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临床操作(推拿拔罐艾灸针法)资料 下载本文

推拿手法:均匀、柔和、持久、有力、深透 1、一指禅偏锋推法 【动作要领】

? 术者掌指部自然伸直,拇指内收,以拇指桡侧偏峰(相当于少商穴处)着力,腕关节微屈或自然伸直。

? 沉肩、垂肘,以肘关节为支点,前臂主动摆动,带动腕部往返摆动和拇指掌指关节或指间关节的屈伸活动。 ? 沉肩、垂肘;

? 腕关节放松,不可作主动外展摆动; ? 着力点要吸定;

? 动作要轻快、平稳而有节奏; ? 频率120-160次/分钟。

2、一指禅推法 【动作要领】 ? 手握空拳,拇指自然伸直并盖住拳眼,用拇指指端或罗纹面着力于治疗部位或穴位,以肘关节为支点,前臂作主动摆动,带动腕关节摆动以及拇指掌指关节或指骨间关节的伸屈运动。 ? 沉肩 ? 垂肘 ? 悬腕 ? 掌虚 ? 指实

? 频率:120-160次/分钟 ? 压力:自然压力 ? 移动:紧推慢移

3、揉法

【动作要领】

术者用手掌或掌根附着于治疗部位或穴位,稍用力下压,腕关节放松,运用前臂力量带动腕、掌、指在治疗部位上作小幅度轻柔缓和的环旋运动,并带动该处的皮下组织一起揉动。为加强刺激强度可以双掌相叠揉动(称为叠掌揉法)。 频率约120~160次/分钟。 鱼际揉法【动作要领】 ? 吸定点:鱼际

? 腕关节放松,呈微屈或水平状 ? 拇指内收,四指自然伸直

? 以肘关节为支点,前臂作主动摆动,带动腕关节运动 ? 带动皮下组织一起揉动 ? 腕关节不可背伸

? 腕关节不可作主动摆动

? 鱼际要求吸定,不能有体表的摩擦,也不可过于用力向下按压 ? 动作灵活、协调而有节律性 ? 频率120-160次/分钟

- 1 -

动作要领 频率 以肘关节为支点,前臂作主动摆动,拇指指腹 120-160次/分 带动腕关节摆动 食指搭于中指远端指骨间关节背中指 中指指腹 侧,腕关节微屈,以肘关节为支点,120-160次/分 揉法 前臂作主动摆动,带动腕关节摆动 二指 以肘关节为支点,前臂作主动摆动,食、中二指 120-160次/分 揉法 带动腕关节摆动 三指 食、中、环以肘关节为支点,前臂作主动摆动,120-160次/分 揉法 三指 带动腕关节摆动 【注意事项】:要带动皮下组织一起运动,而不是在体表摩擦运动。 ?大鱼际揉:头面、胸腹、四肢急性损伤所致局部肿痛处。(24小时内不宜推拿) ? 掌根揉:腰背、臀部、四肢 ? 指揉:穴位、点状刺激的部位 ? 膊揉:腰背、臀、四肢 ? 肘揉:对深层组织的刺激 ? “推拿没有巧、全靠揉得好”

4、掌推法 【动作要领】

1、着力部位要紧贴体表。

2、推进的速度宜缓慢均匀,压力要平稳适中。 3、单向直线推进。

4、拳、肘推法宜顺肌纤维走行方向推进。 【注意事项】

1推进的速度要均匀,压力要适度均匀2不可推破皮肤3不可歪曲斜推。 ? 擦法:直线、双方向、摩擦 ? 平推法:直线、单方向、推压

5、掌擦法

? 着力部位:全掌 ? 特点:产热量较低 适用部位:肩背、胁 【动作要领】

术者腕关节伸直,使前臂与手掌近似相平,用手掌或手指贴附于体表治疗部位,保持一定的压力。

以肩关节为支点,上臂作主动摆动,使掌、指在体表作均匀的直线往返(上下或左右均可)摩擦运动,并产生一定的热量。 ? “直、长、匀、热” ? 频率约100次/分钟

? 压力不可过大,以免擦破皮肤。 ? 不可擦破皮肤。为保护皮肤,常使用油性介质(冬青膏、红花油、麻油等)。 ? 用后不再在该处使用其他手法,一般在治疗的最后应用。 ? 操作时,术者呼吸自然,不可屏气。

- 2 -

手法 拇指揉法 接触部位 6、掌摩法

用手掌着力作环形有节律的摩动。 术者手掌自然伸直,腕关节微背伸,将手掌平放于体表治疗部位或穴位上,以掌心或掌根部作为着力点,腕关节放松,以肘关节为支点,前臂作主动摆动,带动手掌在体表作环转摩动(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 肘关节微屈120°-150°之间。

腕关节放松,掌指、指间关节自然伸直。

操作时指面或掌面要紧贴体表治疗部位,可作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摩动。

摩动时压力要均匀,动作要轻柔。指摩法操作时宜轻快,频率约120次/分钟;掌摩法操作时宜稍重缓,频率约100次/分钟。 摩法补泻

? 急摩为泻,缓摩为补 ? 顺摩为泻,逆摩为补 ? 脘腹部、胸胁部、头面部

? 顺时针摩腹:通调肠腑积滞、泄热通便 ? 逆时针摩腹:温中止泄,温补下元

7、滚法

操作:拇指自然伸直,余指自然屈曲,手背沿掌横弓排列呈弧面,以第五掌指关节背测为吸点吸附于体表施术部位上,以肘关节为支点,前臂主动做推旋运动,带动腕关节做大幅度的屈伸运动,使小鱼际和手背侧部在施术部位上进行持续不断的滚动。 【动作要领】

1肩关节放松下垂,上臂中段距胸壁一拳左右,腕关节放松,手指自然弯曲。 2腕关节屈伸幅度应在120度左右。 注意事项:

1贴住体表,不宜拖动或跳动,避免骨头之间撞击。 2尽量使腕关节屈伸度增大,使接触面积尽量大。

? 滚法刺激面大、作用力强、深透作用明显,是临床最常用的手法之一。 ? 面部、前颈、胸腹部不用

? 适宜于肩背、腰臀、四肢肌肉丰厚的部位

? 舒筋通络、祛风散寒、温经祛湿、活血化淤、解痉止痛、松解粘连、滑利关节。

? 以治疗运动系统与神经系统疾病见长。

8、搓法

1.施术时,掌面要紧贴受术部位,但不宜夹得太紧。 2.搓四肢时,搓动宜快,移动要慢。 3.搓揉时,要带动皮下组织。

9、抹法

用拇指罗纹或掌面在体表做上下或左右及弧形区县的抹动,称为抹法。 操作:双手拇指罗纹面置于一定的部位,余指在相应的部位固定助力,以拇指的掌指关节为支点,拇指主动施力,做上下左右,直线或弧线的抹动。

- 3 -

【动作要领】

1操作时手指罗纹面或掌面要贴紧施术部位皮肤。2用力要均匀适中,动作要和缓灵活。

【注意事项】

1注意把抹法同推法区别开来。通常所说的推法是指平推法,其运动特点是单向、直线,有去无回。而抹法则是或上或下,或左或右,或直线往来,或曲线运转,可根据不同部位灵活变化运用。 2抹动时施力适度。

10、指按法

以拇指罗纹面指按压体表,称按法。

操作:以拇指罗纹面着力于施术部位,余指置于相应部位以支撑助力,拇指主动用力,垂直向下按压。当按压力达到所需的力度后,稍停片刻,然后缓慢撤力,再重复。

【动作要领】

1按压的用力方向多为垂直向下或与受力面相垂直。

2用力要由轻到重,稳而持续,使刺激充分达到肌体组织的深部。 3要缓慢平稳有节奏性。 【注意事项】

1指按法接触面积较小,刺激较强,常在按后施以揉法。2不可突施暴力,用力原则均是由轻而重。

11、捏法

用拇指和其它手指在施术部位作对称性的挤压,称为捏法。

操作:以拇指和食、中指指面,或拇指和其余四指指面夹住肢体或肌肤,相对用力挤压,随即放松,再用力挤压、放松,重复操作。 【动作要领】

1拇指与其余手指要以指面着力,施力时双方力量要对称。 2动作要连贯而有节奏性,用力要均匀而柔和。 【注意事项】:不要用指端着力。

12、拿法

用拇指和其余手指相对用力,提捏或揉捏肌肤,称为拿法。

操作:以拇指和其余四指的指面着力,捏住施术部位肌肤并逐渐收紧、提起,然后放松下压,重复操作。 【动作要领】

1用拇指和其余手指的指面着力,不能用指端内扣。

2捏提中宜含有揉动之力,实则拿法为一复合手法,含有捏、提、揉这三种成分。3腕部要放松,使动作柔和灵活,连绵不断,且富有节奏感。 【注意事项】拿法应注意动作的协调性,不可死板僵硬。

? 1、操作时,用劲要由轻而重,不可突然用力,动作要缓和而有连贯性。 ? 2、操作时腕关节放松,动作灵活而柔和。 ? 3、着力面为罗纹面,不可用指甲内掐。 ? 4、操作时捏揉动作要连贯而有节奏。

- 4 -