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与高考有关的版权问题 下载本文

找知识产权服务上汇桔网www.wtoip.com

聊聊与高考有关的版权问题

很多人认为,高考考题属于国家机关的行政性文件。根据著作权法第五条的规定,“法律、法规,国家机关的决议、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司法性质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译文”不适用著作权法保护。

高考考题 本身有版权吗

第一,一般认为,“国家机关”属于国家立法机关、司法机关、行政机关、军事机关等,而高考命题机构从性质上属于“国家机关授权或者委托”执行公务的单位;

第二,作为每年一次每年不同的一种考核工具,很难认为高考试题属于一种“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因此,在满足独创性的条件下,高考试卷仍然可以构成受到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

首先,从整体上看,高考试卷构成“汇编作品”。高考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以语文卷为例,包含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和写作几大部分,尽管各道大题之间并无明显关联,表达风格差别明显,但都统一于一个共同的考核目标之下,因此属于作品类型中典型的“汇编作品”。著作权法第十四条规定,“汇编若干作品、作品的片段或者不构成作品的数据或者其他材料,对其内容的选择或者编排体现独创性的作品,为汇编作品,其著作权由汇编人享有”。因此,对于国家层面为选拔人才而精心撰写的高考试题,一般不

找知识产权与企业服务,上汇桔网

找知识产权服务上汇桔网www.wtoip.com

难证明“对其内容的选择或者编排体现独创性”,因此构成“汇编作品”,高考命题机构对其享有著作权。

其次,从每道高考题来看,可能构成作品,也可能不构成作品。前文提到,汇编作品是指“汇编若干作品、作品的片段或者不构成作品的数据或者其他材料,对其内容的选择或者编排体现独创性的作品”,换言之,尽管高考试卷从整体意义上构成汇编作品,但组成高考试卷的各个部分却未必都是作品,而可能是“作品的片段”或者“不构成作品的数据或者其他材料”。其中,表达过于简单或者没有独创性的题目,不构成作品;而那些表达具有个性化的题目,则可以构成作品。

在考题中引用他人作品需署名吗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高考命题者在试卷中(尤其是在语文课的现代文阅读题中)存在使用他人作品而不署名的现象,由此引发的纠纷也不在少数。

对于这种使用他人作品不署名的现象,有关机构常见的一种说法就是,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的规定,国家机关为执行公务在合理范围内使用已经发表的作品,属于“合理使用”,可以不经过著作权人的许可,不支付报酬。显然,这种解释难以令人信服。众所周知,合理使用的确可以不需要著作权人同意,也不需要向其支付报酬,但是不得损害作者包括署名权在内的其他合法权益。于是,为了进一步说明为什么高考命题可以不给所使用的作品署名,出现了3种有代表性的理由。

找知识产权与企业服务,上汇桔网

找知识产权服务上汇桔网www.wtoip.com

首先,根据《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十九条规定的“但书”情形,“由于作品使用方式的特性无法指明的”,可以不署名。其次,高考过程中,考试时间对考生而言是非常紧张和宝贵的,考生的注意力极为有限,如对考题的来源均进行署名会增加考生对信息量的阅读,浪费考生的宝贵时间。最后,文学鉴赏类文章署名或注明出处会给考生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而这些信息有助于考生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做出对文章主题思想、写作背景等的正确判断,因此此种署名属于有用信息,而语用性文章署名则提供的多是无用信息,因此没必要署名。

笔者认为,上述3种观点,都值得商榷,以下逐条进行分析。

第一,《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十九条的确规定了“由于作品使用方式的特性无法指明的”,属于可以不署名的例外情况。但是什么是“使用方式的特性”呢?在现实中,由于社会生活习惯,有些作品并不适宜署作者姓名。例如钻石雕刻工艺者,很多情况下并不把自己的姓名镌刻在作品之上。正是基于这一考虑,在司法实践中,很多法院也认可使用他人作品不署名并非一概构成对他人署名权的侵犯著作权,而是要考虑是否符合相关行业的一般习惯。但是,高考命题中并不缺乏给所使用的作品署名的条件,其“使用方式”有何特殊呢?既然可以给文学鉴赏类文章署名或注明出处,也就说明在高考中给其他作品署名并不困难,也不特殊。

第二,从媒体报道的情况来看,高考命题中使用他人作品不署名的情形集中在现代文阅读和作文材料中。相对于整张语文试卷巨大的阅读量,增加几个字就会“浪费考生的宝贵时间”或者“分散考生的注意力”让人感到难以信服。正如一个作者所说的,“一份高考语文

找知识产权与企业服务,上汇桔网

找知识产权服务上汇桔网www.wtoip.com

试题中有许多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却只有两道现代文阅读大题,高考试卷给这两篇阅读文章的作者署名并不会影响到考生的利益”。

第三,认为所使用的他人作品对考生做题无用因而不署名,实质上暗含了这样一种逻辑:因为高考命题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选拔考生,而他人的作品不过是选拔考试的工具,只要目的正当,那么工具是否要注明信息也就无足轻重。显然,这种逻辑是有悖于著作权法的。在著作权法的视野中,每一部作品都是独立和平等的,每部作品和每个作者都是目的,不是手段。用目的的正当性来掩饰手段的瑕疵性,同样难以令人信服。

版权又称著作权,版权包括作品版权和软件版权。版权是作者的无形资产,也是代表自身价值最好的证据。每位版权作者都一样自己的权益能够得到保障,而汇桔网就是立志于保护每个人的合法版权的一家知识产权服务企业,我们努力让每位作者的版权权益都能得到维护,并能从版权中实现作者的价值!本文将介绍版权中与高考相关的版权问题的相关内容。

找知识产权与企业服务,上汇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