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课堂同步练习试题_全册 下载本文

课堂目标达成 1.按课文内容填空。

(1)爸爸的微笑( ),脸色变得( )。他说:“白杨树从来就这么( )。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 ),长出粗壮的枝干。( )遇到风沙还是雨雪,( )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 )那么( )那么( ),不( ),也不( )。”

作者接白杨树的外在特点 ,白杨树的精神 , 歌颂了边疆建设者 的精神,这是人与树的神似处,也是借物喻人的连接点。 2.品味探究

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看见火车前进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一棵高大的白杨树”暗指 ,“几棵小树”暗指 , “爸爸微笑”的原因表面上是 ,实际是 。这是( )的写法。 课后巩固提升

1.写几句话,夸夸像课文中的爸爸那样的祖国建设者或保卫者,可以用上“哪儿……哪儿……”“不管……不管……总是”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爸爸介绍白杨的那段话。 学习后记

13

4﹡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学习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修建青藏铁路的重要意义,感受建设者无私奉献、乐观向上和科学创新的精神。继续增加对西部大开发的了解。 3.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体会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

第一课时

自主学习

1.搜集有关西部大开发或青藏铁路的相关资料。

2.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1)认读生字词,用好办法记住带点的生字。

妖娆 机械 开凿 巍峨 媒体 效率废寝忘食 杯水车薪 ..........狰狞 逞凶 撕扯 贯通 下马威 银装素裹 始料不及 严阵以待 ....

(2)理解文中的词语,比比谁理解得多。

3.默读课文,把特别喜欢的地方或者读得不太通顺的地方多读一读。 4.再读课文,边读边想:建设者在修建青藏铁路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他们是怎样克服的?

我的疑惑

通过自主学习,我发现的疑问有:

14

合作探究

1.默读课文,说说青藏铁路是一条什么样的铁路?

2.阅读课文,找一找“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这句话在文中一共出现了几次,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为了增强表达效果,作者采用了哪些写作方法?

归纳整理

文章记述了在 的情况下,西部建设者 ,字里行间包含着对 的歌颂。作者行文的线索是 。

检测训练

课堂目标达成

1.用“∨”选择带点字的读音。

妖娆(ráo náo) 隧﹙suì shuì﹚道 机械﹙jiè xiè﹚ 青藏﹙zàng zhàng﹚ 狰狞﹙níng líng﹚ 巍峨﹙wèiwēi﹚

2根据句子意思写成语。

用一杯水去营救一车着了火的柴。比喻帮助不大,无济于事。( ) 顾不得吃饭,忘了睡觉。形容非常专心努力。 ( ) 3.结合课文内容回答: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这句话多次在文中出现,起到什么作用?

15

课后巩固提升

小练笔:为青藏铁路命名

青藏铁路像一条黑色巨龙,越戈壁,过冰川,掠草原,它被视为青藏的生命线,然而为了建设这条铁路,多少同胞远离亲人朋友,奋战在这荒凉恶劣的草原,多少年轻的生命永远长眠在皑皑的雪山下,还有多少人奉献着自己的青春与热血,也正因为有了他们的付出,才彻底改写了西藏不通铁路的历史。

歌曲《天路》中也唱道“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请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和搜集的资料,试着给这条铁路再取个有意义的名字,并说明理由。

学习后记

第二单元

课标告诉我们

童年是纯真、难忘的岁月。身处童年,我们每天都在编制着美丽的故事。本组课文以“永远的童年”为专题,让我们和作者一起感受童年的美好,享受童年,珍惜童年,并在阅读中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词句,体会词句表达的感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5 古诗词三首

学习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牧童、蓑衣”等词语。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