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轮复习讲义——遗传规律专题突破
一、解题指导
1 判断某基因所在的位置 (1)细胞核遗传和细胞质遗传。
判断方法:通过正交和反交实验判断。如果正交和反交实验结果性状一致,则该生物性状的遗传属于细胞核遗传;如果正交和反交实验的结果不一致且有母系遗传的特点,则该生物性状的遗传属于细胞质遗传。 (2)常染色体遗传、X 染色体遗传。
特点:两者都为细胞核遗传,但伴X染色体遗传性状有性别差异,而常染色体遗传性状无性别差异。
判断方法:用多组隐性的雌性×显性的纯合雄性,若子代中的隐性性状同时出现在雌性与雄性中,则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若子代中的隐性性状只出现在雄性中,则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
(3)Y 染色体遗传的判定。
判断方法:Y 染色体遗传都为男患者,由父亲传给儿子。 2 显、隐性的判断
性状甲×性状甲→F1 出现性状乙,说明甲是显性性状,乙是隐性性状;性状甲×性状乙→F1 全为性状甲,则甲是显性性状,乙是隐性性状。
注意:在动物杂交试验时要选用多对杂交。上述判定方法不
仅适合常染色体遗传,并且适合伴性遗传。 3 纯合、杂合的判断
(1)自交法。如果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则此个体为杂合体;若后代中不出现性状分离,则此个体为纯合体。自交法通常用于植物。
(2)测交法。测交法通常用于动物,即用以测验子代个体基因型的一种回交。如果后代既有显性性状出现,又有隐性性状出现,则被鉴定的个体为杂合体;若后代只有显性性状,则被鉴定的个体为纯合体。但有时候即使已知某个个体是杂合子,该杂合子与隐性纯合子的交配也叫测交。 二、例题解析
【例1】(2006年全国卷)已知牛的有角和无角为一对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和a控制。在自由放养多年的牛群中,无角的基因频率与有角的基因频率相等,随机选1头无角公牛和6头有角母牛,分别交配,每头母牛只产了 1头小牛,在6头小牛中,3头有角,3头无角。(1) 根据上述结果能否确定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请简要说明推断过程
(2)为了确定有角无角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用上述自由放养的牛群(假设无突变发生)为实验材料,再进行新的杂交实验,应该怎样进行?(简要写出杂交组合,预期结果并得出结论)
【解析】(1)不能确定。①假设无角为显性,则公牛的基因型为Aa,6头母牛的基因型都为aa,每个交配组合的后代或为有角或为无角,概率各占1/2,6个组合后代合计会出现3头无角小牛,3头有角小牛。(5分)②假设有角为显性,则公牛的基因型为aa,6头母牛可能有两种基因型,即AA和Aa。AA的后代均为有角。Aa的后代或为无角或为有角,概率各占1/2,由于配子的随机结合及后代数量少,实际分离比例可能偏离1/2。所以,只要母牛中具有Aa基因型的头数大于或等于3头,那么6个组合后代,合计也会出现3头无角小牛,3头有角小牛。(7分)综合上述分析,不能确定有角为显性,还是无角为显性。(1分)
(2)从牛群中选择多对有角牛与有角牛杂交(有角牛×有角牛)。如果后代出现无角小牛,则有角为显性,无角为隐性;如果后代全部为有角小牛,则无角为显性,有角为隐性。(6分)
【例2】(2018年潍坊二模)果蝇X染色体上存在控制棒眼性状的基因B,雌蝇XBXb表现为棒眼, XBXB表现为严重棒眼,雄蝇XBY也表现为严重棒眼,XbXb、XbY均表现正常眼。请根据题意回答:
(1)研究表明,棒眼性状是4号染色体片段与X染色体片段互换,连接到X染色体上导致的,这种变异类型是________。 (2)棒眼雌果蝇与正常眼雄果蝇杂交,子一代雌果蝇的表现
型是________ ,若让子一代果蝇自由交配,子二代中严重棒眼果蝇的比例为________。
(3)果蝇的性别由受精卵中X染色体的数目决定,下表为果蝇受精卵中性染色体组成及发育情况(其他性染色体异常情况胚胎致死):
①果蝇在卵细胞形成时经常会发生同源的X染色体不分离的现象,研究者需要保存这些果蝇进行研究,为保证其后代的雄蝇都可育,应选择性染色体组成为________的雌性个体进行保存。
②现利用性染色体正常的棒眼雌果蝇与正常眼雄果蝇进行杂交实验,根据后代性状表现及比例,研究卵细胞在形成过程中X染色体的不分离现象。
若后代中____________,说明卵细胞在形成过程中同源的X染色体均未分离。
若后代中____________,说明卵细胞在形成过程中携带B基因的X染色体均未分离。
若后代中____________,说明卵细胞在形成过程中携带b基因的X染色体均未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