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王某的行为为委托代理,合同有效 [答案]B
[解析]本题涉及表见代理和狭义的无权代理问题。狭义的无权代理和表见代理均属于广义的无权代理,其区别是:表见代理是第三人有理由相信行为人享有代理权。无权代理中的第三人一般不能举证行为人享有代理权。本题中,乙厂能够举证王某享有代理权,因为王某持有盖有甲厂公章的空白合同书,且乙厂为善意,王某的行为构成表见代理,其所订立的合同有效。故本题选项为B。 18.委托代理人选定的再代理人是( ) A.委托代理人的代理人 B.被代理人的代理人
C.委托代理人与被代理人的代理人 D.委托代理人的代理人或被代理人的代理人 [答案]B
[解析]本题涉及再代理人的法律地位问题。在代理关系中,代理人是被代理人的代理人,代理人选定的再代理人,不是代理人的代理人,而是被代理人的代理人,因为,再代理人的行为后果直接为被代理人承受,而不是由代理人承受。故本题选项为B。 19.甲租用乙的房屋,半年后甲拒付租金,已请求甲支付租金的诉讼时效为() A.l年 B.2年 C.3年 D.4年 [答案]A
[解析]:本题涉及特殊诉讼时效的问题。依民法通则136条规定,延付或拒付租金的,其诉讼时效为1年。故本题选项为A。 20.诉讼实效期间届满,当事人丧失( ) A.实体权利 B.胜诉权 C.起诉权 D.起诉权和实体权利 [答案]B
[解析]本题涉及诉讼时效的法律效力问题。法律设计诉讼时效的目的,在于督促权利人积极行使权利。诉讼时效期间已过,权利人的实体权利并不消灭,其起诉权也不消灭,只是其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的权利丧失。其实体权利演变为自然权利。如果义务人同意履行债务,该履行具有效力。故本题选项为B。 21.下列客体中,不能作为物权客体的是( ) A.手机 B.马 C.行为 D.房屋 [答案]C
[解析]本题涉及物权的客体问题。依民法理论,物权的客体只能为有体物。手机、马、房屋均为有体物。故可成为物权的客体,行为不属于物的范畴,不能成为物的客体。故本题选项为C。
22.甲于1995年2月1日失踪,其妻乙于1999年7月3日向法院申请宣告甲死亡,
法院发出1年公告后,于2000年8月4日判决宣告甲死亡。则依法,甲的死亡日期为() A.1995年2月1日 B.1999年7月3日 C.2000年7月3日 D.2000年8月4日 [答案]D
[解析]本题涉及宣告死亡人的死亡时间认定问题。依《民通意见》第36条规定,被宣告死亡的人,判决宣告之日为其死亡的日期,故本题选项为D。
23.利辛学校委托其教务员王某购买一批电教器材。王某到百货公司购买时,恰逢该公司举行有奖销售,王某因代买电教器材而获得5张奖券,后这5张奖券中的一张中奖,可得到笔记本电脑一台,该电脑应如何处理?() A.归利辛学校所有
B.归利辛学校所有,但应给王某一定补偿 C.归王某所有
D.归利辛学校和王某共有 [答案]A
[解析]本题涉及孽息归属问题。王某代学校购买设备,其所得奖券为孽息。对于孽息的归属,依民法原理,在当事人没有特别约定或法律没有规定的情况下,归原物所有人所有。故本题选项为A。
24.下列意思表示中,不属于有相对人的意思表示的是() A.悬赏广告 B.债务免除 C.代理权授予 D.遗嘱行为 [答案]D
[解析]本题涉及区分有相对人的意思表示和无相对人的意思表示的区分标准。其区分标准是有相对人的意思表示只有该意思表示到达相对人时才发生法律效力,无相对人的意思表示自意思表示完成即发生法律效力。悬赏广告、债务免除、代理权授予均为有相对人的意思表示,遗嘱行为为无相对人的意思表示。故本题选项为D。
25.甲委托乙签合同,乙因病征得甲同意后委托丙代签合同,则乙丙之间为() A.共同代理 B.指定代理 C.再代理 D.法定代理 [答案]C
[解析]本题涉及再代理的问题。再代理是指代理人为了被代理人的利益,经被代理人事先同意或事后追认而转托他人的代理。故本题选项为C。
26.债务人向债权人表示同意延期履行拖欠的债务,这将在法律上引起() A.诉讼时效的中止 B.诉讼时效的中断 C.诉讼时效的延长 D.诉讼时效的开始 [答案]B
[解析]本题涉及诉讼时效的中断问题。依民法通则规定,诉讼时效的中断包括三种情况:一是权利人提起诉讼;二是债务人同意履行义务;三是债权人要求债务人履行义务。故本题选项为B。
27.甲向乙借款100万元,借款期为1年。半年后,乙出国深造,3年后回来,向甲要求还款,甲还款了。后甲听朋友说,该款已经过了诉讼时效期间,要求乙返还。乙不返还,甲诉至法院,对甲的诉讼请求,人民法院应() A.不予支持 B.予以支持 C.不受理 D.支持一半 [答案]A
[解析]本题涉及诉讼时效经过以后债务人自愿履行债务的效力问题。依《民法通则》第38条规定,超过诉讼时效期间的,当事人自愿履行的,不受诉讼时效限制。即超过诉讼时放以后,义务人自愿履行债务,又以不知道诉讼时效为由反悔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故本题选项为A。
28.依照我国民法理论,诉讼时效仅适用于下列哪种权利?() A.形成权 B.抗辩权 C.债权请求权 D.物权请求权 [答案]C
[解析]本题涉及诉讼时效适用范围问题。虽然民法通则对诉讼时效的适用范围未作规定,但依据民法原理,形成权、抗辩权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物权请求权也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诉讼时效仅适用于债权请求权。故本题选项为C。
29.甲打伤乙,乙不治身亡。甲赔偿乙家属6万元。乙家属料理丧事后,分割了该笔赔偿金。上述侵权赔偿关系和财产继承关系分别由哪种法律事实引起的? A.行为、行为 B.事件、事件 C.行为、事件 D.事件、行为 [答案]C
[解析]本题涉及对行为和事件的认识问题。法律事实或为行为,或为事件。与人的意志有关的,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消灭的法律事实为行为;与人的意志无关的,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消灭的法律事实为事件。侵权行为与人的意志有关,故为行为,死亡与人的意志无关,故为事件。故本题选项为C。
30.甲与乙签订了委托合同,甲委托乙进行买卖,由甲给付报酬,甲据此出具了授权委托书,该授权行为属于() A.单方法律行为 B.双方法律行为 C.有偿法律行为 D.实践法律行为 [答案]A
[解析]本题涉及法律行为的分类问题。单方法律行为是仅由一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就能成立的民事法律行为;双方法律行为是由行为人双方相对应的意思表示达成一致而成立的民事法律行为;有偿法律行为与无偿法律行为相对应,是指具有对价的行为,有偿法律行为均为双方法律行为;实践法律行为与诺成性法律行为相对应,是指除了意思表示外,还需要以物的交付作为成立要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本题中,甲的授权行为仅须甲一方意思表示即可成立,故本题选项为A。 31.下列民事行为中有效的是( )
A.间歇性精神病人在发病期间实施的民事行为
B.完全民事行为人在神志不清的状态下实施的民事行为 C.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所为的赠与行为
D.限制行为能力人实施的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行为 [答案]D
[解析]本题涉及民事行为的效力问题。有效的民事行为,要求行为人必须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民事行为能力以意思能力为前提,行为人是否具有意思能力,以其智力和精神健康状况为判断标准。间歇性精神病人在发病期间以及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在神志不清状态下,往往无法判断自己的行为后果,不具有意思能力,其所为的民事行为为无效民事行为。依《民法通则》第12条和《民通意见》第6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接受奖励、赠与、报酬等纯获利益的行为,具有法律效力,但其他行为必须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为进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从事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行为。故本题选项为D。
32.甲企业系国有企业,经营不善,其上级主管部门市工业局决定撤销该企业,并成立了清算小组,清算时发现乙公司尚欠甲企业货款20万元,如果起诉要求乙公司偿还贷款,应以谁为原告?() A.甲企业 B.市工业局
C.清算小组 D.市国有资产管理局 [答案]C
[解析]本题涉及企业法人终止时成立的清算小组的法律地位问题。在我国,企业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始于成立,终于终止。其主体资格经注销登记而消灭,即在注销登记之前,企业法人仍具有主体资格。但在进入清算阶段后,企业法人的主体资格受到限制,仅能从事与清算事务有关的行为。依《民通意见》第60条规定,清算组织是以清算企业法人债权、债务为目的而依法成立的组织。它负责对终止的企业法人的财产进行保管、清理、估价、处理和清偿。另依据《民诉意见》第51条规定,企业法人未经清算即被撤销的,有清算组织的,以该清算组织为当事人;没有清算组织的,以作出撤销决定的机构为当事人。故本题选项为C。
33.甲公司要运输一批货物给收货人乙公司,甲公司法定代表人丙电话联系了某出租汽车的丁公司,并安排本公司汽车司机刘某驾驶,因刘某的过失发生交通事故,致货物受损,该损失应由谁来负担?() A.甲公司 B.丙 C.刘某 D.丁公司 [答案]A
[解析]本题涉及企业法人对其工作人员经营活动中的过失承担责任的问题。依《民法通则》第43条规定,企业法人对它的法定代表人和其他工作人员的经营活动,承担民事责任。本题中,刘某系甲公司的司机,在从事甲公司交给的运输任务过程中,因过失导致货物受到损失。其责任应由甲公司承担。故本题选项为A。
34.甲乙两厂签订一份供货合同,双方约定:若厂长变更,该合同即解除。这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