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挑式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 下载本文

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应小于100mm。

3) 外側立面必须整个长度和高度上连续设置剪刀撑。(网剪) 5.2.3、 脚手板

首层隔离层和作业层脚手板应铺满、铺稳,距离墙面100mm。严禁留探头长度>150mm的探头板。

5.2.4、卡环及吊环

1)浇筑混凝土前要进行专门的吊环、卡环隐蔽验收,确保预埋环符合要求; 2)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设计强度的90%以上,才能在吊环上施加荷载。

5.2.5、悬挑脚手架的防护1)离地面2m以上铺设脚手板的作业层都要在脚手架外立杆的内侧设两道牢固的护身栏杆和挡脚板。两道护身栏杆离脚手架的高度分别为1.2m和0.6m ,紧贴外立杆内侧安设两道水平钢管。挡脚板高度不小于180mm。

2)架体须超过施工操作层1.8m高,中间须加防护栏杆。 3)密目式安全网应紧随架体搭设高度满挂。

4)每隔4步架须满铺脚手板,防止物体坠落,脚手架的顶层应满铺脚手板,以保证脚手架的顶端有足够的横向水平刚度。

第六章 脚手架安装和拆除的安全技术措施

6.1 悬挑脚手架搭设安全技术措施

6.1.1脚手架搭设前,应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应配合施工进度搭设,一次搭设高度不应超过相邻连墙件以上二步。

6.1.2每搭设完一步脚手架后,应按照规范要求校正步距、纵距、横杆及立杆的垂直度。

6.1.3脚手架底座、垫板均应准确地放在定位线上,垫板应采用不小于2跨、厚度不小于5cm的木垫板。

6.1.4脚手架搭设时,严禁将壁厚不同的钢管混合使用。

6.1.5在脚手架搭设到一定高度后,应及时按照方案和规范要求随工程进度设置连

墙件和剪刀撑。

6.1.6脚手架搭设应做到竖向垂直,横向交圈,间距均匀,满足垂直度和间距尺寸要求。

6.1.7螺栓的拧紧扭力矩不应小于40N.m,且不应大于65 N.m。在主节点处固定水平杆、剪刀撑、横向斜撑等用的直角扣件和旋转扣件的中心点相互不应大于15cm。各杆件端头伸出扣件盖板边缘的长度不应小于10cm。

6.1.8栏杆和挡脚板均设置在外立杆的内侧,栏杆高度1.2米,挡脚板高度20cm。 6.1.9脚手板应铺满、铺稳,离开墙面8cm-15cm,脚手板探头应用直径3.2mm的镀锌钢丝固定在支承杆件上。

6.1.10在拐角、斜道平台处的脚手板,应与横向水平杆可靠连接,防止滑动。 6.1.11脚手架搭设到一定高度后,应及时满挂安全网,安全网采用12#铁丝固定在立杆和纵向横杆上。

6.1.12施工电梯、井架处的的通道口在搭设时应预留,通道口两侧立杆应有连墙件,左右剪刀撑应跨越两侧立杆。不得采取搭设完毕后再开洞的方法。

6.2 脚手架使用和维护要求

6.2.1脚手架使用中,应及时清理架体上的垃圾,安全网应及时用水冲洗干净。 6.2.2临时堆放材料不得超过脚手架设计荷载,钢管、模板及其他重量大的材料不得堆放在脚手板上。

6.2.2使用中,不得随意拆除连墙件和剪刀撑等构件。

6.3 脚手架拆除安全技术措施

6.3.1脚手架拆除前应进行各项准备工作,包括检查架体的安全性、补充完善方案中的拆除顺序和措施、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拆除安全技术交底。

6.3.2脚手架拆除应从上向下进行,按照“先安后拆,后安先拆”的顺序拆除,严禁上下同时作业。

6.3.3连墙件必须随脚手架逐层拆除,严禁将连墙件整层或数层拆除后再拆脚手架。分段拆除高差不应大于2步,如高差大于2步,应增设连墙件加固。

6.3.4当脚手架采取分段、分立面拆除时,对不拆除的脚手架两端应按照规范要求设置连墙件和加固横向斜撑。

6.3.5脚手架拆除的构配件严禁直接向地面抛掷,应集中后采用塔吊或电梯运至地面,并分类堆码整齐。

6.4脚手架安全管理

6.4.1作业前,应检查架工是否经过专业培训,检查其上岗证和体检证明。 6.4.2作业前,安全员应检查外架工是否酒后作业,检查安全帽、安全带、防滑胶鞋等防护用品是否正确佩戴。

6.4.3当遇六级以上大风或大雾大雨天气时,安全员应立即下达外架停止作业的指令。

6.4.4在使用过程中,应加强对脚手架基础、连接点、连墙件等的检查,严禁在基础及邻近处进行挖掘作业,严禁拆除连墙件和主节点处的纵横向水平杆和扫地杆。

6.4.5脚手架临街面应搭设水平防护,主骨架采用钢管与外架连接,上铺主笆片+安全网或直接铺设木板,应做到封闭严密。 18层以下时,应至少搭设一次水平防护,超过18层30层以下应至少搭设两次水平防护,30层以上时,应至少搭设3次水平防护。

6.4.6在脚手架上进行电、气焊作业时,应派专人负责监督,采取必要防火措施。 6.4.7临时电线应采取穿塑料套管等措施后固定于架体上,避免直接与外架钢管接触。

第七章 监测措施

7.1外悬挑架搭设时,应使用垂直线锤进行校正立杆垂直度,搭设过程中应使用经纬仪配合监测角部立杆的垂直度,确保外架立杆整体垂直度控制在±100以内。

7.2外架使用期间应每月对脚手架立杆垂直度进行监测,确保架体整体垂直控制在规范范围内。

7.3外架的监测工作由项目部测量组负责实施。

7.4搭设与使用过程中的安全监测措施由安全员监测,主要对操作是否按规范要求执行,并对违规现象及时纠正。

第八章 文明施工措施

8.1当脚手架搭设完毕后,应立即挂出相应的限载标牌并公示脚手架的使用要求,以免操作人员在脚手架上堆放过多材料或者不正确使用等情况对脚手架造成损害。

8.2在施工过程中,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保证脚手架的连墙件不被破坏。 8.3在脚手架上或临近脚手架的建筑边缘进行电、气焊作业时,必须使用接火盆、防火挡板等物品防止焊花对脚手架杆件及安全网等造成损伤。

8.4浇筑临近脚手架的梁、板、墙等混凝土时,应采取措施保证混凝土不会污染到脚手架架体及安全网。当采用泵送混凝土时,冲洗泵管应避免在脚手架上进行,以免造成污染。

8.5脚手架在使用过程中应随时对其垂直度和杆件的紧固情况进行检查。 8.6钢管等架料装卸、搬运、堆码要轻拿轻放,严禁抛掷。

8.7在外脚手架外侧满挂密目式安全网,以减小在结构和装饰施工阶段由于在一些工序施工过程中粉尘飞扬的现象,降低粉尘向大气中的排放。

8.8脚手板采用可重复利用的钢筋网片,而不采用木跳板。

8.9安全通道处的防护棚应采用废旧层板进行封闭,达到重复利用材料。 8.10脚手架施工应尽量安排在白天进行,一方面由于夜间施工太危险,另一方面减少夜间施工照明电能的消耗和对周围居民的影响。

8.11脚手架在拆除前,先将水平网内、脚手板上的垃圾清理干净,清理时避免扬尘。 8.12对扣件螺栓进行润滑时,应在专门的地点进行操作,以免油渍对环境造成污染。

第九章 施工应急救援预案

9.1 在悬挑脚手架施工中可能发生高空坠落、架体坍塌以及物体打击等重大事故。本预案针对悬挑脚手架施工可能发生的高空坠落、架体坍塌以及物体打击紧急情况的应急准备和响应。

9.2 机构设置

项目经理为安全第一责任人,项目副经理为安全直接责任人,现场专职安全员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