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物理总复习第二单元密度力压强浮力第6课时质量与密度知能优化训练新人教版(含答案) 下载本文

第二单元 密度 力 压强 浮力

第6课时 质量与密度

知能优化训练

中考回顾

1.(2018·山东枣庄中考)决定一个物体质量大小的因素是

( )

A.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C.物体的状态 答案A 2.(2018·湖北宜昌中考)下列情况中,密度不变的是( ) A.把纸撕成碎片 B.冰熔化成水

C.氧气罐中的氧气用去一部分 D.把铁丝烧红 答案A 3.(2018·贵州安顺中考)小明同学在测定液体密度的实验中,没有把容器的质量测出来,而是多次测出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并记录在下表中。根据表中的数据求得液体的密度是 g/cm,容器的质量是 g。

实验次数 3液体体积V/cm 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m/g

答案0.8 55

4.(2018·湖北十堰中考)小天妈妈买到一块绿松石小工艺品,小天想知道绿松石的密度,进行了如下实验。

1 2 3 4 15 22 50 80 67 72.6 95 119 3

B.物体的形状

D.物体所在的空间位置

(1)按图甲调节天平横梁平衡,这一过程中的错误是 ;

(2)纠正错误后,小天调节天平平衡并测量出该工艺品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砝码和游码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工艺品的质量m为 g;

(3)小天利用量筒测量工艺品的体积如图丙所示,则该工艺品的体积V为 cm; (4)计算出这块绿松石制作的工艺品的密度为 g/cm;

(5)如果小天将实验步骤(2)、(3)互换一下,测出工艺品的密度将偏 (选填“大”或“小”)。 答案(1)游码未放在零刻度线上 (2)27 (3)10 (4)2.7 (5)大

5.(2018·山东潍坊中考)用天平和量筒等器材测量食用油的密度,实验步骤如下:

3

3

(1)天平调好后,将盛有食用油的烧杯放在天平的左盘,在右盘中添加砝码并拨动游码,天平平衡时,游码位置和所加砝码如图甲所示,则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是 g;

(2)将烧杯中食用油倒入量筒中一部分,液面位置如图乙所示,倒出的食用油体积为 mL; (3)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食用油的质量为41.0 g,则该食用油的密度ρ= kg/m;

(4)若将食用油倒入量筒时,量筒壁上沾上了少量食用油,则食用油密度的测量值比真实值 (选填“大”“小”或“不变”)。

答案(1)73.4 (2)40 (3)0.81×10 (4)大

3

3

模拟预测

1.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A.初中生平均体重约为80 kg

B.农村房檐上的水滴落到地面上的时间约为10 s C.人体的正常体温约为38.6 ℃ D.1张一百元人民币的长度约为15 cm 答案D 解析初中生的平均体重约为50kg,A不符合实际;农村房檐上的水滴落到地上的时间约为1s,B不符合实际;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7℃,C不符合实际;1张一百元人民币的长度约为15cm,D符合实际。 2.下列情况,铁块的质量发生变化的是( ) A.铁块磨掉一个角 B.铁块熔化成铁水 C.铁块轧成薄铁片 D.铁块从地球运到月球 答案A

解析把铁块切割掉一部分,铁块的质量会变小,故A正确;铁块熔化成铁水是改变了铁的状态,铁块的质量不会变化,故B错误;铁块轧成薄铁片是改变了铁的形状,铁块的质量不会变化,故C错误;铁块从地球运到月球是改变了铁块的位置,铁块的质量不会变化,故D错误;故选A。

3.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前,调节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在分度盘中线的左侧,这时应该( ) A.将游码向左移动

B.将右端平衡螺母向左旋进一些 C.将游码向右移动

D.将右端平衡螺母向右旋出一些 答案D 解析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应先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若指针在分度盘的左侧,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旋出一些,直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不能移动游码。故正确的选项是D。 4.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的是( )

答案B 解析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密度,同种物质的密度相同,所以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成正比关系,四个选项中只有B坐标图象是正比例函数图象,所以正确的选项是B。

5.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得到的数据如表所示,他根据实验数据绘出的图象如图所示。则量杯的质量与液体的密度分别是

液体与量杯 40 60 80 100 的质量m/g 液体的体 40 60 80 320 积V/cm

( )

A.20 g 0.8×10 kg/m C.60 g 1.0×10 kg/m 答案D 解析观察题图可知,当体积为0时质量是20g,所以烧杯质量为20g;当体积为60cm时质量为80g,液体质量为80g-20g=60g,则ρ= =1g/cm=1.0×10kg/m。

3

3

3

3

3

3

3

3

B.60 g 0.8×10 kg/m D.20 g 1.0×10 kg/m

3

3

33

6.小明在一次郊游时拾到一块疑似玉石的小物件,小明想知道“玉石”的质量,于是带回学校,用天平进行测量。当天平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如果将该“玉石”通过宇航员带到月球上,它的质量为 g。 答案16.4

解析标尺一个大格是1g,又分了5份,所以一个小格是0.2g,此时砝码的质量是15g,游码所对的数值是1.4g,故物体的质量是16.4g;由于质量是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与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是无关的,所以如果将该“玉石”通过宇航员带到月球上,它的质量仍为16.4g。

7.装满水的玻璃瓶中的水结冰后会使玻璃瓶破裂,由水变成冰的过程中质量 ,密度 。(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不变 变小

解析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与物体的形状、物态及所处的空间位置无关,故水结冰质量不变;水变成冰后,体积变大,由ρ=可知,密度变小。

3

8.某同学分别测量了三块橡皮泥的质量和体积,并根据测量数据画出如图所示的图象,橡皮泥的密度是 g/cm。若另一块同种橡皮泥的体积为20 cm,其质量是 g。 答案2 40

解析由题图可知,当橡皮泥的体积V1=30cm时,其质量m1=60g

则橡皮泥的密度ρ= =2g/cm

3

3

3

当橡皮泥的体积V2=20cm时,其质量

3

m=ρV2=2g/cm3×20cm3=40g。

9.夏天,用橡皮膜封闭一锥形瓶的瓶口,把锥形瓶放在冰水中后,瓶口的橡皮膜会向下凹,由此可知:该瓶内气体温度降低,密度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根据气体密度的这种变化规律,发生火灾时为了避免吸入燃烧后产生的有毒气体,人应尽量贴近地面爬行的理由是

答案变大 燃烧产生的有毒气体温度较高,密度较小而上浮,会分布在房间上方,所以应该贴近地面爬行

解析封闭在锥形瓶内气体的质量是不变的,当把锥形瓶放在冰水中后,橡皮膜下凹,表明气体温度降低时,瓶内气体的体积变小,根据密度公式ρ=可知,气体的密度变大。根据气体温度高、密度小的规律,在发生火灾时,燃烧后的有毒 气体由于温度高、密度小而分布在房间上方,所以人应尽量贴近地面爬行。

10.小明在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根据表中数据可得到液体密度为 ,容器的质量为 。

实验次数 1 2 3 4 3液体体积/cm 5.8 7.9 16.7 35.1 液体和容器的总10.7 12.8 21.6 40.0 质量/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