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练习题
E、左心室的射血是间断性的,而动脉血流是连续的 E65、关于动脉血压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A、心室开始收缩时,血液对动脉管壁的侧压,称为收缩压 B、平均动脉压是收缩压和舒张压之和的平均值 C、在减慢充盈期末动脉血压达最低值
D、其他因素不变时,心率加快使脉压加大 E、其他因素不变时,搏出量增加使脉压加大
D66、下列关于中心静脉压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是指胸腔大静脉和右心房的血压 B、是反映心血管机能状态的一个指标
C、心脏射血能力减弱时,中心静脉压较高 D、心脏射血能力减弱时,中心静脉压较低E、全身静脉广泛收缩时中心静脉压升高 D67、微静脉最重要的生理意义是:
A、维持循环血量的相对稳定 B、促进散热 C、提供血液回流通路 D、物质交换 E、贮存能量
D68、右心衰竭时,组织液生成增多导致水肿的主要原因是:
A、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B、组织液静水压降低 C、组织液胶体渗透压升高 D、毛细血管血压升高 E、淋巴回流受阻
D69、长期蛋白尿患者出现组织水肿的原因是:
A、淋巴回流受阻 B、静脉回流受阻 C、组织液胶体渗透压降低 D、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E、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E70、动物实验时,暂时夹闭双侧颈总动脉可使:
A、窦神经传入冲动增多 B、颈动脉体受刺激增多 C、心迷走紧张增强 D、心交感和交感缩血管紧张减弱 E、血压升高 E71、迷走神经对心脏的作用是:
A、心率加快,传导加速,不应期缩短 B、心率加快,传导减慢,不应期延长 C、心率减慢,传导加快,不应期缩短 D、心率减慢,传导减慢,不应期延长 E、心率减慢,传导减慢,不应期缩短
C72、肺通气是指:
A、肺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B、外界环境与气道间的气体交换 C、肺与外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 D、外界O2进入肺的过程 E、肺泡中CO2排至外环境的过程 E73、肺通气的直接动力是:
A呼吸运动 B、胸内压的变化 C、胸内压与肺内压之差 D、肋间内肌与外肌的收缩程度 E、肺泡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压力差 B74、人工呼吸的原理是人为地造成:
A、肺内压与胸膜腔内压的压力差 B、肺内压与大气压的压力差 C、腹内压与大气压的压力差 D、胸膜腔内压与大气压的压力差 E、肺内压与腹内压的压力差 B75、有关胸膜腔内压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胸膜腔内存有少量气体 B、有利于胸腔内静脉血回流 C、在呼吸过程中胸膜腔内压无变化 D、胸膜腔内压大于肺回缩力 E、气胸时胸膜腔内压为负压 A76、胸膜腔负压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肺回缩力 B、肺泡表面张力 C、气道阻力 D、吸气肌收缩 E无效腔的存在 C77、维持胸膜腔负压的必要条件是:
生理学练习题
A、吸气肌收缩 B、呼气肌收缩 C、胸膜腔密闭 D、肺内压高于大气压 E、肺内压低于大气压
D78、下列关于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由肺泡Ⅱ型细胞合成和分泌 B、有助于维持肺泡的稳定性 C、减少时可引起肺不张 D、增加时可引起肺弹性阻力增大 E、可阻止血管内水分进入肺泡 D79、新生儿肺表面活性物质缺乏常引起:
A、肺栓塞 B、休克肺 C、肺炎 D、呼吸窘迫综合症 E、肺泡蛋白质沉积病 E80、肺活量等于:
A、补吸气量+潮气量 B、补呼气量+潮气量 C、深吸气量+残气量 D、补吸气量+残气量 E、深吸气量+补呼气量
E81、能较好评价肺通气功能的指标是:
A、潮气量 B、功能残气量 C、肺活量 D、补呼气量 E、时间肺活量
A82、若呼吸频率从12次/分钟增加到24次/分钟,潮气量从500ml减少到250ml,则:
A、肺泡通气量减少 B、肺通气量减少 C、肺泡通气量不变 D、肺泡通气量增加 E、肺通气量增加
E83、下列部位中,O2分压最高的部位是:
A、动脉血 B、静脉血 C、组织细胞 D、毛细血管 E、肺泡气 C84、关于影响肺换气的因素,错误的是:
A、气体扩散速率与呼吸膜厚度成反比 B、气体扩散速率与呼吸膜面积成正比 C、通气/血流比值增大有利于肺换气 D、通气/血流比值减少不利于肺换气 E、气体扩散速率与温度成正比
C85、设某人潮气量为500ml,无效腔容量为150ml,呼吸频率为12次/分钟,心输出量为5L/min,其通气/血流比值:(500-150)*12/5
A、1.2 B、0.6 C、0.84 D、1.8 E、3.0 C86、关于气体在血液中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
A、O2和CO2都以物理溶解和化学结合两种形式存在于血液中
B、O2的结合形式是氧合血红蛋白 C、O2与血红蛋白结合快、可逆、需要酶催化 D、CO2主要以碳酸氢盐形式运输 E、CO2和血红蛋白的氨基结合不需酶的催化 C87、下列有关发绀的叙述,错误的是:
A、1升血液中去氧血红蛋白量达50g以上时,可出现发绀 B、CO中毒时不出现发绀 C、贫血时一定出现发绀 D、高原性红细胞增多症可出现发绀 E、肺原性心脏病时可出现发绀
E88、横断后仍能保持正常呼吸节律的平面是:
A、脊髓与延髓之间 B、延髓与脑桥之间 C、脑桥中、下部之间 D、脑桥上、中部之间 E、脑桥与中脑之间
A89、生理情况下,血液中调节呼吸的最重要因素是: A、CO2 B、H+ C、O2 D、OH- E、NaHCO3 A90、实验中,切断家兔的双侧迷走神经,呼吸运动表现为:
A、幅度加大,频率减慢 B、幅度加大,频率加快 C、幅度减小,频率减慢 D、幅度减小,频率加快 E、幅度和频率均无明显变化 二、论述题:
1、在实验中分别电刺激家兔完整的减压神经及其中枢端与外周端,动脉血压有何变化?机理如何?
电刺激完整减压神经及其中枢端,血压下降,刺激减压神经外周端,血压不变。
生理学练习题
动脉压力感受器为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兔的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的传入神经自成一束,称减压神经。因此,减压神经为压力感受性反射的传入神经。刺激完整减压神经或刺激减压神经中枢端,传入冲动增加,延髓的心迷走中枢活动加强,心交感中枢和缩血管中枢活动减弱。结果心脏活动受抑制,心输出量下降,血管扩张,外周阻力降低,回心血量减少,最后导致血压回降。
刺激减压神经外周端,兴奋不能上传,血压不变。
2、腹外分别叙述动脉血中CO2增多、H+浓度增高和PO2降低对呼吸运动的影响及机理。 (1)CO2增多可使呼吸加深加快。CO2刺激呼吸是通过两条途径实现的:一是CO2透过血-脑屏障进入脑脊液,与H2O结合生成H2CO3,后者解离出H+,H+ 刺激位于延髓侧浅表部位的中枢化学感受器,再经神经联系兴奋呼吸中枢,从而使呼吸加强;二是刺激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外周化学感受器),冲动分别经窦神经和迷走神经传入延髓,反射性地使呼吸加深加快。(2)动脉血H+ 浓度升高可使呼吸加深加快。由于H+ 通过血-脑屏障的速度较慢,限制了它对中枢化学感受器的作用,其刺激呼吸主要通过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实现的。(3)Po2降低时呼吸加深加快。低O2对呼吸运动的刺激作用完全是通过外周化学感受器实现的,其对中枢的直接作用是抑制性的。
名词解释:吸收 水利尿 脊休克 应急反应 简答:
1.血液凝固的3个基本环节 2.内脏痛的特点
3.牵涉痛?常见3个部位举例 4.突触传递的特点
5.为什么胰液是重要的消化液
6.静脉注射速尿,高渗葡萄糖机体反应如何?机理是否相同 论述题:
1.在实验中分别电刺激家兔完整的减压神经及其中枢端和外周端,动脉血压有何变化?机理如何?
2.分别叙述动脉血中二氧化碳增多,氢离子浓度增高,PO2降低对呼吸运动的影响及机理
1、何谓血浆渗透压?晶/胶体渗透压的区别 2、临床常见的贫血的类型和产生原因 3、何谓动脉血压?其影响因素如何? 4、简述呼吸的基本环节
5、简述血液凝固的两条途径与三个基本步骤 6、简述胰液、胃液的主要成分与生理功能 7、简述水利尿、渗透利尿的发生机制 8、感觉投射两大系统的区别与联系
9、何谓牵张反射?脊休克?去大脑僵直?
10、何谓M样作用?胆碱受体还有哪些类型?其作用与阻断剂。 11、N纤维传导兴奋与突触传递的主要特征有何不同? 12、激素作用的一般特征 13、应激与应急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