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数量关系(李委明) 下载本文

【例5】(浙江2013-57)一个总额为100万的项目分给甲、乙、丙、丁四个公司共同来完成,甲、乙、丙、丁分到项目额的比例为1/2:1/3:1/4:1/6,请问甲分到的项目额为多少万?( ) A. 35万 B. 40万 C. 45万 D. 50万

第05讲 工程问题

一、题型评述

工程问题研究工作量和工作时间、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是近年来考题中最重要、最常考的重点题型之一。

二、破题密钥

基础公式:工作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核心思想:化归为一法(设“1”法)、比例假设法。

三、例题精析

● 题型一:基础计算型

【例1】(天津2013-9)某项工程计划300天完工,开工100天后,由于施工人员减少,工作效率下降了20%,问完成该项工程比原计划推迟了多少天?( ) A. 40 B. 50 C. 60 D. 70

【例2】(安徽2011-9)某工厂的一个生产小组,当每个工人都在岗位工作,9小时可以完成一项生产任务。如果交换工人甲和乙的岗位,其他人不变,可提前1小时完成任务;如果交换工人丙和丁的岗位,其他人不变,也可以提前1小时完成任务。如果同时交换甲和乙,丙和丁的岗位,其他人不变,可以提前多少小时完成?( ) A. 1.4 B. 1.8 C. 2.2 D. 2.6

● 题型二:同时合作型

【例3】(重庆2013-99)甲、乙、丙三人共同完成一项工程用了6小时,如果甲与乙的效率之比为1∶2,乙与丙的效率之比为3∶4,则乙单独完成这项工程需要多少小时?( ) A. 10 B. 17 C. 24 D. 31 【例4】(山东2013-61)2台大型收割机和4台小型收割机在一天内可收完全部小麦3/10,8台大型收割机和 10台小型收割机在一天内可收完全部小麦。如果单独用大型收割机和单独用小型收割机进行比较,要在一天内收完小麦,小型收割机要比大型收割机多用多少台? A. 8 B. 10 C. 18 D. 20

● 题型三:交替合作型

核心提示

“交替合作型”工程问题,是最新考查的重点题型,也是考生易错的难点题型。由于合作的“交替性”,不能简单的使用基础公式进行计算,而要注重其工作的“周期性”。 【例5】(2010年425联考-94)单独完成某项工作,甲需要16小时,乙需要12小时,如果按照甲、乙、甲、乙……的顺序轮流工作,每次1小时,那么完成这项工作需要多长时间?( ) A. 13小时40分钟 B. 13小时45分钟 C. 13小时50分钟 D. 14小时

● 题型四:撤出加入型

【例6】(四川2013-60)建筑公司安排100名工人去修某条路,工作2天后抽调30名工人,又工作了5天后再抽走20名工人,总共用时十二天修完。如果整条路希望在10天内修完,且中途不得增减人手,则要安排多少名工人? A. 80 B. 90 C. 100 D. 120

● 题型五:两项工程型

【例7】(国考2014-75)甲、乙两个工程队共同完成A和B两个项目。已知甲队单独完成A项目需13天,单独完成B项目需7天;乙队单独完成A项目需11天,单独完成B项目需9天。如果两队合作用最短的时间完成两个项目,则最后一天两队需要共同工作多长时间就可以完成任务?( ) A. 1/12天 B. 1/9天 C. 1/7天 D. 1/6天

第06讲 十字交叉

一、题型评述

“十字交叉法”是数学运算题中一种经典的技巧,对符合使用条件的试题有近乎“秒杀”的效果。

二、破题密钥

“十字交叉法”实际上是一种简化方程的形式,凡是符合下图左边方程的形式,都可以用右边的“十字交叉”的形式来简化:

很多考生疑惑哪种题型可以使用十字交叉法,并且不知道得到的比例是哪两个量的比例,这时,可以列出上面形式的式子来判断。当然这是平时就要积累的,如果考场之上无法判断的话,就不建议使用这种方法,直接列方程更快更准确。

三、例题精析

【例1】(山东2013-60)某单位共有职工72人,年底考核平均分数为85分,根据考核分数,90分以上的职工评为优秀职工,已知优秀职工的平均分数为92分,其他职工的平均分数是80分,问优秀职工的人数是多少? A. 12 B. 24 C. 30 D. 42

核心提示

当我们使用“十字交叉法”的时候,有一点技巧非常重要,那就是当我们计算得到比例之后,应该如何算得最后的实际数值。 譬如上例中,我们得到比例为5:7,然后就需要跟原题中的实际数字去对照:如果原 题中告诉我们优秀员工是

15个,正好是5的3倍,那么就把5:7这个比例的分子、分母同时乘以3,得到15:21;如果原题中告诉我们其他员工是56个,正好是7的8倍,那么就把5:7这个比例的分子、分母同时乘

以8,得到40:56;而事实上,原题给的是这两者之和为72,5:7这个比例分子、分母之和为12,是72的六分之一,所以应该把5:7这个比例的分子、分母同时乘以6,得到30:42,两个数字分别就是这两个部分的实际数字。

【例2】(甘肃2013-26)甲、乙两种商品原来的单价和为100元,因市场变化,甲商品降价10%,乙商品提价40%,调价后两种商品的单价和比原来的单价和提高20%,则乙商品提价后为多少元?( ) A. 40 B. 60 C. 36 D. 84

【例3】(江苏2013B-90)有100克溶液,第一次加入20克水,溶液的浓度变成50%;第二次再加入80克浓度为40%的同种溶液,则溶液的浓度变为?( ) A.45% B.47% C.48% D.46%

【例4】(上海2013A-63)某养鸡场计划购买甲、乙两种小鸡苗共2000只进行饲养,已知甲种小鸡苗每只2元,乙种小鸡苗每只3元。相关资料表明:甲、乙两种小鸡苗的成活率分别为94%和99%。若要使这批小鸡苗的成活率不低于96%,且买小鸡苗的总费用最小,则应选购甲、乙两种小鸡苗各有( )。 A. 500只、1500只 B. 800只、1200只 C. 1100只、900只 D. 1200只、800只

【例5】(国考2014-64)烧杯中装了100克浓度为10%的盐水。每次向该烧杯中加入不超过14克浓度为50%的盐水,问最少加多少次之后,烧杯中的盐水浓度能达到25%?(假设烧杯中盐水不会溢出)( )。 A. 6 B. 5 C. 4 D. 3

第07讲 极端思维

一、题型评述

“极端思维”是我们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当中普遍运用的思维方式,也是近年来考题的一大热点内容,大量相关考题出现在近年的试卷当中,各位考生务必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破题密钥

当试题当中出现了“至多”、“至少”、“最多”、“最少”、“最大”、“最小”、“最快”、“最慢”、“最高”、“最低”等字样时,我们通常需要考虑“极端思维法”。我们需要分析题意,构造出满足题意要求的最极端的情形,所以从本质上来讲,极端思维也是一种“构造设定法”。

三、例题精析

【例1】(江苏2013A-27)5名学生参加某学科竞赛,共得91分,已知每人得分各不相同,且最高是21分,则最低分最低是多少?( ) A. 14 B. 16 C. 13 D. 15 【例2】(国考2014-65)某连锁企业在10个城市共有100家专卖店,每个城市的专卖店数量都不同。如果专卖店数量排名第5多__________的城市有12家专卖店,那么专卖店数量排名最后的城市,最多有几家专卖店?( ) A. 2 B. 3 C. 4 D. 5 【例3】(河北2012-42)要把21棵桃树栽到街心公园里5处面积不同的草坪上,如果要求每块草坪必须有树且所栽棵数要依据面积大小各不相同,面积最大的草坪上至少要栽几棵?( )

A. 7 B. 8 C. 10 D. 11

【例4】(春季联考2013-46)60名员工投票从甲、乙、丙三人中评选最佳员工,选举时每人只能投票选举一人,得票最多的人当选。开票中途累计,前30张选票中,甲得15票,乙得10票,丙得5票。问在尚未统计的选票中,甲至少再得多少票就一定当选?( ) A. 15 B. 13 C. 10 D. 8

【例5】(浙江2012-58)一个班里有30名学生,有12人会跳拉丁舞,有8人会跳肚皮舞,有10人会跳芭蕾舞。问至多有几人会跳两种舞蹈? A.12人 B.14人 C.15人 D.16人

【例6】(深圳2013-46)一小偷藏匿于某商场,三名保安甲、乙、丙分头行动搜查商场的100家商铺。已知甲检查过80家,乙检查过70家,丙检查过60家,则三人都检查过的商铺至少有( )家。 A. 5 B. 10 C. 20 D. 30

第08讲 基本方程

一、题型评述

方程与方程组,是解答文字应用题的重要工具。尽管数学运算的很多试题不需要也不应该使用方程的方法来解答,因为那样可能会耗去大量的精力,但仍然有着相当一大部分问题,采用方程法才是最简单的。如果论及数学运算“第一重要的方法”,“方程法”当之无愧。

二、破题密钥

数学运算的大部分题型,都可以使用“方程法”来解答。其中,“盈亏问题”、“鸡兔同笼问题”、“和差倍比问题”和“牛吃草问题”一般都应该使用“方程法”;除此之外,“经济利润问题”、“浓度问题”、“年龄问题”、“行程问题”、“等差数列”、“平均数问题”、“容斥问题”、“工程问题”等等题型当中的相当一部分试题也需要利用方程来求解。

三、例题精析

● 题型一:巧设未知数

核心提示

设未知数的时候,应该首先考虑未知数设出来要便于理解,便于表示其它量,便于列出方程。在某些情况下,不一定要直接设所求量,也可以设中间量为x,还可以设某种倍数关系(如12x、5x等)的未知数,以消除方程当中的分数形式。

【例1】甲、乙、丙、丁共有48本书,若在他们原有基础上做如下变动:甲增加3本,乙减少3本,丙增加到原来的3倍,丁减少为原来的1/3,此时四人的书一样多,则原有书本最多的人有( )本书。 A.18 B.24 C.27 D.36

【例2】(北京2013-80)某服装如果降价200元之后再打8折出售,则每件亏50元。如果直接按6折出售,则不赚不亏。如果销售该服装想要获得100%的利润,需要在原价的基础上加价多少元?( ) A. 90 B. 110 C. 130 D. 150

【例3】(上海2013A-58)某公司针对A、B、C三种岗位招聘了35人,其中只能胜任B岗位的人数等于只能胜任C岗位人数的2倍,而只能胜任A岗位的人数比能兼职别的岗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