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先锋2020中考语文总复习 文言文重点篇目复习资料大全 下载本文

(13)绝巘多生怪柏(山峰) .(14)飞漱其间(冲荡) .(15)良多趣味(确实,实在) .(16)林寒涧肃(寂静) .

(17)属引凄异(属,连缀,连续。引,延长。) ..(18)空谷传响(回声) .(19)哀转久绝(消失) .2.翻译下列句子。

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译:如果不是(晴朗的)正午或半夜,是不能见到日月的。 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译:到了夏季,江水上涨,淹没丘陵,顺流而下、逆流而上的路都被阻绝。 ③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译:即使是骑着快马,驾着风,也没有这样快。 ④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译:白色的急流,碧绿的深水,回旋着清波,倒映出(各种景物)的影子。 ⑤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译:每逢到了天刚放晴的日子或降霜的早晨,林木凄清,山间显得寂静。 ⑥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译:高处传来猿猴的叫声,异常凄厉,连续不断。(那叫声)回响在空旷的山谷中,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

3.既然“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怎么还会“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呢? 答:从“或有王命急宣”可看出,封建社会王权至上,皇帝有命令,即使冒着生命危险,也要冒险行船。

4.用自己的话分别概括“三峡的山”和“夏季江水”的特点。

答:三峡的山的特点是连绵不断,高耸峻拔。夏季江水的特点是江水盛大,水流湍急。

5.从全文看,结尾引用渔歌的作用是什么?

答:进一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渲染三峡秋天萧索凄清的气氛。 6.作者写三峡四季景色时,为何没有按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而是先写夏季景色?

答:作者是为江水作注,重点是写水,而水以夏季为盛,故以“夏水”为首来写。

7.“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是诗人李白在被流放途中遇赦写下的《早发白帝城》。请说说其中后两句诗与文中“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之间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之处。

答:(1)描写对象和写法相同:同写三峡,同咏猿鸣,都采用了寓情于景的写法。 (2)表达的情感不同:诗句流露出作者重获自由的喜悦欢快之情;渔歌则表达了三峡渔民对人生艰辛的悲凉感慨。

8.三峡适合修建水力发电站,也可以从本文找出两条理由,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并写出文中印证理由的语句。

理由①水流急 原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理由②落差大 原句: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9.昔日郦道元笔下美丽的三峡,如今因三峡工程更闻名于世,并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请你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写一段导游词,向前来观光的游客介绍三峡的风景特点和时代变化。

导游词:(示例)各位游客,欢迎你们来三峡观光。七百里三峡,雄奇峻拔,清幽秀丽,四季美景风格迥异。春冬之时,潭水碧绿,清波回旋,怪柏凌峰,瀑布飞悬;夏季水涨,江流汹涌;秋景凄寒,猿鸣哀转。走进三峡人家,品尝金黄蜜橘;登上大坝,感受磅礴气势。多情的三峡风光,热情的三峡人民,欢迎各位常游此地。

10.总结三峡的景物特点,给下面的对联补出上联。 ________________,天高地厚华夏情。 答:(例)山峻水急三峡景;山峻水清三峡美。

八年级上册:《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一、内容梳理

1.写作背景:苏轼由于和实行新法的王安石政见不同,作诗讽刺新法,因而被捕下狱。出狱后,责授黄州团练副使,是个有职无权的闲差。

2.本文描写了苏轼和好友张怀民同游承天寺的情景。描绘了在承天寺夜游时看到的月下美景,同时抒发了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

3.文章表达的感情微妙而复杂,具体体现在“何夜无日?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之中。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都包含其中。“闲人”即清闲的人,并非指闲极无聊,无所事事之人,首先指具有闲情雅致的人。表面上自嘲地说自己和张怀民是清闲的人,实际却为自己赏月的高雅情趣自豪。其次,“闲人”也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作者抱负远大,但一贬再贬,心中委屈不快,赏月的自得只不过是被贬“闲人”的自慰罢了。

二、重点词语

欣然:高兴的(样子)。 念:想,考虑。 遂:于是,就。 寝:睡觉。

相与:共同,一起。 空明:清澈透明。 交横:交错,纵横。

盖:表示推测,可译为“原来”。 但:只,只是。 耳:罢了。 三、重点句子

1.月色入户,欣然起行。(月光照进门内,我不由产生夜游的雅兴,高兴地动身出门)

2.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想到没有和我一起游览作乐的同伴,

就到承天寺去找张怀民)

3.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月光照在庭院中,如积水一般空明澄澈,水中的藻荇交错纵横,原来那是竹子和柏树枝叶的影子)

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只是缺少像我们俩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四、中考链接

1.作者是如何巧喻月色的?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

(将月色比喻成一泓空明的积水,将竹、柏的影子比喻成水中的藻荇。写出了月光清澈、透明的特点)

2.全文没有一处直接写友情的,但可以从字里行间看出来,请找出能表现苏轼与张怀民友情的句子(写出两句),并以其中一句为例,说说你选择它的理由。

①“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理由:唯张怀民可以同乐。 ②“怀民亦来寝”。

理由:心境相同,欣赏趣味相同。 ③“相与步于中庭”。 理由:关系亲密。

④“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理由:志同道合,志趣相投,命运相同。

3.“闲人”一词,沧桑凝重,它隐含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种种微妙复杂的感情尽在其中。反映了作者胸怀愤懑,而又自嘲自解的心态。

4.此文是作者被贬黄州所写,反映了他当时怎样的心态?你如何看待作者的这种心态。

当时苏轼被贬黄州已有五年,虽耕种田地,可以自慰;虽有壮丽山河可以游乐,但仍感壮志未酬,心忧政事。自谓“闲人”反映了他胸怀愤懑,而又自嘲自解的心态。

5.划分朗读节奏: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