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17届高考语文专题练习(二)修辞手法
1.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拟手法的一项是( ) A.东风便试新刀尺,万叶千花一手裁。 B.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 C.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D.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2.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 ) A.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B.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C.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D.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3.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拟手法的一项是( ) A.老兔寒蟾泣天色,云楼半开壁斜白。 B.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C.但看古来歌舞地,惟有黄昏鸟雀悲。 D.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4.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 ) A.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B.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C.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D.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5.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 ) A.乡禽何事亦来此,令我生心忆桑梓。 B.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C.干戈未定欲何之,一事无成两鬓丝。 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6.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比拟手法的一项是( ) A.夜已将它黑色的翅膀张开在神州大地上。 B.她眼眉下的一湾秋水闪耀着火一般的激情。
C.天幕上,群星闪闪烁烁,静静地俯瞰着黑魆魆的地面。
D.即使有生花妙笔也难述说极光的神采、气势、秉性脾气于万一。 7.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拟手法的一项是( ) A.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B.当土地召唤我去收割的时候,一条被太阳翻晒过的河流在我身躯上流淌。 C.秋天像一条深沉的河流在歌唱,河流两岸还荡漾着我优美的思想。 D.我将告诉每一个人,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1 / 9
8.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拟人手法的一项是( ) A.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
B.河水悄悄流入梦乡,幽暗的松林失去喧响。 C.夜来临,四下一片寂静,大自然沉浸在梦乡。 D.明月撒下它的光辉,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
9.下列诗句中,所用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B.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C.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D.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10.下列诗句中,所用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B.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C.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 D.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11.下列诗句中,所用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B.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C.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D.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
12.下列歌词中,所用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屋檐如悬崖/风铃如沧海/我等燕归来(《千里之外》) B.幽幽岁月浮生来回/屏风惹夕阳斜(《花恋蝶》)
C.沧海一声笑/滔滔两岸潮/浮沉随浪只记今朝(《沧海一声笑》) D.春风修剪着长发/彩蝶送来了发卡(《春姑娘的相思》) 13.下列诗句中,所用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余光中《乡愁》)
B.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戴望舒《雨巷》) C.海笑了/给我看/会游泳的鸟/会飞的鱼/会唱歌的沙滩(顾城《规避》)
D.我是“飞天”袖间/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14.下列语句中,所用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嚼得菜根,做得大事。 B.唾沫星子也能淹死人。 C.每一朵乌云都有它的金边。 D.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15.下列广告词中,所用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2 / 9
A.打字机:不打不相识。
B.电扇:长城牌的名气,是吹出来的。 C.手机:波导手机,手机中的战斗机。 D.药品:“咳”不容缓,请服用××胶囊。
16.下列各句中,所用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我从来没有见到过这么灵妙的脸,有如昆仑的耸峙。
B.辛亥革命党人或浴血战斗,壮烈成仁;或蔑视清廷鹰犬,从容就义。 C.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帖。
D.在明媚阳光、和煦春风的洗涤下,小鸟唱起了婉转的民歌。 17.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对比手法的一项是( ) A.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B.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C.泪痕不学君恩断,拭却千行更万行。 D.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18.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 )
A.夕阳下的沙山是无与伦比的天下美景,光与影以畅直的线条流泻着,金黄和黛赭都纯净得毫无尘滓,像用巨大的筛子筛过。
B.黄山松盘根于危岩峭壁之中,挺立于峰崖绝壑之上。或独立峰巅,或倒悬绝壁。远远望去,或冠平如盖,或尖削似剑。
C.人生如一本书,应该多一些精彩的细节,少一些乏味的字眼;人生如一首歌,应该多一些昂扬的旋律,少一些忧伤的普符。
D.一笔而下,若脱缰骏马腾空而来绝尘而去,又如蛟龙飞天流转腾挪来自空无又归于虚旷,这近乎癫狂的画作包孕了天地间的灵气。
19.下列对偶句中,不含对比的一项是( ) A.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B.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C.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D.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20.阅读下面一首元曲,选出理解正确的一项( )
秋风远塞皂雕旗,明月高台金凤杯。红妆肯为苍生计,女妖娆能有几?两蛾眉千古光辉,汉和番昭君去,越吞吴西子归。战马空肥。
A.“红妆”“蛾眉”都是借喻,比喻西施和王昭君,突出了古代美女的特点。 B.“女妖娆能有几?”是反问,后面写昭君和西施,表现了两位女性的伟大。
C.“战马空肥”一句与“红妆肯为苍生计”形成对比,讥讽统治者对强敌不抵抗,不如红妆女见义勇为。 D.“越吞吴”中的“吞”字,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出了越国之凶暴贪婪。 21.下列对诗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 9
A.“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合”“斜”是拟人写法,把绿树、青山写得有人的感情。
B.“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用“知”“潜”把春雨人格化,写成有知觉、有灵性的东西。
C.“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气蒸”“波撼”是夸张的写法,突出了洞庭湖的雄伟气势。
D.“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羌笛何须怨杨柳”用了拟人的手法。
22.对下列各句修辞手法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夸张地表现感情折磨下的身心交瘁。 B.“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是夸张兼比喻,写离愁别绪。 C.“伯劳东去燕西飞,未登程先问归期”是用典兼比拟,形容伤心之至。
D.“暖溶溶的玉醅,白泠泠似水”运用了夸张、比喻和对比,以厌酒表现愁苦至极。 23.对下列各句修辞手法及其表达作用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连用多个喻体,多方面、多角度地阐明了“理想”在人生中的重大作用。
B.以抒情而言,有的春风得意,壮怀激烈;有的情爱幽怨,离愁别绪;有的愤世嫉俗,忧国忧民;有的悲秋伤逝,嗟老叹悲……——用排比句的方式,将抒情的种种内容列举出来,读起来酣畅淋漓。
C.黑龙江人常说,这里的土,插根筷子都会发芽。——“插根筷子都会发芽”的说法是在打比方,以写土地的“肥沃”,表现黑龙江人对家乡的热爱,形象鲜明生动。
D.思前想后看《左传》,书往右翻;坐北朝南吃西瓜,皮向东放。——上联嵌入方位词“前”“后”“左”“右”,下联嵌入方位词“东”“西”“南”“北”,它们在句中各自相对,相映成趣。对偶构思奇妙,幽默诙谐。
24.下列诗句中,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 )
A.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杜甫《曲江对酒》) B.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题都城南庄》) C.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贾至《春思》) D.秀眉霜雪颜桃花,骨青髓绿长美好。(李白《山人劝酒》) 25.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回望兰亭,难忘残园雨锁,难忘清波泛舟,难忘竹林漫步…… B.这条百年老街在初夏的阳光中愈发显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
C.林子里很多地方还积着厚厚的雪,高山杜鹃花却等不及,径自开了起来。
D.每到冬季,流动的飞瀑凝固成一根根冰柱,仿佛一把巨大的竖琴,奏出美妙的乐章。 26.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夏天,母亲就如同一尊雕像,执着地守候在一个大大的冰棍箱旁。 B.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4 /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