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认证企业标准一般认证自评 下载本文

(七) 进出口业务规范 (1) 报关企业:连续4个季度单季报关差错率不超过同期全国平均报关差错率。 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连续4个季度单季报关差错率或者所委托报关企业报关差错率不超过同期全国平均报关差错率。 17.申报(传输)物流企业:连续4个季度单季舱单及相关电子数据传输差错率不超过同期全国平 0 规范 均传输差错率,连续4个季度单季运输工具进出境申报信息、转关单(载货清单)等物流信息的申报差错率不超过同期全国平均申报差错率。 (2)连续2个季度单季规范申报率超过85%。 (3)上年度及本年1至上月手(账)册超期未报核情事不超过1次。 (1)上年度以及本年度1至上月滞纳税款报关单率不超过5%。 18.税款缴纳 0 (2)截至认证期间,没有超过法定缴款期限尚未缴纳的税款及罚没款项情事。 (1)连续2年未发现有向海关提供虚假情况或者隐瞒重要事实、拒绝或者拖延提供账簿单证资料、故意转移、隐匿、篡改、毁弃账簿单证资料等逃避海关稽查、 逃避税款征缴的情形,或者无正当理由拒不配合海关执法或者海关管理的情形。 0 (2)连续2年未发现企业报送信息有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的情形。 (3)连续2年未发现有假借海关或者其他企业名义获取不当利益的情形。 (八) 符合海关19.管理要求 管理要求 (九) 未有不良20.外部信用 外部信用 四、贸易安全标准 (4)连续2年未发现有向海关人员行贿的行为。 企业或者其企业法定代表人(负责人)、负责关务的高级管理人员、财务负责人连续1年在工商、商务、税务、银行、外汇、检验检疫、公安、检察院、法院等 0 部门未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失信企业或者人员名单、黑名单企业、人员。 达标部分达标 不达标 不适用 0 -1 -2 - (十) 场所安全21.场所安全 控制措施 (十一) 进入安全22.进入安全 控制措施 (十二) 人员安全23.人员安全 控制措施 企业有检查、阻止未经许可的人员进入企业生产经营场所的书面制度和程序。 (1)大门和传达室:车辆、人员进出的大门配备人员驻守。 (2)建筑结构:建筑物的建造方式确保能够防止非法闯入。定期对建筑物进行0 检查和修缮,确保其完好无损。 (3)锁闭装置及钥匙保管:所有内外窗户,大门和围栏都设有足够数量的锁闭装置。管理层或者保安人员要保管所有锁和钥匙。 企业实施员工和访客进出管理,有保护公司资产的书面制度和程序。 (1)员工:具有员工身份识别系统,对员工进行身份识别和进入控制。对员工、访客的身份标识(比如钥匙、钥匙卡等)的发放和回收进行统一管理和登记。 0 (2)访客:对进入企业的访客要检查带有照片的身份证件并进行登记,访客要佩戴临时身份标识并且有内部人员陪同。 企业有审查拟聘员工和定期审查现有员工的书面制度和程序,提供动态的员工清单,包含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号码、担任职位。 (1)聘用前审核:聘用员工前,应对其应聘申请信息(例如就业经历、推荐信等)进行核实。 (2)背景调查:聘用员工前,应对其进行有无违法犯罪记录进行安全背景的检 0 查或者调查。一经录用,要根据员工表现,以及对处于重要敏感工作岗位的员工进行定期审查和重新调查。 (3)员工离职程序:应有书面制度和程序,对离职或者停职员工及时收回工作证件、设备,并禁止其进入企业生产经营场所及使用企业信息系统。 企业有要求商业伙伴供应链安全的书面制度和程序。 书面文件:在合同、协议或者其他书面资料中要求商业伙伴按照本认证标准优化和完善贸易安全管理。 0 (十三) 商业伙伴24.商业伙伴安安全控制全 措施 (十四) 货物安全25.货物安全 控制措施 企业有确保供应链中货物在运输、搬运和存放过程中的完整性和安全性的措施和程序。 (1)装运和接收货物:运抵的货物要与货物单证的信息相符,核实货物的重量、标签、件数或者箱数。离岸的货物要与购货订单或者装运订单上的内容进行核实。 0 在货物关键交接环节有签名、盖章等保护制度。 (2)货物差异:在出现货物溢、短装或者其他异常现象时要及时报告或者采取其他应对措施,并有书面制度和程序。 (十五) 企业有确保集装箱的完整性,以防止未经许可的货物或者人员混入的措施和程序。 集装箱安26.集装箱安全 集装箱检查:在装货前检查集装箱结构的物理完整性和可靠性,包括门的锁闭系全控制措统的可靠性,并做好相关登记。 施 企业有确保运输工具(拖车和挂车)的完整性,防止未经许可的人员或者物品混(十六) 入的书面制度和程序。 运输工具27.运输工具安(1)运输工具存储:运输工具要停放在安全的区域,以防止未经许可的进入或安全控制全 者其他损害,有报告和解决未经许可擅自进入或者损害的程序。 措施 (2)司机身份核实:在货物被接收或者发放前,应对装运或者接收货物的驾驶员进行身份认定。 (十七)危机管理28.危机管理 控制措施 五、附加标准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海关确认后可以加分: 企业有应对灾害或者紧急安全事故等异常情况的书面制度和程序。 应急机制:具备对灾害或者紧急安全事故等异常情况的报告、处置等应急程序或者机制。 ---- ----- 0 符合 2 不适用 0 (十八) 29.加分项目 加分标准 (1)属于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企业。 (2)属于国家鼓励和扶持的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产业之一的企业。 (3)被中国报关协会等全国性行业组织评为优秀报关企业等荣誉称号的。 (4)属于中国外贸出口先导指数样本企业,且1年内填报问卷及时率在90%以上、问卷答案与出口增速的吻合度在0.3以上的;或者属于进口货物使用去向调查样本企业、其他统计专项调查样本企业,且1年内填报问卷及时率和复核准确率在90%以上的。 (5)属于积极配合海关开展报关单证企业存单,且连续4个季度单季存单及时率、准确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企业。 2

湖南外经建设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