杭州的全部,在大杭州范围内,钱塘江的流域面积约占全市总面积的80%。

钱塘江干流在杭州境内从建德到桐庐、富阳再到市区,但似乎并不都叫钱塘江?新安江、富春江、钱塘江,是不是有点迷惘?以建德梅城镇、桐庐县城、萧山闻堰镇为界,大杭州的钱塘江干流是分为四段的:建德梅城以上为新安江;梅城至桐庐县城为桐江;桐庐县城至萧山闻堰为富春江;闻堰以下为钱塘江。举世闻名的千岛湖也即新安江水库,即是在新安江上,是为建设新安江发电站而造的大型水库,水底还藏着淳安古县城。 虽然有些学者也将浙东运河与京杭大运河并提,并将大运河的终点定在宁波,称作南北大运河,但那浙东运河与京杭大运河却不是“一家”,而是正宗的钱塘江水系,而大运河呢,人家扭头北上,不理会近在咫尺的钱塘江“含情脉脉的守候”。当然,浙东运河作为人工运河,它的“钱塘江情结”也是人为“撮合”的。因为宁(波)绍(兴)平原上钱塘江的支流浦阳江、曹娥江都是北上注入钱塘江,东西向却“无路可走”,于是,西起萧山西兴镇,进入绍兴境内,抵达曹娥江,并最终入钱塘江的浙东运河便诞生了。在杭州(萧山)范围内,浙东运河有20余公里,这20公里中,它还连接了湘湖,因此,湘湖它也属钱塘江水系。

西湖边的钱塘江支流当数小小的却名气很大的九溪十八涧了。九溪十八涧或许不是一个丫头,但人家却是“丫”字形的。那“丫”字的东支源于翁家山杨梅岭,西支源于龙井村,然后南流,纳九条小溪,成为九溪。十八涧也出自杨梅岭,却并非真有十八条涧,因为溪流曲折、循环往复,人们渡溪有十八次,合称九溪十八涧。长约5公里的九溪十八涧,秀气玲珑,“重重叠叠山,曲曲环环路;叮叮咚咚泉,高高下下树”(清代学者俞樾诗)。 太湖水系

太湖很遥远,可它“魅力”很大,“勾引”了杭州市区许多的水系。一条大运河,就给它送了多少杭州的水,还有苕溪,还有我们美丽的西子湖,都被“勾”走了。 西湖:从钱塘江来,到太湖去

苕,芦苇。苕溪早时沿岸多生芦苇,入秋芦花飞扬,故以“苕”名。苕溪有东、西两支,但西苕溪与杭州无关,那是湖州的母亲河,古时湖州的别称即是笤溪。东苕溪位于杭州市西北部,主流发源于天目山南麓的临安马尖岗,自西向东流,过余杭镇后折向北去到瓶窑,在杭州境内流了96公里,到湖州市北与西苕溪汇合,入太湖。

至于我们的西湖,天然水源是西湖群山的小溪流。可是这几条溪流的能耐太小了,远远满足不了西湖的“胃口”,历代西湖都很容易淤浅。可谓是雷峰塔易倒,西湖水也易干。到上世纪80年代,西湖因为缺少活水,水色发红、发黑、发臭,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像一个蓬头垢面的垃圾婆,再也不是美丽的西子了。于是,杭州市政府建了西湖引水工程,由钱塘江边闸口泵站穿越玉皇山、九曜山,建了一条长3000米的输水隧道,每天输送30万吨钱塘江水补给西湖,刚好是西湖总水量的约1/30,让西湖水一月一换,相当于给我们的西子一个月洗一次澡,对于她,这已足够了。问湖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嘛。

可这洗过澡的脏水往哪倒啊?从西湖东北、少年宫广场开始,有一条古新河,它向北沿环城西路、湖墅南路平行而流,至米市巷、德胜路折向东注入京杭运河。全长3800米的古新河,主要的“义务”就是给西湖往大运河“倒脏水”的。所以,西湖水舍近求远入,没有选择身边的钱塘江,而是随着运河北上,注入太湖。如果还想刨根问底一点,可以说,它从太湖到长江,最终归大海。这可是绕了整个浙北、苏南的艰难历程。 运河杭州段:一河浊水向北流

京杭运河,既然是北京到杭州,那水就是从北京流到杭州,注入钱塘江的?唉,水往低处流,沿途这么复杂的地形,你太难为它了。现在,大运河山东以北早已淤塞,北京可不是帆樯林立的港口了,能通航的只是山东以南苏、浙两省的河段。长江以北的江苏段,向南入长江;长江以南的江苏丹阳一带地势稍高,河水向南过常州、无锡入太湖;而我们杭州的地势比苏州高,所以运河水从杭州向苏州汇流,最终也到了太湖。运河因为运输繁忙,可没西子湖那么清澈美丽,杭州段的运河,可算是“一河浊水向北流”了。

大运河在杭州市内流域面积726平方公里,经塘栖、北星桥、江涨桥、艮山门、三堡船闸与钱塘江接通,也有一部分水排往钱塘江。至于水源,则来自杭州境内大大小小的支流了。

运河支流:“暗流涌动”的“死水”

古时杭州城内河网众多,纵横交错,所谓杭州姑娘的“水色好”。现在市区河道变迁甚大,原来的市河、茅山河、里横河等已湮废,浣纱河、横河等在1969~1970年间被改建为防空坑道。当然,杭州还是不愧“水城”称号的,仅就市区内的运河支流而言,穿梭在我们身边的,或小有名气,或默默无闻的也有十来条。

如果把大运河看成一个主干,那这个主干在杭州市内是畸形发育的,它西侧的枝干很多,枝干上还有枝桠,也就是二级支流,东侧则光秃秃一片,明显是“偏心”了。 让我们来掰着指头,由南往北,扒拉一下杭州市内运河的支流:新开河、中河、东河、贴沙河、上塘河、西溪、余杭塘河、紫金港、小河。平时你可能很少注意这些很多如“死水”一样静悄悄的小河吧,因为水流缓慢到几乎看不出来,又夹在林立的高楼和马路中,它们有太多被无视的伤心啊。

新开河。这是杭州城中很是默默无闻的小河了,起点在凤山门附近的贴新闸,这个闸门可有些神奇,它南侧是新开河起点,北侧是贴沙河起点,然后两河平行北流。新开河大致沿秋涛路向东北,再转东到三堡,长约11千米。它名为大运河支流,可河水却是以倒虹吸方式越过京杭运河,进入运河以东的农灌河网。何为倒虹吸?其实就是一个倒立的弯管,一端高、一端低,水流在管内从高往低流,可以避开与运河河道的冲突了。 中河。开凿于唐代的中河,南北纵贯杭州城区中部,经上世纪80年代大规模治理后,南起闸口接钱塘江,北转东经艮山门流入东河,全长6400米。中河在市内的标志,当然是中河高架。紧挨的中河与东河流向一致,由南而北纵贯上城、下城,算是杭州的“姐妹河”。

东河。同样是唐人开凿的东河,在原杭州老城东部。东河大致沿建国路西侧北上,在艮山门与大运河连通,全长4000多米。东河在哪里?它沿途有名的“据点”,当首推城站火车站,市三医院横跨东河两侧,再往东就是城站了。东河与中河,不愧是姐妹,它的水也是靠中河补给的。

贴沙河。贴沙河在东河之东,也是唐宋之际开凿的人工河,那时河在城外,河岸还有沙滩,称沙河。贴沙河南端与新开河一样,起自贴新闸,基本沿江城路、环城东路北上,到环城东路与环城北路交叉口,全长约6100米。原来它是注入大运河的,现也被截断,算是“虎头蛇尾”了。城站火车站也同样是贴沙河的辨认“地标”,城站在东河与贴沙河之间,坐东朝西,背对贴沙河,面向东河;贴沙河下游东侧,“地标”是浙大华家池校区。

上塘河。杭州市区人工河的“祖师爷”,不是京杭运河,却是这上塘河,它原是秦始皇开挖的运粮水道,隋炀帝开大运河时,上塘河成为江南运河的南段。上塘河自施家花

园接大运河向东北流,远远地“抛弃”了杭州,跑到海宁市,在海宁盐官入钱塘江。上塘河杭州段28余公里,经过了浙江工业大学,工大校园内那个秀丽的河湾就是上塘河;大关小区那让人永远也分不清楚的几苑就在上塘河与上塘高架之间,上塘高架也是因为上塘河得名的;再往北就是树人大学、杭州货运北站、半山了。

西溪。这条小溪发源于余杭闲林镇,过留下镇,沿天目山路,再转保俶路北上,在文一路以北入余杭塘河,全长35公里。至于西溪的沿途标志,西溪湿地、浙大西溪校区都是跟它紧密相连的,西溪经过西溪湿地的南缘,从浙大西溪校区南侧转东,绕了校区半圈。

余杭塘河。余杭塘河是因为老余杭也即余杭镇得名的,东流经浙大紫金港校区,在翠苑分为两支,一支向东北,在小河社区入大运河,是上世纪50年代新开的河道;一支继续东流,在江涨桥附近入大运河。全长24公里、河宽40米的余杭塘河,是杭州城内除大运河外硕果仅存的还能通航的河了,可谓是“宝刀未老”。

紫金港。紫金港南起西溪,约在西溪湿地东南角,向北到浙大紫金港校区,入余杭塘河。紫金港可不是港,是河。紫金港沿途的标志,就是它西侧的西溪湿地和北端的浙大紫金港校区了。

小河。小河是西塘河的下游,西塘河从余杭仁和街道南下,过勾庄后称作小河,大致沿莫干山路,与余杭塘河一样,在小河社区附近注入大运河。小河沿途的标志,就是莫干山路和小河社区,小河直街是运河沿岸重点保护的历史文化街区。 它们的存在价值:“老来貌美”,供人观赏

杭州市区的大小河流,不论是大运河、钱塘江,还是那七拐八绕的余杭塘河、上塘河,历史上都是作为运输河道的,或帆樯林立,或舟楫相接。而今,除了运河、钱塘江,多数再也不会有船来船往了。那它们还有啥用?

余杭塘河可谓“身兼数职”,它仍是余杭区通往杭州的运输河道,河水浑浊,货运船只往来频繁。同时也是余杭区农村的主要灌溉河道,沿途的排水也靠它。

大运河浑浊,有些甚至不能下河游泳,但一些小河流却清澈到可以做自来水的水源。贴沙河就作为清泰门自来水厂的水源和调节水库,有几处河道还作为科研养鱼基地;小河曾是祥符自来水厂的水源,供应城北居民用水,现在,它是杭城西北的灌溉、供水、泄洪的主要河道。

不过它们最常见的用途,还是作为景观河道。这些河流为杭州的水运服务了几百年,到了老年,已不堪重负。经过整治,许多河岸建了带状公园、亭台楼阁和花木绿草,和那些古桥、古坝、古街区串在一起,河老了,却被打扮得更漂亮,供人观赏。中河、东河、贴沙河、上塘河,都是老来貌美,“可远观,也可亵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