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电网人身事故案例分析 下载本文

三、暴露出的问题

1.工程质量把关不严。新立电杆没有进行隐蔽工程检查验收,杆塔埋深不够的隐患没有及时发现。

2.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风险认知与防范能力。现场作业人员参与了电杆的竖立施工,在登杆作业时,没有意识到电杆埋设深度不够,登杆作业时可能发生倒杆这一潜在风险。

四、此类作业一般安全工作要求

1.组织进行施工现场勘察,根据现场情况制订施工方案,分析可能发生事故的危险点,有针对性地制订保证安全的组织、安全、技术措施。

2.开工前应召开班前会,认真学习施工方案,讲解和明确有关施工工艺标准、技术要求、安全措施布置情况和安全注意事项。

3.在立杆施工中若出现满足不了电杆埋深要求的地质条件,应及时调整施工方案,并履行新的技术措施和安全措施。

4.应在杆基完全夯实牢固,拉线杆塔应在拉线制作完毕后,再攀登新立杆塔。确因地质条件限制,电杆埋深达不到要求时,应采取加人字拉线或护墩等措施。

5.加强作业现场的质量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施工质量隐患。

以上2起事故均为新竖立的电杆发生倒杆而造成的事故。现场作业人员在组立电杆时,对电杆埋设深度及回填土的夯实程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杆坑深度不满足技术规程规定的情况下,竖立了电杆,电杆虽然维持了暂时的平衡,但电杆的抗倾覆强度达不到标准。当作业人员登到电杆顶端进行工作时,电杆的弯矩增加,造成倒杆。这2起事故警示我们,电杆坑作为隐蔽工程,在竖立电杆前,应进行检查,杆坑深度必须满足技术规程及设计要求;施工时,按照工艺标准要求,做好回填和夯实工作,保证施工质量。施工时的将就凑合、偷工减料,都可能使现场作业人员付出生命的代价。

[案例一]

2005年4月14日,某供电分公司在进行线路拆除施工中,电杆发生断裂

倒杆,造成人身死亡事故。

一、事故简要经过

2005年4月14日,某供电分公司从事lOkV城关Ⅱ线南干分支负荷转移和旧线路拆除工作中,登杆作业人员马x X在拆除8号杆导线的绑线后,下杆至距离地面约2.3m时,电杆突然从根部与地表平齐部位断裂倾倒,马X x随电杆倒落地面,电杆横压在马X X的腹部,因伤势严重,经抢救无效死亡。

二、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

1.在组织进行旧线路拆除工作时,忽视了对电杆本体的检查,未能及时发现电杆存在的严重缺陷。该线路运行已超过30年,处于高地下水位、重盐碱地区,电杆内部钢筋锈蚀严重,当解开电杆上导线的绑线后,电杆失去了水平方向的平衡力,发生断裂倒杆。

2.现场勘察及登杆人员在登杆前,违反《安规》6.5.8“在撤杆工作中,拆除杆上导线前,应先检查杆根,做好防止倒杆措施??”的规定,未检查杆根及电杆的牢固程度就盲目登杆。

三、暴露出的问题

1.现场勘察不仔细。对作业环境及老旧电杆是否存在严重影响施工安全的隐患查看不细,施工方案考虑不周,未能采取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

33

2.运行管理不到位。线路运行管理单位不掌握电杆存在的重大缺陷。 3.作业人员安全意识薄弱,自我保护能力缺乏。 四、此类作业一般安全工作要求

1.旧线路拆除工作,工作负责人应和线路运行管理单位人员一同进行现场勘察,特别是要检查杆塔基础、拉线的牢固程度。根据勘察情况,有针对性地制订施工方案和保证安全的组织、安全、技术措施。

勘察内容包括:需要停电的范围、保留的带电部位和作业现场的条件、环境。特别是对运行时间长的老旧线路,应仔细检查电杆是否完好、拉线是否牢固(电杆是否有横裂纹,盐碱地中混凝土杆、拉线及拉线棒是否锈蚀等),必要时可进行掏挖检查。

2.作业前要开好班前会,学习施工方案和进行危险点分析和预控,明确人员分工和工器具、材料准备,向工作班成员交代安全措施及注意事项。

3.撤线作业过程中,解开电杆上导线的绑线后,电杆、拉线的受力将会发生变化,防止发生倒杆事故是拆线作业的防范重点,作业人员登杆前要对电杆、拉线等是否牢固再次进行检查、确认。

4.施工方案中明确的加固措施必须落实到位,确认无问题后,方能开始作业。

[案例二]

2005年5月26日,某县电力公司在拆除旧线路施工中,因未打临时拉线,发生—起电杆断裂倒杆人身死亡事故。

一、事故简要经过 2005年5月26日,某供电公司拆除某中学院内0.4kV线路2挡导线(LGJ--35)和1基10m电杆。工作负责人谢X安排肉X拆除中学院外第1基终端杆导线, 巴X协助,伊X登杆解开直线杆导线的扎线。谢X自己拆除中学院内另一基电杆东侧蝶式绝缘子及导线,当其拆完三相导线后,电杆突然从根部断裂(断裂电杆周围地面环境潮湿,杆体根部存在严重裂纹,杆根内部腐蚀严重),谢X随杆坠落,经抢救无效死亡。

二、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

1.电杆本体存在严重缺陷。发生断裂倒杆的电杆周围地面环境潮湿,杆体根部存在严重裂纹,杆根内部腐蚀严重已近断裂,当拆除电杆上导线的绑线后,电杆失去了水平方向的平衡力,随即发生倒杆。

2.施工方法欠妥。拆除耐张杆导线前没有打临时拉线,违反(安规)6.&5“紧线、撤线前,应检查拉线、桩锚和电杆。必要吼劬D固桩肋勋n设临时拉绳”的规定。

3.登杆人员在登杆前,违反(安规)6.5.8“在撤杆工作中,拆除杆上导线前,应先检查杆根,做好防止倒杆措施??”的规定,未检查杆根及电杆的牢固程度就盲目登杆。

三、暴露出的问题

1.现场勘察不仔细。现场勘察中对作业环境及老旧电杆是否存在严重影响施工安全的隐患查看不细,施工方案考虑不周,未能采取有针对性地防范措施。

2.运行管理不到位。线路运行管理单位不掌握电杆存在的重大缺陷。 3.作业人员安全意识薄弱,自我防护能力不强。 四、此类作业一般安全工作要求

34

1.线路拆旧工作,工作负责人应和线路运行管理单位人员一同进行现场勘察。根据勘察情况,有针对性地制订施工方案和保证安全的组织、安全、技术措施。勘察内容包括:需要停电的范围、保留的带电部位和作业现场的条件、环境。特别是对运行时间长的老旧线路,应仔细检查电杆是否完好、拉线是否牢固(电杆是否有横裂纹,盐碱地中混凝土杆、拉线及拉线棒是否锈蚀等),必要时可进行开挖检查。

2.作业前要开好班前会,进行危险点分析和预控,明确告知工作班成员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防范。

3.撤线撤杆工作要设专人统一指挥,明确分工,做好协调配合,监督检查现场安全措施的执行。

4.耐张杆撤线前必须对电杆、拉线等受力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必要时打临时拉线,确认无问题后开始撤线。

[案例三]

2006年1月14日,某供电局在35kY旧线路拆除作业中,因拉线棒严重锈蚀断裂,发生倒杆,造成人身死亡事故。

一、事故简要经过 2006年1月14日,某供电局拆除35kV架空线路导线,线路共13基水泥杆,导线为LGJ--70。在11号门型杆(ZS4—3型直线等径水泥杆,电杆全高21m,共4根拉棒、8根拉线)上作业的陈X拆完导线后,接着拆除架空地线,当将拆下的架空地线放至横担时,该杆西南侧拉线的拉线棒、西北侧拉线的拉线棒(经事后检查,拉线棒地下部分严重锈蚀,西南侧拉线的拉线棒在地下约lm处、西北侧拉线的拉线棒在地下约1.2m处断开)突然断开,电杆向东面倾倒,陈X随杆落地(安全带、后备保护绳系在杆上),经抢救无效死亡。

二、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

1.该电杆西南、西北俱0拉线所处位置为水田,后来在水田上覆盖了泥土改为旱地,拉线棒地下0.6m以下土质为含水量较高、腐蚀性较强的淤泥,拉线棒在埋人地下lm处锈蚀严重,抗拉强度降低。当杆上的导线、地线拆除后,门型电杆失去了导线水平方向的平衡力,拉线的受力情况发生了变化,超出了接近断裂的拉线棒的抗拉强度,导致拉线棒断脱,引起倒杆。

2.现场勘察时忽视了运行环境的变化及腐蚀可能给拉线棒及金具带来的影响,未对拉线棒地下部分进行开挖检查,也未制定针对性的措施;作业人员登杆时,未按照《安规》6.6.5“紧线、撤线前,应检查拉线、桩锚和电杆,必要时应加固桩锚或加设临时拉线”的规定,未对拉线牢固情况进行检查。

三、暴露出的问题

1.设备运行管理不善。未按《架空送电线路运行规程》的要求,每5年对杆塔地下金属部分(金属基础、拉线装置、接地装置)锈蚀情况进行开挖检查,对拉线棒锈蚀情况不掌握。

2.现场安全管理存在漏洞。拆除导线前未检查杆基、拉线装置牢固情况,没有采取预防倒杆的措施。

3.撤杆(线)防止倒杆的措施不到位。在线路撤除工作中,对电杆及拉线是否完好、牢固检查不细致、不严格。

四、此类作业一般安全工作要求

1.大型复杂的撤线作业应认真进行现场勘察,制订施工方案,制订保证安

35

全的组织、安全、技术措施,并进行危险点分析预控。施工时做到统一指挥、明确分工、落实责任。

2.I瞄路拆除工作,在撤线前必须检查杆塔基础、拉线是否牢固,必要时可进行掏挖检查,对严重锈蚀的拉线棒应采取更换或埋设临时地锚等加固措施,防止倒杆。

以上3起倒杆事故,均是在撤杆(线)工作中当松开导线的绑线时,由于老旧电杆(或严重锈蚀拉线棒)发生断裂而导致的事故。

电杆受运输、运行中所受风荷等外力的影响,容易产生裂纹。当水汽侵袭后,导致电杆内的钢筋锈蚀,使钢筋有效截面变小,锈体在混凝土内膨胀,电杆裂纹进一步扩大,锈蚀加剧,形成恶性循环,使电杆的抗弯强度降低。埋在耕地、盐碱地中的拉线棒,在土壤中电解质的作用下锈蚀,抗拉强度降低。电杆在导线及拉线的共同作用下,维持着平衡,当松开导线的绑线后,电杆的受力平衡被打破,极易导致倒杆。

以上3起事故警示我们,从事撤杆(线)工作,必须将检查杆塔及拉线的牢固程度放在首位,需要补强的必须补强,对不符合作业条件的严禁登杆作业,切不可掉以轻心,麻痹大意。

[案例一]

2004年9月14日,某供电所在更换耐张杆后的紧线施工中,因拉线断脱造成电杆折断,造成人身死亡事故。

一、事故简要经过

2004年9月14日,某供电所工作负责人吴X X带领工作班成员周x X等8人到龙塘口江五台区分支杆处进行消缺工作,将该台区0.4kV龙塘口处原7m电杆更换为lOm电杆。当lorn电杆立好后,在未检查拉线是否牢固和未采取有效安全措施的情况下,工作负责人吴x x安排周x X等3人上杆作业。3人在杆上收紧线的过程中,拉线(利用的旧拉线)断脱,电杆从离地面约0.3m处断裂。杆上作业的周X X等3人随杆跌落,周x X死亡,一人重伤、一人轻伤。

二、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

1.施工方法不当。架设的导线在新立电杆处呈“十”字形结构,收紧导线时未采取同时收紧同一直线上导线的方法,而是采用收紧90‘方向的导线,且未在电杆受力的反方向加设临时拉线,原有旧拉线的金具及附件受力过大断脱,导线应力超过电杆抗弯强度,致使电杆断裂。

2.线路改造的技术方案不合理。更换电杆后,电杆位置发生了偏移,而拉线的位置未相应进行调整,对原老旧拉线及拉线金具也未更换。

3.作业人员违反《安规》6.6.5“紧线、撤线前,应检查拉线、桩锚和杆塔。必要时,应加固桩锚或加设临时拉绳”的规定,紧线前未对拉线的牢固程度进行检查,未能发现旧拉线存在的隐患。

三、暴露出的问题

1.工程管理不善。现场勘察不到位,改造方案、施工方案存在严重不足,盲目利用原有旧拉线;施工方法不当,在利用原有拉线时没有进行检查。

2.施工人员安全意识不强,工作技能不高。对作业中的危险点分析不到位,作业前未能对作业中关键环节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进行认真分析,制订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

四、此类作业一般安全工作要求

1.组织进行现场勘察,根据现场勘察情况,按照相关规程规定,制订施工方案,进行危险点分析和预控,制订保证安全的组织、安全、技术措施。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