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员版] 高校教师的教学方法与艺术 - 图文 下载本文

(一)启发

?1、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

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 (朱熹)

? 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

隅反,则不复也。”

?

?2、《礼记》:“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 引导学生,但不硬牵着他们走;严格要求学生,但不施加

压力;指明学习的路径,但不代替他们达成结论。

孔子怎样启发学生?

?????

1.循循善诱

颜渊说:“夫子循循善诱,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1)“能近取譬”。就是通过旁征博引,由远及近,由浅入深,使人易于理解,乃至引人入胜。

(2)“举善而教不能”。类似于我们今天的树标兵、典型示范,以诱导学生,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

子路问孔子什么是君子,孔子根据子路的性格特点,先后答以“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使子路逐步认识到君子的全面内涵,首先是“修身 敬业”,其次是“使统治者安乐”,然后是“使老百姓安乐”。

循循善诱,绝不是刻板教条,现代教学理论中的“利用学生最近发展区”

?

孔子的启发式教学

?2、选准时机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孔子的启发式:

?3.扣其两端

? 《论语》:“吾有知乎?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

空空如也,我扣其两端不竭焉。”

? 孔子在遇到有人问他问题时,他并不立即表示自

己知道得很多,马上能说出一大套,而是首先从问题的疑难出发,让问者把自己的意见说出,然后就问题正反方面加以反诘,弄清问题的性质和内容,最后让问者觉得必然有一个合理的答案,从而很自然地引出结论。 ? 关于辨别好人与坏人:

? 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

“乡人皆恶之,何如?” 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