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测量学》课程实验指导书收集资料 - 图文 下载本文

⑵实验分小组进行,组长负责本组的组织与协调工作,办理所用仪器和工具的借领和归还手续。

⑶实验在校内指导教师规定的时间和地点进行,无故不得缺席或迟到早退,不得擅自更改实验的内容要求。

⑷在实验过程中或结束时,发现仪器或工具有损坏或遗失等情况,应及时报告给指导教师,同时要查明原因,根据事由情节的轻重,给予适当的处理或赔偿。

⑸实验结束时,应经实验指导教师检查实验记录,同意后方可交还仪器和工具,在交还仪器和工具时,应经实验室管理教师检查和清点仪器和工具,确认无损坏或遗失等情况后,方可离开实验室。

⑹实验结束以后,应按上课教师的要求,提交书写工整、规范的实验报告或作业记录。

二、 本课程实验的基础知识

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与方法、角度测量的基本原理与方法、距离测量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极坐标法测设点的平面位置的方法等。

三、 本课程实验教学项目及要求

序 号 一 实验项目名称 水准仪的认识及使用 学 时 2 实验类别 基础 实验要求 实验类型 每组人数 4-5 主要设备名称 目的和要求 掌握水准仪必开 验证 水准仪、水准尺 的构造,安置,读数 掌握等外闭二 普通水准测量 (闭合路线) 合水准测量2 基础 必开 综合 4-5 水准仪、水准尺 的选点、观测、记录、计算 三 经纬仪的认识及使用 掌握经纬仪2 基础 必开 验证 4-5 经纬仪 的构造、观测、记录、计算 掌握测回法四 测回法观测水平角 2 基础 必开 验证 4-5 经纬仪 测量水平角的观测、记录、计算

第二部分 基本实验指导

实验一 水准仪的认识和使用

一、 实验目的

1.了解DS3型水准仪的构成部件、名称、功能作用及操作要领。 2.熟悉水准仪的安置、瞄准和读数。 3.掌握地面两点间高差的计算。

二、 实验原理——水准测量原理(一站式)

水准测量不是直接测定地面点的高程,而是先测出两点间的高差,然后求得未知点的高程。如图2-l-1所示,在两个点上分别竖立水准尺,利用一种称为水准仪的测量仪器提供的一条水平视线,在水准尺上读数,求得两点间的高差,从而由已知点高程推求未知点高程。 设已知A点高程为HA,今用水准测量方法求未知点B的高程HB。在A、B两点中间安置水准仪,并在A、B两点上分别竖立水准尺,根据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在A点水准尺

上的读数为a,在B点水准尺上的读数为b,则A、B两点间的高差为

hAB=a-b (2.1.1)

图2-1-1 水准测量原理

设水准测量是由A点向B点进行,如图2-1-l中的箭头所示,则规定A点为后视点,其水准尺读数a为后视读数,B点为前视点,其水准尺读数b为前视读数。由此可见,两点之间的高差是“后视读数”减“前视读数”。如果a>b,则高差hAB为正,表示B点比A点高;如果a<b,则高差 hAB为负,表示 B点比A点低。

在计算高差hAB时,一定要注意hAB下标AB的顺序: hAB表示 A点至 B点的高差, hBA则表示B点至A点的高差,两个高差绝对值相同而符号相反,即

hAB=-hBA (2.1.2) 测得A、B两点间高差hAB后,则未知点B的高程HB为 HB=HA十hAB=HA十(a-b) (2.1.3)

由图2-1-1可以看出,B点高程也可以通过水准仪的视线高程(也称为仪器高程)来计算,视线高程Hi等于A点的高程加A点水准尺上的后视读数a,即 Hi=HA十a (2.1.4)

则 HB=HA十hAB=(HA十a)-b=Hi -b (2.1.5)

即未知点高程等于视线高减去未知点上的水准尺读数。

一般情况下,用(2.1.3)式计算未知点B的高程HB,称为高差法。当安置一次水准仪需要同时求出若干个未知点的高程时,则用(2.1.5)式计算较为方便,这种方法称为视线

高法。此法是在每一个测站上测定一个视线高程作为该测站的常数,分别减去各待测点上的水准尺读数,即可求得各未知点的高程,这在建筑工程中经常用到。

三、 主要仪器及耗材

1.DS3型水准仪每组一台,水准尺一副,尺垫一对。 四、 实验内容和步骤(设计性项目可无此项目)

1.实验内容

⑴了解DS3型水准仪的构成部件、名称及功能作用。 ⑵练习水准仪的安置、瞄准和读数。 ⑶测量地面两点间的高差。

⑷完成实验报告一的编写,每人提交一份。 2.实验步骤 ⑴ 安置仪器

将三脚架张开,使其高度适当,架头大致水平,并将脚架尖踩入泥土中,然后用连接螺旋将仪器固定连接在三脚架上。 ⑵ 认识仪器

了解仪器各构成部件的名称及其功能作用,并熟悉其使用方法。与此同时,了解并熟悉水准尺的分划注记。 ⑶ 粗略整平

先对向转动两只脚螺旋,使圆水准器气泡向其连线的中间移动并居中;居中后,再转动另一个脚螺旋,使气泡居于圆水准器的中间。 ⑷ 瞄准

转动目镜调焦螺旋,使十字丝影像清晰;转动仪器,先用准星和照门瞄准水准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