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高二区域地理中国地理的自然资源测试题 下载本文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参考答案

1.C 2.A 【解析】

1.此图在东部、南部分布多,河流中上游分布多,最可能是中国水资源分布图,C对。中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西部大于东部,青藏高原区多,四川盆地最少,A错。中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东部平原耕地多,西部少,B错。中国温度带分布图南方气温高,北方低,D错。

2.若图中ABC三地数值逐渐降低,即水资源总量逐渐减少,则影响三地水资源数值高低的主要因素是大气环流,A对。农业规划、活动积温、地貌地势不是影响水资源总量分布的主要因素,B、C、D错。

3.C 4.B

【解析】图示为海南岛。a地位于夏季风的背风坡,降水少,晴天多。b地位于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阴天多。a地与b地相比,建立盐场的优势条件是降水少。该岛屿河流成放射状分布。

3.根据纬度和形状,图示为海南岛。a地位于夏季风的背风坡,降水少,晴天多。b地位于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阴天多。a地与b地相比,建立盐场的优势条件是降水少,C对。两地气温差异小,不是主要因素,A错。附近海域盐度、地势差异不大,B、D错。 4.该岛屿为热带季风气候,A错。读图可知,该岛屿河流成放射状分布,B对。该岛屿地势中间高,四周低,C错。该岛屿会受台风影响,D错。

5.A 6.D 7.D 【解析】

5.此题考查中国地理区域特征与差异,重视区域的比较研究,突破在于抓住表格中关键信息,即各省区对应的人口及资源最明显的特征。①最明显的特征是水资源总量四省中居首位并且远高于其它省区,据此判断是四川;②省区最明显特征是耕地面积大,水资源配合也好,是黑龙江;③省区木材总蓄积量最低,可知山地少,可推知是江苏;④省区水资源总量最少,木材总蓄积量也不高,是西北干旱与半干旱区的甘肃。故答案选A。

6.人口由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组成,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①比③小,因此,乡村人口比重①比③大,D正确;土地结构多样,不仅据耕地面积推论山区面积,A错误;水资源总量多,不能说明年降水量大,还与土地面积和河流分布有关,B错误;木材总蓄积量少,不能说明森林覆盖率低,还与土地总面积有关,C错误。故选D项。

7.四川省种植业在四川盆地,西部为山地;黑龙江光照热量条件差,不适宜种植棉花;江苏南部一年两熟;甘肃北部是干旱区,为典型的荒漠带,农业用水需要地下水与冰雪融水。故答案选D项。

8.B 9.D 10.A

答案第1页,总4页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解析】

8.江苏省位于季风气候区,降水的季节变化大,因此水资源的季节分配差别较大,A错误;随着自南向北季风势力的减弱,降水逐渐减少,南北差别较大,B正确;

;长江和淮河流经江苏,过境的水资源数量大,C错误;沿途经济发达,排污量较大,因此沿途污染的水体较多,D错误。故答案选B。

9.江苏地区人口密度大,因此,人均水资源数量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需水量大;不合理的生产造成水污染较严重;但是南水北调工程调水量有限,对江苏省水资源的影响不大。故答案选D。

10.修建水库可以缓解江苏省水资源季节分配不均的问题,③对;江苏省靠海且经济发达,海水淡化也是缓解水资源问题的措施之一,①对;从珠江调水不符合实际情况,大力开采地下水会导致地面沉降,②④错误,故答案选A。 点睛:

(一)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1、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是主要原因;2、人口增长过快,工农业发展迅速,加剧了水资源紧张程度;3、水资源综合利用率低,浪费和污染严;4、生态环境恶化,干旱频率加大.

(二)解决地区水资源短缺的措施:1、加强对水资源的综合管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珍惜和保护水资源;2、加强水利工程和生态工程建设:跨流域调水工程是解决华北地区水资源不足的根本途径;修建水库是解决降水季节变化大的主要措施;加强生态工程建设,提高地表植被的覆盖率.3、大力发展节水农业:主要途径包括积极推广耐旱作物;改革灌溉技术,如实行管道输水、喷灌、滴灌等。

11.A 12.D 【解析】

11.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差异。四省区中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较大、而木材蓄积量最小的是江苏,对应③,简称苏;耕地面积最大的是黑龙江,对应②,简称黑,水资源总量最丰富的是四川,对应①,简称川;甘肃属于温带大陆气候,降水较少,水资源较为短缺,对应④,简称陇。结合以上分析,答案选A。

12.耕地面积①比②小,不能判断山区面积①比②大,没有因果关系,A错。水资源总量包括水量和水能蕴藏量等,水资源总量②比③多,不能表示年降水量②比③大,B错。③位于湿润地区,④位于干旱区,木材总蓄积量③比④少,不表示森林覆盖率③比④低,C错。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①比③小,因此,乡村人口比重①比③大,D对。故选D。

13.B 14.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资源分布状况。

13.西南、东南、西北、华北四个地区中,西南地区水资源最丰富,所以①是西南地区,据此可以排除A、C选项,并且四个地区中,西北地区地广人稀,人口最少,所以④是西北地区。B正确。

14.读表格,可以根据表格中人口百分比与耕地面积百分比计算出人均耕地资源的大小,得出东南地区人均耕地资源最少,B正确。A、C、D错误。

【点睛】西南地区同时受太平洋和印度洋两大洋影响,降水丰沛;利用地理统计图表进行简单计算。

答案第2页,总4页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15.C 16.C

【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读图能力、我国的风能资源分布及丰富成因。

15.由我国风能资源分布示意图可知我国非季风区、干旱半干旱地区大部分地区风能资源丰富,但塔里木盆地欠缺;季风区、湿润半湿润地区特别是西南部风能资源欠缺,但东部沿海地区较为丰富。AB错误。乙地地处我国内蒙古高原冬半年盛行偏西风,大风天气多,夏半年受夏季风影响小,风能资源蕴藏量冬半年大于夏半年,C正确。同纬度地区南方沿海风能资源大于内陆;纬度越高,内陆地区风能资源高于沿海,D错误。

16.丙地区位于我国塔里木盆地,四周山地阻挡,风能资源欠缺,A错误。青藏高原只有部分地区风能资源较为丰富,风能资源丰富的成因是多种因素形成的,因其地势高西风被迫绕高原南北分流,B错误。乙地地处我国内蒙古高原,距离冬季风源地近,冬季风风力强劲,地形较为平坦植被稀疏对风力阻挡作用弱导致该地区风能资源丰富,C正确。由于南部有喜马拉雅山脉等山地较多,另外还有河谷分布,地形较为不平坦,对气流的通过有一定的阻碍作用,所以气流垂直通过单位面积的风能较少,另外由于北部地形相对于南部来说较为平坦,风能资源比藏东南地区更丰富,D错误。

17.C 18.D

【解析】根据表格中能源结构百分比,可以判断石油、天然气所占比重下降,煤炭仍占主导地位,且有上升趋势。根据右图中单位能耗变化,分析技术水平提高,能源利用率提高。能源消耗总量增大,主要是经济发展导致需求量增大。

17.根据表格分析,表中数值表示不同能源在消费结构中所占的比重,不代表石油、

天然气消费总量下降,①错。2000年到2008年,该地工业企业能源消费基本特征是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未变,占比重最大,②对。石油、天然气占比重都下降,③错。煤炭的消费比例不断增大,④对。C对,A、B、D错。

18.2000年到2008年,该地工业企业能源消费总量翻了近两番的主要原因是该地能源需求随经济发展而扩大,D对。流动人口持续增加与能源消费关系不大,A错。右图中单位GDP能耗减少,说明工业企业节能改造成果明显,B错。技术进步,表示高能耗企业比重减少,C错。

点睛:表格中数值表示各种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百分比,不表示实际消耗数量大小。可以判断石油、天然气所占比重下降,煤炭仍占主导地位,且有上升趋势。右图中单位能耗变小,说明技术水平提高,能源利用率提高。能源消耗总量增大,主要是经济发展导致需求量增大。

19.B 20.C 【解析】

19.从图中可看出,西南地区农林牧资源总值占全国的23.3%;人均资源潜在值超过全国19.2%,B正确;四川省人均资源总量高于云南省;按当地资源配置,本区水能资源丰富,发展有色冶金的潜力巨大,石油资源从图中看不出来。

20.西南地区交通不便,是限制资源开发的主要因素,C正确。 21.(1)①磴口深居内陆,温差大,加之距冬季风源地近,大风日数多、频繁;②地处在桌子山和狼山风口上,形成“狭管效应”,风力加大;③多戈壁,植被稀少,缺乏风力屏障,风力大等。

答案第3页,总4页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2)①磴口地广人稀,多戈壁荒漠,土地价格低;②由国家新能源政策大力支持;③有东部地区带来资金、技术的大力支持;④风电是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市场潜力大;⑤距离宁夏、内蒙古省会城市较近,有广阔的消费市场等。

(3)①西北地区风能资源集中、规模大,西北地区人口稀少,工业落后,当地用电市场规模小,生产量远远大于消费量;(或当地接纳能力不足)②风电本身具有波动性和间歇性等特点,而西北地区调峰能力差;③跨区域输电能力不足等。

(4)①控制风力发电规模和发展速度;②加大跨区域电网建设,提高外送能力;③利用当地资源,因地制宜发展高耗能产业(如石化、冶金);④提高蓄电、风力预测等技术。 【解析】本题以我国西北地区风能的开发与利用为背景,考查风力资源丰富的原因、风电基地的社会经济条件、弃风限电集中在西北地区的原因、措施等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述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1)本题主要考查 风力资源丰富的原因。风力资源的分布从地理位置、风的多少、风力大小、地表形态等方面分析。读图分析可知,磴口位于我国的西北地区,由于深居内陆,形成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差大,加之距冬季风源地近,大风日数多且频繁;从地形上来看,该地地处桌子山和狼山风口上,形成“狭管效应”,风力加大;而且该地多戈壁,植被稀少,缺乏风力屏障,风力大等。因此该地风力资源丰富。

(2)本题主要考查影响风电基地的社会经济条件,主要从地价、政策、资金、技术及市场等角度来分析。磴口位于我国的西北地区,该地地广人稀,多戈壁荒漠,土地价格低;有国家新能源政策大力支持;有东部地区带来资金、技术的大力支持;风电是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市场潜力大;距离宁夏、内蒙古省会城市较近,有广阔的消费市场等。

(3)本题主要考查西北地区弃风限电的原因。主要从西北地区地理位置较为偏远,风力资源分布与市场距离远,风能的输送能力、风力资源不稳定等方面分析。西北地区风能资源集中、规模大,而西北地区人口稀少,工业落后,当地用电市场规模小,因此导致生产量远远大于消费量,大量的风电得不到有效利用;风电的多少与当地的大风和风速有关,首次影响,风电本身具有波动性和间歇性等特点,而西北地区调峰能力差;从西北到东部发达地区的输送线路不完善,因此跨区域输电能力不足等。

(4)为减轻西北地区弃风限电现象可以从控制规模、提高外送、提高当地消费及蓄电技术等方面来采取措施。 点睛:

答案第4页,总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