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热力学动力学基础 下载本文

(1) PCl4+ + ICl2= PCl5 + ICl (2) 3Li+ + 3NH2 = Li3N + 2NH3

(3) NO+ +ClF4 = ClF3 + NOF

第六章 氧化—还原反应·电化学

1. 已知X的氧化数为+1; +2; +3; +4; +5; +3/4。试写出X在这些氧化数下的氧化物分子式。 2. 写出下列分子或离子中,硫的氧化数:

S22,HSO4,S2O32,SO3,H2S,S4O62,SO2,S8 。

3. 写出下列分子或离子中,锰的氧化数:

MnF2,K4Mn(CN)6, K2MnO4, Mn2(CO)10, MnO4?, MnO2, Mn2O7, Mn(CO)5I。

4. 写出下列各分子或离子中,P的氧化数:

H3PO4,P4O6,P4O10,P4,P2H4,H3PO3,HPO42,HPO3,PH4? 。

11. 已知下列各标准电极电势: φ ?Br2/Br = +1.07V φ ?NO3

/HNO2 = +0.94V

φ ?Co3?/Co2? = +1.82V

φ ?O2/H2O = +1.23V φ ?H?/H2 = 0 V φ ?HBrO/Br2 = +1.59V φ ?As/AsH3 = ?0.60V

根据各电对的电极电势,指出:

(1)最强的还原剂和最强的氧化剂是什么? (2)哪些物质在水中不稳定?它们都发生什么变化? (3) Br2能否发生歧化反应?说明原因。 (4)哪些E ?与H?离子浓度无关?

(5)在pH =10的溶液中,Br2能否发生歧化? (pBr2 = 1atm, 除H? 离子外,其他物种浓度均为1mol?dm3 )

12. 计算下列电池反应的电动势:

(1) 3Ag(s) + NO3(10 mol?dm3) +4H? (10 mol?dm3) ?

3Ag?(0.10 mol?dm3) + NO(1atm) + 2H2O

(2) Ag?(0.001 mol?dm3) + Ag(s) ? Ag?(1 mol?dm3) + Ag(s)

13. 计算反应Au(s) + NO3 + 4Cl + 4H3O? ? AuCl4 + NO + 6H2O 的? ? , 若氯离子

的浓度从标准状态变到102 mol?dm3 ,将会发生什么情况?

14. 计算反应2H2(g) + O2(g) ? 2H2O(l) 的?, 其中pH2 =5.0 atm, pO2 =2.5 atm,[H?] = 0.60mol?dm3 。

15. 一支铁棒插入0.010 mol?dm3 的FeSO4溶液中,一支锰棒插入0.10 mol?dm3 的

MnSO4 溶液中,用盐桥将两种溶液联接起来,并在金属棒之间接上伏特计。 (1) 写出自发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并计算电池的电动势。

(2) 如果想把电池电动势增大0.02V,那么,哪种溶液应当稀释?稀释到多少物质的量浓度?

21. 有一浓差电池:(?)Pt?H2(1atm)?H?(pH=1.0)??H?(?mol?dm3 )?H2(1atm)?Pt(?) 。其电

动势为0.16V, 求未知的H? 离子浓度。

22. 已知φ ?Fe3?/Fe2? = 0.76V, φ ?Fe2?/Fe = ?0.44V。求φ ?Fe3?/Fe的值。

17

23. 铁置换铜的反应节能、无污染,但因所得的镀层疏松、不坚固,通常只用于铜的回收,不用作铁器镀铜。能否把铁置换铜的反应开发成镀铜工艺呢?

从化学手册上查到如下数据:

φ ?Fe2+/Fe = -0.440V, φ ? Fe3+/Fe2+ = +0.771V

φ ?Cu2+/Cu = +0.342V, φ? Cu2+/Cu+ = +0.160V

--

Kw = 1.0×1014, Ksp,CuOH = 1.0×1014

--

Ksp,Fe(OH)2 = 8.0×1016, Ksp,Fe(OH)3 = 4.0×1038 回答如下问题:

(1)造成镀层疏松的原因之一可能是夹杂固体杂质。为证实这一设想,设计了如下实验: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表面光洁的纯铁块。请写出四种可能夹杂的固体杂质的生成反应方程式。

-3

(2)设镀层夹杂物为CuOH(固),实验镀槽的pH=4,CuSO4的浓度为0.040mol?dm,温度为298K,请通过电化学计算说明在该实验条件下CuOH能否生成。 (3)提出三种以上抑制副反应发生的化学技术途径,说明理由。 24. 在[H?] = 1.00mol?dm3时MnO4、MnO42、MnO2 (s)的电位图为: MnO4-0.56 MnO42-2.26MnO2 (s)

问(1)溶液中MnO42能否发生歧化反应(溶液中的离子浓度都为1mol?dm3)?

(2)若能,试写出反应方程式。 (3) φ ? MnO

4/ MnO2 值为多少?

25. 含有Sn(ClO4)2和Pb(ClO4)2的水溶液与过量的铅—锡合金粉末振荡,在298K时建立平衡,平衡时[Pb2?]/[Sn2?]=0.46,计算φ ?Sn2?/Sn值。已知φ ?Pb2?/Pb =?0.126V。 26. 已知φ ?Tl?/Tl = ?0.34V,φ ?Tl3?/Tl = +0.72V, 计算: (1) φ ? Tl3?/Tl?值, (2) 在25C℃时3Tl?(aq) 27. 今有一原电池:

(-) Pt?H2 (1atm) ? HA (0.5mol?dm3) ?? NaCl (1.0 mol?dm3) ? AgCl(s) ? Ag (+)

2Tl(s) + Tl3?(aq)的平衡常数。

若该电池电动势为+0.568V,求此一元酸的电离平衡常数Ka = ?

28. 半反应Mg(OH)2 + 2e ? Mg + 2OH的φ ? = ?2.67V,Mg(OH)2的溶解度是1.45×104

mol?dm3 ,计算φ ?Mg2?/Mg值。

29. 已知Ag2S + 2e ? 2Ag + S2的φ ?为?0.69V,计算Ag2S的Ksp。

30. 查出下列半反应的φ ?

MnO4? + 4H? + 3e ? MnO2 + 2H2O

Ce4? + e ? Ce3? , Fe2? + 2e ? Fe , Ag? + e ? Ag 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离子中,哪个是最强的还原剂?哪个是最强的氧化剂? (2)上述离子中,哪些离子能把Fe2?还原成Fe。 (3)上述离子中,哪些离子能把Ag氧化成Ag?。

31. 已知MnO4 + 8H? + 5e ? Mn2? + 4H2O φ ? = 1.491V

Cl2 + 2e ? 2Cl φ ? = 1.358V

(1) 判断这两个电极(离子强度均为1mol?dm3,气体分压为1atm)组成一原电池时,

18

反应能否自发进行?

(2) 完成并配平上述反应方程式。

(3) 用电池符号表示该电池的组成,标明电池的正负极并计算标准电动势。

(4) 计算当[H?] = 10mol?dm3,其他离子浓度均为1mol?dm3,Cl2的分压为1atm时电

池的电动势。

(5)计算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33. 一个Ag/AgCl电极浸入1mol?dm

-3

盐酸溶液中,其标准电极电位为+0.22V [ AgCl(s) +

e ? Ag(s) + Cl],另一个Ag/AgCl电极浸入未知浓度的含Cl离子的溶液中,当此电极作为阳极,第一个电极作为阴极时,构成电池的电动势为0.0435V,问未知浓度溶液中,Cl离子的浓度为多少?

34. 计算pH = 5的φHBrO/Br2,已知φ ?HBrO/Br2 = +1.59V。

35. Ag?的标准还原电位为0.80V,计算在pH = 3的缓冲溶液中,下列半反应的电极电位。Ag2S (s) + 2e

2Ag (s) + S2(aq) ( Ksp,Ag2S = 6.3×10

-3

-50

)。

36. 一支氢电极浸入0.10mol?dm

醋酸溶液中,此电极与另一个浸入0.10mol?dm3 FeCl2

溶液中的铁钉连接,求此电池的电动势。(假设pH2 = 1atm)

37. 甲烷燃烧电池:(-) Pt ? CH4 (g) ?H? ?? H? ?O2 ?Pt (+) 的反应如下: 负极 CH4(g) + 2H2O(l) ? CO2(g) + 8H? + 8e 正极 2O2(g) + 8H? + 8e ? 4H2O(l) 总反应 CH4(g) + 2O2(g)

CO2(g) + 2H2O(l)

-3

此反应的K = 1044 , 用能斯特方程计算该电池的? ? 。

38. 一个学生装了一个电池来测量CuS的Ksp。电池的一边是铜电极浸入0.10mol?dmCu2?离子溶液中,电池的另一边是Zn电极浸入1.0mol?dm

-3

的Zn2?离子溶液中,并使Zn2?

离子浓度恒为1.0mol?dm3,Cu2?离子的浓度则为H2S不断通入上述溶液中使之饱和时的最小值,铜电极作为阴极,电池的电动势为+0.67V,计算Cu2?离子的浓度和CuS的Ksp(H2S饱和溶液的浓度为0.10mol?dmK2=1.1×10

-14

-3

,在溶液中产生的CuS不能起缓冲作用,H2S的K1=1×107,

39. 根据电极电位表回答下列问题:

(1)在pH = 0的水溶液中,下列各分子或离子中,有哪些能被Cr2O72氧化? (a) Br (b) Hg22? (c) Cl (d) Cu (e) HNO2

(2) 在pH =0 的水溶液中,下列各分子或离子中,有哪些能被HNO2还原? (a) H2O2 (b) Br2 (c) MnO4

(3) 能起反应的,均写出平衡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40. 解释下列现象:

(1) 配制SnCl2溶液时,常需加入Sn粒。 (2) Na2SO3或FeSO4溶液久置后失效。

41. 用电解法精炼铜,粗铜作为电解池的阳极,而纯铜淀积在阴极上。其作用原理为阳极上一些杂质不会溶解,而另外一些杂质绝不会淀积在阴极上。下面的金属,哪些属于第一类

19

型可以从沉积在电解池底部的阳极泥中回收,哪些属于第二类型的金属?可能的杂质有:Pt、 Pb、 Fe、 Ag、 Zn、 Au、 Ni 。

42. 试解释:为什么中性的KI溶液中的I2能氧化As(III),而在强酸性溶液中As(V)能氧化I成为I2?

43. 试解释:为什么FeI3不能在水溶液中制得?

44. 已知φ ?Au3?/Au? = 1.2V, φ ?VO2?/VO2? = 1.2V,在什么样的条件下,VO2?能够作为氧化剂,把Au?氧化到Au3?。说明理由。

45. 单独用硝酸钠或稀硫酸溶液均不能使亚铁离子氧化。但两者混合后,即可使亚铁离子变为铁离子,为什么?

46. 欲氧化2.00g PbS为PbSO4,需用多少克3.00%的H2O2溶液?

47. 一根纯铁丝重521mg,在惰性气氛下溶于过量的盐酸中,把此溶液加热。再把253mg的硝酸钾固体加入此溶液,当反应完成后,留下来的Fe2?离子还需要18.00cm3,浓度为16.7mol?m

-3

的Cr2O72离子来氧化。通过化学计算推断Fe2?和NO3之间的反应,并用离子

反应方程式来表示。

48. 已知一过氧化氢水溶液重3.479g,用KI和酸处理,H2O2被还原成H2O,而I被氧化成I2,生成的I2由反应:I2 + 2S2O32 ? 2I + S4O62来测定。为使生成的I2完全反应必

须用26.87cm3、0.1635 mol?dm

-3

的Na2S2O3溶液,计算:H2O2的原始溶液的百分浓度。

49. 假设有Mn2O3和MnO2的混合物,与浓盐酸反应,产物为Cl2和Mn2?。若4.68g的锰的混合氧化物与浓盐酸反应得到0.0406mol的氯气,问此混合物的原始组成的重量百分数如何?

50. 有一不纯物Fe2O3,为了分析其纯度,溶解后,首先被铁完全还原到Fe2?离子,然后在酸性条件下被KMnO4溶液氧化。若3.58g此不纯物就需要37.69cm3、0.170 mol?dm3

KMnO4溶液反应,试求Fe2O3在此不纯物中的百分含量? 51. 对于下列反应:

3A (s) + 2B3? (aq) ? 3A2? (aq) + 2B (s)

平衡时,[B3?]及[A2?]的值分别为0.020 mol?dm3及0.0050 mol?dm3,计算上述反应的K、

? ?及?G ?。

52. 计算含有下列各离子体系的?G:Mn2?(0.10mol?dm3)、Cr2O72(0.010mol?dm3)、MnO4

(0.0010 mol?dm3)、 Cr3?(0.0010 mol?dm3)

当溶液的pH = 6时,试判断反应 6Mn2? (aq) + 5Cr2O72(aq) + 22H? (aq)

6MnO4(aq) + 10Cr3? (aq) + 11H2O(l)

从上面所给的条件开始,从什么方向达到平衡?

53. 从热力学数据计算φ ?Mg2?/Mg。 ? rGm ? Mg (s) + 1/2O2 (g) = MgO (s) ?572.9 kJ?mol MgO (s) + H2O(l) = Mg(OH)2 (s) ?31.2 kJ?mol 已知:298K时, Kw = 1.00?10

-14

-1

-1

H2O (l) = H2(g) + 1/2O2(g) +241.3 kJ?mol

, Ksp,Mg(OH)2 = 5.50?10

20

-1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