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电路(一)》教学大纲改革 下载本文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面向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电路(一)》教学大纲改革

作者:蔡新红 岑红蕾 王洪坤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19年第11期

摘要: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新标准背景下,本文对我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电路(一)》课程的教学大纲进行改革与修订。本课程群由多名教师集体协作完成,内容修订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为依据,充分体现以学生的学习成果为本,以期更科学地指导整个教学过程。

关键词: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教学大纲;教学过程

中图分类号:G642.0; ; ;文献标志码:A; ;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11-0098-02 2016年,我国正式成为《华盛顿协议》的成员国之一,这标志着我国工科高等教育将采用国际化标准进行教育改革,开展工程教育专业建设,改革专业培养方案,完善课程体系建设,提高中国高等工程教育国际化水平,提升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1]。因此,依据我校办学特色,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以工程教育认证工作为契机,积极接轨国际工程教育发展要求与趋势,对照认证标准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深度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工程教育专业改革工作。学院以高等工程教育2015年版专业认证新标准[2]及2018年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国家标准为参考,组织授课教师对该专业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进行修订,严把课程教学过程。 《电路》作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生的重要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及分析计算电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基础理论与工程问题结合的抽象和逻辑思维能力,具备电气工程师的基本专业素质,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加强基本技能训练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教学大纲是课程教学与组织的纲领性文件,是实施教育思想和教学计划的基本保障。本文主要介绍我校《电路(一)》教学大纲修订情况。 一、面向学生学习成果的课程目标设定

根据本专业培养目标定位,经过课程组教师的反复讨论,最终形成以下5个方面的课程目标。

1.应用电磁学概念,理解抽象的电磁问题,掌握建立工程问题电路模型的一般方法和线性电路的基础理论知识。

2.掌握直流电路的各种分析方法,通过复杂电路的分析计算,提高分析计算能力、知识综合运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