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地质学试题库 下载本文

环境地质学试题库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

1、环境地质学:是研究“人类—地质环境”系统的发生和发展、调节和控制、以及改造和利用的科学

2、环境:是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所有外界自然因素的总和。 3、原生自然环境:又称第一环境,其最基本的要素组成是大气

圈、水圈、生物圈及岩石圈浅部表层,是人类社会出现之前就已客观存在着的空间和物质环境。现在一般是指未经人类活动影响,仍保持自然状态,环绕于我们周围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

4、次生自然环境:又称第二环境,是受人类活动因素的冲击、

影响而改变了原来面貌的自然环境。

5、环境要素:是指构成人类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

的而又服从整体演化规律的基本因素

6、环境背景(本底)值:原生值.是环境不受 或未受污染影响

的“纯自然”情况下,各环境要素的化学元素正常含量和能量分布的正常值。

7、环境容量:在人类生存和自然环境不致受害变质的前提下,

环境可能容纳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

8、地质环境的容量:一个特定地质空间 可能承受人类社会、经济、工程发展的最大潜能。

9、自净作用:环境自身能逐步清除一定数量的污染物,达到自

然净化的目的,这种作用称环境的自净作用

10、环境质量:是对环境状况的一种描述,一般是指在一具体环

境内,环境的某些要素或总体对人类或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宜程度。环境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11、环境效应:是指在环境要素作用下环境受到影响的现象及其

后果。环境效应可分为自然环境效应及人为环境效应,一般所称的环境效应多数是指人为环境效应

12、环境问题:全球环境或区域环境中出现了不利于人类生存和

发展的现象,概括为环境问题。目前所指的环境问题,主要是人类利用环境不当和人类社会发展中与环境不协调所致。 13、原生环境问题:是与人类活动无关的,由自然界原来的环境

给人类造成的,如许多自然灾害,是大自然活动的必然结果;又如疾病的流行或某些地方病的发生等。

14、次生环境问题: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质量变化,以及这

种变化对人类生产、生活和健康的影响问题。

15、社会环境问题:是由于社会结构本身的不合理所造成的,如

人口增长、城市膨胀、科技和教育的结构不合理,以及经济发展不平衡带来的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问题。

16、降尘:指自然沉降到地面的灰尘。降尘来源广泛,包括工业

烟尘、建筑灰尘、自然风沙杨尘等。

17、酸雨:PH值小于5.6的雨、雪、雾等或其他形式的大气降

水。

18、软流圈:上地幔中上部50——100千米,震波速度明显降低,

因此分出一个低速层或称软流圈

19、岩石圈:上地幔上部0——50米并连同上部的地壳统称为岩石圈

20、背景值灭绝:地史上任何时期都有一些物种灭绝,这叫背景值灭绝

21、类群绝灭:在有一些地质时期 ,许多门类种属的生物近乎

同时灭绝,称大规模绝灭或类群绝灭

22、可持续发展:是能动的调控自然——经济——社会符合系统,

使人类在不超越资源与环境承载能力的条件下,促进经济发展,保持资源永续和提高生活质量

23、地质环境:人类从事生产、生活、生存发展活动为中心的,

周围一定范围内的客观地质实体

24、环境地质:应用地质数据和原理,解决人类占有或活动造成

的问题的地质研究与评价。

25、可更新资源:又称可再生资源,是指通过天然作用或人工经

营,可为人类反复利用的资源

26、不可更新资源是经人类利用后,在短期内不可能更新、马上

恢复利用的资源

污染物: 也称污染质,指能引起环境污染的各种物质 27、二次污染物:是排入环境中的一次污染物,在物理、化学或

生物作用下发生变化,或与环境中的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所形成的新污染物。

28、环境污染 :人类的各种活动引起的环境质量下降,因而有

害于人类及其他生物的正常生存和发展的现象。

29、致癌作用:环境中的许多污染物如农药、亚硝胺、工厂产生

的“三废”及放射性污染物,都能导致人体发生病变产生癌症。

30、致畸作用:由于母体受到环境中有毒有害物质的影响,或是

环境中缺少或过于富集某些微量元素,致使胎儿精神系统发育不良,身体器官或机能残缺。这种作用也可能发生在成年人身上,一些地方病,如大骨节病等都是这种作用的表现。 31、致突变作用:环境中某些因素(如放射性射线)在一定条件

下引起机体遗物质产生突然的、根本的变异,这种突变造成遗传物质复制错乱,有时引起形态和结构、功能改变,导致遗传缺陷和疾病。

32、需氧污染物 又称耗氧污染物。包括有机物与无机物两种。

有机物主要是可以进行生物分解的天然有机物(如碳氢化合物、蛋白质、油脂、本质素等)。无机物主要是还原性物质(如亚硫酸盐、亚硝酸盐、硫化物、亚铁盐和氨等)。由于它们在生物氧化或化学氧化过程中消耗氧气,故称需氧污染物。排人水体中的需氧污染物过多,将造成水体中溶解氧(DO)缺乏,危害鱼类及其他水生生物的生存。

33、化学需氧量(COD):又称化学耗氧量。是指在一定条件下,

以一定的氧化剂氧化水中的还原性物质所消耗的氧化剂量,以氧的mg/1表示。

34、生化需氧量(BOD):又称生物需氧量,表示水中有机污染物

经微生物分解所消耗的水中溶解的氧量,以毫克/升为单位 35、水体富营养化又称水体营养物富集。生活和工业污水常含大

量生物营养元素,如磷硫、氮、硅、钾、维生素、微量金属元素等,它们进人缓慢流动的湖泊、水库、内海等水域,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猛繁殖,在水面形成密集的“水花”或“红潮”。

36、富营养化污染:藻类死亡和腐败使水体溶解氧大量减少,耗

去水中溶解氧,使水质恶化,鱼虾及其他底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也称富营养化污染

37、地质灾害:是一种与地质过程相联系的灾害现象。当地质过

程一旦超过了临界值,就会产生灾变,对人类健康、生命安全、社会经济造成重大威胁和破坏,称地质。灾害。 38、自然地质灾害:完全或主要由自然动力地质作用造成的,人

类无法影响或控制的称自然地质灾害

39、人为地质灾害:完全或主要由人类活动冲击地质环境而造成

的称为人为地质灾害

40、复合地质灾害:由自然因素和人为诱发因素共同造成的称复

合地质灾害

41、短期地质灾害:凡在瞬间或短时间内,便能造成重大破坏的

地质灾害,称短期地质灾害

42、长期地质灾害:凡在较长时间内,如数年、数十年甚至更长

时间才逐渐显出严重危害性的地质灾害,称为长期地质灾害 43、地震:地壳任何一部分的快速颤动称为地震,地震是大地发

生突然震动的地质现象,俗称“地动”,是一种现今正在进行的地壳运动激化的表现

44、震源:地震发源于地下某一点,该点称震源 45、震中:对应震源地面最近的一点称为震中 46、震源深度:从震源到镇中的距离,称为震源深度

47、地震波:是地震时岩石中各个质点有规律的震动而产生的弹

性波。

48、地震烈度:是表示地震时地面和建筑物受到影响和破坏的程

49、地震效应:是指由地震引起的一系列异常现象和作用,进一

步分为原生效应和次生效应。原生效应是指地震直接引起的破坏,次生效应是由地震伴生的作用产生的破坏 50、构造地震:是由于岩石圈的构造变形所造成的地震 51、陷落地震:主要是在重力作用下,由于块体运动或地面、地

下塌陷引起的。它主要发生与可溶性岩石分布地区以及山区 52、诱发地震:由于修建水库、人工爆破、采矿、注水、抽水等

一系列外界因素触发而引起的地震称为诱发地震

53、矿震:矿山采矿诱发的地震又简称矿震

54、滑坡:斜坡上大量的土体、岩体或其它碎屑物质,主要在重

力和水的作用下,沿一定滑动面(某一软弱面、带)整体下滑的地质现象,称为滑坡

55、泥石流:是山区沟谷中,由暴雨、冰雪融水等水源突然激发

的,历时短暂,含有大量的泥砂、石块等固体物质,并且有强大破坏力的特殊洪流

56、泥流:以粘性土为主,含少量砂粒、石块、粘度大、呈稠泥

状的叫泥流,多见于西北黄土高原 ;

57、泥石流:由大量粘性土和粒径不等的砂粒、石块组成的叫泥

石流,多形成于基岩出露的山区;

58、水石流:由水或稀泥浆和大小不等的砂粒、石块组成的称之

水石流,多见于石灰岩分布区。

59、冻土是高纬度或高海拔地区,气温低于零度时,土壤中的液

态水结为固体的冰,并胶结土颗粒,使其具有特殊连结 60、土壤:是发育于地球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且能够生长植物

的疏松表层(包括海、湖浅水区)

61、土地:是一个综合性的科学概念,把土地看做地表各个地段,

包括岩石、地貌、气候、土壤、水文等自然要素组成的高度综合的自然生态系统

62、土壤母质:风化作用使岩石破碎,理化性质改变,形成结构

疏松的风化壳,其上部可称为土壤母质

63、土壤年龄:土壤发育时间的长短称为土壤年龄

64、土壤绝对年龄:从土壤开始形成时起直到目前为止的年数称

为绝对年龄

65、土壤相对年龄:由土壤的发育阶段和发育程度所决定的土壤

年龄称为相对年龄

66、土壤总孔隙度:指单位容积土壤中孔隙容积占整个土体容积

的百分数

67、土壤容重:单位容积土体(包括孔隙在内的原状土)的干重,

g/cm3。

68、土壤净化:是指土壤本身通过吸附、分解、迁移、转化,而

使土壤中污染物的浓度降低或消失的过程

69、土壤环境容量:土壤系统对于进入其中的污染物的性质和数

量,是有一定限度的,一定区域、一定时间内,既要保证农产品的生物学品质和产量不至降低,也不使土壤环境遭致污染时,土壤系统所能容纳污染物的最大负荷称土壤环境容量 70、土壤侵蚀是指在风或水流作用下,土壤被侵蚀、搬运、沉积

的整个过程

71、土壤的水力侵蚀 :又称水蚀,在降雨和径流的作用下,土壤及

其他组成物质流失的现象

72 、土壤的重力侵蚀: 土壤、土壤母质或风化体在重力作用

影响下发生的侵蚀现象。

73、土壤的风力侵蚀 : 风力破坏、转运和堆积土壤、土壤母质

的过程,发生在有疏松干燥且细散的土壤;有足够的风力和频率;地表缺乏植被覆盖和平坦开阔的地形条件下。 74、土壤侵蚀量:土壤在外营力作用下产生位移的物质量,称土

壤侵蚀量

75、水土保持的定义为:防治水土流失,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

山丘区和风沙区水土资源,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以利于充分发挥水土资源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立良好生态环境的事业

76、“土地沙漠化”是指在干旱多风的沙质地表环境中,由于过度

地人为活动破坏了脆弱的生态平衡,使原非沙漠的地区出现了以风沙活动为主要特征的类似沙漠景观,造成了土地生产力下降的环境退化过程。

77、 土壤次生盐渍化,是指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于水文地质条

件的不同而存在的非盐渍化土壤, 因人类的不合理灌溉, 促使地下水中的盐分沿土壤毛管孔隙上升并在地表积累, 由此引起的土壤盐渍化称次生盐渍化。

78、土壤污染:是指人类生产、生活活动所产生的各种污染物,

以各种途径进入土壤,其速度和数量超过了土壤的容量和土壤净化速度引起土壤质量恶化的现象

79、水文循环:是发生于大气水、地表水和地壳岩石空隙中的地

下水之间的水循环

80、水的地质循环:地球浅层圈和深层圈之间水的相互转化过程

称为水的地质循环

81、初生水:这种由地幔熔岩物质直接分异出来的水称为初生水 82、水文地质环境:即地下水环境:是指在地质环境的长期自然

演化过程中,地下水与岩石、土壤、天然气体和生物体之间建立起来的平衡关系。

83、环境水文地质问题:是指人为开采、疏干、充水、污染等因

素造成地下水与周围物质环境的平衡关系破坏,导致地下水组分、性质、状态和水动力特征发生变化而产生的环境问题 84、环境水文地质学:是一门应用地质学,专门研究在天然条件

和人为活动影响下,地下水质与量的变化对人类生活和生产发展的相互影响与相互制约的关系,并通过研究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与演变规律,达到该改造环境的目的,进而控制和消除有害作用,保护和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使其有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生产。

85、地下水是指赋存于地面以下岩土空隙中的水,包气带及饱水

带中所有含于岩土空隙中的水

86、含水层是指饱含重力水,且能够透过并给出相当数量水的岩

87、隔水层是只容水而不透水的岩层,即不能透过与给出水,或

者透过与给出的水量微不足道的岩层

88、地下水的埋藏条件:是指含水岩层在地质剖面中所处的部位

及受隔水层(弱透水层)限制的情况。

89、包气带水:在包气带中,空隙壁面吸附有结合水,细小空隙

中含有毛细水,未被液态水占据的空隙中包含空气及气态水。空隙中的水超过吸附力和毛细力所能支持的量时,空隙中的水便以过路重力水的形式向下运动。上述以各种形式存在于包气带中的水统称为包气带水

90、潜水:饱水带中第一个具有自由表面的含水层中的水称作潜

91、潜水面:潜水的表面为自由水面。称作潜水面

92、承压水:充满于两个隔水层(弱透水层)之间的含水层中的

水,叫作承压水

93、地下水的补给:含水层自外界获得水量的过程称为补给 94、地下水的排泄:地下水失去水量的过程,就是地下水的排泄 95、上层滞水:当包气带存在局部隔水层(弱透水层)时,局部

隔水层(弱透水层)上会积聚具有自由水面的重力水,这便是上层滞水

96、净化能力:是指污染物进入地质环境之后,靠地质环境自身

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等作用,去除污染物,使地质环境基本恢复原状的能力

97、光化学降解作用:是指土壤表面受太阳辐射能和紫外线照射

引起农药分解作用。该作用可使大部分除草剂和DDT水解而沉淀

98、潜育还原土:在潜水长期浸渍下,使高价铁锰还原为低价铁

锰,土层呈灰蓝色或青灰色,土壤质地粘重、通气不良、耕作困难

99、地下水污染:指受人为和自然因素影响使地下水物理、化学

和生物等方面的性质发生改变,从而限制或防碍它在各方面应用的现象

100、生命必需元素:许多微量元素是人体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

营养成分,被称为生命必需元素

101、大量元素:人体中O、C、H、N四种元素占96%,加

上Ca、P、S、K、Na、Cl、Mg共11种元素占人体总量的99.9%,在环境水文地球化学(环境医学)中称大量元素(主元素)。

102、元素对:当某些微量元素共同存在于环境中,并摄入人体

后,具有相关作用的元素称元素对

103、拮抗作用:即生物体中,一种元素对另一种元素的正常生

理功能产生干扰的现象,它既可以是抑制,也可以是抵消。 104、协毒作用:一种元素对机体的毒害,会因另一种元素的同

时存在而毒害大大提高的现象,尽管元素本身数量没有什么变化

105、环境工程地质学是在区域工程学研究的基础上,主要研究

由于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引起的地质环境变化,以及这种变化所造成的影响,其目的是为了改造、利用和保护地质环境 106、地裂缝:是现代地表的一种线状破裂形式,绝大多数发生

在第四系分布区,呈一定方向延伸的线状地面裂开或塌陷 107、地面沉降:是指某一范围内地区地表的海拔高程,在某一

时期缓慢降低的地质灾害现象

108、地面塌陷:小范围的地面,突然快速下陷的现象

109、岩爆:也称冲击地压、煤爆、矿震等,是矿山、地下井巷、

深层隧道掘进掌子面附近等,破坏了原岩体力学平衡时,由于弹性能的突然释放,使坚硬脆性岩层的岩片、岩块弹离岩体,并可能伴有强震动和冲击,或矿坑变形等的地质灾害。 110、城市环境地质:是为了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城市地质环境,

以减少人类工程活动对城市地质环境强烈冲击,将环境科学、现代地质学理论、方法,结合现代化科技手段,运用于城市的规划、管理中的一门新学科

111、环境地球化学是研究污染元素及化合物在人类赖以生存的

周围环境中的地球化学组成、地球化学作用和地球化学演化与人类健康关系的科学。

112、化学定时炸弹:有毒有机化合物在水、陆、气环境中不断

积累,到一定时限,使长期储存于土壤及沉积物中的化学物质活动化,引致延缓而突然爆发的有害效应

113、地球化学垒:也称地球化学屏障,在表生带,元素迁移的

过程,常常出现地球化学更替的现象,这种表生带在短距离内元素迁移条件明显交替,并导致元素浓集的地段称地球化学垒

114、地方性疾病:是指具有一定的发病区域环节的疾病,它是

一种影响范围大,潜伏周期长,并具突发性流行,不易根治的疾病。

115、环境有机地球化学是90年代兴起的一门边缘交叉学科,主

要研究地表环境中化学物质(尤其是有机污染物及衍生物)的来源、迁移、转化和分配规律,及其引起的全球性和区域性环境问题

116、环境法:也称环境保护法或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是指国家

为了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证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而制定的,调整人们在开发利用、保护与改善环境的活动中所产生的社会关系的 法律规范总称。

117、海啸:当发生海底地震时,所产生的震动以及所诱发的海

底岩层陷落、块体运动和海底火山爆发等,往往使得局部海水水体积变动,或压力瞬间急剧增大,形成巨大的海浪,称为海啸

118、大气污染:空气中正常成分之外又添加了新成分,或原有

成分增加,超过了局部大气环境容量和自净能力所允许的极限,而使某些地域大气的质量发生恶化,对人们的健康和精神状态、工作和生活、能见度范围、建筑物设备、动植物生长等诸方面,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和危害的现象

119、逆温:在大气底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每升高100

米,气温平均递减0.65度,但大气污染严重时,空气稳定污染物不易扩散,即出现逆温现象。在逆温情况下,地面以上一定高度存在一个暖层,即从地面向上随高度增加而气温下降,而后出现一暖层,在暖层内温度上升,而高度再升高,大气温度又降低

二、填空(每空1分)

1、环境的功能特性具有整体性、复杂性、网络性、有限性、不可逆性和部分可逆性。

2、人类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大部分。自然环境包括原生、次生自然环境

3、 环境各要素之间,时刻处于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

同时又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之中。这种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使得环境具有整体功能,可以形成集体效应,起着相互协同的作用。

4、环境容量的大小,一方面与环境要素组成和结构有关,另一方面也与进入环境的污染物的数量及其物理、化学性质有关。

5、地质环境容量,可以用该特定地质空间可能提供的人类利用的地质资源和承受人类排放废弃物的容纳能力来综合评价。 6、环境系统的自净作用按机理可分为物理净化、化学净化、生物净化三种基本形式

7、环境地质学领域有三大核心支柱:环境水文地质、环境工程地质和环境地球化学

8、环境效应可分为自然环境效应及人为环境效应,一般所称的环境效应多数是指人为环境效应。

9、环境问题又分原生环境问题、次生环境问题和社会环境问题。 10、全球性的生态破坏主要包括:森林减少、土地退化、水土流失、沙漠化、物种消失等。

11、我国城市大气污染属煤烟污染型,主要污染物为烟尘和二氧化硫

12、酸雨的出现,意味着大气污染达到十分严重的状况 13、由于我国许多城市淡水资源短缺,只好长期超量开采地下水

满足城市发展需要,使得不少城市的地下水位连年下降,形成大面积地下水降落漏斗,并导致地面下沉,岩溶塌陷。滨海城市,还引起海水入侵等严重后果。

14、地面沉降可导致工业民用建筑破坏,地下管道线破坏,高架道路、地铁、地面铁轨等严重破坏,以及水准测量高程基准网失效等不良效果。

15、十大自然环境问题中与环境地质研究有关的问题是:土地沙漠化、水资源短缺、农药化肥对土壤的污染

16、公害事件是因环境污染造成的在短期内人群大量发病和死亡事件

17、从环境角度看,人类生活、生产所利用的土壤和矿产资源都

来自地壳

18、地球以外的圈层包括水圈、生物圈、大气圈、磁场圈 19、我国淡水资源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

20、资源短缺和人口激增将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 21、环保法中规定:“一切企业、事业单位的选址设计、改建、

扩建时必须提出环境影响报告书,经环保部门和其它有关部门审查批准后,才能进行设计。

22、污染物排放标准分为国家和地方排放标准两级 23、地质环境仅指环境的空间实体,是按自然规律发展的。 24、环境地质是人类与环境空间实体之间的关系,其发展规律是

自然规律与社会技术经济规律相结合

25、可更新资源主要是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等。不可更新资源主要是指矿产资源

26、可更新资源与不可更新资源共同构成的直接资源,共同维持人类生存

27、环境效应主要包括环境生物效应、环境化学效应、环境物理效应

28、污染物按其性质大体分为三种:化学污染物、生物污染物、放射性污染物。按状态可分为气态、液态、固体污染物。按出现的先后,分为一次污染物(又称原生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

29、三致作用包括致癌作用、致畸作用、致突变作用

30、需氧污染物包括有机物与无机物两种。有机物主要是可以进

行生物分解的天然有机物。无机物主要是还原性物质 31、溶解氧(DO)是水质的重要参数之一,也是鱼类等水生生物生存的必要条件。

32、化学需氧量测定方法有高锰酸钾法及重铬酸钾法两种,不同

的方法测定结果不同,一般地说,重铬酸钾法COD>高锰酸钾法COD,故其结果必须注明测定方法。

33、因微生物分解有机物的速度和程度与温度和时间直接有关,

有机污染物的生物化学氧化作用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有机物被转化为无机的二氧化碳、水和氨等。第二阶段,主要是氨被转化为亚硝酸盐、硝酸盐。一般所说废水的生化需氧量,通常只指第一阶段有机物化学氧化所需的氧量。 34、水面上蓝藻、水葫芦等疯长是水体富营养化的征兆。“水花”

是淡水静水水域中,浮游生物异常繁殖的现象。

35、水体中的营养物主要来自三种途径:化肥、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 和雨、雪对大气的洗淋和对磷灰石、硝石、鸟粪层的冲刷。

36、当地磁场变化,改变了人体内生物磁场平衡时,可导致生病

或死亡。地磁场变化主要影响人体神经系统、皮肤电位和血液。使人的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增强,条件反射迟缓、记忆力衰退、改变常态过程和病态过程的调节等。

37、自然变异、自然灾害的出现是“祸不单行”,具有成因联系,

又具非线性、开放性、群发性

38、地质灾害种类很多。按成因可分为:自然地质灾害、人为地质灾害、复合地质灾害

39、由自然因素和人为诱发因素共同造成的称复合地质灾害 40、短期地质灾害包括火山爆发、地震、海啸、滑坡、洪水、泥石流、岩崩等

41、长期地质灾害包括土地沙漠化、盐渍化、水土流失、地面沉降、海水入侵、地下水污染、资源短缺气候长周期演变、可食用淡水减少、某些地方病的蔓延等

42、根据震源深度,地震可分为浅源地震、中源地震、深源地震。 43、大多数地震属于浅源地震,约占地震总数的75%,破坏性大

地震深度大多在5——20千米范围内

44、天然地震根据其成因分为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 45、构造地震的特点是活动频繁、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破坏性强

46、矿震可分为两种:一是矿山采矿活动引起井下区域性构造复活,而形成构造地震,二是与矿山开采活动密切相关的塌陷地震

47、诱发地震是人类活动、大型工程等影响的结果。

48、地震预报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即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强度(震级)

49、一个发育比较典型的滑坡通常由滑坡体、滑动面、滑坡壁、

滑坡台阶、滑坡舌、滑坡裂隙、滑坡鼓丘等要素组成 50、根据滑坡壁的分布和滑坡体的范围,可以判断滑坡的存在和

规模,根据滑坡壁的后期侵蚀破坏程度,可以判断滑坡发生的时间长短等等

51、环境水文地质学研究范畴不应仅以地下水为主要研究对象,

而应从三水转化观点出发,研究包括天然水的整个循环体系。

52、影响滑坡形成的因素有:坡度效应、流体效应、岩体效应、构造效应、地震效应、坡地形态特征的影响、植被的影响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53、泥石流按其物质成分可分为泥流、水石流、泥石流。 54、泥石流按其物质组成和流动特点可分为粘性泥石流、稀性泥石流。

55、泥石流按水的补给来源和方式分类可分为暴雨型泥石流、冰雪融水型泥石流、溃水型泥石流。

56、泥石流的形成必须同时具备以下3个条件:陡峻的便于集水、集物的地形、地貌;有丰富的松散物质;短时间内有大量的水源。

57、泥石流发生的时间具有三个规律:季节性、周期性、滞后性 58、泥石流的活动强度主要与地形地貌、地质环境和水文气象条件三个方面的因素有关。

59、影响河流侵蚀沉积及河流变迁的自然因素主要为气候因素、

地质因素等,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因素如修建水库、改变河流势态,减缓流速、沉积作用和季节性冲刷侵蚀增强。人为因素造成的水土流失又使河流沉积加强,引起河流泛滥,河道摆动变迁频繁

60、我国沿海地质环境复杂多变,在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综合

作用下,海岸地质灾害频繁发生,以海平面上升、海岸侵蚀、海水入侵、赤潮、海啸、风暴潮等灾害,给海岸城市自然环境演变和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因素。

61、多年冻土上层为夏融冬冻的冻融层,下层为永冻层。 62、土壤就是由岩石旋回演变而成的,土壤的形成是肥力发生、发展的过程。

63、 岩石变成土壤需要经过两个过程:岩石风化形成土壤母质、在母质基础上生成土壤

64、 土壤的性质是气候、生物、地形、母质和时间等成土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65、 土壤母质可分为:残积母质、运积母质。

66、 土壤运积母质可分为坡积母质、洪积母质、冲积母质、海积母质、湖积母质、冰碛母质和风积母质。 67、 由于人类耕耘、灌溉、收获等活动违反自然成土过程

的规律,造成了土壤退化如肥力下降、水土流失、盐渍化、沼泽化、荒漠化和土壤污染等消极影响。 68、 开发利用土地资源中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有土壤侵

蚀、土地沙漠化、土壤次生盐渍化、土壤污染等 69、 土壤对污染物的净化功能主要表现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胶体作用、植物吸收和淋滤作用。 70、 土壤侵蚀分为水蚀、风蚀和重力侵蚀三种

71、 滥垦草原、过度放牧和不合适的耕作是引起风蚀的人为因素。

72、 土壤在外营力作用下产生位移的物质量,称土壤侵蚀量

73、 土地沙漠化之所以迅速发展,主要原因是人类对植被的破坏。

74、 土壤受污染的主要途径有:通过水体污染、大气污染、农业污染、固体废物污染等。

75、 自然界的水循环按其循环途径长短、循环速度的快慢

以及涉及层圈的范围,可分为水文循环和地质循环两类

76、 水文循环是发生于大气水、地表水和地壳岩石空隙中的地下水之间的水循环

77、 水文循环是在太阳辐射和重力的共同作用下,以蒸发、降水和径流等方式周而复始进行的

78、 在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不尽如人意,落后的灌溉技术是造成水资源紧张的根本原因。

79、 根据地下水的埋藏条件, 可将地下水分为包气带水、

潜水及承压水。

80、 按含水介质类型,可将地下水区分为孔隙水、裂隙水及岩溶水。

81、 潜水的补给主要有渗入、径流、越流、人工补给几种形式

82、 潜水的排泄主要有径流、蒸发、开采、越流几种形式 83、 潜水的水质主要取决于气候、地形及岩性条件。 84、 潜水容易受到污染,对潜水水源应注意卫生防护。 85、 测压水位高于地表的范围是承压水的自溢区,在这里井孔能够自喷出水。

86、 承压水的资源不容易补充、恢复,但由于其含水层厚度通常较大,故其资源往往具有多年调节性能 87、 地下水的补给按来源的不同可分为:降水入渗补给、地表水补给、凝结水补给、来自其他含水层的补给以及人工补给等。

88、 包气带自上而下可分为土壤水带、中间带和毛细水带。 89、 包气带水的赋存与运移受毛细力与重力的共同影响 90、 饱水带通过包气带获得大气降水和地表水的补给,又通过包气带蒸发与蒸腾排泄到大气圈。

91、 包气带的吸附能力愈强,对污水的净化能力也就越强 92、 包气带主要通过生物降解、吸附、机械截流等机理净化污水

93、 农药的降解是综合作用,包括光化学降解、化学降解和微生物降解

94、 部分农药(主要是有机氯农药),化学性质稳定,难以

分解,可在土壤中累积,成为地下水的二次污染源 95、 大气污染物常呈降尘和降水形式降落并进入土壤层,土壤层的吸附、降解和中和等作用可降低污染质的毒性或固定污染质,从而减轻对环境的危害

96、 当进入包气带的污染质在速度、数量和性质上超过岩

土层的净化容量时,就会引起岩土层中有害成分聚集,不但造成包气带污染,而且使包气带成为地下水的二次污染源

97、 人为污染是当前地下水污染的主要原因

98、 由自然地理变化和地质作用造成的水质恶化,称自然污染

99、 一般将水质变坏程度超过饮用水水质标准的,称为污染地下水 100、

地下水的污染实质上是污染质在地下水中的水动力弥散过程 101、 102、 103、

利用示踪剂,可以确定水动力弥散速度和方向 非必需微量元素分为惰性元素和毒性微量元素 微量元素对人体作用十分复杂,它们的特异生理功

能与元素本身性质、摄入方式、浓度等紧密相关。

104、 105、

食物和饮水是人体微量元素的主要来源

蓄水、注水时诱发地震的机理主要为:水库的荷载效应、应力腐蚀效应、孔隙水压力 106、

城市地质环境质量评价包括:地质环境的适宜性评价和风险性评价。 107、

根据大气的热力性质,自地表面上可将大气圈分为

五层:对流层、平流层、中层、热层和外层 108、

主要的天气现象都发生在对流层,大气污染也主要发生在这里 109、

对流层的状态和运动规律是影响水文循环和水资源分布的重要的因素 110、

我国颁布的《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分为三级,规定

了大气中五种污染物的允许浓度限值。这五种污染物是:尘粒、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臭氧 111、

我国城市垃圾与废弃物处理处置的主要方法有填埋处理、焚烧处理、堆肥处理、回收资源及综合处理

112、 污染物在环境中迁移主要有三种方式:机械迁移、物理化学迁移、生物迁移

113、 元素的迁移大致可分为:水迁移、生物迁移、大气迁移三种基本形式

114、 元素迁移的水动力条件,主要与地下水埋藏条件与径流速度有关。

115、 在地下水补给区与径流区的过渡带,由于排泄不畅、

如现代(古代)沼泽分布区,水中含有大量的腐殖酸,对大骨节病、克山病的分布,起着控制作用

116、 在我国,目前主要有地方性甲状腺肿、克山病、大骨节病、地方性氟中毒病等地方病。

117、 在克山病区居民服用亚硒酸钠的补硒措施后,几十万病人的治疗证明可减少克山病的发病率,并能降低病死率。

118、 酸性软水区为心血管病高发病区。

119、 氟中毒的发病原因可分为饮水型、燃煤污染型和食物型

120、 许多国家都采用降低水中氟含量的办法来预防氟中

毒。 降氟方法大体上可分为化学法、物理吸附法和电化学法三大类。

121、 与环境地质有关的主要基本法律有:中华人民共和国

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环境污染防治法等。

122、 岩溶塌陷的形成机制有机械潜蚀塌陷、真空吸蚀塌陷、冲爆塌陷、震动塌陷、重力塌陷。

123、 微量元素对中,铜和钼具有拮抗作用,而铅和砷具有协毒作用

124、 能造成水质变坏的能量形式,主要是 热能 。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

1、环境地质与地质环境概念、性质相同。(×)

2、推移性滑坡的治理重点应在滑坡上部减重、削坡。(√) 3、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的内容包括回顾评价、现状评价、影响评价。(√)

4、PH值小于6.0的雨、雪、雾或其他形式的大气降水称为酸雨。(×)

5、泥石流的防治措施应着重于防,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综合治理方针。(√)

6、地下水污染源按空间分布特征可分为点状、线状、面状污染源。(√)

7、原生自然环境一定是最好的。(×)

8、环境的主体是针对与人类活动有关的自然介质。(√) 9、环境系统的要素组成和结构越复杂、严密、它的稳定性相对越大,越容易保持平衡,环境系统越有序,功能也就越健全。(√)

10、环境的好坏取决于环境诸要素的平均状况,其中处于优良状态的要素可以来弥补较差的要素。(×)

11、一般情况下,环境系统能够容纳一定量的污染物进入环境

内部,而不致使环境系统的有序性被打破,不使其环境功

能发生质变。(√)

12、环境容量的大小,一方面与环境要素组成和结构有关,另

一方面也与进入环境的污染物的数量及其物理、化学性质有关。(√)

13、地质环境容量,可以用该特定地质空间可能承受人类排放

废弃物的容纳能力来综合评价。(×)

14、污水灌溉农田,兼有水、肥资源的再利用和廉价污水处理

的好处。(×)

15、我国城市大气污染属煤烟污染型,主要污染物为烟尘和二

氧化硫。(√)

16、地球表面的大陆位移、造山运动、岩浆侵入和火山活动、

地震等,均与上地幔软流圈存在有关 。才

17、人体生命元素含量有着自身的规律,不受周围地壳元素丰

度的影响。(×)

18、环境灾害事件效应是地质历史上重大绝灭事件的直接原因

之一。(√)

19、 我国土地资源类型分布不均衡,土地生产力地区差

异大,有三多三少的特点:山地多、不可利用土地多、难利用的土地多,耕地少、林地少、平地少。(√) 20、 地质环境的总体质量取决于各组成要素的平均质量

状况。(×)

21、 地质环境是人类与环境空间实体之间的关系,其发

展规律是自然规律与社会技术经济规律相结合 。(×)

22、 矿产资源和水资源都是不可更新资源。(×) 23、 自然过程引起的环境质量下降,因而有害于人类及

其他生物的正常生存和发展的现象称环境污染 。(×)

24、 耗氧物质排入水体中时,由于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使

水中的溶解氧值降低,同时污染物的量也减少。(√) 25、 水体中营养物质含量增加,对鱼类生长有利。(×) 26、 人体内有一个生物磁场平衡系统,其用途是当所生

活的地区地磁场发生变化时,可维持体内微磁场正常。(√)

27、 特大自然灾害现象,存在群发性,表明自然变异、

自然灾害的出现具有成因联系。(√)

28、 滑坡、泥石流、海水入侵属于长期地质灾害。(×) 29、 大多数地震属于浅源地震,破坏性大地震深度大多

在5——20千米范围内。(√)

30、 全球每年发生地震约500万次,大部分地震人们都

能凭感官察觉到。(×)

31、 地震烈度是衡量地震绝对强度的级别。(×) 32、 烈度相同的连线称为等震线。(√)

33、 构造地震的特点是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破坏

性强。但数量较少,分布在地壳活动带。(×) 34、 陷落地震震源很浅,影响范围小、震级也不大,因

而传播不远。(√) 35、 矿震也称为岩爆。(×)

36、 松散堆积物中发生的滑坡主要和粘土夹层有关。

(√)

37、 在地貌上,泥石流的地貌一般可分为形成区、流通

区和堆积区三部分。(√)

38、 泥石流发生的时间规律是与集中降雨时间规律相一

致,具有明显的季节性。(√)

39、 泥石流的发生是自然地质事件,与人为因素无关。

(×)

40、 影响河流侵蚀沉积及河流变迁的因素很多,主要为

气候因素、地质因素等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无关。(×)

41、 采用适当的防治措施,可以控制和避免多年冻土对

人类工程活动的影响。(×)

42、 土壤和土地概念相同,只是不同领域的称呼不同。

(×)

43、 土壤就是由岩石旋回演变而成的。(√)

44、 成土母质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植物矿质养分元

素(氮除外)的最初来源。(√)

45、 土壤肥力的产生与其母质成分密切相关。 (×) 46、 老年阶段土壤的肥力和自然生产力都达到最高水

平。 (×)

47、 土壤净化是指土壤本身通过吸附、分解、迁移、转

化,而使土壤中污染物的浓度降低或消失的过程。(√)

48、 土壤质地对侵蚀的关系很大。粗质地土壤颗粒粒径

大,大孔隙数量多,透水性好,抗风蚀但不抗水蚀。(×)

49、 “土地沙化”与“土地沙漠化”含义不同。(√) 50、 土地沙漠化之所以迅速发展,主要原因是人类对植

被的破坏。(√)

51、 人类耕作通过施用化肥和有机肥补充养分的损失,

从而改变土壤的营养元素组成、数量和微生物活动等,对土壤改良具有积极作用。(×)

52、 水文循环分为小循环和大循环,通过调节大循环的

条件,加强大循环的频率和强度,可以改善干旱气候(×)

53、 在我国,落后的灌溉技术是造成水资源紧张的根本

原因。(√)

54、 包气带水不属于地下水。(×)

55、 地下水的埋藏条件,是指含水岩层在地质剖面中所

处的部位及受隔水层(弱透水层)限制的情况。(√) 56、 承压水井中静止水位的高程就是承压水在该点的顶

板高程。(×)

57、 当顶底板隔水性能良好时,承压水与外界几乎不发

生水力联系。(×)

58、 承压水不像潜水那样容易污染,但是一旦污染后则

很难使其净化。(√)

59、 蒸发排泄强烈地区的地下水,水的矿化度比较低。

(×)

60、 在自然与人为条件下,潜水与承压水经常处于相互

转化之中。(√)

61、 包气带中的上层滞水,对其下部的潜水的补给与蒸

发排泄,起到一定的滞后调节作用。(√) 62、 污染质通过包气带向下运移的速度与包气带介质成

分的粒径成负相关(×)

63、 包气带土层中有机质含量越高,其交换吸附能力就

越小(×)

64、 包气带的吸附能力愈强,对污水的净化能力也就越

强(√)

65、 包气带粒度越细,厚度越大,污染质越不容易通过

(√)

66、 土壤层的吸附、降解和中和等作用可降低污染质的

毒性或固定污染质(√) 67、 潜育还原土对耕作有利。(×)

68、 污染物沉积在水体底质土中对水体净化有积极作

用。(×)

69、 水资源是可再生资源。地下含水层被污染,在清除

污染源后一段时间内即可恢复原状。(×) 70、 生命必需元素在人体中的不足或过剩都会影响健

康,甚至危及生命。 (√)

71、 人们对生命必需元素的摄取过量时也不会产生危

害。(×)

72、 毒性强的元素,在人体内含量极少,在允许范围内,

对人体也是无害的(√)

73、 当铁充足而缺少铜时一样可发生贫血症,说明铜与

铁在人体内显示生理拮抗作用(×)

74、 地下水质量综合评价时,首先按分类标准进行单项

组分对比,确定地下水单项组分的质量类别,不同类别标准值相同时,从劣不从优(×)

75、 水库环境地质病险主要为沼泽化、淤塞、渗漏、溃

水、诱发滑坡、崩塌、地震等(√)

76、 太阳射向地球的紫外线大部分被臭氧层吸收。(√) 77、 污染物的存在价态形式不同,对毒性一般没有影响

(×)

78、 地球化学垒是元素和化合物由由活性状态转变为非

活性状态,由迁移状态转变为非迁移状态,由液相转变为固相的地段(√)

79、 地方性疾病,是指具有一定的发病区域环节的疾病,

它是一种影响范围大,潜伏周期长,并具突发性流行,不易根治的疾病。(√)

80、 碘的缺乏会导致人体甲状腺代谢功能障碍,发生甲

状腺肿;碘过剩则会产生甲亢。(×)

81、 氟中毒主要引起斑釉牙、氟骨症;氟摄入不足主要

引起的龋齿。(√)

82、 龋齿的分布与地方性甲状腺肿的分布大体相似(√) 四、简答题

1、介绍按三种不同方式划分的泥石流的类型。(P53、54)(10分)

答:1)泥石流按其物质成分可分为3类:(1分)

以粘性土为主,含少量砂粒、石块、粘度大、呈稠泥状的叫泥流(1分);由大量粘性土和粒径不等的砂粒、石块组成的叫泥石流(1分);由水或稀泥浆和大小不等的砂粒、石块组成的称之水石流。 (1分)

2)泥石流按其物质组成比例和流动特点可分为二类:(1分)

一是粘性泥石流,含大量粘性土的泥石流或泥流。其特征是:粘性大,固体物质占40-60%,最高达80%。其中的水不是搬运介质,而是组成物质,稠度大,石块呈悬浮状态,暴发突然,持续时间亦短,破坏力大。(2分)

二是稀性泥石流,以水为主要成分,粘性土含量少,固体物质占10-40%,有很大分散性。水为搬运介质,石块以滚动或跃移方式前进,具有强烈的下切作用。其堆积物在堆积区呈扇状散流,停积后似“石海”。 (2分)

3)按水的补给来源和方式分类有:暴雨型泥石流、冰雪融水型泥石流、溃水型泥石流(1分)

2、介绍包气带的净化作用有哪些?(P85、86) (10分)v

答:包气带主要通过生物降解、吸附、机械截流等机理净化污水,净化作用可分为以下几种:(1分)

1)、污染物的挥发与升华作用(2分) 挥发性污染物在多孔土壤介质中,易于挥发而净化。但如果连续排入,则净化速度减慢,土层将会受到深层污染而无法净化

2)、耗氧有机物的降解净化作用:也称生物降解。其实质是土壤层中的微生物对污染物的破坏、分解作用。(1分)

3)、农药的降解与净化作用(2分)

农药的降解是综合作用,包括光化学降解、化学降解和微生物降解。农药中大部分属有机化合物,可在土壤微生物作用下分解而净化。但有部分农药,化学性质稳定,难以分解,可在土壤中累积,成为地下水的二次污染源。

4)、土壤对重金属及微量元素的沉淀固定作用(2分)

该作用包括水解沉淀、还原沉淀和吸附污染质等固定过程

细粒成分的土壤,吸附量大,可使污染溶液中大量阳离子状态的污染质被吸附固定,但这种净化过程是可逆的,当土壤地球化学环境改变时,这些污染质又可活化成为地下水的二次污染源

5)、对大气污染物的净化作用(2分) 大气污染物常呈降尘和降水形式降落并进入土壤层,土壤层的吸附、降解和中和等作用可降低污染质的毒性或固定污染质,从而减轻对环境的危害。

3、介绍岩溶地区地面塌陷的分布规律。(P121、122)(10分)

答:岩溶地区地面塌陷有以下分布规律: 1)、地面塌陷多产生在岩溶化强烈发育区,气候湿热多雨。(2分)

2)地面塌陷主要分布在第四系松散盖层较薄的地段。(2分)

3)地面塌陷发生的水文地质条件是:岩溶地下水位和水力坡度发生变化,尤其是人为因素超采地下水及疏干排水加剧了这种变化。(2分) 4)地面塌陷多发在负地形的低洼地段(2分)

5)地面塌陷主要分布在靠近地下水降落漏斗中心附近,特别是沿地下水主要径流方向,沿河谷阶地或峰从谷底呈线状分布。(2分)

4、地下水受污染的主要途径有哪些,其决定因素是什么?(P91、92、)(10分)

答: 地下水的主要污染途径有

1)、包气带间歇性、连续垂直入渗途径(1分)

2)、越流污染途径(1分) 3)、侧向污染途径(1分) 4)、岩溶污染途径(1分)

5)、开采技术不过关引起的串层污染(1分) 地下水污染途径的决定因素有: 1)埋藏条件(1分)

2)污染源相对位置(1分) 3)地质构造条件(1分)

4)、岩土特征(1分) 5)人类活动因素(1分)

5、环境自净作用的基本形式有哪些?(P3)(10分)

答:环境自身能逐步清除一定数量的污染物,达到自然净化的目的,这种作用称环境的自净作用。(2分)

环境自净力的大小,主要与环境要素组成成分和结构等内部因素有关,在一定程度上,也与污染物的数量、性质有关 (2分)

环境系统的自净作用按机理可分为物理净化、化学净化、生物净化三种基本形式。(1分) 实际上,常常是三者交叉复合作用。如物理化学净化、生物化学净化等。(2分)

物理净化主要是通过稀释、扩散、过滤、沉降、吸附等物理作用自净。(1分)

化学净化主要通过氧化还原、中和沉淀、化学吸附分解、凝聚 、络合等化学反应作用自净。(1分)

生物自净主要是通过生物吸收、降解等作用自净(1分)

6、介绍地面沉降的形成机制及防治措施。(P117、120)(10分)

答:地面沉降是指某一范围地表地区的海拔高程,在某一时期缓慢降低的地质灾害现象。 (1分)主要是由于人类过量抽取地下液体(地下水、石油等)引起的,主要表现为垂直沉降,有时伴有水平方向的蠕动。(1分)

土中由覆盖层荷载引起的总应力由土的孔隙水(液面)压力Pw和土颗粒的有效压力Ps共同承担,二者总合等于总应力P。即P=Pw+Ps (1分)

过量抽取地下液体,液面下降,液面压力逐渐减小,导致应力转移,土颗粒承担的有效压力等量缓慢增加,结果就会引起粘土层次生固结压密。(1.5分) 同时含水层也会发生相应变形,由于上覆粘土层的固结变形和含水层的压密变形叠加,造成累进性应力转移,随着地下液面下降漏斗的持续扩大,造成了以抽汲井为中心的地面沉降不断发展(1.5分)

防治措施:加强地面沉降的实地调查、监测,重视当地粘土层等流变规律研究,对人为因素诱发的地面沉降,选择采取最佳控制措施,主要有:(1分)

1) 2)

3)

依法加强地下水管理,停止或限制开采地下水,寻找地表水源,代替地下水满足城市发展用水需要。(1分) 采用地表水人工回灌技术,促使地下水位回升.(1分)

扩大地下水资源。合理规划,科学调度使用地下水,调节地下水开采层次。(1分)

7、影响城市垃圾卫生填埋场选址的地质环境条件有哪些?(P151)(10分)

答:地形、地貌条件是影响选址的主要因素之一。(1分)

最理想的地形地貌是汇水面积不大的山间盲沟或小型盆地,空间容量上可处置20年的填埋垃圾、废物量(1分)

场址的气候条件最好是蒸发量大于降水量(1分)

场址的地质条件的好坏,则是保护环境免受二次污染的决定性因素,应考虑(1分) 场址地址结构,地层岩性特征(1分) 地下水文地质特征(1分) 场区土壤特征和场地容量(1分) 场址工程地质环境条件(1分) 场址构造环境稳定(1分)

有无矿产资源,地下管线通过(1分)

8、人类在进行生产和生活活动过程中对大气造成污染的污染源主要有哪些?(P142)(10分)

答:大气污染系指天然大气成分的性质和成分的改变引起危害的现象。人类在进行生产和生活活动过程中对大气造成污染的主要污染源有:(2分)

1、工矿企业排放的废气、废弃物:许多工矿企业长年不断的向空气中排放大量的灰尘、煤烟和化学毒物,一般称固定污染点源。其中以化学工业、钢铁厂、石化企业、炼焦厂、水泥厂、造纸厂等最为严重。(2分)

2、生活燃烧河城市集中采暖锅炉:城市能源结构仍以燃煤为主的城镇居民区,生活燃煤排放的废气煤烟,尤其是燃烧含硫煤、高硫煤的城市集中采暖锅炉等,是不容忽视的区域污染源和点源,不利的地形地貌条件,使空气对流不畅,加重城区大气污染(2分)

3、 交通运输工具尾气排放:一般也称移动污染源。特别是飞机、汽车尾气中,烯烃类氢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混合物,在紫外线作用下会发生光化学反应,使大气遭受光化学烟雾的污染。(2分) 4、大风扬尘:在刮风过程中,扬起地表的尘埃、工矿尾矿废渣堆的粉尘、大规模建筑施工场地粉尘等,也称不定污染源。(2分)

9、研究环境地质学的主要任务和目的是什么?(P12、13) 10介绍环境要素具有的重要特点。

答:1)、环境要素最小限制律:整个环境的质量,不能由环境诸要素的平均状况

来决定,而是受环境诸要素中处于最劣状态的那个环境要素所控制。

2)、等值性:各个环境要素对环境质量的影响作用,无论各要素之间在规模上或数量上有什么差异,只要它们是处于最劣状态,就具有等值性。

3)、 整体性大于各个体之和:环境诸要素组成一个环境体系时,必然会相互作用导致质的飞跃。也就是说,所有要素的整体作用大于各要素各自单独作用的和。 4)、 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在一个环境系统中,各环境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

11、简介环境的特性。(P3、4)

12、简介环境地质的研究方法。(P34、35) 13、判断地质环境的质量主要有哪些条件?(P38) 14、简答耗氧污染物对水体环境的危害。(P39、40) 15、简答影响边坡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是什么?(P47——51) 16、简介泥石流的野外调研与防治措施。(P54、55) 17、简介海岸地质灾害。(P57、58) 18、简介土壤侵蚀及防治措施(P65、66) 19、简介土地沙漠化及其防治措施(P66、67) 20、简介土壤污染及其防治措施(P68、74) 21、简介土壤受污染的主要途径。(P69) 22、简介水文循环的过程

答:水文循环是发生于大气水、地表水和地壳岩石空隙中的地下水之间的水循环。水文循环是在太阳辐射和重力的共同作用下,以蒸发、降水和径流等方式周而复始进行的。地表水、包气带水及饱水带中浅层水通过蒸发和植物蒸腾而变为水蒸气进入大气圈。水汽随风飘移,在适宜条件下形成降水。落到陆地上的大气降水,部分汇集于江河湖沼形成地表水,部分渗入地下。渗入地下的水,部分滞留于包气带中(其中的土壤水为植物提供了生长所需的水分),其余部分渗入饱水带岩石空隙之中,成为地下水。地表水和地下水有的重新蒸发返回大气圈,有的通过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返回海洋。

23、说明地下水分类及其基本特征(可用表格说明)(P80) 24、简介包气带的水文地质环境特征。(P82) 25、简介包气带污染土层对地下水的间接污染 (P86) 26、介绍水库诱发地震的机理(P112)

27、简介地裂缝的成因、危害及其防治对策(P115——117) 28、简介岩溶区地面塌陷的形成机制(P122——124) 29、简介岩溶区地面塌陷的防治措施(P124、125) 30、制约城市发展的地质环境条件有哪些?(P135) 31、简介城市空气环境的综合防治措施(P146) 32、简介污染物在环境中迁移的主要形式(P165)

33、宏观上控制环境中元素迁移的地理因素和地质因素主要有哪些?(P166、167)

34简述土壤次生盐渍化的形成原因及防治措施。(10分) 答:主要原因:

1)发展引水自流灌溉,导致地下水位上升超过其临界深度, 使盐分通过毛细管上升, 聚集地表; (1分)

2)利用高矿化度的水进行漫灌,盐分滞留地表; (1分) 3)开垦具有积盐层的底土; (1分)

4)滨海区由于频繁海潮带入土体中大量盐类, 在强烈蒸发作用下向地表积累而形成滨海盐渍化(1分) 土壤次生盐渍化的防治:

1)重在疏排,重视加强疏导排水系统建设。(1分)

2)建立良好的灌溉制度,不用高矿化水或劣质水灌溉。(1分) 3)减少地下水补给,防止地下水位升高(1分)

4)适时中耕,使表层土壤疏松,减少、消除盐分的局部聚集条件(1分)

5)化学改良,化学改良剂,如:石膏、硫酸、矿渣(磷石膏),施用改良剂后需用大量水冲洗。(1分)

6)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翻压绿肥牧草。使用腐殖酸类肥料等改良盐碱土,都可收到脱盐、培肥的较好效果。 选择作物品种,种植耐盐碱的树种作物。如种植水稻对碱土的改良较有效。(1分)

五、论述题:(每题20分)

1、请论述中国主要存在的环境问题(P7——11) 2、1、请多角度论述滑坡形成条件及其防治对策。

答:形成滑坡的主要条件 一)是地质条件与地貌条件;(0.5分) 二)是内外营力(动力)和人为作用的影响。(0.5分) 一)、地质条件与地貌条件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

1、地形地貌条件:只有处于一定的地貌部位,具备一定坡度的斜坡,才可能发生滑坡。坡度大于10度,小于45度,下陡中缓上陡、上部成环状的坡形是产生滑坡的有利地形。(1分)

2、岩土类型:岩土体是产生滑坡的物质基础。一般说,各类岩、土都有可能构成滑坡体,其中结构松散,抗剪强度和抗风化能力较低,在水的作用下其性质能发生变化的岩、土,如松散覆盖层、黄土、红粘土、页岩、泥岩、煤系地层、凝灰岩、片岩、板岩、千枚岩等及软硬相间的岩层所构成的斜坡易发生滑坡。(1分)

3、地质构造条件:组成斜坡的岩、土体只有被各种构造面切割分离成不连续状态时,才有可能向下滑动的条件。同时、构造面又为降雨等水流进入斜坡提供了通道。故各种节理、裂隙、层面、断层发育的斜坡、特别是当平行和垂直斜坡的陡倾角构造面及顺坡缓倾的构造面发育时,最易发生滑坡。(1分)

4、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活动,在滑坡形成中起着主要作用。它的作用主要表现在:软化岩、土,降低岩、土体的强度,产生动水压力和孔隙水压力,潜蚀岩、土,增大岩、土容重,对透水岩层产生浮托力等。尤其是对滑面(带)的软化作用和降低强度的作用最突出。(1分)

、外力诱发因素:

a) 就内外营力(动力)和人为作用而言,在现今地壳运动的地区和人类工程

活动的频繁地区是滑坡多发区。(1分)

b) 主要的诱发因素有:地震、降雨和融雪、地表水的冲刷、浸泡、河流等

地表水体对斜坡坡脚的不断冲刷;(1分)

c) 不合理的人类工程活动,如开挖坡脚、坡体上部堆载、爆破、水库蓄(泄)

水、矿山开采等都可诱发滑坡,(1分)

d) 还有如海啸、风暴潮、冻融等作用也可诱发滑坡。(1分)

滑坡的防治要贯彻“及早发现,预防为主;查明情况,综合治理;力求根治,不留后患”的原则(1分)

防治滑坡的主要工程措施(砍头、压脚、捆腰)结合边坡失稳的因素和滑坡形成的内外部条件,治理滑坡可以从以下三个大的方面(排、固、挡)着手 :(1分)

一)、消除和减轻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危害 (1分)

具体做法有:防止外围地表水进入滑坡区,可在滑坡边界修截水沟;在滑坡区内,可在坡面修筑排水沟。在覆盖层上可用浆砌片石或人造植被铺盖,防止地表水下渗。对于岩质边坡还可用喷混凝土护面或挂钢筋网喷混凝土。(1分)

A.排除地表水常用的方法有:1,水平钻孔疏干;2,垂直孔排水;3,竖井抽水;4,隧洞疏干;5,支撑盲沟 B.排除地下水其主要工程措施有:

截水盲沟——用于拦截和旁引滑坡区外围的地下水; 支撑盲沟——兼具排水和支撑作用;

仰斜孔群——用近于水平的钻孔把地下水引出。

此外、还有盲洞、渗管、垂直钻孔等排除滑坡体内地下水的工程措施。 C.防止河水、库水对滑坡体坡脚的冲刷,主要工程措施有:在滑坡体上游严重冲刷地段修筑促使主流偏向对岸的“丁坝”;在滑坡体前缘抛石、铺设石笼、修筑钢筋混凝土块排管,以使坡脚的土体免受河水冲刷。 (1分) 二)、改善边坡岩土体的力学强度 (1分)

改善边坡岩土体的力学强度 、改变滑坡体外形,设置抗滑建筑物 通过一定的工程技术措施,改善边坡岩土体的力学强度,提高其抗滑力,减小滑动力。

常用的措施有:1,削坡减载;常用于治理处于“头重脚轻”状态而在前方又没有可靠的抗滑地段的滑体,使滑体外形改善、重心降低,从而提高滑体稳定性用降低坡高或放缓坡角来改善边坡的稳定性。 (1分) 2,边坡人工加固;

因失去支撑而滑动的滑坡或滑坡床陡,滑动可能较快的滑坡,采用修筑支挡工程的办法,可增加滑坡的重力平衡条件,使滑体迅速恢复稳定。常用的方法有:

1)修筑挡土墙、抗滑片石垛、护墙等支挡不稳定岩体 2)钢筋混凝土抗滑桩或钢筋桩作为阻滑支撑工程;

3)预应力锚杆或锚索,适用于加固有裂隙或软弱结构面的岩质边坡; 4)固结灌浆或电化学加固法加强边坡岩体或土体的强度 5)SNS边坡柔性防护技术等。(1分) 三、改善滑动带的土石性质(1分)

1.

一般采用焙烧法、灌浆法、石灰加固法、电渗法、爆破灌浆法等物理化学方法对滑坡进行整治。(1分) 四、综合治理

即生物、工程、化学加固综合治理 由于滑坡成因复杂,影响因素多,因此需要上述几种方法同时使用综合治理,方能达到目的。(1分)

注:具体治理工程每方面列举两项即可得分。

3、请论述土壤污染的污染源、主要污染途径及其防治措施(P69、74)

4、请论述地下水污染特点及防治措施。(P89、102、103)

答:地下水污染的结果是使水资源部分或全部不能使用,损害环境。(1分)

1、地下水的赋存条件决定了其污染有如下特点:

1)、除地下工程和岩溶区的地下水外,一般不受三废直接污染(1分) 2)、由于包气带和隔水顶板的保护和地下水渗透速度一般较慢,污染过程进行得非常缓慢(1分) 3)、污染情况在短时间内不易被发现,较地表水污染更难监测(1分)

4)、地下含水层一旦被污染,则难于再恢复原状。即使在清除污染源后很长时间内污染溶液入渗经过的包气带、越流通道及含水层所积蓄的污染物质还能继续释放,造成二次污染(2分)

5)、注水或疏干等人为活动,如:抽水、采矿、地下工程、水工建筑、人工回灌等可加速或缓解地下水污染进程(1分) 2、、地下水污染的防治

对地下水环境的保护要坚持以防为主,开发与保护并重和及时治理的原则(1分) 地下水污染的防护措施

在查清水文地质条件和影响地下水质与量等因素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法规,采取措施,达到保护水源卫生和科学合理开发地下水资源的目的,具体包括:(1分) 1)、依法建立水源卫生防护带。(1分) 2)、加强法制观念和防污意识,减少“三废”的排放量,并使排放达标。(1分) 3)、在入渗性强和地下水污染危险性高的地段,可构筑防渗层、防渗墙或防渗帷幕,以隔断污染物入渗。(1分) 4)、合理开采地下水资源,保持地下水供采基本平衡(1分)

地下水污染的治理措施

治理地下水污染,首先应当切断污染源,防止污染物继续进入,然后再考虑采取下列一些治理措施(1分)

1)、 污染土壤的治理(2分)

地下水的污染一般都是通过包气带土壤污染而引起的。净化土壤层是地下水污染治理的重要措施,方法有:换土法、挖土淋洗法、植物吸收法、微生物处理法、化学处理法。 2)、受污染含水层的治理

(1)人工补水法:人工补给清洁的地下水可以加速地下水稀释和净化过程(1分)

(2)抽水净化法:抽取污染的地下水,将其污染物浓度降到一定水平后,再重新注入含水层。(1分)

3)化学处理法:向净化井中投入粒状活性炭或注入臭氧等,运用活性炭吸附、臭氧分离、电解、氧化还原等手段,净化被污染的地下水。(1分)

4)生物处理法:在含水层中培育微生物,利用微生物分解地下水中的有机物,使含水层中污染物降低或完全清除掉。(1分)

5、请论述水库可能引发的病险及其防治对策(P111——114) 6、请论述矿山开发带来的环境危害及其防治对策((P125——132)

7、请论述城市垃圾卫生填埋场的选址原则。(P150、151)

答:城市垃圾卫生填埋场的选址和规划原则: 1、 城市生活垃圾场址,尽可能避免临近集中居民区。(1分) 2、 严禁在城镇集中供水水源保护区(包括主要含水层的主要补给区)、岩溶发育区、低

洼湿地、自然灾害多发区、文化古迹区、重要军事设施区、以及珍稀动植物栖息保

护区选址。(3分)

3、

4、 5、 6、 7、 8、

场址范围内无地表水体流经或泉水出露(1分)

应是城市季风的下风、下侧风区域,最好不是常年季风风口,尽可能依靠自然地形避免风力吹扬(2分)

距零星建筑物不应小于500米(1分)

据飞机场不少于10公里,但是据公路要近(1分)

最理想的地形地貌是汇水面积不大的山间盲沟或小型盆地,空间容量上可处置20年的填埋垃圾、废物量(2分) 场址的地质条件的好坏,则是保护环境免受二次污染的决定性因素,应考虑:(2分) 1)、场址地址结构,地层岩性特征(1分) 2)、地下水文地质特征(1分) 3)、场区土壤特征(1分) 4)、场址工程地质环境条件(1分) 5)、场址构造环境稳定(1分) 6)、场地容量(1分) 7)、有无矿产资源,地下管线通过(1分)

8、请论述我国主要存在哪些地方病及其环境地球化学特征。(171——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