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三总复习专题一 质点的直线运动 下载本文

第一章 质点的直线运动

[学习目标定位]

考 纲 下 载 高考地位 1.参考系、质点(Ⅰ) 2.位移、速度和加速度(Ⅱ) 3.匀变速直线运动及其公式、图象(Ⅱ) 实验一: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考点点击 考 情 上 线 高考对本章考查的频度较高,题型多为选择题和计算题 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概念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运动图象的应用 3.本章内容与生活实例相结合,运用相应的规律处理实际问题 第1单元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

[想一想]

第二届青年奥运会于2014年8月16日在南京开幕,如图1-1-1所示为会场内的旗杆和甲、乙两个火炬,已知旗杆静止不动,则风向向哪个方向?能否判断甲、乙火炬的运动方向?

参 考 系

图1-1-1

提示:旗杆静止不动,旗向左展开,则风向向左,甲火炬火焰向左偏,甲火炬可能静止,可能向右运动,也可能向左运动,但向左运动的速度小于风速,乙火炬一定向左运动,且运动速度大于风速。

[记一记] 1.参考系的定义

在描述物体的运动时,假定不动,用来做参考的物体。 2.参考系的四性

(1)标准性:选作参考系的物体都假定不动,被研究的物体都以参考系为标准。 (2)任意性:参考系的选取原则上是任意的。 (3)统一性:比较不同物体的运动应选择同一参考系。 (4)差异性:对于同一物体选择不同的参考系结果一般不同。 [试一试]

1.[多选]汉语成语中有一个“形影不离”的成语,意思是人的身体和影子分不开,形容关系密切,经常在一起。在晴天的早上,某同学在操场上跑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地面为参考系,影子是静止的 B.以地面为参考系,影子是运动的 C.以人为参考系,影子是静止的 D.以人为参考系,影子是运动的

解析:选BC 人的速度与其影子的速度相等,选人为参考系,影子是静止的;选地面为参考系,影子是运动的。B、C正确。

[想一想]

2014年9月30日,在仁川亚运会110米栏决赛中,中国新锐谢文骏后来居上,最终以13秒36的成绩摘得金牌,并帮助中国实现八连冠。如图1-1-2所示为110米栏比赛中谢文骏的瞬间照,那么,谢文骏在飞奔的110米中,能否被看做质点?若谢文骏的教练孙海平要分析其跨栏动作要领,还能否将谢文骏看做质点?

质 点

图1-1-2

提示:谢文骏在飞奔的110米中,能被看做质点,但教练分析其动作要领时,不能将其看做质点。

[记一记] 1.质点的定义

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它是一种理想化模型。 2.物体可看做质点的条件

研究物体的运动时,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研究结果的影响可以忽略。 3.物体可视为质点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形 (1)物体各部分的运动情况都相同时(如平动)。

(2)当问题所涉及的空间位移远远大于物体本身的大小时,通常物体自身的大小忽略不计,可以看做质点。

(3)物体有转动,但转动对所研究的问题影响很小(如研究小球从斜面上滚下的运动)。 [试一试]

2.(2014·东莞月考)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研究地球绕太阳的运动轨迹时,地球可看成质点 B.研究美丽的月食景象形成原因时,月球可看成质点 C.研究飞行中的直升飞机螺旋桨的转动时,螺旋桨可看成质点

D.研究“天宫一号”在轨道上的飞行姿态时,“天宫一号”可看成质点

解析:选A 把地球放在广阔的太空中研究其绕太阳的运动轨迹时,地球可看成质点;B、C、D选项关注的是物体的细节和局部差异,故不能看成质点。

[想一想]

如图1-1-3所示,某质点从A点出发沿直线到达C点后,再返回到B点静止,已知AC=100 m,BC=30 m,则整个过程中,质点的位移和路程各为多大?

图1-1-3

提示:整个过程中,质点的位移为AB=AC-BC=70 m,路程为AC+BC=130 m。 [记一记] 定义 位移表示质点位置的变位移 化,可用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 路程 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 区别 (1)位移是矢量,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路程是标量,没有方向 (2)位移与路径无关,路程与路径有关 联系 (1)在单向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 (2)一般情况下,位移的大小小于路程 [试一试] 3.湖中O点有一观察站,一小船从O点出发向东行驶4 km,又向北行驶3 km,则在O点的观察员对小船位置的报告最为精确的是( )

A.小船的位置变化了7 km B.小船向东北方向运动了7 km C.小船向东北方向运动了5 km

D.小船的位置在东偏北37°方向,距离O点5 km处 解析:选D 小船位臵的变化不是取决于其具体的运动路径,而是取决于它的初末位臵,即位移。位移不但有大小,还有方向,小船虽然运动了7 km,但在O点的观察员看来,它离

3

自己的距离是42+32 km=5 km,方向要用角度表示,sin θ==0.6,所以θ=37°,如图

5所示,故D正确。

[想一想]

如图1-1-4所示为汽车的速度表,其示数表示汽车的平均速度还是瞬时速度? 若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速度由图甲变为图乙历时8 s,则此过程汽车速度变化量为________ km/h,汽车的加速度为________ m/s2。

速度和加速度

图1-1-4

提示:速度表示数表示汽车的瞬时速度的大小,此过程汽车速度变化量为40 km/h,汽Δv40

车的加速度为a== m/s2≈1.4 m/s2。

Δt3.6×8

[记一记] 1.速度 (1)平均速度:

①定义:运动物体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 -s

②定义式:v=。

t

③方向:跟物体位移的方向相同。 (2)瞬时速度:

①定义:运动物体在某位置或某时刻的速度。

②物理意义:精确描述物体在某时刻或某位置的运动快慢。 ③速率:物体运动的瞬时速度的大小。 2.加速度

Δv

(1)定义式:a=, 单位是m/s2。

Δt(2)物理意义: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 (3)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

(4)根据a与v方向间的关系判断物体在加速还是减速。 3.速度、速度变化量和加速度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