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总复习知识点归纳及专项练习 下载本文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

【知识点】

第1单元 时 分 秒

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 2、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1)个大格,也就是(5)个小格。 3、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走1小格是(1)分钟;秒针走1大格是(5)秒钟,走1小格是(1)秒钟。

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分针走1圈是(60)分,也就是(1)小时。时针走1圈,分针要走(12)圈。

5、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1)圈,秒针走1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

6、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1小时)。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分钟)。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秒钟)。

7、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正好成直角的时间有:(3点整)、(9点整)。 8、公式。(每两个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

1时=60分 1分=60秒 半时=30分 60分=1时 60秒=1分 30分=半时 9、简单经过时间计算:(1)可以用钟面的数格计数法,

(2)用算式:经过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

第2、4单元 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

1、口算计算:一般先算整百加减整百数、整十加减整十数,一位数加减一位数,再把结果相加。(注意进位与退位) 2、估算:把加数看成接近它的整十、整百的数,再进行口算。

3、万以内的加法笔算: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哪位满十就要向前进1.

4、万以内的减法笔算: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哪 一位不够减,就要从前一位退1当10;如果要从十位退1,而十位上是0,就要从百位退1当10,再从这个退下的10中退1到个位当10,这时十位上的数是9。 5、加法的验算:(1)用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相.(2)用和减去一个加数等于另一个加数。 减法的验算:(1)用差加减数等于被减数。(2)用被减数减去差等于减数。

6、识记以下关系式:

加数+加数=和 验算(1)交换加数位置和不变 (2)和-加数=加数 被减数-减数=差 验算(1)被减数-差=减数 (2)差+减数=被减数

7、解决问题:计算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时(没有小括号),要从左往左依次计算,有小括号的要先算括号内

的数。

1

第3单元 测量

1、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厘米、分米)做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做单位;测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千米)做单位,千米也叫(公里)。

2、1厘米的长度里有(10)小格,每小格的长度(相等),都是(1)毫米。 3、1枚1分的硬币、尺子、磁卡、小纽扣、钥匙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4、在计算长度时,只有相同的长度单位才能相加减。

小技巧:换算长度单位时,把大单位换成小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添加0(关系式中有几个0,就添几个0);把

小单位换成大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去掉0(关系式中有几个0,就去掉几个0)。

5、长度单位的关系式有:( 每两个相邻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

① 进率是10: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0分米=1米, 10厘米=1分米, 10毫米=1厘米,

② 进率是100: 1米=100厘米, 1分米=100毫米, 100厘米=1米, 100毫米=1分米 ③ 进率是1000:1千米=1000米, 1公里= =1000米, 1000米=1千米, 1000米 = 1公里

6、当我们表示物体有多重时,通常要用到(质量单位)。在生活中,称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可以用( 克 )做单位;称一般物品的质量,常用(千克 )做单位;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 吨 )做单位。 小技巧:在“吨”与“千克”的换算中,把吨换算成千克,是在数字的末尾加上3个0;

把千克换算成吨,是在数字的末尾去掉3个0。

7、相邻两个质量单位进率是1000。

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1000千克= 1吨 1000克=1千克

第5单元 倍的认识

1、求一个数是别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 2、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3、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也是求一个加数几倍的积 4、注意事项:“倍”不能作单位名称

第6单元 多位数乘一位数

1、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可能先用一位数去乘“0”前面的数计算出积,再看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是积

的末尾添上几个0.

2、估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可以把这个数看成接近它的整十、整百的数,再口算。 3、① 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② 1和任何不是0的数相乘还得原来的数。 4、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2

5、笔算乘法的方法:相周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分别去乘多位数的每一位,哪 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

向前一位进几,与哪一位相乘,积就写在那一位的下面。

6、解决问题:弄清数量关系,想好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1)通过先求一份数再解决问题。 (2)通过先求总量再解决问题。

7、(关于“大约)应用题:

①条件中出现“大约”,而问题中没有“大约”,求准确数。→(=) ②条件中没有,而问题中出现“大约”。求近似数,用估算。→(≈) ③条件和问题中都有“大约”,求近似数,用估算。→(≈)

第7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

1、有4条直的边和4个角封闭图形我们叫它四边形。 2、四边形的特点:有四条直的边,有四个角。

3、长方形的特点:长方形有两条长,两条宽,四个直角,对边相等。 4、正方形的特点:有4个直角,4条边相等。 5、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6、平行四边形的特点:①对边相等、对角相等。

②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三角形不容易变形) 7、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8、公式: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长方形的长=周长÷2-宽 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

长方形的宽=周长÷2-长

第8单元 分数的初步认识

1、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取其中的几份,就是这个物体或图形的几分之几。 2、把一个整体平均分得的份数越多,它的每一份所表示的数就越小。 3、 ① 分子相同,分母小的分数反而大,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

② 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就大,分子小的分数就小。 4、 ① 相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和分子相加、减。

② 1与分数相减:1可以看作是分子分母相同的分数。

3

第9单元 数学广角

1、借助韦恩图,利用集合思想解决问题。 2、一部分数+另一部分数-重复数=实际总数。

第*单元 数学编码

1、初步了解邮政编码的结构和含义,了解本地方的邮政编码所代表的意思。 2、了解身份证编码的含意。

3、会根据所学的知识用数字编学籍号。

【专项练习】

一、填空题

1、商店的阿姨每天早上7时上班,下午6时下班,工作( )小时。

2、小华每天放学的时间是,在路上用了15分。他回到家的时间是( )。

3、钟面上秒针从3走到9,一共走了( )秒,分针走1圈是( )小时。 4、40厘米=( )分米 3吨=( )千克 7分=( )秒 5、在( )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只铅笔长16( ) 一头牛重500( ) 爸爸每天工作8( ) 刘翔跑110米栏只要9( )多 6、在○里填上>、<或=

5411

○ ○ 8000米○9千米 4时○240分 66537、350×8积的末尾有( )个零,505×8积的中间有( )个零。

8、一个边长6厘米的正方形周长是( )厘米。如果另一个长是8厘米的长方形周长和这个正方形周长相等,那么长方形的宽是( )厘米。 3( )9、一个蛋糕小红吃了 ,还剩 。

5( )10、用分数表示图中涂色部分。

( ) ( ) ( ) ( )

11、昨天商店进了香蕉、桔子、梨、菠萝、西瓜,今天商店进了梨、菠萝、香蕉、桔子、草莓。商店两天一共进了( )种水果,相同种类的水果有( )种。 12、四边形有( )条边,( )个角。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