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企业会计信息化中内部会计制度的重构 下载本文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析企业会计信息化中内部会计制度的重构

作者:王建华

来源:《时代金融》2015年第26期

【摘要】现代信息化条件下的电算化会计和手工会计相比,在进行会计数据处理时所采用的工具、手段、方法和组织流程的各个方面都有所不同。这就要求各制造企业的会计制度设计更加注重发生的经济业务对企业财务的影响以及企业财务对业务的控制作用。并且会计功能模块既要求可以从其他业务功能模块获得有助于完成会计确认、计量、记录以及报告的基础数据,有要求可以通过自定义其功能来实现对采购、生产及销售的控制。因此,信息化条件下的会计制度设计是否完善,直接关系到会计信息系统是否可以安全有效的运行。 【关键词】信息化 制造企业 企业会计制度

2008年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五部委根据有关法律联合制定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2010年,五部委又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从而形成了既于国际趋同又有中国式创新的企业内部控制框架。这些规章制度对加强企业管理、提示内部控制水平、促进中国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相对于原有制度框架而言,这些规章制度从理念到实务、从目标到方法都有很大变化。这些变化和改革也充分说明了会计信息化企业内会计制度的重新架构是必须也是必要的。 一、企业内会计机构重构

会计机构企业进行会计管理工作的重要职能机构,会计机构是做好会计工作的组织保证及保证会计制度有效实施的先决条件。这就要求很多制造企业在实施信息化系统事就要考虑所启用的不同模块,在与本单位的规模和管理要求相适应、提高工作效率、内部分工明确的原则下,对原有财务部门进行重新划分为,并且对各个职能部门进行重新定职定责进行职能细化,确保与即将运营的系统相对应。 二、会计信息系统需要重构

会计信息系统的设计就是借助现代信息条件来规划会计信息的诸多方面,包括三部分:首先,会计信息载体的设计,主要是确定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的种类与格式以及他们之间的有机结合模式;其次,会计信息处理程序的设计,主要是设计会计信息的收集、整理、加工、处理、输出的程序,也就是会计核算组织程序;再次,设计会计指标体系,主要是设计科学合理的会计科目。

手工核算条件下,为了简化记账工作,会计信息载体的设置不能分的太细,而在信息化条件下,可以利用计算机存储处理速度快、存储量大、输入及输出方便等特点,将这些载体划分的更细一些,以便及时提供管理上所需要的详细信息。在企业中会计处理程序主要为总账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